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求这次转会市场的球员转会名单`NBA今年夏天NBA各支球队都会为了追逐自由球员而打得“头破血流”,今年也不例外,自由球员交易市场上又有很多“大鱼”出现,谁的价值最高呢?以下...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本赛季德甲前景分析报告,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求这次转会市场的球员转会名单`

求这次转会市场的球员转会名单`

NBA

今年夏天NBA各支球队都会为了追逐自由球员而打得“头破血流”,今年也不例外,自由球员交易市场上又有很多“大鱼”出现,谁的价值最高呢?以下是2007年夏天十大自由球员:

昌西-比卢普斯

活塞近几个赛季取得成功的“发动机”,本赛季比卢普斯均场得17.9分7.5次助攻1.34次抢断。他上一份合同是6年3370万美元,本赛季工资是636万美元,如果活塞不想立刻崩溃,最好今年夏天与他续约,比卢普斯续约年薪应该在1000万。

预测说明:应该留在活塞,活塞不希望他们的总冠军MVP成为自己的对手,但是如果活塞给出低于800万/年的合同,是留不住昌西的。预测活塞给出5年5500万左右的合同。1000-1100万/年

文斯-卡特

在交易截止期前曾经疯传网队要把卡特交易给魔术,最终交易没有成功,不过很多美国媒体都表示卡特将会在今年夏天结束与网队的合同加盟魔术。

预测说明:如果不留在网队的话则可能打包交易到其他队伍,应该还是东部,昔日扣将现在已经没有当年的号召力了,1600万/年的薪水略高。预测1200万/年

拉沙德-刘易斯

在超音过了九个赛季后刘易斯终于厌倦了,赛季中间阶段他已经发话要在今年夏天成为自由球员。刘易斯在2002年与超音速签下7年6500万美元的合同,今年夏天他有球员选项。

预测说明:西雅图的二当家显然不满足每年900多万的薪水,现在的数据应该能为他挣到一份千万的合同,问题是长期还是短期。预测1050万/年。

杰拉德-华莱士

华莱士是目前山猫队工资最高的球员,不过也只是550万美元,华莱士在2005年与山猫签下3年1500万美元的合同,华莱士本赛季均场得16.2分6.6个篮板2.2次助攻,他希望今年能够得到一份工资更高的合同。

预测说明:联盟中被严重低估的球员之一,山猫队应该不会轻易放过还远没有到黄金当打之年的杰拉德。山猫如果开出6年5500万左右的合同杰拉德应该会接受。预测900万/年。

莫里斯-威廉姆斯

在爵士时他只是无名小卒,由于里德长时间缺阵更给了威廉姆斯数据增长的机会,现在他均场贡献18.7分6.3次助攻5.1个篮板球,这样全能的球员拿192万美元的工资实在是太少了。

预测说明:如果去年问你莫里斯-威廉姆斯是谁,估计很多人都会摇头,但是如果今年夏天有人给他5年3000万的合同你应该不会再吃惊了吧。预测600万/年。

格兰特-希尔

希尔的大合同终于到期了,魔术为此等待了七年,2000年希尔与魔术签下7年9288万美元的天价合同,不过大部分时间里希尔都躺在病床上,近几个赛季希尔身体康了,但魔术未来是霍华德的,希尔是想继续寻找一份新合同还是就此退役谁也不好说。

预测说明:格兰特-希尔现在应该称为老奖了,在其黄金时段虽然得到了大合同却长时间躺在伤兵床上多少让人有些失望。如果不退役,每年300-500万的薪水估计一般的队伍或者希尔本人都不会拒绝。预测350年/年。

达科-米利西奇

在活塞一直郁闷到底,到了魔术发挥了自己篮板球和封盖的特点,米利西奇的新秀合同本赛季结束。现在魔术正在重建,年轻的米西奇是是个不错的选择,他有望留在魔术。

预测说明:树挪死人挪活,米利西奇就是其中典型,辅佐更加年轻的霍华德,魔术应该能开出每年300-600万的薪水。预测450万/年

安德森-瓦莱乔

瓦莱乔的身体非常棒,可惜在骑士有古登和马绍尔,如果给他足够的上场时间他将会拥有两双的能力,现在乔莱乔的工资只有95万美元,今年夏天正好是他寻找更好球队的机会,如果骑士交易古登或许他还有留下的可能。

预测说明:虽然队中的老大是小皇帝,但是瓦莱乔今年在骑士常有惊艳的演出。使得他现在每年不到100万的薪水格外醒目。预测400万/年。

安迪斯-诺奇奥尼

“低薪高能”对诺奇奥尼非常合适,公牛为了得到加索尔差点把他交易给灰熊,本赛季他均场得14.8分5.9个篮板,工资却只有303万美元,加索尔工资很高,公牛今年夏天如果想要得到加索尔,诺奇奥尼是一个非常好的先签后换交易筹码。

预测说明:联盟中比较使用的蓝领,但从另一个角度说,蓝领的工资都不会太高。预测600万/年。

克里斯-韦伯

没有想到被76人裁掉以后韦伯在活塞焕发了第二春,本赛季他在活塞拿着118万的老将条款,双方只签了一年合同,韦伯现在已经不看重金钱了,在哪儿能发挥自己的作用才最重要,从现在来看活塞是最适合他的了。

预测说明:活塞应该是韦伯的养老之地了,活塞的进攻防守体系也更适合韦伯,即使合同到期了也应该能接受老将条款。预测200万/年。

其他值得关注的自由球员:雄鹿的鲁本-帕特森、开拓者的泰维斯-奥特洛、湖人的卢克-沃顿、小牛的斯塔克豪斯、猛龙的皮特森、山猫的卡罗尔、篮网的摩尔、热火的卡波诺、奇才的史蒂文森、火箭的维尔士、雄鹿的博伊金斯、开拓者的尤多卡、勇士的皮特鲁斯、雄鹿的贝尔,黄蜂的梅森。

