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意甲神锋聚集地,那不勒斯队史有哪10大优秀射手?优质回答那就是——这场对阵皇家社会的欧联杯比赛,是那不勒斯队的主场更名为“迭戈-阿曼多-马拉多纳球场”后的首场比赛,以纪...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德甲访谈纪录片,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意甲神锋聚集地,那不勒斯队史有哪10大优秀射手?

意甲神锋聚集地,那不勒斯队史有哪10大优秀射手?

优质回答那就是——这场对阵皇家社会的欧联杯比赛,是那不勒斯队的主场更名为“迭戈-阿曼多-马拉多纳球场”后的首场比赛,以纪念去世的球王马拉多纳。通过《天下足球》为马拉多纳录制的纪录片,我也多少了解了这支意甲球队的历史。说起这支球队过往的知名射手,真的可以堪称“神锋聚集地”。本期,就随我来盘点一下那不勒斯历史上的十大优秀射手,排名按照进球数决定。

另外提醒大家注意,结尾有彩蛋。

TOP 10 :加比亚迪尼 79场25球

现桑普多利亚的29岁前锋,意大利足坛草根射手的代表。加比亚迪尼在那不勒斯效力的时间不长,两个赛季打入25球,表现算是中规中矩。他的高光时刻是在英超南安普顿效力时期。

TOP 9 :斯特罗内 102场33球

这位名字拼写与史泰龙仅有一个字母之差的前锋,由于反应成“斯特罗内”,而让我在当年常常与另外两名意甲球员混淆:马卡罗内,巴罗尼奥,斯特罗内……总是分不清这三个人。其中斯特罗内曾经在那不勒斯效力,他为那不勒斯打入33球,不过当时的那不勒斯是在意乙。

目前,斯特罗内是阿斯科利队主帅。

TOP 8 :佐拉 135场36球

意大利传奇球星,论名气可以排在前三。佐拉职业生涯效力于那不勒斯是89-93赛季,在这里四个赛季进球36粒。而他被人们所熟知,则是31岁之后加盟英超切尔西时期。他目前也是切尔西队的助理教练。佐拉的职业生涯很长,直到41岁才挂靴,因此那不勒斯只是他经历过的诸多球队的其中之一。

TOP 7:拉韦齐 188场48球

当年炙手可热的阿根廷足坛新星,那不勒斯抢在众多球队之前将其正式带到了欧洲,虽然在此之前他曾租借效力热那亚。拉韦齐的职业生涯最高光时刻也是在那不勒斯度过的,随后才有了加盟巴黎圣日耳曼的经历。2020年,拉韦齐在中超河北华夏幸福挂靴。

TOP 6 米力克 122场48球

波兰国脚,现役那不勒斯球员,波兰国家队二号前锋,仅次于莱万多夫斯基。米力克早期在德甲效力表现一般,但加盟阿贾克斯之后,在2016年欧洲杯上大放异彩。随后那不勒斯将其签下。不过四个赛季以来表现似乎不如当年,目前他与那不勒斯貌合神离,恐怕离队只是时间问题。

TOP 5:阿尔塔菲尼 222场88球

世界杯冠军队成员,米兰&那不勒斯名宿。阿尔塔菲尼本身是巴西人,但他代表巴西和意大利两个国家都踢过比赛,且进球效率极高(8场4球和6场5球)。至于他怎么做到代表两个国家队都踢比赛的,由于当时处于五六十年代距今历史久远,不得而知。

TOP 4 :伊瓜因 146场91球

绰号“小烟枪”,阿根廷著名球星。伊瓜因出自河床青训,拥有法国血统,但他登陆欧洲的第一站就是银河战舰皇家马德里。不过后期他离开皇马加盟意甲,在那不勒斯表现相当出色。后来他以天价加盟尤文图斯,被那不勒斯球迷认为是叛徒。

TOP 3 :卡雷卡 222场96球

巴西前国脚,80-90年代红极一时的球星。他开始在那不勒斯效力的87-88赛季,那时候我并没有出生,我知道这名球员,纯粹是因为某足球论坛闲来无事的球迷没事玩梗,对对联说什么“卡雷卡雷霆一击”,让我对这个名字记忆深刻。

