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二战中著名战役都有哪些?答幻影突击—波兰闪击战乾坤逆转—敦刻尔克大撤退平地惊雷—偷袭珍珠港血洒长空—不列颠之战冬天的神话—莫斯科保卫战折戟沉沙—中途岛海战血肉之路—...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二战德甲焦点战,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二战中著名战役都有哪些?

二战中著名战役都有哪些?

幻影突击—波兰闪击战

乾坤逆转—敦刻尔克大撤退

平地惊雷—偷袭珍珠港

血洒长空—不列颠之战

冬天的神话—莫斯科保卫战

折戟沉沙—中途岛海战

血肉之路—瓜岛争夺战

打开胜利之门—诺曼底登陆

帝国覆灭—柏林战役

破门之战—冲绳岛战役

晴天霹雳——波兰闪击战

1939年9月,德国对波兰发动了代号为“白色”的侵略战争。战争中,德军首次成功实施“闪击战”,显示了坦克兵团在航空兵的协同下实施大纵深快速突击的威力。一个拥有3400万人口,100多万军队的国家,就这样在短短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灭亡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由此爆发。

鹰击长空——不列颠之战

1940年7月,进退两难的德国军队决定对英国进行以空军抢夺制空权为主的战争,为掩护海军夺取制海权,最后实施登陆的三步作战计划,以图彻底消灭不列颠这个反德基地的目的,但是在英国武装力量的顽强抗击下,德国空军以战败告终。

十面埋伏——基辅包围战

基辅会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包围战,也是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围歼战。整个战役持续了两个半月,在正面300公里、纵深约600公里的大片领土上进行。苏联方面军持久而顽强的斗争,对打破德军“闪击战”计划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德军在向莫斯科方向的进攻上受到了阻碍。德军赢得了在斯大林格勒发生的战争史上最大的歼灭战,却失去了发生在莫斯科的战争史上最大战争的胜利。

狼行拂晓——偷袭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日军对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海军基地珍珠港进行的一次空袭,击毁了美国全部战列舰。珍珠港战役在战术上非常成功,但在战略上却犯下了致命的错误。它的不宣而战激怒了美国人,从而使世界上最大的军事强国加入战争。

短兵相接——斯大林格勒会战

斯大林格勒会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会战之一,是苏联军队为了保卫斯大林格勒和粉碎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德军集团而实施的防御战役和反攻战役。在德军以多出0.7倍的军队、0.3倍的坦克和1倍多飞机的情况下,让苏联胜出。这次战役胜利的结果是:苏联从德军手中夺取了战略主动权,并一直掌握到战争结束。

潜艇时代——大西洋海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同盟国与德国围绕着保卫与破坏海上交通线,展开了生死攸关的大西洋海战。在这场战役中,交战双方的英国和德国投入了他们的全部海上力量,动用了整个大西洋舰队和其他国家的部分海上力量。整个战役动用了3000多艘作战舰艇,飞机数千架。历时5年半,是战争史上时间最长、斗争最复杂的一场海战。这场海战也使德国的潜艇一举成名。

航母号角——中途岛海战

中途岛海战是发生在太平洋战场的一个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美军以2艘航母和9艘驱逐舰的兵力打败了日本包括8艘航母、4艘水上飞机母舰、13艘重型巡洋舰和其他各级近百艘艇(舰)。这次战役改变了太平洋地区日美海军的实力对比。从此,日本开始失去了在太平洋战场的战略主动权。

火海拉锯——瓜岛争夺战

瓜岛争夺战是太平洋战争中一场空前残酷而激烈的大搏杀,是二战中最大的遭遇性战役,也是美国海军自1898年以来在太平洋战场上第一次成功的两栖登陆作战。从1942年8月7日美军的悄然登陆到1943年1月4日日军的撤离,双方一共在这个小岛上留下了两万多具尸体。

铁甲搏杀——库尔斯克会战

库尔斯克会战是1943年苏联红军与德国法西斯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地域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也是人类战争史上最大的一次坦克战。双方共投入了8000多辆坦克、4000多架飞机,全部参战兵力300多万。此次会战的胜利是苏联战胜德国的最重要阶段。