(转载本文请注明来自NBAFF.COM)

1、小罗

目前在巴萨过的异常不顺,小罗的出走似乎越看越明朗化,国米与AC米兰、皇马的争夺战已经打响。AC米兰在跟巴萨纠缠了一年多之后,似乎放松了对小罗的追捧,贝尼特斯甚至在去年发表过已经放弃小罗的言论;皇马虽然财大气粗,但是巴萨再怎么样也不太可能继舒斯特尔、劳德鲁普、菲戈之后把小罗也送到死敌那里。

2、迪亚拉

皇马在夏天抛售迪亚拉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而与之有洽购意向的目前只有国米,传闻国米已经与皇马达成1800万的共识,这位马里兽腰的到来似乎即将水落石出了。

3、夸雷斯玛

一位球风与C罗颇为相似的妖人边锋,前腰、边锋、边前卫三个位置都可以打,国米跟波尔图关于他的谈判早已曝光,不过波尔图3500万的报价似乎让布兰卡等人很是头疼,但至关重要的是,他是莫老爹喜欢的球员,从罗尼到维耶里,从阿德到伊布,只要是老爹真正喜欢的球员,价格从来都不是问题……

4、德罗巴

前几天其好友主动对媒体曝光,说德罗巴跟他说过下赛季会效力国际米兰,至于新闻真实性无从得知,不过德罗巴和国米距离越来越近已经是事实,最大竞争对手是同城死敌AC米兰。倘若国米能够拿下穆里尼奥,那么也就等于宣告德罗巴加盟。

5、纳斯里

去年一度盛传纳斯里加盟国米只差签合同,但不知为何,国米突然急转德甲强攻迭戈,或许是因为马赛3000万的离谱开价,纳斯里的才华和领袖气质已经表露无遗,且年龄尚小,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不过相对于同样3000万的报价,国米转攻更加成熟稳定的迭戈也能够理解。

6、阿奎罗

国米的阿根廷帮对任何一位阿根廷球星都有一定吸引力,并且阿奎罗还是莫老爹喜欢的球员,无奈马竞卖掉了托雷斯,打算以托雷斯为旗帜打天下,不太可能卖掉,而阿奎罗近日也出面避谣,声明要终身效力马竞。国米此次恐怕又要像07年1亿欧元求购梅西那样吃闭门羹了。

7、迭戈

前腰位置上与国米挂钩的几位球员当中,迭戈是跟国米距离最近的一位,然而谈判并不太顺利,因为国米面临的困难不仅是3000万的报价,最大的问题在于迭戈本人,他更希望自己加盟皇马,而皇马同时也跟迭戈的经纪人贾伊尔保持的密切联系。

8、巴尔扎利

81年出生的巴尔扎利,现在正是黄金年龄,这名意大利本土中后卫被认为是马特拉齐最好的接班人,尽管有时略显毛躁,但扎实的功底和出色的抢断能力,足以胜任豪门主力中卫。国米跟他的联系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球员本人已无异议,只是巴勒莫1800万的开价与国米的1500万尚未达成一致,不过300万的差距对于两家球会来说,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9、卡瓦略

关于国米洽购卡瓦略的消息,很多权威媒体都报道过,但是都没有实质的说明进度,不论报价还是切尔西方面的态度,都不为大众所知,好在国米和切尔西的关系一直不错,近两年也保持着良好的转会关系,所以国米真打算买他的话,难度甚至低于购买巴尔扎利,不过从态度方面分析,国米可能是把卡瓦略作为巴尔扎利的备选。

10、卢利尼亚

被巴西媒体称为新小罗的卢利尼亚,盘带技术出神入化,在巴西国内的声望不逊昔日罗比尼奥及帕托。在FIFA2008游戏当中,5年内,从70多的初始值直线狂飙至94,不过年龄尚小,仍需雕琢锤炼,国米的南美球探们将在间年夏天转会市场开启之前,将详细的考察报告递交给国米管理层。

转会形式分析: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国米往年转会市场重点都是在锋线,而今年转为中场,前腰和后腰变成转会市场的重点,直觉告诉我,下赛季的国米会彻头彻尾“焕然一新”,这个焕然一新并不是指球员大换血,而是球队风貌和风格,国米中场的“薄弱”问题,极有可能在这个夏天得到解决。

国米的转会传闻中,媒体提到的还有很多,例如梅内斯、科尔隆、赫莱布等一些青年才俊的名字也赫然在列,不过就目前形势来看,前腰位置最多只会买进两人,大牌球员买一个,年轻妖人买一个。

小罗、迭戈、纳斯里三个大牌当中,应该会有一人在夏天穿上蓝黑战袍,迭戈主动示好皇马,且皇马也有购买意向,所以他距离皇马远比小罗更近,如果小罗、迭戈其中一个会加盟皇马的话,那么另一个想必就是国米囊中之物了。

卢利尼亚、科尔隆、梅内斯三人妖人当中,应该也会有一人到来,不过这要看买大牌花多少钱。卢利尼亚是三个妖人当中技术最好的,科尔隆是和国米关系最亲密的,梅内斯是身价最高的。小罗、迭戈、纳斯里,转会费基本都在3000~3500万欧元之间,如果买大牌消耗转费可以控制在3000万以内,那么我猜测很可能还会以1000万欧元左右的价格拿下科尔隆。