这名前锋在意甲只效力过那不勒斯一支球队,在1994年离队随后便加盟了日本联赛。

TOP 2:卡瓦尼 138场104球

现在很多球迷可能不知道卡雷卡,但你一定知道卡瓦尼。目前效力于曼联的射手,成名于意甲巴勒莫,随后加盟那不勒斯。在这支球队他贡献颇大,为球队打进超过百球。但无奈他当年加盟巴黎圣日耳曼,让他在那不勒斯球迷群体中也背上了叛徒的恶名。

TOP 1 :马拉多纳 259场 115球

阿根廷传奇巨星,人送绰号“球王”,可见其在足球世界的影响力。马拉多纳在西甲踢球时曾效力过巴萨和塞维利亚两支球队,但在意甲时期,他只效力过那不勒斯,且在这里曾经创造辉煌,率队夺冠。马拉多纳也是阿根廷世界杯问鼎的功臣,对于他的丰功伟绩,实在是一言难尽。

那么,现在那不勒斯队史射手王是谁?

你可能会想不到,盛产著名射手的那不勒斯队,排在队史射手榜前两位的球员都不是前锋。排名第二位的,是大连队球员哈姆西克,他在那不勒斯打入121球;而排名第一的队史最佳射手,是现役那不勒斯的边锋矮脚虎莫滕斯,他打入了130球,并且很有希望扩大数据。

拜仁利刃创德甲新纪录是怎么样的?

优质回答近日消息,主场3-0战胜奥格斯堡,海帅收获500胜里程碑,莱万领跑射手榜。但是不要忘记,球队中22岁的基米希,不但助攻1次,也创造了德甲的新历史。他成为德甲最快收获50胜的球员,将此前纪录从71场提前至62场。

基米希本场比赛首发出现在右后卫的位置,面对实力不济的奥格斯堡,他游刃有余,不但防守上没有给对方任何机会,在进攻上更是如入无人之境。下半时他为莱万送上的助攻,可以称得上妙到毫巅。

除了送上助攻大礼,基米希完成了自己的德甲里程碑,他在德甲出场62次的时候,就收获了50场胜利,创造了德甲的新纪录。此前的纪录由斯文·本德和奥特尔共同保持,他们在71场德甲比赛中才拿到第50次胜利。

基米希能创造此纪录,当然要感谢强大的团队拜仁慕尼黑,但是不容忽视的是,这与他的个人努力也息息相关。如今刚刚22岁的他在2015-2016赛季就成为球队主力,当时主帅瓜迪奥拉对他器重有加,被称为拉姆二世。而拜仁赫内斯更是直言,基米希比年轻的拉姆更出色。

基米希出道时曾主打后腰,随后打过边前卫和边后卫,是一名多面手。虽然身高方面只有175厘米,但是基米希极快,传球精准,且过人能力极强。此前曾有传言,包括巴萨及皇马都有意邀其加盟。而如今在曼城的瓜迪奥拉也一直对他念念不忘。

基米希目前还是国家队的重要一员,被德国媒体看做是德国未来的领军人物。而《图片报》特意为其拍摄了专题的纪录片。基米希表示,自己在海因克斯的率领下,会获得更多经验,这对于年轻球员非常重要。而本赛季他与球队目标一致,就是争取更多的胜利和冠军。

孙继海在曼城效力时发挥出色,当时的曼城是什么水平?

优质回答英冠曼城以200万英镑买下中国队主力后卫孙继海。从此,孙继海开始了他在英格兰的八年足球生涯。上半年,孙继海帮助球队以替补球员身份进入英超。孙继海也开始了他在曼城英超联赛的七个赛季的巡回赛。算上海外球员标杆孙继海七年的曼城英超联赛历史,从2002年到2008年,孙继海在英超2002-2003赛季世界杯受伤后,孙继海立即投入球队的季前赛训练,用自己的努力锁定了主力右后卫的位置。英超首秀,他远射击中对方门柱,差点破门。