风驰电掣——诺曼底登陆战

诺曼底登陆是盟军的一场战略性陆海空三栖登陆战,完全不同于在太平洋上的美日之间的岛屿登陆战,只要登上滩头就意味着胜利。盟军为这场战役一共投入了达288万的总兵力、各种飞机15700余架、各类船只6000余艘。盟军高层人物为这场登陆战构思了精妙和艰难的战略欺骗,并最后获得胜利。在欧洲成功开辟了第二战场。

折戟沉沙——莱特湾海战

莱特湾海战是太平洋战争中最后一次大海战。在共计4天的战斗中,美军取得了绝对的制海权。在此次战役中,日本海军遭到了毁灭性打击,从此对美国海军再构不成重大威胁。小泽在战后受审时说:“在这一战之后,日本的海面兵力就变成了绝对性的辅佐部队,除了某些特种性质的船只以外,对于海面军舰已经是再无用场可派了。”

摧枯拉朽——柏林会战

1945年4月16~5月8日,在苏德战争中,苏军实施了最后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以多出150万的压倒性的兵力优势攻克了柏林。此战加速了德国投降,并迫使希特勒自杀。彻底粉碎了纳粹德国征服欧洲的阴谋野心。柏林战役同时也是战争史上最大的对敌军战略集团实施合围同时予以分割的一次方面军群战役。

二战时,德国有哪几次战役?

1、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939年9月1日04:45,德军联合附庸国斯洛伐克的军队入侵波兰。英国和法国给予纳粹德国48小时限期撤出波兰领土。因为德国没有听从英法的警告,英国和法国在1939年9月3日向德国宣战。所有参与的国家都没有估计到这场战争会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规模。

苏联,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秘密条款以及对以前1921年签订的屈辱的《里加和约》的不满,在1939年9月17日从东面收复寇松线以西的西乌克兰与西白俄罗斯。

德军和红军在9月28日在布格河会师。波兰侵略战大致上在10月6日结束,但是波兰没有向德国或苏联投降。而且,波兰的流亡政府在盟国组织了一个有力的地下组织。

2、1940年5月,英法联军在法国敦刻尔克大撤退。

1940年5月25日,英法联军防线在德国机械化部队的快速攻势下崩溃之后,英军在敦刻尔克这个在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小城进行了当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

虽然这项代号为“发电机计划”的大规模撤退行动使英国及法国得以利用各种船只撤出了大量的部队、成功挽救了大量的人力,为未来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实力。但是英国派驻法国的远征军的所有重型装备都丢弃在欧洲大陆上,导致英国本土的地面防卫出现严重问题。

此次撤离,标志着英国势力撤出欧洲大陆,西欧除英国、瑞士和西班牙以外的主要地区被德国占领。

3、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伙同仆从国匈牙利、罗马尼亚、芬兰以事先拟订好的一份代号为“巴巴罗萨”的计划。

集结了190个师550万人、4900架飞机、3700辆坦克、47000门大炮、190艘军舰,划分为三个集团军群,从北方、中央、南方三个方向以闪击战的方式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德战争全面爆发。

战争爆发初期,由于法西斯的突然袭击,苏军一路溃败。德军凭借局部兵力优势和相对先进的战术长驱直入,并在明斯克、基辅等地发动钳形攻势,大规模歼灭苏军的有生力量,平均深入苏联境内六百公里。

直至1942年6月爆发斯大林格勒会战,德军进攻受挫,双方在乌克兰东部陷入胶着,互有胜负。苏军凭借人力物力上的优势逐渐占据主动,于1943年8月,在库尔斯克会战中挫败德军在东线最后一次战略攻势,自此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此后,苏军发动一系列战略攻势收复绝大部分国土进而占领东欧多国,最终于1945年4月30日攻占德国首都柏林。5月9日0点30分,德国政府在柏林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投降书即时生效,苏德战争就此结束,也标志着二战在欧洲战场的告终。

这场战争使苏联彻底摧毁了西部强大的纳粹德国。此后,联邦德国至苏联之间的地区成为苏占区,苏联一跃成为超级大国。

4、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1941年12月7日,日本帝国海军偷袭美国,轰炸了夏威夷珍珠港的战舰和军事目标。350余架日本飞机对珍珠港海军基地实施了两波攻击,投下穿甲炸弹,并向美国的战列舰和巡洋舰发射鱼雷。

