德甲用头挡球的球星是谁。列万·克尼亚的人物经历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德甲用头挡球的球星是谁,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列万·克尼亚的人物经历

答克尼亚出生在第比利斯的一个足球世家,其叔叔曾在首都最大的球队——第比利斯火头效力许久。但令人费解的是,他的叔叔在30岁时就宣布退役,转而拿起了火车头的教鞭,不过上任第一件事便是召自己的侄子入队。
2007年9月8日,未满17岁的克尼亚代表格鲁吉亚主场与乌克兰的欧洲杯预选赛替补出场,成为格鲁吉亚国家队历史最年轻出场球员。2008年初,沙尔克04以50万欧元从格鲁吉亚第比利斯火车头引进。
左脚技术娴熟,射门与传中脚法在同龄人中出类拔萃;身体灵巧快,喜欢长途奔袭;年纪轻轻便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国家队经验,心理素质一流。
身体比较单薄,虽然不惧怕对抗,但容易受到伤害;习惯于在高速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变换节奏的要领不够纯熟;以目前的传球视野和技术,还不足以在沙尔克04这种级别的球队担任组织者的角色。
沙尔克04新赛季改走青春路线,两场正式比赛战罢,率先闪光的的新型不是从亚琛引进的霍尔特比,而是格鲁吉亚中场克尼亚。这位90后在4:0击败温德克的德国杯于2:1击败纽伦堡的联赛中均是中场休息后替补出场,两场他都没有让主帅马加特失望:于温特克一战他禁区外左脚弧线命中死角,与纽伦堡一战他发挥优势突破下底传中彭志库兰伊将比分改写为2:0.
尽管至今只有2场德甲经验,但克尼亚在欧洲足坛早就小有名气。2007年9月8日,当时尚未满18岁的他在格鲁吉亚对乌克兰的欧洲杯预选赛中替补出场,由此成为格鲁吉亚国家队历史上最年轻的出场球员。到目前为止,未满19周岁的的克尼亚已经代表格鲁吉亚国家队出场14次进3球。
2008年初,沙尔克花了50万欧元从第比利斯火车头引进克尼亚。由于尚未满18周岁,克尼亚的职业合同无法立即生效,因此一开始他只能代表沙尔克A级青年队参加比赛。半个赛季之内,他在A级青年队联赛中出场10次交出2个进球7个助攻的成绩单。上赛季进入一线队后,克尼亚很快便在联盟杯比赛中获得出场机会,但随后他受了两场重伤,休息了将近5个月,直到2009年四月份才完成了德甲处子秀。随着马加特的到来,在沙尔克阵中原本并不起眼的克尼亚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信任。这位天才组织者在战胜纽伦堡后高兴地表示:“我现在感觉已经做好了参加德甲的准备,但决定权还是在教练手中”。 2004-2005 第比利斯迪纳摩
2005-2007 第比利斯火车头
2008年1月至今 沙尔克04
出场纪录(代表沙尔克):
欧洲联盟杯:1场
德甲联赛:9场
德国杯:2场
第一次正式比赛登场:2008年9月16日 联盟杯 希腊人竞技 1:4 沙尔克 第65分钟替换下阿萨莫阿
第一次联赛登场:2009年4月11日 德甲第27轮 沙尔克 2:0 卡尔斯鲁厄 第88分钟替换下法尔范
第一次联赛首发:2009年9月13日 德甲第5轮 科隆 1:2 沙尔克
第一次正式比赛进球:2009年8月1日 德国杯首轮 温德克 0:4 沙尔克
第一次联赛助攻:2009年8月8日 德甲第1轮 纽伦堡 1:2 沙尔克
第一次联赛进球:尚无
国家队出场纪录:15场/3球
三粒进球分别为:2008年5月27日 爱沙尼亚 1:1 格鲁吉亚,友谊赛;2008年8月20日 威尔士 1:2 格鲁吉亚,友谊赛;2008年9月6日 爱尔兰 2:1 格鲁吉亚世界杯预选赛。 16岁那年,他为自己的祖国上演了处子秀;一年后,他参加了自己的第一场德甲联赛;而在18岁这年,他已经成为了沙尔克04的常备球员。克尼亚,这位非凡的天才小将已经在德甲联赛留下了自己的印迹。
当克尼亚只有14岁的时候,他曾经前往巴萨著名的拉玛西亚青训营进行试训,尽管最终没能被球队签下,但是克尼亚的天空并没有从此变得黯淡。这位天生的中场核心目前仅仅处在他职业生涯的最初阶段,等待他的将是一片光明。就像克劳斯-托普穆勒(注释)所说的那样:“这个小伙子将会拥有一个了不起的职业生涯。”
(注释:德国足坛名宿,曾执教勒沃库森、汉堡以及格鲁吉亚国家队,克尼亚16岁就在国家队完成处子秀正是因为他的提拔)
在16岁就完成国家队处子秀,并且在接下来对阵意大利的世界杯预选赛中奉献精彩表演后,克尼亚几乎成为了格鲁吉亚的民族小英雄。不过就像“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个默默为他付出的女人”一样,在一个小英雄的成长背后,也有不少给予他无限帮助的良师益友。 我们的故事还要从克尼亚在格鲁吉亚时期说起。说到这,不得不提一个重要的线索性人物:他的叔叔金克纳泽(Georgi Kiknadze)。尽管与那个曾被曼城球迷评选为球队历史最伟大外援并且连球王马拉多纳都大加赞赏的金克拉泽(Georgi Kinkladze)仅有一字之差,但金克纳泽在世界足坛不折不扣的只是个小角色。曾经在德国弗赖堡踢球的金克纳泽在年仅30岁就选择 了退役,不过很快他就拿起了教鞭,当上了格鲁吉亚首都球队第比利斯火车头队(Lokomotivi Tbilisi)的主帅,而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那就是把自己的侄子——也就是我们的主人公克尼亚从同城死敌第比利斯迪纳摩召入队中。当然,由于当时还是2005年,这样一笔青年球员的流动并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两年之后,第比利斯迪纳摩才发现他们被对方挖走了一个天才。
正是由于自己叔叔的赏识,克尼亚在2007-2008赛季被提拔到了一线队,而且被大胆的启用。很快,他就引起了自己职业生涯路上另一个“贵人”的注意,也就是我们上面所提到的,时任格鲁吉亚国家队主帅的克劳斯-托普穆勒。 在回忆自己当年发现克尼亚的情景时,托普穆勒至今还是一脸的兴奋,这位前格鲁吉亚主帅说道:“我第一次见他的时候还是在格鲁吉亚U17,他在那里的表现非常突出。然后我就让他去U19踢球,他同样让其他人相形见绌。因此我又让他进入U21,在他又一次打动了大家之后,我心说好吧,除了跟他谈谈外,我还有其他的选择吗?”