本赛季曼城主帅凯文基冈完全信任孙继海,每场比赛首发,在右后卫缺人的时候把孙继海调到这个位置。这个位置调整也让孙继海进了一个球。在对阵伯明翰的比赛中,孙继海用边路头球攻入英超中国球员的首粒进球。本赛季后半段,孙继海奋力拼搏,夺得首发位置。尽管如此,孙继海在英超联赛出场28次,攻入2球。孙继海的首个赛季绝对辉煌。孙继海的第一个英超进球2003-2004赛季据说海外球员第二季会比较难,但孙继海不存在这种现象。可以说孙继海打了七个赛季中最好的一个赛季。本赛季,孙继海牢牢占据右后卫的主力位置,与同样在右路的小赖特配合,非常默契。

这两个人经常手挽手,互相打闹。孙继海经常助攻或者创造点球,在联赛首轮进球,也在欧联杯打进了自己的首粒进球。本赛季末,孙继海更进了一步,在英超出场33次,进球1个。作为一名右后卫,他的防守稳健,进攻中有很多陷阱。他是一名伟大的球员,但更重要的是,在中国没有人能比孙继海更能代表曼城。他是一个伟大的团队大使。他非常非常好,这是最重要的。这句话是曼城著名球员迈克·萨默比在纪录片《英格兰的足迹》中对孙继海的评论。

从1987年荷兰茨瓦卢预备队谢雨欣出国到现在的乙级队武磊,已经过去了30多年。虽然有大量中国留学生在葡萄牙和西班牙的4、5级联赛踢球,但在欧洲五大联赛踢球的中国球员数量为零。未来10年、20年、30年甚至50年,中国球迷还能看到中国球员早年留学的灿烂风光吗?0年代末,中国足球两度冲击世界杯失败,谢雨欣、顾光明两位球员成为留学先驱。他们决定拿着包去看外面的足球世界,掀起一场足球版的洋务运动。2002年世界杯前后,陈阳、范志毅、孙继海、李铁,再到郑智,先后效力于欧洲五大联赛,给外国球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是中国足球的先驱,是中国人的骄傲。

谁能给我讲解一下逆足边锋的发展史?

优质回答开头语:足球战术一直都是在变革中不断发展的,潮起潮落,本世纪初,穆里尼奥的防反打法成为各队效仿的典范,随后瓜迪奥拉横空出世,打造了传控足球的巅峰之作——宇宙巴萨队,那也是巴萨最好的时候,直到现在,克洛普凭借着一套“反治”打法,名扬天下,德国人让这套原本专门对付“传控足球”的打法成为当世最为流行的战术。而今天我们来讨论的是本世纪初期开始流行的边锋逆足型打法。

从90年代起,442成为足球世界的主流,而那个时候的边路球员与现在的边路球员承担的责任大不相同。他们与边后卫一样,需要承担防守的责任,是攻防转换的第一道防线,而那个时候边路球员最主要的作用依然是传中,因此,为了可以在第一时间就传出高质量的传中的球,左脚打左路,右脚打右路成为了正常的配置。但是,在2004年穆里尼奥入主切尔西之后,他让左脚将罗本经常在右路活动,形成了左脚打右路的“反常规型”安排,算是让逆足型边锋成为了主流,但是,他可不是逆足型打法的鼻祖,我们今天就来看一下这种逆足型打法的发展史。

谈逆足型边锋,还得从433开始说起

说起逆足型边锋,你首先得从433阵型开始说起,因为正是在这种阵型下逆足型边锋才有了发挥的空间。433眼下是世界足坛最为常见的阵型,犹如当年的442一样。由此延边出来的4231或者是4141,其实都是在此基础之上演变而来的。但是,433的历史其实比较悠久,并不是现在才发明的新阵型。

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433阵型作为一种纯进攻类型的足球战术,曾经风靡世界足坛,当时在球衣号码中,7号和11号是固定的左右边锋的号码,(这下大家知道为何C罗钟情于7号了吧!)他们基本上只参与球队的进攻,不参与球队的防守。

但是,当时的边锋打法与现在不一样,他们的功能是单一的下底突破传中,虽然与现在对于边锋的要求是一致的,但是,打法上却很不一样。因为那个时候边锋只是负责传中,把他们前提,只是缩短他们冲刺的距离,让他们又更多的机会攻击到底线附近,因此这在当时是一种极富攻击性的打法。

但是,有利就有弊,过分的前压让边路防守的压力骤增,边后卫一人很可能要面对对方2到3人的攻击,这次才有了三中场的配置。撤下一名前锋,增加一个防守型的后腰,在中场形成一个组织进攻,两个侧翼后腰保护两边防守的三角形的中场阵型,这就是当年433阵型的构建原理。