美军毫无防备,他们在爆炸的巨响中醒来,仓促进行自卫。整场先发制人的袭击在90分钟内结束,彼时,日本炸沉了四艘战列舰和两艘驱逐舰,炸毁188架飞机,受损的建筑、船只和飞机则更多。攻击中约有2400名美国人丧生;另有1250人受伤,这是对美国一个巨大的震骇。

攻击过后,日本正式向美国宣战,次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了著名的“国耻”演讲,他随后签署了对日本帝国的正式宣战声明。几日之内,纳粹德国与意大利向美国宣战,而美国也迅即予以了宣战回应。

5、1942年1月1日,中国、苏联、美国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国家共同宣言》,标志着反法西斯阵线的最终形成。

德意日法西斯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不断扩大侵略的范围和规模,促进了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美两国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利益蒙受重大损失,被迫对日宣战。美国、中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向德、意、日宣战,正式加入反法西斯战争,国际反法西斯力量进一步壮大。

美英两国为了商讨对策,拟定作战计划,提高国际声望,1941年12月22日~1942年1月14日,美国总统F.D.罗斯福、英国首相W.L.S.丘吉尔在华盛顿举行了代号为“阿卡迪亚”的会谈,倡议对法西斯国家作战各国签署一项宣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联合国家宣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偷袭珍珠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德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敦刻尔克大撤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波兰战役

诺曼底登陆的历史背景和意义是什么呢?

诺曼底登陆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英美联军在法国北部诺曼底半岛对德军进行的大规模登陆战役。这次登陆战役的胜利意义重大。盟国开辟了欧洲战场,进一步加速了二战的结束。

诺曼底登陆的意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个方面是,对于德国来说,随着诺曼底登陆的胜利,盟国成功地在欧洲建立了第二战场,这给德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苏联的压力,使德国陷入了双线作战的局面,迫使德国逐步失败,最终导致德国提前投降。从第二个方面看,诺曼底登陆解放了美军,使美军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太平洋战场,加强对日本的进攻,加速二战的结束。

历史背景是:希特勒在东线战场上受到苏联军队的沉重打击,正在失去阵地;苏联正在酝酿十次打击以驱逐德国人出境。德军在北非战场上遭受重创,德意非军团完全撤出北非;与此同时,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意大利的墨索里尼下台,轴心国面临解体。在亚太战争中,日本在中途岛惨败后,在瓜岛防御战中被击败。日本军队在太平洋地区一步步收紧,完全丧失了战争的主动权。1943年美苏英首脑会议认为,为了加速战争的胜利进程,必须在法国西海岸登陆,开辟第二战场,使希特勒在东西线作战。

诺曼底登陆的意义:这是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作战,充分展示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力量,极大地鼓舞了世界人民对反法西斯胜利的信心,增强了欧洲被占领土抵抗运动的意志,减轻了苏联东线反法西斯战争的压力,加速了德、日、意法西斯集团的解体,特别是加速了德国战败的命运,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上一个新的转折点!1944年6月6~7月18日实施的诺曼底登陆战役,美、英军用伤亡1.2余人万的代价,使德军伤亡高达11.7万余人,达到了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的目的,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美、英等国加速打败德国法西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该战役已事过77年,但仍为世界各国军事理论界所重视,这是因为它是登陆作战史上规模最大、最为成功的战例,其经验教训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二战中主要是美国和德国打的战役有哪些?

1、火炬行动(北非登陆战役)x0dx0a x0dx0a——美国、英国和加拿大在1942年11月8日至11月10日间登陆法属北非的军事行动。x0dx0a x0dx0a2、突尼斯桥头堡战役x0dx0a——1943年3月17日—5月13日,攻占突尼斯领土,从而把德军全部赶出北非。x0dx0a x0dx0a3、西西里岛登陆战x0dx0a x0dx0a——美英盟军于1943年7~8月在意大利西西里岛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登陆作战x0dx0a x0dx0a4、意大利战役x0dx0a——1943年9月3日至1945年5月2日,虽然意大利在1943年9月8日投降,但意大利北部一直控制在德军手中,战斗呈拉锯相持状态。x0dx0ax0dx0a5、霸王行动x0dx0a x0dx0a——诺曼底登陆战役,为盟军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军陷入了苏军和英美盟军的东西夹击之中,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这场战役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它是二战中最著名的战役之一,并且将“D日”这个军事用语固定在了1944年6月6日。x0dx0a x0dx0a6、“龙骑兵”行动x0dx0a x0dx0a——1944年8月在法国南部地中海沿岸实施的登陆战役。x0dx0a x0dx0a7、市场花园行动x0dx0a——1944年9月17日至9月25日,旨在夺取跨越莱茵河、瓦尔河等河流上的一系列重要桥梁后,从荷兰直插德国腹地,争取在1944年圣诞前结束欧洲战场作战。x0dx0a作战失败。x0dx0a x0dx0a8、阿登战役x0dx0a——1944年12月16日-1945年1月28日,德军在阿登的反击作战x0dx0ax0dx0a9、莱茵河战役x0dx0a——1945年,是盟军为突入德国境内进而完全消灭纳粹德国而进行的一次会战