“他带到球场上的那种魔术般的表演,就像是一首美丽的诗。”
2007年9月8日,在格鲁吉亚主场与乌克兰的欧洲杯预选赛中,未满17岁的克尼亚在比赛中替补在德甲闯荡多年的格鲁吉亚老将亚什维利(Alexander Iashvili)出场,身披77号球衣的他成为了格鲁吉亚国家队历史上最年轻的出场球员。
顶着这样的光环,克尼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自然受到了国内媒体的广泛关注,而此时作为教练的金克纳泽又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一方面呼吁媒体不要给这名小将太大的压力,另一方面他还要求克尼亚不能在私下里接受媒体的采访。因此尽管格鲁吉亚的媒体与其他国家的狗仔队们一样无孔不入,但克尼亚始终能保持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成长。在之后的联赛中,克尼亚逐渐成为了球队的关键球员,在联赛半程的时候,他的数据单上留下了出场11次,打入3球的成绩——相当不错的表现。
而在国家队中,克尼亚依旧继续得到托普穆勒的信任。在接下来与苏格兰队的欧洲杯预选赛中,格鲁吉亚2比0取得了胜利,刚刚过完17岁生日的克尼亚在比赛中表现出色,尽管没能取得进球,但是他在场上犀利的突破以及与年龄极不相符的老道让许多人眼前一亮,赛后托普穆勒高兴的将自己的爱徒称赞为“格鲁吉亚最出色的年轻人”。 在国际赛场上崭露头角后,自然而然的会让克尼亚受到很多大俱乐部的注意,德甲的沙尔克04最先发现了这位少年。就像很多前往德国踢球的格鲁吉亚球星一样,克尼亚欣然接受了对方的邀请,而第比利斯火车头也没有制造太大的障碍,沙尔克方面拿出了一张50万欧元的支票,将这位被格鲁吉亚球迷看作是未来国家队第一人的小天才带走了。
2008年1月,克尼亚正式与沙尔克04签约。在完成这笔收购后,当时还担任着沙尔克04经理的穆勒显得兴高采烈:“能够得到克尼亚让我们非常高兴,他是一名非常具有天赋的年轻人。他的技术很出色,而且在场上的大局观也很强,假以时日必将成为一线队的重要一员。”
由于年龄的关系,克尼亚在来到盖尔森基兴后只能先跟随U19队参加比赛,不过很快他就用自己的表现打动了U19主帅埃尔格特(Norbert Elgert)。在评价起克尼亚时,埃尔格特说:“克尼亚是个很招人喜欢的小鬼,他的技术很出色,而且也很出众。尽管还需要继续适应德国足球的风格,但是他已经做的很好了,而我们同样对他很有耐心。”
在得到了青年队教练的肯定后,克尼亚在几个月后收到了俱乐部送来的大礼:与另外一位年轻人桑布拉诺(Carlos Zambrano)一起,克尼亚与球队签订了正式的职业合同,合同期至2012年。从这一天起,克尼亚正式成为了矿工一线队的一员。
接下来的2008/2009赛季,成为了克尼亚在德甲真正意义上的首个赛季,不过由于球队新帅鲁滕对于这位年轻球员并不太感兴趣——事实上鲁滕的这一年由于巨大的压力自身都难保,更不用说启用年轻人——因此克尼亚在鲁滕手下没有得到上演德甲处子秀的机会,只是在联盟杯对阵希腊人竞技(APOEL)的比赛下半时第65分钟替补阿萨莫阿出场,完成了他在沙尔克04一线队的首场正式比赛。直到赛季末段鲁滕黯然下课的两周后,克尼亚才在与卡尔斯鲁厄的联赛中被临时主帅比斯肯斯派遣出场,这是他德甲联赛中的首次亮相,也是这个赛季唯一的一次亮相。不过令人稍显尴尬的是,克尼亚的这次首演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他在第88分钟时才替换下了法尔范,上场后还没怎么碰球,比赛就结束了。赛后克尼亚自嘲的表示:“还好,原本我以为自己连球都挨不到。”
不过随着本赛季马加特的到来,克尼亚的情况有了明显改观。迫于球队的经济压力,决定内部挖潜的马大帅如今大打青春牌,包括桑布拉诺、莫里茨、施密茨等小将都得到了提拔的机会,这里面当然也包括克尼亚。
在使用新人方面,马加特从来都不含糊。你很容易回想起他在执教斯图加特时期带出的那支小虎队——库兰伊、赫莱布、欣克尔、希尔德布兰,这一个个当时并不为人所知的名字在他的手下被磨练成了著名的“狂野少年”。于是很自然的,当如今的马加特在沙尔克04开始大量启用年轻人后,这几位得到重用的小将也非常被人看好,被看成是可能成长为未来德甲联赛中坚力量的球员。因此,连托普穆勒也不由得称马加特为“对于克尼亚来说可能是最好的”一位教练。
从本赛季沙尔克04的首场比赛开始,克尼亚就得到了出场机会。在8月2日沙尔克04客场挑战低级球队温德克的德国杯首轮比赛中,下半时替补出场的克尼亚打入了自己代表鲁尔蓝军的首粒进球:比赛进行到第68分钟时,克尼亚在右肋得球突至禁区前沿后,用他自己擅长的左脚打出一脚漂亮的弧线球,皮球擦着左侧立柱飞进了球网。(见视频1)
一周后的德甲联赛首轮,沙尔克客场挑战升班马纽伦堡,克尼亚同样在下半时一开始就被马加特派遣出场,仅仅出场五分钟之后,他就在左路利用自己的优势突破姆纳里后下底传中,库兰伊中路的抽射将比分改写为2比0,这也为他们最终赢得本场比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见视频2)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连续两场比赛为球队立下战功后,年轻的克尼亚逐渐得到了马加特的信任,随后的三轮比赛,克尼亚全部都是在中场休息时被换上,尽管没能再取得进球或者助攻,但是场上表现也算得上中规中矩。也许是从自己弟子的几次替补出场中看到了希望,马加特在联赛第5轮起更是每场都让克尼亚首发,而联赛第6轮沙尔克客场1比2负于沃尔夫斯堡的那场比赛,尽管球队最终输球,但是首次打满全场的克尼亚奉献了自己迄今为止表现最好的一场比赛:
经历了半场0比0的闷战后,克尼亚在下半时一开始就险些取得了自己的德甲处子球——当时沙尔克04发动快速反击,法尔范右路下底传中,及时跟进的克尼亚在点球点附近的左脚包抄擦着横梁稍稍高出。
在狼堡率先打破僵局后,克尼亚第70分钟在禁区前沿的巧妙直传给自己的队友小阿尔滕托普创造了单刀的机会,可惜后者在对方门将及时的出击下仓促起脚,浪费了这次扳平比分的良机。不过10分钟后,克尼亚就利用角球助攻赫维德斯头球扳平了比分。可惜沙尔克04当时被兴奋冲昏了头脑,结果让狼堡在一分钟之后就再次反超了比分,最终输掉了这场比赛。在比赛之后,尽管马加特对于最终的失利气不打一处来,但他还是对克尼亚的表现给予了肯定,称这员小将给球队带来了很多的活力。(见视频3) 随后的德国杯,克尼亚再次首发,球队3比0轻松击败波鸿,而接下来备受瞩目的鲁尔区德比,果敢的马加特再次在先发11人中给了克尼亚一个位置,这也是他一周之内在三场比赛中连续获得首发,足以见得马加特对他的信任。当然,克尼亚没有辜负马加特对他的厚望,全场比赛的唯一一粒进球恰恰是由他策动:上半时场面一度非常被动的沙尔克04在第31分钟获得了快速反击的机会,克尼亚就像“小推土机”一样一路长驱直入到禁区前沿送出分球,最终小阿尔滕托普的横传帮助法尔范轻松推射破门。(见视频4)
迄今为止,在沙尔克04本赛季全部10场比赛中,克尼亚全部出场,其中8场联赛4次首发4次替补,奉献了2次助攻;而德国杯两场都是首发,贡献了一粒进球。在德国权威媒体《踢球者》的赛后评分中,克尼亚场均得分3.56分,在球队中排名第6——这对于一位还不满19岁的小将来说,已经是一个很难得的成绩了。
除了马加特,克尼亚在沙尔克04能够顺利发展还要感谢一个人:他的同胞,或者说更像是他兄长的沙尔克老将科比亚什维利。用托普穆勒的话来说,“当克尼亚从自己的家乡来到陌生的盖尔森基兴,如果没有科比的帮助,还不会讲德语的他恐怕早就已经消失了。”
尽管初出茅庐的小家伙现在已经被很多人看作是矿工未来的希望,并且赢得了颇多的赞誉,但是托普穆勒还是对那些把克尼亚喻作下一个梅西的人们发出了善意的警告:“他更像是年轻的巴斯图尔克,只是更快一些。不过我们在夸奖年轻人时要慎重一些,如果他能够保持积极的态度以及继续努力下去的话,他肯定将会成为一位伟大的球员。”
而在自己的恩师看来,沙尔克04不会成为克尼亚的最后一站,因为克尼亚拥有着一个伟大的梦想:“他总是说自己有朝一日一定要去西班牙踢球,他的目标是巴萨。” 如今克尼亚已经加盟了刚刚从德甲降级的杜塞尔多夫,为球队添砖加瓦。在德乙中他已经贡献了两个助攻和一个进球。
为什么拜仁平时存在感比较弱,实际能力比较强?
答拜仁什么时候存在感比较弱了,萨其马白来的吗,只是这些年C罗和梅西的球迷太多,而拜仁又是出了名的抠门,不会花大价钱买巨星,所以是拜仁球迷那绝大多数都是铁杆球迷,绝对不是明星迷。
看到这个题目,又简单看了一下几个答主给出的答案,心中有话不得不说,因此前来答一波。
相信提出这个问题的朋友应该是一名新球迷,或者说应该是2000年以后开始看球的朋友,对于你的疑问不少答主给予了猛烈抨击,但事实上我给你的回答是,没错,你的感觉完全没有错,拜仁的确是很强,但起码近二十年,拜仁在世界足坛的存在感确实比较弱。 因为近二十年,世界足坛只有三个词,西班牙国家德比,皇马巴萨和C罗梅西。在这三个名词占据世界足坛舆论中心二十年的情况下,即便拜仁在国内赛场依然称霸,依然可以在欧冠赛场捧起奖杯,但论存在感确实并不算强。 其实换句话说,近二十年,除了皇马和巴萨还有哪些球队能称得上存在感强呢?