前腰位置综合预测:小罗、科尔隆

随着阿奎罗的婉言拒绝,德罗巴已经是国米在转会市场上至今为止唯一的锋线目标。

前锋位置综合预测:德罗巴

后防线在科尔多巴、萨莫埃尔伤愈之后,后卫线人选会接近饱和状态,极可能只在中后卫位置进行修补,巴尔扎利、卡瓦略,应该会来其一。

后卫线综合预测:巴尔扎利

后腰位置,迪亚拉几乎可以确定会在夏季改穿蓝黑战袍。

边前卫位置是最难以预测的,如果曼奇尼不走,可能会继续坚持3-1中场配置,没有边前卫位置,所以也无需引进,如果是穆里尼奥到来,强化边前卫则势在必行,夸雷斯玛必为首选。

综上所述,三条线的引进分别为:

锋线:德罗巴

中场:小罗、科尔隆、迪亚拉

后卫:巴尔扎利

欧洲上座率最高的球场是?

作者:《体坛周报》记者颜强

孟加拉国一个纺织女工打个盹,可能会导致道琼斯股市指数下降10%。这是全球化主义论者最喜欢引用的例子。在他们描绘的全球化蓝图里,世界就像被精密纺织机重新编织过一样,形成了一个万事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整体。

这种理论至少还没有蔓延到足球世界里,至少我们此前不会怀疑,一个在维罗纳市政厅焚烧季票以表示自己对俱乐部绝望的球迷举动,会引发英超上座率的下降。

全球化论者会用各种经济模式来把孟加拉纺织女工和道琼斯股市联系上,然而当欧洲两大足球联赛突然都出现上座率下降的迹象时,你如何去解释?没有必然的联系,却有着相同的表象,没有相似的背景,却有着相似的隐患。

其实职业足球赛事上座率的下降,确实成为了一种全球化迹象。从我们身边说起:中超联赛本赛季上半段上座率略有反弹,后半段又在急转直下;近邻的日本J联赛和韩国K联赛,此刻上座率较十多年前开张之初,下降幅度都在40%和30%左右;重金注入的卡塔尔Q联赛,也只火了一年。南美、中美洲、北非,情况概莫如此。

经济学家可以用社会形态变化、娱乐方式在过去十年极度增多、电视强力介入来解释足球现场对观众吸引力下降的抽象理由,可是将镜头扫向意大利和英格兰两个足球高度发达、足球文化极度深厚的欧洲国家时,呈现出来的却是不同的景象。

现象●凄凉意甲与危机英超

2005-06赛季结束时,英格兰联赛委员会主席摩西内爵士骄傲地宣称:“英冠已经成为了欧洲第五大联赛。”他指的当然是英格兰二级联赛的上座率。时至今日,摩西内更可以骄傲地宣称:“英冠已经成为了欧洲第四大联赛。”—— 一个惊人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本赛季英冠上座率已经超过意甲!

不可思议的事实,意甲,一个在中国球迷心目中神圣的联赛,怎么可能堕落到此等地步?更可怕的数据是,自1997-98赛季以来,意甲连续9个赛季出现上座率下降,哪怕是2006年夏天的大力神杯,也无法帮助振作意甲疲软的球市。截止到上周,意甲平均观众人数跌破20000大关,只有19511人次。难怪《米兰体育报》要再做文章,审视9年来意甲上座率从31161人次损失11650人次的深层原因。

列举了一大串理由之后,最令意大利媒体担忧的是,其他几大竞争性联赛并没有出现同类问题,《米兰体育报》甚至指出最大的两个对手西甲和英超上座率还在上升。然而就在意大利人忧心如焚的同时,英国人也在检讨自己的球市危机。

一年前,英国媒体普遍讨论上座率下降问题,不过2005年圣诞前后,英超球市回暖,上座率恢复正常。截止到上周,本赛季英超平均每场观众为33957人,较上赛季的33555人还有所上升,在欧洲仅次于球场全新、票价低廉的德甲,仍然是一块黄金球市。但是在英国媒体的分析文章中,却得出了一个英超球市下滑的结论:

数字上的微升,主要得益于曼联和阿森纳两大豪门扩充主场人数后带来的增幅:老特拉福德球场增容近8000席,阿森纳新球场增容高达22000席,而这两个俱乐部的主场绝对满座。

与此同时,其他俱乐部的境况令人担忧:博尔顿锐步球场上座率降幅12%,即便博尔顿打出了该队英超历史最佳开局;威根JJB球场的上座率降幅更高达18%,布莱克本下降8%,曼城6%、纽卡斯尔联队4%。雷丁、谢联和沃特福德三支升班马上座率确实因为升级而上升,然而和上赛季降级的三队伯明翰、西布朗维奇和桑德兰相比,他们每场比赛要少吸引很多球迷。

难道同一种疾病同时发生在两大欧洲球市上?