二战时期经典战役

二战经典战役1.波兰战役: 波兰战役是二战的起点。德军采用闪电战的作战方式,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打垮了波兰。此战波军伤亡20万人,被俘40余万人。德军仅亡1.06万人,伤3.3万人。2.莫斯科保卫战: 莫斯科会战结束后,苏军取得了苏德战争爆发以来的第一次大胜利。德军首尝败绩损失人员50余万,坦克1300余辆。德军不得不改“闪击战”为持久战。3.斯大林格勒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卫国战争的主要转折点,苏军最终合围全歼轴心国部队。4.库尔斯克战役: 苏德战场决定性战役之一,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坦克战,参战坦克数量超过5000辆。 5.诺曼底登陆: 登陆前盟军先后调集36个师,总兵力达288万人,相当于20世纪末美国的全部军队。 6.偷袭珍珠港: 日本偷袭珍珠港虽获取了战术胜利,但却导致美国加入二战,从而彻底扭转了二战局面。 7.中途岛战役: 中途岛战役,美国海军以少胜多一举击沉了日军4艘主力航空母舰,夺得了太平洋战区的主动权。因此中途岛战役也成了二战太平洋战区的转折点。8.柏林战役: 这是苏德战争中苏军实施的最后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它成功地消灭了德国最后的抵抗力量,完成了对德国最后的攻击,也标志着纳粹德国的最终毁灭。

二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对争夺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而进行的战役,时间自1942年6月28日至1943年2月2日为止。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部战线的转折点,也是规模最大的战役。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二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斯大林格勒战役基本简介

苏德战争中,苏军为保卫斯大林格勒(今伏尔加格勒)和粉碎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德军重兵集团,于1942年7月17日~1943年2月2日实施的一系列战略性攻防战役。

德军在莫斯科会战失败后,被迫放弃全面进攻,于1942年夏在苏德战场南翼实施重点进攻,企图攻占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切断苏军的战略补给线。5月,德军在哈尔科夫战役中挫败苏军的进攻。7月中旬,德军B集团军群前出到顿河大弯曲部,逼近斯大林格勒。

起初,F.保卢斯指挥的德军第6集团军受领攻占斯大林格勒的任务,该集团军辖13个师约27万人,火炮和迫击炮约3000门、坦克约500辆,由第4航空队(作战飞机近1200架)负责支援。

会战中,德军统帅部不断增加该方向的兵力,先后参加会战的还有第4装甲集团军、第2集团军,匈牙利第2集团军,罗马尼亚第3、第4集团军和意大利第8集团军。苏联最高统帅部为保卫斯大林格勒,于7月12日组建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7月23日起为瓦里西·尼古拉耶维奇·戈尔多夫),辖第62、第63、第64、第21集团军和空军第8集团军,后第57、第51集团军和第1、第4坦克集团军相继编入该方面军。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任务是,在巴甫洛夫斯克至上库尔莫亚尔斯卡亚520公里正面上组织防御,基本力量集中部署于顿河大弯曲部。

方面军开始遂行保卫斯大林格勒任务时仅有12个师16万人、火炮和迫击炮2200门、坦克约400辆、飞机454架,由远程航空兵(轰炸机150~200架)和防空航空兵第102师(歼击机60架)负责支援。

方面军在斯大林格勒州人民群众支援下,在城市远接近地构筑两道防御地带,在近接近地构筑外层、中层、内层和市区四道城市防御围廓。先后参加会战的还有东南方面军、西南方面军、顿河方面军、沃罗涅日方面军左翼部队、伏尔加河区舰队、斯大林格勒防空部队。