不靠流量靠冠军,拜仁的实力一直足坛顶尖
首先,作为一名老球迷,必须得告诉您的一件事是拜仁尽管近二十年在世界足坛的存在感确实不如皇马和巴萨,但事实上在2000年之前,世界足坛只有三家球队可以真正称之为富有底蕴的豪门球队。首先肯定是皇家马德里, 9次欧冠冠军次数冠绝欧洲足坛,队内耶罗,劳尔等球员在世界足坛也是一流球星。 其次是AC米兰, 当时的AC米兰已经有5次欧冠冠军,如果算上02-03赛季,06-07赛季的欧冠冠军,米兰就有7次欧冠冠军,是欧洲足坛唯一有希望冲击皇马欧冠记录的球队。 最后就是拜仁慕尼黑了, 拜仁当时已经手握4座欧冠奖杯,在国内赛场保持着强有力的统治级地位,队内也有不少一流球星。
为什么会将这三支球队排在世界足坛的巅峰,因为除了这三支球队,其他球队当时的状况并不算好。 当时的 巴萨在国内赛场与皇马相比并不算强势, 况且只有1次欧冠冠军; 利物浦虽然在2004-05赛季拿到了俱乐部 历史 上第五座欧冠奖杯,但利物浦在英超赛场被曼联和阿森纳压制的抬不起头;而曼联 在2000年左右也是俱乐部的一个小巅峰,三冠王成就创造了欧洲俱乐部的 历史 ,但 毕竟只有2座欧冠奖杯 确实在3个起步才可以说话的豪门评比中略逊一筹。 而意甲的尤文图斯虽然在国内赛场的威名甚至超过了AC米兰,但论在世界足坛的受欢迎程度,尤文图斯连米兰的尾巴都抓不住, 况且区区2个欧冠冠军确实也说不上话。 从拜仁能力压利物浦、巴萨、曼联、尤文图斯等球队的排名,相信您已经可以看出拜仁在世界足坛可不能称之为没有存在感。
让我们再聊聊拜仁有存在的时期,先聊聊2000年之前您不太知道的拜仁。 说到拜仁的成功,就不得不提一个人的名字,“足球皇帝”贝肯鲍尔。 贝肯鲍尔在德国国家队和世界足坛声名显赫,但或许许多球迷都已经忘了,贝肯鲍尔其实更是拜仁慕尼黑崛起的象征。 1964年贝肯鲍尔加入拜仁,当赛季出场31次打进16球帮助拜仁首次升入德甲联赛。
作为德甲联赛的升班马,拜仁的实力其实并不算强,但在贝肯鲍尔和盖德穆勒的带领下,第二个赛季拜仁就拿到了德国杯冠军和联赛第三名。1968年南斯拉夫教练泽比奇成为了拜仁主教练,在他的带领下贝肯鲍尔等人拿到了德国杯冠军和 历史 上第一个德甲联赛冠军成为德甲的双冠王,创造了球队 历史 ,由此开启了统治德国足坛的 历史 。此后的拜仁除了在1976-19794年中因为贝肯鲍尔等人的离开曾一度陷入低谷,但随后布莱特纳和鲁梅尼格成为了拜仁新核心帮助球队拿到了不少冠军。
此后就是电视转播中可以看到的拜仁了,拜仁迎来了功勋主帅海因克斯,在海因克斯的带领下,拜仁卫冕了德甲冠军。 此后特拉帕托尼和蕾哈格尔执教拜仁并没能取得什么好成绩,再加上球队内部出现一些问题,马特乌斯、埃芬博格、巴斯勒、埃尔伯等人经常在队内互相瞧不起,不断在场外闹出花边新闻,这时的拜仁甚至被称为“绿茵好莱坞”。 不过拜仁的强大就在于,闹归闹,笑归笑,冠军依然是拜仁的。30次德国顶级联赛冠军,5次欧冠冠军,3次丰田杯,1次优胜者杯,1次欧联杯,这样的冠军总数恐怕除了皇马和利物浦能和拜仁相比,没有什么球队能跟拜仁相比了。
如此拜仁,实力强不强恐怕一眼可知了吧?
家事即国事,德甲和德国足球的兴衰影响了拜仁知名度和存在感
接着我们再来说说拜仁存在感弱的问题,其实拜仁的存在感之前并不算弱,真正让拜仁甚至德国足球由强转弱的是德国足球整体衰落,时间大概是上世纪90年代末期。
刚才我们介绍到,上世纪70和80年代,当时的西德由于经济复苏较早,足球运动复苏也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更早一些,因此足球人才层出不穷,拜仁产出了贝肯鲍尔,穆勒,鲁梅尼格,舒斯特尔,马特乌斯,克林斯曼,沃勒尔,埃芬博格,门兴格拉德巴赫产出了内策尔,海因克斯,施蒂利克,汉堡产出了凯文基冈,科隆产出了利特巴尔斯基,哈斯勒等球员。德甲联赛始终处于拜仁占据主导,但门兴,汉堡等球队给予拜仁强烈压力的情况。
在这样的良性竞争中,德国足球得到了飞速发展,1966年世界杯亚军,1970年世界杯第三名,1974年世界杯冠军,1982年世界杯亚军,1990年世界杯冠军。1972年欧锦赛冠军,1976年欧锦赛亚军,1980年欧锦赛冠军,1988年闯入欧锦赛半决赛,1992年欧锦赛亚军,1996年欧锦赛冠军。可以说,这一时期的德国是唯一能和巴西国家队打的有来有回的欧洲球队。
德国国家队的出色成绩,让德甲联赛也名声鹊起,但可惜的是,当德国足球崛起,德甲联赛想当世界第一联赛的时候,意甲联赛占据了当时的足球媒体版面。 1988年,荷兰三剑客在AC米兰会合,1989年克林斯曼从斯图加特加盟国际米兰德国“三驾马车”会合。再加上尤文图斯的普拉蒂尼,那不勒斯的马拉多纳,由此意甲“小世界杯”之名轰动世界足坛。此后,意甲联赛一直保持着对之名球星的吸引力和造星能力,罗纳尔多,维埃里,巴蒂斯图塔,鲁伊科斯塔,丰塞卡,鲁本索萨,克雷斯波,贝隆。意甲七姐妹在欧洲足坛和意甲联赛的争夺成为了世界足坛最吸引人关注的焦点。这一时期的德甲尽管也有多特蒙德和勒沃库森两支球队给拜仁造成了一定威胁,但总体来说德甲由于拜仁一家独大,吸引力远没有意甲联赛高。
好不容易意甲联赛到了2000之后因为电话门事件导致衰落,人才流失严重,比赛精彩程度下滑,德甲联赛似乎有了争夺第一联赛的希望。但不巧的是,这一时期德国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断档,成绩也一落千丈。 2000年欧洲杯德国小组赛就出局,2004年欧洲杯德国依然小组赛就打道回府,唯有2002年的韩日世界杯,德国在一群如卡恩,林可,弗林斯,哈曼,齐格,扬克尔,诺伊维尔,比埃尔霍夫和唯二的生力军巴拉克和克洛泽的帮助下拿到了世界杯亚军。这一时期的拜仁与德国足球陷入低谷,德甲联赛也无力争夺意甲衰落后留下的空缺。
意甲留下的位置德甲无力攻占,西甲和英超则站了起来,纷纷表示我可以。 英超联赛以曼联和阿森纳的双雄争霸为噱头,但是没想到的是皇马和巴萨直接开启“天王山之战”,将世界足坛的吸引力都带走了。皇马银河战舰一期的金球先生阵容,罗纳尔多,齐达内,欧文,贝克汉姆,巴萨就用小罗这个足球精灵来应对。皇马用C罗,卡卡来延续辉煌,巴萨就用梅西,哈布白组合来应对。皇马买个贝尔,巴萨就有世界第三人内马尔。 整整二十年,拜仁尽管也曾有过胖揍巴萨的7比0,但论影响力,无论是德甲还是拜仁几乎翻不起太大浪花。
稳定是拜仁的奠基石,但影响力弱让拜仁始终无法吸收流量
关于拜仁,有一句话说的很有意思,那就是拜仁就是德国国家队。因此,每当拜仁强盛的时候,德国国家队的成绩也会非常好。反过来,当德国国家队成绩好的时候,拜仁也会处于强盛的阶段。
2004年,克林斯曼成为德国国家队主教练,克林斯曼上台后对德国国内足球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青训成为了德国足球最为重视的一项工作。2008年克林斯曼成为拜仁主教练,继续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和拜仁的青训体系培养年轻球员。通过近十年的培养,德国足球人才出现井喷,克洛泽,施魏因施泰格,拉姆,波多尔斯基,诺伊尔,博阿滕,胡梅尔斯,穆勒,马赛克,许尔勒,格策,罗伊斯等人接连出现。