根源●社会深度与经济层面

分析上座率下降的原因,意大利和英格兰面对的是各不相同的问题,危机程度也大有差别:意大利足球面临着一种社会化危机,英超上座率下降却是一个经济问题。

连续9年观众人数的下降,意甲对球迷吸引力成为了深度问题。本赛季继续下滑,所有人都会把世界杯前爆发的电话门事件列为由头,但电话门对意甲球市的影响只是冰山一角。从1980年到2000年,意甲上座率一直在30000到34000人之间,曲线为波动状,可是从1998年至今完全是一条下降曲线。意乙更是可怜,2004-05赛季上座率低到了6867人,这是从1964年至今有迹可查的资料中最惨淡的观众人数。

意甲本赛季上座率下降的第二个重要原因,就是超级豪门尤文图斯沦落意乙,这给意乙带来了20.3%的上座率涨幅。但尤文在意甲期间,空荡荡的阿尔卑球场说明着他们并不能在上座率方面领先意甲。

意大利媒体总结出来球市凄凉的几个原因包括:球场暴力横行、球票价格过于高昂、足球产业内黑幕重重(电话门事件)、过多的比赛通过电视向观众直播和大部分球场破败不堪的条件——他们只忽略了意甲比赛观赏性也在下降的因素。这些原因个个都成立,但和英超上座率问题只有两项重合:票价和电视转播。

英超从开创至今,观众人数总趋势为上升,即便从2002年至今有略微下降趋势。不过英超滞塞的同时,却有着英冠(英格兰第二等级联赛)一路攀升的数字曲线:从1994-95赛季的平均每场10882人次,到现在已经突破了20000人次大关。

票价高昂,似乎是所有意甲英超球迷都抱怨的理由,然而英超上座率下降的俱乐部几乎全都集中在北部,球票价格最高的俱乐部都集中在伦敦,而他们的球市依旧良好:英超平均票价最贵的四个俱乐部是阿森纳、托特纳姆热刺、切尔西和西汉姆联。另一个伦敦俱乐部富勒姆,以及伦敦周边的雷丁,票价同样不菲,最贵的票比曼联同类的票还要贵。

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英格兰北部和南部环境的不同。相比较而言,伦敦及其周边地区人民的工薪水平更高,支付能力更强,而北部球迷则更为传统,对俱乐部习俗有着自己的坚持。票价上涨,对于北方球迷情感伤害更大。

电视转播对上座率造成的伤害,两家联赛也不尽相同。英超的周六比赛在本土直播场次非常有限,大部分赛事只有通过天空电视台的单场收费体系才能看到。而意大利的球迷则早已习惯在免费电视台上收看意甲联赛——电视对足球现场人数的冲击,在意大利恐怕早就具备了。

其他几种导致意甲上座率问题的原因,在英超都无法解释。球场暴力,本来英国足球流氓臭名昭著,如今却已整饬清楚;球场条件方面,自1991年《泰勒报告》导致全座席推行后,也较意甲胜出许多;足球产业内部黑幕,英国绝非净土,不过他们的法理体系和社会监管都要更加健全。

关联●意识形态与经济杠杆

对意大利足球更深的威胁,来自于足球运动形象在意大利社会的下降。当局者一些矫枉过正的做法,往往会对现场上座率形成长久伤害,例如他们的“皮沙努法案”。为了保证意大利球场更加安全,政客们推行了一系列新措施,其中包括你必须显示自己身份证件才能购买一张意甲球票。

AC米兰俱乐部官方球迷协会的马斯特罗尼就抱怨过:“我们每场比赛都会组织100到200辆大巴接送球迷。在皮沙努法案规定下,买票的同时需要提供一大串身份证件,还必须在赛前48小时购买,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大难题。有许多球迷是在开赛前不久才决定去看球的,现在这些人干脆都不去球场了。”

对足球整体的怀疑和绝望,可能是过去9年意大利球迷最痛苦的心路历程,这种意识形态上的变化,恐怕是无法用数字标量,却又直接影响着球场上座率的。维亚利在他的新书《The Italian Job》中,用了大量篇幅来叙述意大利人对足球的失望:

“……意大利足球最大的问题,是观众对足球世界的失落感。他们不再相信足球比赛的真实性。意大利和英国足球最大的区别,在于观众对球员的看法。在英国,球员被当作是角斗士,他们会在每场比赛中为了胜利流尽最后一滴血。可是在意大利呢?球员都是雇佣兵,即便那些被崇拜的偶像们……”

球员不受尊敬,更何况那些躲在足球黑幕后的人们,从裁判、主教练、俱乐部官员到足协管理者。类似丑闻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曾经深重打击过意大利足球,包括AC米兰被勒令降级。

2005年夏天,热那亚主席拎着25万欧元现金去收买对手,让丑闻浪潮再度高扬——那么多似曾相识的比赛,那么多心照不宣的结果,那么多模棱两可的判罚,这才是对意大利足球的最大伤害,而黑幕和桌下交易,又怎么能从这个社会消除?

故事延展到2006年,更以第一豪门尤文图斯总经理莫吉的电话门事件达到登峰造极境界。足球的公信度,在意大利社会中,恐怕可以和职业足球在中国的公信度相比了。而这样的球市,又怎么可能火爆?

还有一些因素影响着意甲上座率,例如几个大城市俱乐部,像尤文图斯、热那亚、那不勒斯、维罗纳和博洛尼亚此刻都混迹意乙,而一些意甲小俱乐部,迫于本地市场格局,不可能吸引很多球迷,像恩波利上赛季每场观众仅有6725人次。

英超也有类似情况:威根和雷丁都是传统的橄榄球城市,就算升入了英超,短期内也难以凝聚大量足球迷的兴趣。但是威胁意大利足球最深的公信度问题,在英国足球界还没有产生。如何调整球市,英国足球更可以通过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

布莱克本俱乐部在连续4个赛季上座率下降情况下,本赛季开始调低门票价格,并且见到了效果。9月中旬和雷丁的比赛,布莱克本主场只有17859名观众。降价后,上周布莱克本对博尔顿的德比战,观众人数攀升到27662人。

许多俱乐部在面临上座率威胁时,都主动从联赛杯等二级比赛入手,将票价下调,布莱克本、威根、埃弗顿和西布罗姆维奇目前都做出了类似举动。从英超联赛流失掉的一些观众,和英超票价高昂直接相关,但这同时却又促成了英冠上座率的上升。观众并没有从足球市场整体消失,因此危机远没有意大利那么深重。