逆足型边锋改进了原有不足,433阵型20年后又重出江湖

但是,这种极富攻击性的阵型在90年代开始就逐渐消失,为何?答案很简单。因此这个阵型看似攻守平衡,边路进攻极具侵略性,但是他却有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假如把你中场这个进攻组织者看死,那么整个阵型就难以发挥。

最典型的例子也是在82年世界杯,意大利的盯人中卫卡布里尼就是干专门盯对方核心组织者的任务,在他形影不离的看护下,巴西队的济科,阿根廷队的马拉多纳都遇到了极大的麻烦,而这种麻烦导致的结果就是两人发挥大打折扣,从而也影响了球队的发挥。

另外,这个阵型也极其考验中锋的能力,那个时候,双中卫甚至是三中卫的阵型已经开始成为主流,一个中锋要应对2个中卫甚至是3个中卫的防守,压力太大了,没有非凡的能力,很难把两翼创造出的机会给消化掉。

但是,假如把边路球员下底的打法改变一下路线,变为内切呢?一切问题似乎就迎刃而解了,我们不知道这个发明的最初发明者究竟是谁,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正是这个打法的改变,彻底让433这种打法重新历史舞台。

边锋持球突破到大禁区附近的时候,不再继续下底,而是变为内切杀向禁区,一方面可以弥补由于中场组织核心被看死,中路无人能持球传球的尴尬,同时,切入禁区之后,防守队员的防守动作就会变得更加小心,也可以增加他们突破的杀伤力,并且,一旦突破边后卫的防守直入禁区的话,对手中卫也就不能再看守你的中锋了,也缓解了中锋的防守压力,如此变化,的确是一举多得啊!

但是,这种打法同样有他的问题。踢过球的球迷应该都知道,无论是传球还是射门,内脚背的运用都是主要的方式,外脚背并不常常使用,因为他的准确度实在太不好把握了。所以,一旦内切之后,非逆足的打法将会变得极其困难,向禁区内的传球只能用外脚背,而射门的话,除非是打近角,否则都得用外脚背来完成,这是相当不舒服的(不知道这样的解释大家能否明白,不明白的话可以去亲自踢球感受一下)。

所以,这就导致了逆足边锋的出现,左脚打右路,右脚打左路,这样的配置让边锋内切之后的射门有了更多的角度选择,同时射门与直塞球的准确率也大大提升,这一变化,成功的解决了边锋内切的问题,让433理论上没有致命的漏洞。

阿森纳才是逆足型边锋最初使用者

不可否认的是,穆里尼奥的切尔西是让这种打法发扬光大的球队,但是,他并非最初做出这种安排的人,在他之前,葡萄牙曾在2000年欧洲杯的时候用过这种安排,让右脚的菲戈来打左路,后来在2003年贝克汉姆加盟皇马之后,菲戈再次打勒左路,但是,这并不是常态,只是临时性的安排,真正把这种安排变为一种常态的是阿森纳。

温格在引进了亨利与皮雷,把阿什利科尔提上首发之后,构建了一条世界上最佳的“左路走廊”,这也成为在本世纪初期,温格的阿森纳能够与弗格森曼联分庭抗礼的重要保障,而当时的皮雷就是右脚打左路。

但是,当时温格并不是看重皮雷的逆足能力,而是看中了亨利与皮雷两人都是传射俱佳的选手,让两人频频换位。那个时候的阿森纳,确实有很多革新式的打法,比如两个中前卫都是偏防守的,并没有专职的进攻型中场,而也没有禁区内纯正的射手,两个前锋亨利与博格坎普都是活动范围较大的球员,皮雷这种逆足型的边路球员也是一个例子。

当时阿森纳的打法就是让亨利与皮雷频繁换位,亨利换到左边,可以用自己身体上的优势碾压对手边后卫形成突破,做出质量更高的传球;而脚下技术活更细的皮雷在禁区内则可以利用脚下的优势面对相对“笨拙的”中后卫,形成好的射门机会,早在小罗成名之前,皮雷就曾在与热刺的“北伦敦德比”使用过“牛尾巴过人”。在阿森纳49场不败的光辉岁月中,亨利与皮雷的出场次数都超过40场,亨利打进了39个进球,皮雷打进了23个进球。