德国足球的兴起让拜仁获得了发展良机,这一时期的拜仁通过不断挖掘国内年轻人才网罗了莱万多夫斯基,格策,胡梅尔斯,可忙,格纳布里,聚勒,诺伊尔,穆勒,阿拉巴,基米希等球员,同时还引进了里贝里,罗本两名顶尖边锋。 2012-13赛季,拜仁在德甲联赛提前五轮夺冠,欧冠赛场击败多特蒙德拿到欧冠冠军,德国杯赛场5-1屠杀斯图加特拿到德国杯冠军,2013年击败切尔西拿到超级杯冠军,世俱杯击败卡萨布兰卡拿到冠军,拜仁拿到了令人惊讶的“五冠王”。尽管这一时期,在德国赛场拜仁遇到了克洛普率领的多特蒙德顽强阻击,但稳定成为了德甲联赛的主流,拜仁依然是德甲赛场当之无愧的龙头大哥,无论什么球队都几乎只能在德甲争夺第二名。
不过,过于稳定的联赛环境也让德甲联赛的投资环境不如西甲和英超,几乎没有什么投资人会对德甲联赛感兴趣,最终导致拜仁确实依托全德国之力打造了一支富有战斗力的队伍,但在吸引顶尖球星的道路上走的磕磕绊绊。 近些年,拜仁几乎没有世界顶级流量巨星的加盟,左边路的里贝里,右边路的罗本,中路的穆勒,后防线上的拉姆都是效力球队时间极长的球员。除了这些球员,拜仁似乎再没有什么实力和名气兼备的球员。特别是近十年,提到德甲联赛拜仁给人的感觉是垂垂老矣,反倒是激情澎湃的多特蒙德在世界足坛圈粉无数。
再加上近十年,梅西C罗,皇马巴萨的国家德比,谁能成为世界第一人,谁能成为当代最强俱乐部一直占据着世界足坛的舆论中心。无论是J罗,库蒂尼奥,内马尔,姆巴佩等人一旦成名,第一目标都是向往皇马和巴萨,原本与皇马和巴萨并称为“皇萨仁”的拜仁,慢慢在吸引顶级球星的道路上越落后越远。
而这恐怕就是题主所说的,存在感不高的原因吧。
总结
一场8比2,让拜仁占据了近期的世界足坛舆论焦点,号称世界最强的球队巴萨遇到拜仁这个似乎许久没听到名字的球队,居然会被打成这个样子。于是不少看球时间不长,甚至认为这个世界上只有皇马和巴萨两支顶级球队的球迷肯定一脸懵逼。于是拜仁这么强的球队为啥会在名气上远远不如皇马和巴萨的疑问,让新球迷感到不解。事实上,拜仁一直很强,起码从60年代到今天,拜仁也只是在90年代末期到08年左右曾一度没落。但将稳定当成球队建队思路的拜仁不可能一直沉沦,凭借全德国的力量,重视青训的务实态度,拜仁一直都是世界足坛的第三极。之所以会出现存在感不强的原因,意甲“小世界杯”“七姐妹”的高光二十年,西甲的皇马银河战舰,巴萨的梦二梦三,C罗梅西之争,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相比之下,拜仁一家独大的德甲自然会在流量上逊色不少,也连带了拜仁在世界足坛存在感不强。
我是海哥乱侃欧洲足球,用球迷的话,谈人,聊球。觉得我写的还不错,请帮我点亮一下文章右下角的大拇指哦。坚持日更,绝不断更,喜欢的话,不妨点个关注,每天一起聊球啊!
皇萨仁,皇萨仁。作为传统豪门,拜仁存在感可不弱哦。而国内熟知皇马和巴萨,恕我直言,一定程度上依仗了C罗跟梅西,因为这两个人大家实在太熟悉了而媒体的报道自然就侧重一些。而拜仁更像一个整体,一个高速运转的机器,每名队员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怎么说呢,拜仁有的是一种类似日耳曼精神吧,攻时如战车,防时似长城。其实拜仁也有蛮多球星的:已退役的拉姆、里贝里、罗本、现役的莱万、穆勒、诺伊尔………如果还是要找理由的话,那我也只能说德国人的务实和低调了。
德国国家队就是拜仁,拜仁就是德国国家队。你说说德国队在欧锦赛和世界杯存在感如何?还有在国际大赛上拜仁和德国队要是疯狂起来那是遇鬼杀鬼 遇神杀神
拜仁平时存在感比较弱?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存在感和实力都不弱。 认为弱可能是一些路人球迷要不就是不怎么关注拜仁的球迷 !下面就来聊一聊拜仁和德甲。
拜仁慕尼黑俱乐部自身实力强大
拜仁10次杀入欧冠决赛5次捧杯,至此拜仁豪取德甲八连冠,追平尤文图斯上赛季创造的“ 欧洲五大联赛 ”连冠记录,这个赛季尤文已经九连冠,就看下赛季拜仁能否追赶上尤文这一记录。
拜仁慕尼黑在“里贝罗”组合的巅峰那几年不但在德甲的霸主地位不可撼动,做到了德甲联赛八连冠,在欧洲赛场上也与西甲两大超级豪门皇家马德里和巴塞罗那并称 “皇萨仁” ,是欧冠联赛中最有竞争力的球队之一。
拜仁能与皇马和巴萨统称“ 皇萨仁 ”,你还能说它存在感比较弱,那可能就是为球迷了;拜仁是实力和名气在那摆着,居然有人说它存在感比较弱,实在是想不明白。
认为拜仁存在感比较弱的原因
1.德甲相对其它联赛关注度没有那么高
2.媒体对拜仁的曝光率不够
因为现在的竞技 体育 尤其是足坛,捧的是某个球星而不是球队,球星里个人能力比较突出的而且有个人英雄主义的,媒体愿意报道这样的球队和球星。从这个角度看你就知道为啥媒体很少对拜仁大肆报道了,拜仁打的是团队,没有哪个球员特别突出(像梅西和C罗),虽然莱万比较厉害,同样媒体对莱万的报道不够,个人认为莱万有拿金球奖的实力。媒体报道喜欢围绕着梅西和C罗展开,在他们身上制造舆论,这样大大增加了他们的曝光率。
总之拜仁慕尼黑队的存在感并不弱,实力也是非常的强,可能一些路人球迷觉得拜仁没啥存在感,真正懂球的球迷都能理解!
图片源自网络
我们央视在九十年代就转播了德甲,是国内转播最早的欧洲联赛。
我看德甲时,快三十年了,那时候就是拜仁的天下,前锋是巴西的艾尔伯,进球如麻,可惜没有进去国家队,中后场是德国传奇球星马特乌斯。
当年欧洲还是三大杯,拜仁就是三大杯的四强常客,那些年欧洲是意甲的天下,意甲七姐妹,号称小世界杯,英超和西甲都不太强大,和荷甲,英超只有曼联,西甲也是只要巴萨和皇马,意甲的尤文图斯,ac米兰,国际米兰,罗马,佛罗伦萨等,轮番称雄,能和意甲群众对抗的,拜仁是首屈一指的球队。
一只球队强大要有强大的球员,卡恩,巴拉克,代斯勒,后来的穆勒,小猪,罗本等等,他们人才辈出,拜仁一直是世界一流强队,包括德国国家队,是近五十年,在世界杯表现最稳定的国家队,而他们国家队的主力核心,基本都来自拜仁,看欧洲五大联赛,其他的国家队都没有德国这样,过分依赖一只球队。
从此可以看出,拜仁可不是存在感不高,他们能踢巴萨八个球,不是偶然,他们在世界杯还血洗过巴西队。
这些年之所以没有皇马和巴萨名气大,是因为最近十年,是绝代双骄的时代,梅西和c罗太过于耀眼他们吸引了球迷大量的目光而且话题性极强,看报道里就连篇累牍的说他们,衬托的拜仁热度不高,不过他们的实力,不比任何球队弱。
所有与德国有关的人与事都是这样,似乎质朴无华,却沉淀着惊人的力量与智慧。
我们破仁的存在感比较弱?!果真是萨马蓝其~我们属于其他~~ 无论官方怎么排名,前三的一直都是皇萨仁,位次轮流转而已,竟然说我破仁存在感弱,你主队哪里?慕尼黑屠宰场了解一下
?
只能说伪球迷多。
你喜欢哪些足球队伍,皇马,巴萨,
你喜欢哪些足球明星,c罗,梅西。
标准答案来的。
你问一些所谓的球迷,你觉得现在c罗在皇马踢得怎样,,,
他们连c罗转会都不知道。
存在感弱是在我国 相比那些知名俱乐部 的确是弱 没别的 在我国 流量是对实力有加成的 换句话说 名气对实力是有加成 举例说明 在之前 英格兰国家队(杰拉德 兰帕德 种种) 三狮军团 看纸面阵容 哪次不应该是世界杯冠军?事实结果大伙都清楚 。其实挺简单的 这 社会 流量即王道 也就是流量 造成了一些不看球的伪球迷 看不清一个球员乃至一个球队的真实实力 更有甚者 拿身价来衡量一球员的实力 确实可笑至极 您看看各大足球新闻网站 德甲的新闻少之又少 造成了感觉上的无人问津 其实您多看看德甲 当然不只是拜仁 还有其他球队 多特 沙尔克他们 再去看看那些知名球队 球员踢球 您可能就觉得 有些球员 球队 教练 真实言过其实了。
世界足坛都有哪些高佬前锋?