从电视转播的角度而言,也对英超上座率有着一定的要求。在天空电视台每份和英超的转播合同中,都对平均上座率有相关规定,这是一条非常精明的条款:电视转播者也需要球场满座,因为满座的球场往往能带来最好的比赛效果。传播到电视画面上,也能让一场足球比赛的观赏性大为提升。现代足球也随着不同的时势和环境而不断演变,甚至演变得不再是一项单纯的雄性运动,而是一种既具备高度观赏性、又有高度市场价值的复合体。在不同民族和地区,足球总能以不同方式得以体现,可它既是一种地方文化的显现,又是一种大众娱乐的消遣,既是神圣的运动,又符合所有普罗大众的情趣,它既是本土化的,又是全球化的。尤其当全球化不再是一种乌托邦美梦,而是伴随着许多问题一道来临时,足球变得更加纷繁复杂。从两个超级足球市场的上座率分析我们就能看到,足球这颗万能花种,落在不同的土壤上,开出的花朵永远不同。它依旧能在英格兰盛放,却在意大利眩目阳光下有些委顿了。

惊人的38%

阿毛里进球,3比2!继上一个客场掀翻AC米兰之后,巴勒莫再掀狂飙,于10月29日的弗兰基球场掀翻佛罗伦萨。米兰和佛罗伦萨是上赛季主场积分最高的两家俱乐部,他们的主场优势哪儿去了?千万不要见怪,如果看到这两场比赛发生在一个主场胜率只有38%的联赛中,你就会知道这并非是什么“事故”。

38%,多么惊人的数字,这种近乎1/3的概率根本无法凸显主场的优势。看看意甲赛场上空旷的看台——意甲20支球队,平均上座率不到50%,上座率超过70%的球队只有3家。前面提到的米兰与佛罗伦萨还算不错,主场的看台上起码能坐上一半的观众。而昔日盛极一时的“蓝鹰”拉齐奥,主场的上座率竟然低到24%。球迷不买账,球队的动力从何而来?

反观英超,20支球队的平均上座率接近90%,曼联、阿森纳和切尔西均为99%,那不见的1%全是无法及时赶到赛场却已经购买了球票的球迷;上座率80%以下的只有米德尔斯堡、布莱克本和威根。与之相对应的,是48%的主场胜率。对于一名球员来说,在意甲和英超踢球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感觉,难怪亚平宁半岛再难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样吸引巨星的加盟