所以,皮雷的逆足型打法虽然在阿森纳成为常态,但是温格的初衷并非是让皮雷发挥逆足的优势,而是因为亨利喜欢在左路活动,再加上科尔的横空出世,为了加强这一侧的攻击实力才让皮雷在这一侧的。换句话说,假如亨利与科尔都在右路的话,那么皮雷也会在右路,因此,温格的阿森纳算是这种打法最初的使用者,但是,这种使用的理念与433改进后的逆足打法是不一样的。

“变富”的穆里尼奥,想起了433

其实穆里尼奥在波尔图的辉煌靠的并不是433而是相对更加平衡的442阵型。这主要是因为波尔图没有什么像样的边路球员,马尼切跟阿列切尼夫虽然强硬,但是技术能力一般,不过来到切尔西之后,就不一样了,他拥有了达夫与罗本这样的天才球员。

罗本想必大家都很熟悉,达夫事实上在当时是比罗本更加出色,他在加盟切尔西的前一年入选了当时的欧足联最佳阵容,那个时候他还在布莱克本这样的球队效力,能在这种级别的球队里击败菲戈,贝克汉姆这样的边路球员入选最佳,可见他的实力。

由于边路有了罗本,乔科尔以及达夫三名超级边锋,加上中场有马克莱莱与门德斯这样的防守铁闸,还有凯日曼,德罗巴以及古德约翰森这样的中锋,穆里尼奥几乎具备了一切打433的资本,但是,中路方面的主力兰帕德虽然传射俱佳,但是盘带技术一般,拿球能力不强,而且,一旦对手死盯兰帕德,433的命门依然存在。

因此,穆里尼奥才有了这次战略性的改革,让罗本更多的活动在右路,实现了让达夫与罗本两个左脚选手共存的可能性,同时让罗本由以往的边路下底,变为在大禁区线内切射门,这也成为日后小飞侠标志性的打法。在达夫淡出阵容主力并且离开之后,乔科尔成了左路首发,这种左脚右路右脚左路的“逆足型”打法彻底形成。

那一时间,乔科尔内切后送出直塞球,罗本内切后射门成了切尔西两翼的标志性打法,甚至一定程度上帮助英格伦解决了左路无人可用的尴尬。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433真正的从英格兰开始流向欧洲大陆,逐渐取代了442,成为最为流行的阵型。所以我们可以说,这种逆足打法的创始人并非穆里尼奥,但是确实是穆帅让他流行起来的。

简洁的足球成为主体,边锋地位逐渐提高

十几年前,央视的《天下足球》一部名为《杀手的天空》的纪录片,几乎收录了那一时代所有的优秀前锋,那的确是个前锋的黄金时代,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迁移,边锋的地位逐渐取代中锋,成了进攻的主体。

事实上,这种变化始于穆里尼奥倡导的简洁式足球,其实很多人把穆里尼奥的足球说成是防守反击,笔者并不认同。穆帅的足球并非单纯的防守反击,只是遇到控球能力较强的球队,他不会苛求控球率而已,面对弱队的时候,他的球队依然具有控球的优势,穆帅的足球不是单纯反击,而只是把比赛变得简单化,推进的更快,讲究一脚出球。

这种打法激活了2个位置,一个前腰,迭戈让不莱梅打破了拜仁在德甲的统治,里克尔梅让比利亚雷亚尔成了欧冠最大的黑马,厄齐尔一度是欧洲最会传球的球员,出球快并且准确的前腰成了各队争抢的香饽饽。

而另一个位置便是边锋。边锋逆足成了那一时间的主流打法。罗贝里名震天下,而“双骄时代”更是让边锋的地位达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一时间,那些传统型的边前卫纷纷“改换门庭”,贝克汉姆,施魏因施泰格这样的成了后腰,吉格斯,菲戈则打到了前腰的位置,从此再没有那种攻守兼备的边前卫,取而代之的则是传射俱佳的边锋。

随着边锋日益兴盛,中锋这个过往球队的箭头人物都得给他们“让路”。他们成了边锋的“桥头堡”成了彻底的蓝领,为边锋吸引防守,甚至是充当了边锋的炮灰。这还不够,后来他们甚至被要求拉出禁区这个他们的主战场,沦为了为边锋传球的“工具”,本泽马之所以能够在竞争中战术伊瓜因,就是因为他能拉边给C罗传球,而伊瓜因不能。