答扬·科勒绰号“恐龙”,是一个强力前锋。这位捷克国脚拥有2.02米的身高和近100公斤的体重,而鞋子就要穿50号的。
如果论起块头,扬·科勒比全身贴满“肌肉”的刘德华要大得多,是名副其实的“大块头”;而如果论起智慧,扬·科勒也不会比刘德华逊色太多,他是球场上典型的用脑子踢球的球员,跑位的巧妙性,拼抢的合理性,传球的隐蔽性,盘带的灵活性,所有这些都能显示出他是球场上有大智慧的“大块头”。
险被父亲“扼杀”的中锋
1973年3月30日,扬·科勒出生于捷克的洛塔。他的父亲是一名足球教练,因此近水楼台的扬·科勒早在7岁就开始了足球训练。他的父亲并不是一名优秀的足球教练,他居然一直将儿子当作守门员来培养,这一培养就是12年。可以想象,如果不是学习踢球的最关键的年龄段被耽误,扬·科勒肯定会在前锋位置上取得比今天更大的成就。一直到19岁那年,情况在偶然之间发生了改变,在扬·科勒一次试打前锋并表现特别优异之后,父亲才知道儿子最理想的球场位置。在那个赛季,扬·科勒踢上了家乡球队洛塔队的主力前锋,他的表现轰动了家乡,一个半路出家的前锋竟然包揽了本队半数的进球。凭借他的杰出表现,洛塔队获得了该赛季的乙级联赛冠军。
在加盟本国劲旅布拉格斯巴达队后,扬·科勒并没能够适应新环境和得到新教练的认可,结果,他被下放到了预备队。郁闷地过了几年之后,1994-95赛季,扬·科勒终于出现在联赛中,但只获得6次出场机会。第二个赛季,情况有所好转,他获得了23次出场机会,但仅仅攻入4球。1996年,比利时的洛克伦俱乐部花费了10万欧元获得了扬·科勒。在洛克伦队,扬·科勒获得了主力位置,他的表现也随着出场次数的增多而渐入佳境,3个赛季后,扬·科勒为洛克伦队出战97场,攻入43球,不论是出勤率还是入球数,都是异常惊人的。1999年夏天,安德莱赫特俱乐部花费了30万欧元,买到了物美价廉的扬·科勒。在随后的两个赛季里,扬·科勒在各项赛事里的出场次数达到了惊人的82场,攻入了54球。2000-01赛季,扬·科勒还随队获得了比利时甲级联赛的冠军。正是在安德莱赫特队的完全爆发,扬·科勒吸引到了五大联赛球会的高度关注。最终,在2001年夏天,德甲劲旅多特蒙德俱乐部得到了这名不可多得的锋线人才,安德莱赫特俱乐部则得到了1500万欧元的补偿。仅仅两个赛季,扬·科勒的身价就飙涨了50倍!
来到多特蒙德队之后,扬·科勒与巴西前锋阿莫鲁索、同胞罗西基构成了著名的德甲前场“三叉戟”。2001-02赛季虽然是“三叉戟”合作的处子赛季,却给球队、给球迷带来了意外的惊喜,他们将德甲联赛冠军奖杯捧回到多特蒙德。整个赛季,扬·科勒出场32次,攻入11球。在攻入的11球中,有5个来自头球,改变了多特蒙德队多年来在空中作业方面的苍白现状。在那个赛季,扬·科勒赢得了55%的对抗,在整个德甲中首屈一指;他平均每场触球50次,这个数据在前锋当中非常高,他成为了球队前场攻击的枢纽,有效地捏合了球队的进攻。他对球队的贡献不止于此,他还为队友助攻了10次;在球队的防守上尤其是定位球的防守上,他得天独厚的身高优势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无数次地将对方的威胁球顶出雷区。
2002-03和2003-04两个赛季,扬·科勒表现十分稳定,进球数分别达到了13个和16个。正是有了扬·科勒的稳定的发挥,在其他球员状态不够稳定以及俱乐部出现严重的财政危机的情况下,多特蒙德队才能够始终处于德甲强队的行列。2004-05赛季开始后,已经31岁的扬·科勒丝毫没有显现出岁月雕凿的疲倦痕迹,他还和从前一样在球场上积极地奔跑,为同伴创造破门的机会,当然自己有得分的良机也决不会放过。
令人称道的头球技术
CCTV-5著名解说员黄健翔在解说多特蒙德队比赛时,几乎每次都对扬·科勒不吝赞美之辞,他“保守”地认为,扬·科勒的能力绝对在世界足坛“高佬”前锋的前三名。这绝对不是偏激之语,相信看过扬·科勒在多特蒙德队表现的球迷们都深有同感。扬·科勒在球场上的贡献几乎是全方位的:凭借突出的身体条件,他在争抢中总能够占得先机,这不仅可以用于己队的进攻,还可以瓦解对方的进攻;他可以头球直接攻门,还可以头球摆渡,助攻队友;他左右脚都可以完成正脚背的大力射门;他善于利用身体,总是将皮球牢牢地护住,并能够在恰当时机分给队友;更奇妙的是,他那么高的重心,居然可以利用双脚作出细腻的盘带,屡有突破佳作上演,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多特蒙德俱乐部体育部经理措尔茨的一句话很好地概括了扬·科勒踢球的特点:“扬·科勒并没有明显的弱点,他能很好保护球,头球相当强,而且技术细腻,在进攻组织方面,他是个很好的伙伴。”高大却不显笨拙,强壮却不失灵巧,大块头有大智慧,所以,已经31岁的扬·科勒在球场上的表现才会犹如醇酒,越陈越香。
可贵的是,扬·科勒是大牌却不耍酷,是大腕却很低调,在球场上兢兢业业,在球场外踏踏实实,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让人无可挑剔,也让俱乐部和教练根本不用操心。但正因为不会“耍酷”和比较“低调”,所以,扬·科勒没有显赫的名声,没有无限的风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一切有关我的炒作对我都是没有好处的,我需要安静,那样才能把全部精力放到足球上面。”扬·科勒就是这样质朴、心静的人。比起世界足坛许多名不副实的所谓“球星”,置身于喧嚣尘世中的扬·科勒能够独善其身,甘于寂寞,专注地踢球,不断奉献给我们好看的足球,让人又敬又叹。
扬·科勒头球技术之动作描述
在球场上,如果一名前锋具有身材上的优势,对方后卫心理压力是巨大的。因为在进攻方下底传中时,要是能够传出质量很高的传中球,身材高大的前锋头球破门的几率是非常大的。防守的后卫往往此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对方的进攻前锋甩头攻门,自己却无能为力。
扬·科勒作为这样一名高大的技术型前锋,肯定是不会放过任何可以头球射门的机会的,在队友传中的时候,他会观察队友出脚传球的部位和力量,预判皮球的飞行轨迹——经验丰富的前锋,可以预判出皮球飞行的高度、弧度和落点。判断清楚来球,有利于下一步选择攻门的时机。皮球飞来时,扬·科勒会抢在后卫身前,高高跃起,在跳起的最高点时舒服地用前额顶击恰好飞至的皮球。然后,看到对方守门员束手无策之后,扬·科勒就可以尽情地和队友庆祝进球了。
同类典藏
大凡前锋,几乎都擅长运用头球技术,像亨利那种不擅长头球的前锋少之又少。曾经的克林斯曼、比埃尔霍夫,当今的维埃里、特雷泽盖等等,无不是头球方面的好手。如果单纯论头球技术的运用水平,扬·科勒并不能超越前辈和同辈,但如果综合考虑到他身高2.02米、体重103公斤的身材优势,他在擅长头球的前锋中绝对可以排在最前列。
经典一刻
2004年6月28日,波尔图巨龙球场,欧洲杯1/4决赛捷克队对阵丹麦队。上半时双方互交白卷,丹麦队场面占优。下半场第5分钟,捷克队波博斯基开出角球,扬·科勒在门前8米处以一记教科书式的头槌,将球顶入球门右上角,对方门将索伦森扑救不及。扬·科勒为捷克队先拔头筹后,比分落后的丹麦队大军压上,结果后防空虚,被巴罗什成功地两次偷袭,最终,捷克队以3比0完胜丹麦队,挺进8强。
扬·科勒职业生涯统计
赛季 俱乐部 联赛进球/出场 杯赛进球/出场
1994-95 布拉格斯巴达 1/6
1995-96 布拉格斯巴达 4/23
1996-97 洛克伦 8/31
1997-98 洛克伦 11/33
1998-99 洛克伦 24/33 3/5
1999-2000 安德莱赫特 20/33 10/12
2000-01 安德莱赫特 22/32 2/5
2001-02 多特蒙德 11/32 0/1
2002-03 多特蒙德 13/34
2003-04 多特蒙德 16/32 2/3
“巨无霸”洛克文茨
--------------------------------------------------------------------------------
巨无霸
身高1米96的洛克文茨和扬-科勒组成的锋线令所有后卫感到恐怖, 他们是足球上的巨无霸。不过欧洲杯金靴巴罗什的崛起给洛克文茨的主力位置构成很大威胁,德国世界杯将是这位33岁老将最后的表演机会。
高产杀手
洛克文茨身材修长,他并不像其他土生土长的捷克前锋那样,仅靠和身体,他的特长是门前的嗅觉极其灵敏,他在1998-1999赛季的捷克联赛中出场29次攻入11球,此间他也成为了该国国家队的主力成员。在接下来的一个赛季中,洛克文茨以22粒入球成为捷克联赛的最佳射手。后来他和国家队搭档科勒一样闯荡德甲,一度名声鹊起。
“进球机器”托尼
--------------------------------------------------------------------------------