2006年世界杯射手排行榜

1 克洛斯 5 德国

2 波多尔斯基 3 德国

2 亨利 3 法国

2 罗纳尔多 3 巴西

2 克雷斯波 3 阿根廷

2 M-罗德里格斯 3 阿根廷

2 托雷斯 3 [点球1] 西班牙

2 比利亚 3 [点球2] 西班牙

2 齐达内 3 [点球2] 法国

10 布拉沃 2 墨西哥

10 卡希尔 2 澳大利亚

10 万乔普 2 哥斯达黎加

10 A-弗雷 2 瑞士

10 马尼切 2 葡萄牙

10 博萨基 2 波兰

10 马特拉齐 2 意大利

10 托尼 2 意大利

10 施魏因施泰格 2 德国

10 维埃拉 2 法国

10 德尔加多 2 厄瓜多尔

10 C-特诺里奥 2 厄瓜多尔

10 罗西基 2 捷克

10 阿德里亚诺 2 巴西

10 杰拉德 2 英格兰

10 丁达尼 2 [点球1] 科特迪瓦

10 舍甫琴科 2 [点球1] 乌克兰

27 J-丰塞卡 1 墨西哥

27 马科斯 1 墨西哥

27 内尔森 1 墨西哥

27 吉安 1 加纳

27 德拉马尼 1 加纳

27 蒙塔里 1 加纳

27 卡赫塔尼 1 沙特

27 贾比尔 1 沙特

27 贾伊迪 1 突尼斯

27 亚齐里 1 突尼斯

27 姆纳里 1 突尼斯

27 弗拉维奥 1 安哥拉

27 巴-科内 1 科特迪瓦

27 德罗巴 1 科特迪瓦

27 邓普西 1 美国

27 库巴迪亚 1 多哥

27 戈尔莫罕马迪 1 伊朗

27 巴克蒂亚里扎德赫 1 伊朗

27 李天秀 1 韩国

27 安贞焕 1 韩国

27 朴智星 1 韩国

27 阿洛伊西 1 澳大利亚

27 科维尔 1 澳大利亚

27 戈麦斯 1 哥斯达

27 鲁索尔 1 乌克兰

27 卡伦耶申科 1 乌克兰

27 雷布罗夫 1 乌克兰

27 森德罗斯 1 瑞士

27 巴内塔 1 瑞士

27 阿尔巴克 1 瑞典

27 拉尔森 1 瑞典

27 永贝里 1 瑞典

27 劳尔 1 西班牙

27 阿隆索 1 西班牙

27 华尼托 1 西班牙

27 日基奇 1 塞黑

27 伊利奇 1 塞黑

27 保莱塔 1 葡萄牙

27 德科 1 葡萄牙

27 努诺-戈麦斯 1 葡萄牙

27 奎瓦斯 1 巴拉圭

27 罗本 1 荷兰

27 范佩西 1 荷兰

27 范尼斯特鲁伊 1 荷兰

27 中村俊辅 1 日本

27 玉田圭司 1 日本

27 皮耶罗 1 意大利

27 赞布罗塔 1 意大利

27 皮尔洛 1 意大利

27 吉拉迪诺 1 意大利

27 格罗索 1 意大利

27 亚昆塔 1 意大利

27 因扎吉 1 意大利

27 拉姆 1 德国

27 诺伊维尔 1 德国

27 弗林斯 1 德国

27 里贝里 1 法国

27 卡维德斯 1 厄瓜多尔

27 扬-科勒 1 捷克

27 斯尔纳 1 克罗地亚

27 R-科瓦奇 1 克罗地亚

27 吉尔伯托 1 巴西

27 卡卡 1 巴西

27 小儒尼尼奥 1 巴西

27 弗雷德 1 巴西

27 泽-罗伯托 1 巴西

27 阿亚拉 1 阿根廷

27 萨维奥拉 1 阿根廷

27 梅西 1 阿根廷

27 特维斯 1 阿根廷

27 坎比亚索 1 阿根廷

27 克劳奇 1 英格兰

27 贝克汉姆 1 英格兰

27 乔-科尔 1 英格兰

27 阿皮亚 1 [点球1] 加纳

27 卡劳 1 [点球1] 科特迪瓦

27 摩尔 1 [点球1] 澳大利亚

27 C-罗纳尔多 1 [点球1] 葡萄牙

27 西芒 1 [点球1] 葡萄牙

27 托蒂 1 [点球1] 意大利

乌龙球: 加马拉(巴拉圭) 桑乔(特立尼达) 扎卡多(意大利) 佩蒂(葡萄牙)

安联保险集团的发展现状

通过收购国内保险公司、建立和完善销售网络等一系列措施,安联很快跃升为德国保险界的先导,并积极寻求向外发展。1893年安联在英国伦敦开设了第一家海外分支机构。至1913年安联的保费收入当中已有1/5来自于德国以外国家。

一战结束后,安联开始发展寿险业务,1922年在与几家大型寿险公司谈判失败后,安联仅用10天的时间就成立了自己的寿险子公司——安联人寿保险银行公司(Allianz Lebensversicherungs-AG),并且发展相当迅速,1927年即成为欧洲第一大寿险公司。同样在1927年,安联还收购了当时德国最大的意外险和责任险公司斯图加特协会保险(Stuttgarter Verein)。这样,通过新业务部门的设立和并购,安联成为了一家综合性的保险服务商。

不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安联的业务受到沉重打击,连总部大楼也在1943年毁于战火。然而,两次世界大战都没能击倒生命力顽强的安联:1949年安联将总部由柏林迁至慕尼黑,重新建起了总部大楼,开始了二战后的恢复期。随着1950-70年代联邦德国经济的迅猛增长,一跃成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安联保险集团也在此期间实现了飞速的发展,巩固了自己德国第一大保险公司的地位。

从1950年代起,安联开始恢复国际业务,先后在法国、意大利等西欧国家开设分公司,不断在德国境外扩大业务规模:1959年安联在巴黎设立办事处,开始进入法国市场,1966年起又在意大利设立办事处拓展业务。不过直到1970年,安联的国外保费收入仍只占到总收入的3.2%,显示国际化的进程并不乐观。其后,安联开始加快海外扩张,自1975年起先后在英国、西班牙、荷兰、法国和美国等国开设了法人保险公司。

1980-90年代西方经济陷入了“滞胀”,一些企业的经营业绩显著下滑,掀起了一阵并购的热潮,安联也加快了企业并购的步伐。1984年安联收购了意大利第二大保险公司RAS超过一半的股权;1989年又收购了法国保险商VIA/Rhin Moselle公司65%的股份;同年由于东西德统一,安联接管了原民主德国国家保险公司,并在东欧剧变后收购了匈牙利布达佩斯保险公司。1990年安联则以11亿美元的出价收购了时为美国第11大财产险公司的消防队员基金保险,此次并购使安联在美国的保费收入增长了3倍;收购瑞士保险公司Elvia的举动让安联在瑞士市场上成为第五大保险服务商;收购专营汽车保险的Lloyd Adriatico和Vereinte Group则令安联在意大利市场的地位更加巩固。除此之外,还有像英国的Cornhill、美国的USA人寿、澳大利亚的Manufacturers' Mutual Insurance Group以及总部位于开罗的阿拉伯国际保险(AIIC)等保险公司在近20年当中陆续加盟安联。

在诸多并购案的决策当中,安联十分注重收购对象是否能填补区域或者业务上的空白领域,这使安联的收购大部分都对公司发展起到了正面作用,海外业务比重有了大幅提升,在1989年已占到总保费的40%,之后这一比例还在不断攀升。

1998年初,安联出资45亿欧元成功收购了法国第三大损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及第八大人寿保险公司—— AGF保险集团57.6%的股份,由此成为其控股股东。作为法国主要保险商之一,AGF当年同时还是巴黎证交所CAC40指数的成份股之一,截至2007年完全收购该公司并停止在巴黎证交所挂牌交易为止,安联为这一并购案总共投入了约143亿欧元。除此之外,安联还在2006年以59亿欧元的价格收购了意大利RAS公司剩余的44.5%股份。

安联在欧美地区的成熟市场当中,已形成了德国、意大利、法国、美国四大主体市场,仅在意大利的年保费收入即达140亿欧元。同时,安联还将新兴市场中的亚太、中东和北非地区作为下一阶段重点发展的区域。

在亚太地区,安联集团经过多年来的精心经营,已拥有强大的业务网络,并在几乎所有的重要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1996年安联整合该地区业务后,将地区总部设于新加坡。此后,为了加强在亚太区的市场地位,安联的举措不断:

1996年安联在印度尼西亚开设了集团在亚太地区的第一家寿险分公司;

1998年底,安联收购了澳大利亚第七大保险公司MMI的全部股份,使其成为安联的全资子公司;

在亚太其它地区,安联持股89%的安宜信用保险香港有限公司于1999年4月正式开业;同年5月,安联收购了在韩国排名第四的第一人寿保险公司后成为韩国最大的外国保险公司;6月,安联在中国台湾收购了两家保险公司从而进入台湾保险市场;7月,安联在越南获得经营非寿险业务的许可证成为当地首家外商全资保险公司。

2001年,安联收购了马来西亚的华侨保险,成立安联普通保险马来西亚有限公司,在2001-2004年间,该公司在大马保险行业的排名从第13位上升至第7位;2007年易名为安联马来西亚有限公司。

2001年,安联还与印度著名的家族企业巴贾吉集团组建了一家合资企业,安联持有其26%股份,客户数量超过1300万,年保费收入突破20亿欧元,位居安联亚太区各国/地区之首。

2007年安联(台湾)人寿实现的保费收入位列宝岛外资寿险公司之首,也是安联人寿全球第7大分公司。在保诚、ING等欧洲保险公司因经营不善陆续退出台湾市场之际,安联却显示出对华人保险市场良好的适应性,取得了不俗业绩:2007年安联人寿(台湾)新单保费增速高达79%;2009、2010年连续两年投资连结保险业务当地市场份额超过30%,其中2010年销售投连险新单533亿新台币(约合18.5亿美元),连续第2年位居台湾各保险公司投连险业务之首;总保费收入接近910亿新台币(约合31亿美元),名列台湾各寿险公司第5位和安联亚太区各分支机构前列。

安联集团在亚太地区10余个国家、地区开展保险业务,已拥有超过2200万客户,其中印度、中国台湾、澳大利亚和韩国的业务量位居该地区前四位,在2009年累计保费收入达85亿欧元。2010年安联在亚太地区的净保费收入则进一步上升至93亿欧元,占整个集团保费收入接近10%。 为了把公司发展成为一家国际性的金融综合服务提供商,在1998年安联作出了一个重要的战略性决策:集团将把资产管理业务作为集团独立的核心业务加以大力发展。2000年,安联出资33亿美元收购了美国太平洋人寿旗下PIMCO Advisor(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70%的股份,当时该公司管理着2560亿美元资产,是美国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随后安联又以22亿美元将Nicholas Applegate收归旗下。借助这两起大型并购案,安联仅用了两年时间就由资产管理领域的空白变为掌管6000亿美元资产的强者,这标志着安联集团由单一的保险公司向多元化的金融集团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如今,安联旗下的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债券型基金管理公司,拥有像全球“债券之王”比尔-格罗斯这样的投资专家,2007年该公司还聘请了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作为经济顾问,主要负责资产管理咨询;安联旗下的另一家资产管理公司德盛安联资产管理(Allianz Global Investors)是全球第三大资产管理公司,并从2008年起成为全球最大的主动型资产管理公司。

2011年9月,安联新成立了安联资产管理公司(Allianz Asset Management),旗下包括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和安联全球投资者(Allianz Global Investors)两家企业,这意味着PIMCO在业务上与安联其它资产管理部门进行了拆分。

安联在全球范围内管理超过400余只开放式基金,种类涵盖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型基金、股票型基金等。这些基金投资于全球主要地区的金融市场,客户 既包括公共养老基金、中央银行、保险公司、大型企业、政府机构及慈善团体,还包括各类金融服务机构与个人投资者,资产管理市场以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和亚太地区为主。中国社保基金于2006年也成为安联集团的客户,安联旗下的PIMCO与德盛安联成为社保基金海外投资的管理人一共取得了15%的投资份额:其中,德盛安联为社保基金香港股票积极型产品投资管理人,PIMCO为全球债券积极型产品投资管理人(详见社保基金理事会《关于境外投资管理人评选结果的公告》,2006年11月29日)这标志着安联集团的资产管理能力也得到了中国政府的认可与信任。

由于安联管理的资产数额十分庞大,涉及面很广,因此安联的投资运作一向以稳健为首要目标,选择投资项目时非常严谨,“草根研究”是安联旗下基金做投资决策时主要运用的方法。所谓“草根研究”,即行业研究员要长期亲临上市公司的生产、销售环节开展实地调研。譬如,要购买一只药物制造商的股票,研究员或分析师并不是首先根据财务报表数据分析其基本面,而是对医院的医务工作者进行大量访向,询问他们是否会为病人开出此类药物、这个药疗效怎么样等等。通过类似的大量访问写出调查研究报告,判断公司的经营状况和成长前景,进而反证该公司是否具有投资价值。

1987年,安联购入了一只业绩非常优秀的游戏机生产企业的股票,该公司的电子游戏机等玩具当时风靡儿童市场。但有一天,当安联的首席投资执行官回到家中时,发现女儿已经改为热衷玩另一种品牌的游戏机了,并告诉爸爸其他小朋友也都像他一样不玩以前那家公司生产的游戏机了,因为有些过时了。由此,安联认为透过财务报表来判断一家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具有一定时滞性,当其产品从鼎盛走向衰退之初,并不能立刻从报表上反映,仅仅根据财务数据可能会作出错误的投资决策。于是,他开始着手建立一只非金融研究团队,建立一套完整的市场跟踪、调研和分析的流程和方法,用于对传统的以财务报表分析为主的金融研究的补充和反证。