直到现在,甚至把很多前腰改造成中锋,不要他们的射门能力,只要他们的传球能力,就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两翼,菲尔米诺就是典型,而阿贾克斯的塔迪奇更是成了一个助攻比进球多出两倍的“假中锋”。边锋的地位不可谓不高。正是这种地位的提高,让逆足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了。

虽然现在C罗已经改踢中锋了,但是梅西依然强盛,萨拉赫与马内让利物浦成为眼下最好的球队,拜仁还在打造这“科纳布里”的新边路组合,曼城的进攻核心依然是斯特林,姆巴佩是未来“世界第一人”的候选,别忘了还有阿扎尔,内马尔这些昔日的“世界第三人”,边锋的光辉岁月依然没有结束,逆足型边锋的时代仍将继续。

结论:逆足型边锋从阿森纳时代开始变成一种常态打法,到穆里尼奥把他发扬光大,虽然足球打法已经从瓜迪奥拉的传控流改变成了克洛普的高压逼抢流,但是,逆足型边锋的时代依然没有过去,我们或许仍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看到这种打法。

德国足球甲级联赛的德甲纪录

优质回答二战后德国被美国、英国、法国、苏联四国分区占领。其中在苏联占领区内,于1947年到1948年期间举办了占领区内球队争夺冠军的淘汰赛制的比赛,以取代纳粹时期的Gauliga。1949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东德足球甲级联赛也随之而诞生。

东德足球甲级联赛之初共有14支球队,其中排名最后两位的球队将会降级。之后参赛队数曾有过变化,一度增加到17队或19队,降级名额也变为3队或4队。直到1954-55赛季到联赛结束时,才确定为14队参赛,排名最后的两位降级。

1991年,东德足球甲级联赛走入历史,原联赛参赛球队分别参加了三层不同级别的联赛。其中参加德甲联赛的有罗斯托克和德雷斯顿迪纳摩。不过由于财政等原因导致原先东德俱乐部竞争力较弱,目德甲联赛中已经没有一支来自前东德的足球俱乐部。 柏林迪纳摩(BFC Dynamo Berlin)以10次冠军成为夺冠最多的球队。

1947-48 普拉尼茨

1948-49 ZSG Union Halle

1949-50 ZSG Horch Zwickau

1950-51 BSG Chemie Leipzig

1951-52 BSG Turbine Halle

1952-53 德雷斯顿迪纳摩

1953-54 BSG Turbine Erfurt

1954-55 BSG Turbine Erfurt

1956 艾尔格博格

1957 艾尔格博格

1958 ASK Vorwärts Berlin

1959 艾尔格博格

1960 ASK Vorwärts Berlin

1961 没有冠军

1961-62 ASK Vorwärts Berlin

1962-63 卡尔蔡斯耶拿

1963-64 BSG Chemie Leipzig

1964-65 ASK Vorwärts Berlin

1965-66 FC Vorwärts Berlin

1966-67 FC Karl-Marx-Stadt

1967-68 卡尔蔡斯耶拿

1968-69 FC Vorwärts Berlin

1969-70 卡尔蔡斯耶拿

1970-71 德雷斯顿迪纳摩

1971-72 马德堡

1972-73 德雷斯顿迪纳摩

1973-74 马德堡 1974-75 马德堡

1975-76 德雷斯顿迪纳摩

1976-77 德雷斯顿迪纳摩

1977-78 德雷斯顿迪纳摩

1978-79 柏林迪纳摩

1979-80 柏林迪纳摩

1980-81 柏林迪纳摩

1981-82 柏林迪纳摩

1982-83 柏林迪纳摩

1983-84 柏林迪纳摩

1984-85 柏林迪纳摩

1985-86 柏林迪纳摩

1986-87 柏林迪纳摩

1987-88 柏林迪纳摩

1988-89 德雷斯顿迪纳摩

1989-90 德雷斯顿迪纳摩

1990-91 罗斯托克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德甲访谈纪录片〕意甲神锋聚集地,那不勒斯队史有哪10大优秀射手?》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