强力中锋
在意大利的锋线中最引人注目的应该算托尼了,第一是因为他的身高,还有就是他本赛季31球的联赛进球纪录。
托尼是那种传统的意式中锋,身材高大健壮,力量足,冲击力强,头球技术出众,有所不同的是他脚下技术也很出色,左右脚均可打出高质量的射门。作为2005年亚平宁足坛涌现出的最强力量,托尼在联赛和国家队比赛中出尽了风头。在2005年11月意大利队同荷兰队的热身赛中,托尼那粒进球就是身体与力量的完美结合:他在禁区前背对球门接球后,将球停在身后,随后转身试图甩开弗拉尔,在荷兰门将蒂默尔出击以及另一名中卫赶上前,托尼冷静地用右脚背射远角破门。
现在,托尼已经成为了里皮的一张王牌,他与吉拉迪诺组成的锋线双塔威力十足。只是不知道在即将到来的世界杯上,里皮会怎样安排这两名优秀前锋的位置,希望德国世界杯成为托尼实现梦想的舞台。
巴勒莫的遗憾
曾经多年在意大利低级别联赛踢球的托尼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尽管在特雷维索和布雷西亚,托尼曾经在单赛季分别攻入15球和13球,但他真正成名还是在本赛季的佛罗伦萨。而托尼能来到佛罗伦萨,首先要感谢巴勒莫的“慷慨”,他们将这位在前两个赛季的80场联赛中进球50粒的射手卖给了托斯卡纳的球队,但托尼却在这座古城引领了球队的复兴。在刚结束的意甲联赛中,托尼一共打进了31粒入球,遥遥领先西甲巴塞罗那的埃托奥,成为本赛季“欧洲金靴”的得主。
“玉面杀手”圣克鲁斯
--------------------------------------------------------------------------------
帅哥
世界足坛的帅哥不少, 但在当今足坛,一提到这两个字,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不是贝克汉姆,也不是因扎吉,而是圣克鲁斯。修长的身材,俊朗的面庞,忧郁的气质,让圣克鲁斯在球迷心目中拥有良好的形象,加上球场上飘逸的长发和出众的技术,令他逐渐取代齐拉维特成为巴拉圭足球新的代名词。
少年天才
1990年,年仅10岁的圣克鲁斯就进入本国的奥林匹亚俱乐部接受足球训练。15岁时,他就正式代表俱乐部参加联赛,被誉为巴拉圭最有潜力的球员。1997年,在世界20岁以下青年锦标赛上,16岁的他有着不错的表现。在1999年美洲杯上,圣克鲁斯打入3球,一举成名,当时他年仅18岁。
巴拉圭的“巴蒂”
在国内,圣克鲁斯被称为巴拉圭的巴蒂斯图塔,可见他摧城拔寨的能力,同时也说明巴拉圭球迷对他寄予极高的期望。在齐拉维特退役后,圣克鲁斯成为巴拉圭足球的领军人物,他也成功担负起这个重任,在世界杯预选赛中屡建功勋,率领巴拉圭队杀进2006世界杯决赛圈。
受伤
年少成名的圣克鲁斯也有一个致命软肋,就是经常受伤。随着名气越来越大,身材瘦长的他在场上也渐渐成为对方后卫重点“关照”的对象。2005年10月,圣克鲁斯在德甲的一场比赛中,右膝十字韧带不幸撕裂,至今仍然没有康复,世界杯前景蒙上阴影。
“新卡努”阿德巴约
--------------------------------------------------------------------------------
身高:1米90
体重:75公斤
位置:前锋
现效力球队:阿森纳
多哥队的头号球星
如果说谁是这支非洲新军的头号新星,那么非阿德巴约莫属。效力于阿森纳的阿德巴约不仅是多哥名气最大的球星,而且是多哥国家队最重要的球员。在多哥的世界杯预选赛征程中,阿德巴约打进10粒入球,包揽了球队20粒进球的一半,成为非洲区预选赛的最佳射手。而且阿德巴约的进球多为关键时刻的入球。2005年6月18日,在客场与塞内加尔的比赛中,在球队1-2落后的情况下,阿德巴约勇敢的站了出来,2-2扳平了比分。这个进球使球队赢得了整个预选赛的主动权,为多哥最终出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阿森纳的新卡努
进入2006年,阿德巴约的命运发生了一次最重要的转折。2006年1月13日,他从法甲摩纳哥转会英超豪门阿森纳。在为球队出场的首场比赛中阿德巴约便有进球入帐,在2月4日客场与伯明翰的比赛中,阿德巴约在第24分钟头球首开记录,为枪手打开胜利之门。人们突然发现这个又高又瘦的非洲人像极了当年的卡努。
阿德巴约来到海布里后迅速获得了主力位置。4月9日,在阿森纳客场挑战曼联的比赛中,阿德巴约担任首发前锋,这进一步确定了他在球队内的位置。目前,阿德巴约已经在出场的10场比赛中打入4球。人们有理由期待这位22岁的小将更为出色的发挥。
“大竹竿”克劳奇
--------------------------------------------------------------------------------
高,实在是高
身高2米(有版本称他实际为2米02),克劳奇不但是利物浦历史上最高的球员,还是英超目前最高的人。不过克劳奇似乎尚未掌握如何利用这种天然的优势,他的头球攻门技术并不算出色,这也许和他腰腹力量不足有关,顶向大门的球总显得偏软无力(头球摆渡的能力倒还不错)。另外,身材如此高的克劳奇,脚下技术其实非常出色,控带以及护球能力极强,他更像一个增高版的技术型前锋。
游荡的巨人
克劳奇是热刺青训系统的产物,不过他并未在这家俱乐部赢得职业合同,2000年,他在皇家园林巡游者队开始职业生涯,后辗转朴茨茅斯、阿斯顿维拉、诺维奇等队。04-05赛季,克劳奇在南安普敦绽放光彩,在27场比赛中攻入12球,虽然球队降级,但他个人却吸引了人们的关注,这一年可以说是克劳奇职业生涯的转折点。
2005年夏天,利物浦以700万英镑将他签入,克劳奇的职业生涯迈上了新台阶。贝尼特斯将他视为一种打法的代表:“有克劳奇在前面控球,我们的队员就有时间压上去,这将有助于球队扭转被动局面”。加盟利物浦之初,克劳奇陷入进球荒,05年12月3日,他终于在同维冈的比赛中破门,至06年4月,他共7次为利物浦破门。不过,贝尼特斯看重的是克劳奇战术上的作用,他甚至举出数据,证明克劳奇的跑动范围甚至比杰拉德还大。
双号的力量
2005年5月,克劳奇首次被埃里克森召入英格兰队,并在同哥伦比亚的比赛中上演了处子秀。06年3月1日,英格兰2比1击败乌拉圭,克劳奇攻入了英格兰生涯中的处子球,有趣的是,由于赛前赶制球衣较为仓促,克劳奇本场所穿球衣,胸前印的号码是21,背后则为12,这件双号的球衣也许将成为克劳奇最珍爱的纪念品。
在英格兰队,克劳奇将以奇兵面目出线,他的头球摆渡、他的控带和他的护球,都有可能给球队带来完全不同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克劳奇甚至有可能成为英格兰在世界杯上的最大惊奇。
酒店里的尴尬事
集结在德国Baden Baden温泉小镇备战世界杯的英格兰队遇到了点小麻烦。入住在Buhlerhohe Schlosshotel酒店中的队员们一切准备周详,却发现酒店中的床太短,根本不够像彼得·克劳奇(Peter Crouch)这样高个子球员睡的。
据悉,球员们睡的60张床都是特意定做的,但是6英尺6英寸的床根本盛不下6英尺7英寸的克劳奇。
酒店经理说:“我们已经了解了此事,他们会尽快送来一张2米长的大床。”
经理助理开玩笑说:“那张大床宽也是2米的,如果还有大个的球员,不妨让他对角睡了。”
从6月5日开始到世界杯结束,英格兰队将一直住在Baden Baden这里。目前酒店自有的床大都只有6英尺,这对“高人”众多的英格兰队来说显然太小了,像里奥·费迪南德和约翰·特里这样的球员都不够睡,更别提克劳奇了。
“空中霸王”日基奇
对于很多中国球迷来说,2005年11月13日的中塞热身赛让他们记住了日基奇。这个事先便被媒体热炒的大个子前锋在下半时替补出场,小禁区前面对队友传中,几乎未作起跳便一头轻松地将球顶入李雷雷镇守的球门。对于参加当场比赛的中国队后卫来说,象一个“大怪物”般的日基奇给他们留下颇深印象。
“神塔”伊布拉希莫维奇
华丽神塔
作为身高超过1米9的高中锋,伊布的头球功力并不十分出众,相反他却有着极为不可思议的脚下花哨技术。2004年欧洲杯他的一记“蝎子摆尾”攻破意大利球门震惊世界,而无论是在荷兰联赛或者意甲联赛中,他都曾经有过令人不可思议的连续过人后射门得分。
“铁人”海瑟林克
“铁人”
海瑟林克19岁的时候便在荷甲的特温特崭露头角了。从1998到2002的4个赛季中,海瑟林克一直全勤出场,在那4年中,他为球队贡献了77个进球,其稳定性令人侧目。
“另类中锋”克鲁兹
克鲁兹身高1米90,但他并不是一般意义的高中锋,脚下具有不错的技术,在策应和为队友做球方面有相当的能力。当然,克鲁兹的头球能力也不错,属于全面型攻击手。
德甲球星希策尔斯佩格的资料谁知道?