会战中,德军第6集团军和第4装甲集团军,罗马尼亚第3、第4集团军,意大利第8集团军被歼灭。法西斯集团损失官兵近150万人,约占其苏德战场总兵力的1/4。苏军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胜利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局势,不仅成为苏德战争的转折点,而且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历史 性转折的主要标志。

苏军从此基本掌握战略主动权,开始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和进攻。会战的胜利坚定了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必胜信心,巩固并扩大了 国际 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法西斯集团在斯大林格勒的失败,震撼了整个法西斯德国,动摇了仆从国对它的信任。

苏军在斯大林格勒的胜利,显示了苏军不断增强的 军事 威力和较高的军事学术水平。苏军最高统帅部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战略指导和战役指挥。在防御阶段,构筑大纵深防御体系,适时占领防御阵地;及时前调预备队,组建新的方面军;不断实施反突击和反冲击,大量消耗敌人,阻止了德军进攻,为尔后转入反攻创造了条件。

反攻开始前,最高统帅部适时制定周密的反攻计划,隐蔽实施反攻准备,正确选择主要突击方向和确定反攻时间。反攻中,3个方面军先后在7个地段上实施突破,使德军不能判明苏军主要突击方向和集中使用其预备队;各方面军和集团军之间密切协同,并以坦克军和机械化军组成快速集群,同时而迅速地构成合围的对内、对外正面,并在对外正面发展反攻;首次充分运用了炮兵进攻这一形式和单层徐进弹幕 射击 支援步兵和坦克冲击的方法;航空兵第一次采取进攻样式,并协同高射炮兵 成功 地实施了对被围德军集团的空中封锁等,从而保证了苏军在斯大林格勒的胜利。

德军在斯大林格勒的失败,其军事上的主要原因是:战略企图与实力相脱节,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兵力部署分散,形不成进攻重点;后勤供应困难;军官的错误指挥等。[1]

斯大林格勒战役历史背景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及其轴心国盟军发动“巴巴罗萨计划”,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悍然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德军闪电般地占领了苏联西部大片领土。

在1941年夏秋季遭受了一连串打击的苏军在当年12月进行的莫斯科保卫战中取得了首次胜利。过度消耗的德军由于缺乏应付冬季的战争装备和稳定的供应线,并且由于一天夜间气温骤然下降,导致德国的机械化部队完全无法使用,使在莫斯科城下遭受了严重打击,并在部分地区遭到反攻。

到1942年春天,漫长的苏德战线相对稳定了下来,但双方都在秣马厉兵,准备更大规模的战役,以争夺战略主动权。鉴于德军已无力发动全线进攻。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建议,如果再要发动攻势,就应针对莫斯科。然而希特勒认为攻击莫斯科目标过于明显,并且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已经受到了很大削弱,德军应放弃再次进攻莫斯科的计划。因此,德国开始筹划集中兵力在北部和南部战线发动新一轮局部攻势。此外,由于美国在遭到珍珠港偷袭(珍珠港事件)之后对日本宣战,德国认识到时间颇为紧迫。希特勒希望能够在美军有机会加入欧洲战场之前结束东线战争或尽可能削弱苏联。

斯大林格勒原名察里津,后来改称伏尔加格勒(现暂时再次改名为斯大林格勒),位于伏尔加河下游西岸,战前居民约60万人。它是苏联内河航运干线——伏尔加河上的重要港口,又是苏联南方的一个铁路交通枢纽和重要工业城市,拥有一家大型 拖拉机 厂——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又称捷尔任斯基拖拉机厂,该工厂是当时苏联最大的拖拉机厂,产量占全苏的一半,长期以来扮演兵工厂的角色,战争时期主要生产坦克)。斯大林格勒以西、以南是广阔富饶的顿河下游流域、库班河流域和高加索地区,是苏联粮食、石油和煤炭的重要产区。

1941年,德军占领乌克兰后,斯大林格勒成为苏联中央地区通往南方重要经济区域的唯一交通咽喉,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如果德军占领这一地区,苏联就会失去战争所需要的石油、粮食和重要的工业基础,而德国此时也迫切需要这些资源。在即将发动攻势之前,希特勒曾对第6集团军司令保卢斯说:“如果我拿不到迈科普和格罗兹尼的石油,那么我就必须结束这场战争。”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二战德国纳粹重要战役)二战德甲焦点战》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