1999年12月,安联旗下的草根研究员通过对大量的市场实地调研,发现2000年英国和美国市场对高档红酒需求的增长极为强劲,而其中澳大利亚southcorp公司生产的高档红酒,虽然每瓶价格比市场同类产品高出12澳元,但仍然最受消费者喜爱。因此草根研究员向公司相关行业的研究员发出报告,提请行业研究员给予关注。草根研究员在随后一年中,密切跟踪红酒市场的发展动态,证实southcorp确实在所有竞争者中独占鳌头。其后,该公司同本国的rosemount estates公司合并,草根研究员发现,合并后该公司的市场地位进一步加强,而且其高价位的营销策略也并没有影响到他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由此,行业研究员分析认为,该公司未来的收入和利润都将是高速增长,具备巨大的投资价值。最后,基金经理根据研究团队的分析做出了投资决策。而该公司股票后来的市场表现,则证明了研究团队判断的正确,为安联集团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经过10多年的发展,安联的草根研究团队遍布世界各地,分别由医生、律师和经销商等组成。“草根研究”理论和方法也已逐步完善,并在安联集团的全球范围作为系统的“独门兵器”予以运用,对投资收益贡献良多。 ——(有关“草根研究”的介绍摘自《中国经济周刊》2004年第12期)

在2001年,安联还尝试进入银行业领域,它们以235亿欧元的价格收购了德国第三大银行德累斯顿银行。这次收购使安联实现了金融混业经营,并且资产总额首次突破了1万亿欧元,成为仅次于花旗、美国国际集团和汇丰集团的世界第四大金融集团。

不过由于安联集团自身对银行业务不熟悉,对困难估计不足,在当时西方经济不景气的外部环境影响下,低迷的股市令德累斯顿银行的投资产品亏损严重,拖累了安联的财务状况及利润表现,并在2002年出现了亏损,表明这一合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事物的发展令安联感到难以控制,其后展开了一系列的资源整合,规划了财产险、寿险、资产管理和银行四大板块的核心业务,顺利走出了周期性低谷,年净利润升至79.66亿欧元(2007年),在当年全球保险公司中名列第3位。

由于德累斯顿银行始终未能与安联形成有效整合,在2008年3月安联以98亿欧元的价格将其出售给德国商业银行,同时还获得了该行的资产管理部门Cominvest,以及长达15年的独家代理银行保险销售权。并购完成后安联不再直接经营银行业务,但成为德国商业银行最大的股东,而该银行的资产总额也超过德意志银行成为德国资产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双方在银行保险等方面将开展更紧密的合作。 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安联在全球许多领域的影响力也是与日俱增,这得益于公司拥有的雄厚实力和100多年历史的积累。

作为德国最大的金融集团,安联与大众汽车、德意志银行、慕尼黑再保险、西门子电气、曼恩重工等德国行业巨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与德国最大的商业银行德意志银行之间存在着既竞争又合作的复杂关系,对本国经济起着重量级影响。

作为一家全球范围内享有盛名的保险业巨头,安联一直在为世界500强当中上百家企业提供保险服务,包括IBM、可口可乐、波音、宝马汽车、阿尔卡特等跨国巨头。

作为国际主要的工业险承保人之一,安联在世界各地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工程师。这些专家不仅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还可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为他们设计特殊保险保障。设在慕尼黑市近郊的安联技术中心前身是1932年成立的“损害研究设备检测中心”(AZT),正是AZT率先将安全气囊引入了汽车工业,各类轿车中的安全气囊,就是来自AZT的技术专利。前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跨国犯罪集团在德国活动猖獗,大肆盗窃车辆,运往东欧和前苏联地区销售,安联保险公司每年因此导致数亿马克的亏损。于是,该公司投入力量研制汽车防盗技术,先是设计出一种盗贼偷车时会自动鸣笛的防盗锁,又进一步研制出了汽车电子密码锁,高档轿车中的智能控制门锁,就是这样诞生的。另外,在一些德国汽车制造商的产品研发也得到了安联技术中心提供的支持,比如大众高尔夫6代的安全系统研发就得自大众汽车与安联技术中心的合作。

安联还是一家优秀而专业的投资者,在多年的业务拓展过程当中,与全球许多行业的巨子建立了亲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它持有西门子电气、巴斯夫化工、大众汽车、拜尔制药、道达尔石油、宝马汽车等多个世界著名工业集团的股份,同时也投资于德意志银行、慕尼黑再保险、法国巴黎银行等知名金融机构,凸显了作为金融巨头的影响力。

安联承保的大型工程建设项目遍布世界各地,例如马来西亚452米高的国家石油公司双子塔、曼谷地铁、印尼发电厂、丹麦与瑞典之间的跨海大桥、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德国法兰克福歌剧院、新加坡轻轨等。

安联集团还介入了许多好莱坞和宝莱坞电影的拍摄与制作,《泰坦尼克号》、《哈利-波特》等大片的拍摄和制作过程当中耗费了巨大的投入,设备、道具和人员需要强有力的公司提供保障以防范风险,它们的制片方都是安联集团的客户;第81届奥斯卡的79 部获奖提名影片当中,有46部影片的拍摄和制作购买了安联在美国的控股子公司“消防队员基金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

安联还作为主赞助商出资冠名了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主赛场——位于慕尼黑市的Allianz-Arena大球场,该球场是德甲豪门拜仁慕尼黑俱乐部的主场。此外,安联保险集团还常年赞助世界一级方程式汽车赛及威廉姆斯车队(Williams F1Team),代表全球最高水准的莱德杯(Ryder Cup)高尔夫对抗赛和美洲杯帆船赛(America’s Cup)等经典体育赛事。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本赛季德甲前景分析报告——求这次转会市场的球员转会名单`》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