答托马斯·希策尔斯佩格
Thomas Hitzlsperger
(其余译名:西策尔斯佩格、希茨尔斯佩格)
国籍:德国
生日:1982年04月05日
身高:1米83
体重:75公斤
位置:前卫
国家队球员号:15
现效力球队:斯图加特
首次国际比赛出场: Iran v. Germany (2004年10月09日)
希策尔斯贝格原来是参加 1999 年 FIFA U-17 世界锦标赛的德国队成员,但在国家队比赛中的首次亮相是 2004 年。
希策尔斯佩格是“墙外开花墙内香”的典型代表,在德甲赛场并无太多经历的他凭借在英超阿斯顿维拉队中的表现被克林斯曼召入麾下,而后他又在05年夏天加盟斯图加特返归故土。作为主力中场斯图加特队获2006/07德甲冠军。希策尔斯佩格继承了德国中场球员的特点,攻防能力全面体力充沛,同时左脚势大力沉的远射时常上演惊人之作。国家队中他可担任左前卫或者左后卫,这种多面手的能力会为他进入世界杯大名单带来一定帮助。现配戴着斯图加特队徽的希茨尔斯佩格,是现役德国国脚中唯一曾旅居英格兰的球员。“铁锤”的绰号来自于他超凡的射门力量。 自从他2004年第一次出现在德国国家队中之日起,他便以其多才多艺为祖国效力至今。作为一名左脚将,他有时会客串左边后卫,但更多的时候,他是以中场身份伺机用远射给对手突然致命一击。
曾效力俱乐部
赛季 俱乐部 出场/ 进球
2007-2008 斯图加特 25 5
2006-2007 斯图加特 30 7
2005-2006 斯图加特 26 2
2004-2005 阿斯顿维拉 28 3
2003-2004 阿斯顿维拉 32 3
2002-2003 阿斯顿维拉 26 2
2001-2002 阿斯顿维拉 12 1
2000-2001 阿斯顿维拉 1
1999-2000 拜仁慕尼黑
国家队出场纪录
比赛日期 对阵情况 出场时间 进球
2004-10-09 伊朗 0-2 德国 38 * -
2004-11-17 德国 3-0 喀麦隆 40 * -
2005-02-09 德国 2-2 阿根廷 90 -
2005-03-26 斯洛文尼亚 0-1 德国 90 -
2005-06-04 北爱尔兰 1-4 德国 90 -
2005-06-08 德国 2-2 俄罗斯 90 -
2005-06-15 德国 4-3 澳大利亚 90 -
2005-06-18 德国 3-0 突尼斯 68 -
2005-06-21 德国 2-2 阿根廷 90 -
2005-08-17 荷兰 2-2 德国 40 * -
2005-09-03 斯洛伐克 2-0 德国 46 -
2005-10-08 土耳其 2-1 德国 24 * -
2005-10-12 德国 1-0 中国 17 * -
球员资料
答全名:Joachim Loew 尤阿希姆·勒夫 生日:1960.02.03 出生地点:德国黑林山舍瑙 身高:182cm 体重:75kg 尤阿希姆·勒夫(Joachim Loew,1960年2月3日—),前德国足球运动员,司职中场。退役后曾执教过德甲足球俱乐部斯图加特、卡尔斯鲁厄等队。2006年世界杯后克林斯曼离开德国国家队帅位,尤阿希姆·勒夫接任德国国家足球队主教练一职。 勒夫尤阿希姆·勒夫在球员时代曾经效力过弗赖堡、斯图加特、法兰克福与卡尔斯鲁厄等队,在德甲上场52次(进7球),在德乙上场252次(进81球)。 勒夫由于伤病原因很早就退役并成为了足球教练。曾经出任过德甲球队斯图加特的主教练,随后又到土耳其与奥地利执教过费内巴切、因斯布鲁克蒂罗尔与奥地利维也纳等队。在执教斯图加特队期间,他所打造的斯图加特三架马车(博比奇,埃尔伯,巴拉科夫)威震德国足坛,成绩显赫。 在此期间勒夫已经展示出他的才华。克林斯曼已经正式辞去了德国国家足球队主教练的职务,助理教练勒夫被扶正,接过了克林斯曼的教鞭。虽然多数德国人对克林斯曼的辞职非常惋惜,但是很多人也认为勒夫是继承克林斯曼的最佳人选。因为两个人身上有很多的共同之处。
[编辑本段]职业生涯
球员时期
1960年2月3日尤阿希姆·勒夫出生在黑森林的舍瑙镇,他的父亲是一名锅炉安装工。1978年18岁的尤阿希姆·勒夫在弗赖堡开始职业球员生涯,他的起步在德乙联赛。1980年尤阿希姆·勒夫来到斯图加特,第一次踏足德甲,然而这却是一次失败的经历,他只有4次出场,很快他又转投了法兰克福。 勒夫曾经就读于科隆体育大学,在此期间他结识了当时同在科隆体育大学学习的尤尔根·克林斯曼两人成了挚友。2004年克林斯曼出任德国国家队主教练,勒夫就受克林斯曼之邀成为了德国国家队的助理教练。 1982年在德甲过得不如意的尤阿希姆·勒夫又回到了德乙赛场,回到了弗赖堡。而他也在这里再次取得成功。在1983/84赛季尤阿希姆·勒夫在31场比赛中打入17球,德乙那个赛季进了不少球,不过有一个人排在尤阿希姆·勒夫的前面,他的名字是尤尔根·克林斯曼,是的,就是尤阿希姆·勒夫日后在国家队辅佐的那个人。 1994/95赛季辗转多年之后,尤阿希姆·勒夫后效力了卡尔斯鲁厄、沙夫豪森和温特图尔等球队,最终,尤阿希姆·勒夫在弗劳恩菲尔德选择了退役,35岁的尤阿希姆·勒夫也结束了球员生涯。
执教时期
足球俱乐部 1995年—1996年赛季,已退役的尤阿希姆·勒夫出任老东家斯图加特的助理教练,协助主帅罗尔夫·弗林格制定战术。1996年8月,弗林格被聘请为瑞士国家队主教练,勒夫顺理成章地被扶正,成为球队主帅。当个赛季,勒夫打造出由巴拉科夫、埃尔伯和博比奇所组成的“魔幻三角”,震慑德甲,获得1997年德国杯冠军。1997-98赛季,勒夫的球队一路打入欧洲优胜者杯决赛,但以0-1负于切尔西,获得亚军。当季,斯图加特获得德甲第4名。 1998年7月,勒夫离开斯图加特,转而执教费内巴切。1999年10月,勒夫返回德国,出任老东家卡尔斯鲁厄主帅,但因未能带领球队保级而遭到解雇。2000年12月,他再次前往土耳其执教阿达纳,但3个月后再度因战绩不佳而下课。 2001年10月,勒夫出任奥地利球队蒂罗尔因斯布鲁克主教练。次年,勒夫带领球队问鼎奥超联赛冠军。然而,蒂罗尔因斯布鲁克随后因财政问题宣布破产,勒夫再度赋闲在家。2003年6月,他被聘请执教奥超卫冕冠军奥地利维也纳。 德国国家队 2004年8月1日,德国足协出人意料地宣布勒夫将担任德国国家队的助理教练,辅助球队的新主帅尤尔根·克林斯曼。克林斯曼曾与勒夫在同一所教练学校学习,深知勒夫的战术指挥才能,因此上任前特别要求足协任命勒夫为球队的助理教练。克林斯曼上任后,一反德国传统的保守战术,为球队灌输了进攻哲学,而勒夫则依此为克林斯曼制定战术。在克林斯曼和勒夫的带领下,德国在2005年联合会杯中一路打入四强,仅在半决赛以2-3惜败于巴西,但随后他们又在第三名争夺战中以4-3击败墨西哥,最终获得联合会杯季军。 2006年德国世界杯的揭幕战,由克林斯曼和勒夫带领的德国以4-2战胜哥斯达黎加,随后小组赛又相继战胜波兰和厄瓜多尔,以3战全胜的成绩进入淘汰赛。16强的比赛中,德国以2-0轻取瑞典,随后点球力克阿根廷,与意大利会师半决赛。对垒意大利时,双方直到119分钟均未取得入球,但在最后补时阶段意大利连入2球,以2-0取胜。失利后,勒夫帮助克林斯曼重整球队,在第三名争夺战中以3-1击败葡萄牙,获得世界杯季军,勒夫及克林斯曼也因此在德国国内声威大振。 2006年世界杯后,克林斯曼出人意料地决定不与德国足协续约。勒夫随即于2006年7月12日被任命为新的德国国家队主教练,并与德国足协签下了2年和约。勒夫在签约后表示,他将继续奉行克林斯曼制定的执教方针,并且定下在2008年欧洲杯夺冠的目标。2006年8月16日,勒夫带领下的德国迎来首场比赛,在盖尔森基兴迎战瑞典,结果德国以3-0取胜。随后3个月内,勒夫的球队在欧洲杯预选赛中取得3连胜,对手分别是爱尔兰、圣马力诺和斯洛文尼亚。在战胜斯洛文尼亚后,勒夫已率领的德国取得5连胜,创下了德国新任教练战绩最好的纪。 2007年8月22日,德国在新温布利球场举行的一场友谊赛中以2-1击败英格兰,将勒夫执教的战绩延伸至11胜,1和,1负,进41球失6球。10月17日,德国在已经提前锁定欧洲杯名额的情况下在安联球场迎战捷克。由于有所保存实力,德国以0-3意外落败。这场失败意味着,德国将排在捷克之后以预选D组第二名的身份参加欧洲杯决赛圈。 2008年欧洲杯,勒夫带领阵容不整的德国出战。小组赛以2胜1负的成绩出线后,勒夫面对夺冠大热门葡萄牙。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德国队以3-2击败葡萄牙,晋级4强。而勒夫由于遭到禁赛而被迫在包厢里观看此场比赛。在半决赛以3-2逆转土耳其后,德国与西班牙在决赛相遇。尽管勒夫尽其全力,但实力不及对手的德国最终以0-1负于对手,遗憾地获得欧洲杯亚军。 2010年世界杯,在主力门将恩克自杀、队长巴拉克重伤的不利情况下,勒夫重用了一批年轻小将和在联赛中表现不佳的球员,比如厄齐尔、诺伊尔、穆勒和克洛泽等,他们也在世界杯上展现出极佳的状态。勒夫率领年轻的(平均年龄25岁左右的)德国队,小组赛4:0狂屠澳大利亚。尽管次轮0:1意外不敌塞尔维亚,末轮还是依靠厄齐尔的闪光表现,以1:0击败加纳,以小组第一晋级。淘汰赛先后对阵夺冠热门球队英格兰和阿根廷,德国队展现出了极高的进攻效率和出色的状态,分别以4:1淘汰英格兰(尽管裁判员有明显误判…)、以4:0淘汰阿根廷。半决赛对阵经验丰富、技术出众、大腕云集的夺冠大热西班牙,年轻的德国队完全被对手压制,穆勒停赛的情况下德国的攻击也欠缺犀利,最终0:1不敌西班牙,止步四强。尽管如此,德国队所展现出的活力与朝气、与传统的德国队大为不同的攻势足球以及勒夫个人高超的执教技巧、出色的临场应变和充足的赛前安排还是令人们折服、得到全世界尊重。
[编辑本段]足球哲学
勒夫在克林斯曼之前很早就已经是攻势足球的倡导者。在担任斯图加特主教练的时候,他就一直强调进攻,并带领球队取得不错的成绩。此外,在德国队的教练组中,勒夫也会保留克林斯曼时期的美国体能教练,因此,克林斯曼的攻势足球哲学将会继续。 目标 克林斯曼在继任的时候就自己的目标是世界杯冠军。勒夫在上任之后也明确表示:“自己的目标将是带领德国队获得2008年欧洲杯冠军。”2010年,勒夫率队参加南非世界杯,目标只有一个:冠军!
[编辑本段]威望
在德国国家队内,勒夫的威望绝对很高。门将莱曼也曾向德国足协建议让勒夫作为克林斯曼的继任者。因为队员们知道,在队中勒夫才是阵型和战术的制定者。对此,克林斯曼也曾说过:“我更像是一个统管者,勒夫是具体工作的执行者。”在电视采访和公开场合,勒夫由于他的随和赢得了很多德国球迷和媒体的喜爱。而且在采访的时候他的言论也总比克林斯曼也具体很多。
[编辑本段]个人魅力
不可否认,克林斯曼有着很强的个人魅力——作为1990年的世界冠军和一个世界知名球星。与他相比,勒夫要显得更为务实一些。而且,勒夫有着很强的幽默感,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他就曾幽默的和克林斯曼说到:“如果你都筋疲力尽的话,会有很多苍蝇飞过来的。”而当记者问及谁将成为他的助理教练的时候,这位德国新任主帅答道:“我先问一下克林斯曼,或许他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激励队员 克林斯曼在这一点上的表现绝对是世界顶级,他总能有新的思路,在这两年中不断激励队员,最终在世界杯上取得成功。勒夫有没有这样的能力,还需要他在实践中向我们证明。 经验 作为队员,克林斯曼曾经赢得过世界杯和欧洲杯。而勒夫作为足球运动员尽管曾在弗莱堡、斯图加特等球队效力,但是却因为一次严重的骨折而早早结束了自己的足球生涯(52场联赛)。作为教练,他曾担任过斯图加特、费内巴切等球队的主教练,并带领球队获得过不错的成绩。 住址 这位德国队的新任主帅住在德国弗莱堡,这是德国西南部的一个城市。和克林斯曼不同,在勒夫身上将肯定不会出现有关家庭住址的争论……
[编辑本段]履历
赛季 俱乐部 号码 出场 进球 国家 联赛等级 排名
1988/89 弗赖堡
22 2 德国 2 5
1987/88 弗赖堡
20 7 德国 2 10
1986/87 弗赖堡
37 17 德国 2 8
1985/86 弗赖堡
37 12 德国 2 16
1984/85 卡尔斯鲁厄
24 2 德国 1 17
1983/84 弗赖堡
31 17 德国 2 7
1982/83 弗赖堡
34 8 德国 2 8
1981/82 法兰克福
24 5 德国 1 8
1980/81 斯图加特
4 0 德国 1 3
1979/80 弗赖堡
38 14 德国 2 6
1978/79 弗赖堡
33 4 德国 2 15
[编辑本段]执教荣誉
* 斯图加特: 1997年德国杯冠军 1998年欧洲优胜者杯亚军 * 蒂罗尔因斯布鲁克:08欧洲杯在柏林举行的庆典活动2002年奥超联赛冠军 * 德国国家足球队: 2005年联合会杯季军(作为助理教练) 2006年世界杯季军(作为助理教练) 2008年欧洲杯亚军
普法夫的球星轶事
答在拜仁的传奇门将中,德甲首秀最倒霉的恐怕要数比利时门神普法夫,加盟拜仁之前,普法夫已经在比利时联赛中创出一番事业,德甲的首场比赛却让他跌了一个大跟头,1982-1983赛季,联赛首轮,他随队客场出战云达不莱梅,第44分钟,普法夫不慎将雷德尔斯的传球挡入自家球门,结果这个“乌龙球”让拜仁客场0-1落败。
普法夫是比利时和拜仁的伟大门将。普法夫的反应神速,在1986年世界杯他甚至得到了对手马拉多纳的称赞。在拜仁效力期间,他获得过3个德甲冠军,2个德国杯冠军,还曾代表比利时参加了2次世界杯。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德甲用头挡球的球星是谁。列万·克尼亚的人物经历》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uqiumeng.cn/wenda/847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