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德布劳内是贵族吗最佳答案不是贵族。1991年6月28日,德布劳内出生于比利时德龙恩。七岁时,小德布劳内就彰显了自己的足球天赋。在一众踢球的孩子中,就可以看出来谁最具足球的天...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德甲哪些国家球员多有钱,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德布劳内是贵族吗

德布劳内是贵族吗

最佳答案不是贵族。

1991年6月28日,德布劳内出生于比利时德龙恩。七岁时,小德布劳内就彰显了自己的足球天赋。在一众踢球的孩子中,就可以看出来谁最具足球的天赋。

丁丁出道于亨克足球俱乐部,2012年转会切尔西。之后被租借至德甲云达不来梅,2014年转会到沃尔夫斯堡。

2015年,获得德甲最佳球员。并在夏天转会到曼城。转会到曼城的德布劳内,打出了自己的巅峰状态成为足球巨星。

德布劳内刚刚拿到英超最佳球员,身价就降了500万,说到底还是年龄大了,俱乐部队友,福登的身价如今已经超过了德布劳内,当然,福登毕竟要比德布劳内年轻8岁,这就是资本!说到实力,无论是曼城,还是放眼整个世界足坛,最强的中场球员还得是德布劳内,下赛季,有了哈兰德这一个超级前锋,德布劳内的助攻数估计会上涨一大截,说不定30岁的德布劳内下赛季身价还会涨呢!

为什么当年夺冠的沃尔夫斯堡(狼堡)现在成绩很一般,我有几个很重要的问题,希望德甲的死忠帮我分析下

最佳答案按照您的提问我给您梳理一下。您的主要疑问是:

1、狼堡那么有钱为什么不砸钱?

2、为什么09年夺冠如今却是中游球队?

3、为什么夺冠后疯狂卖人?尤其是米西莫维奇?

4、马加特为什么夺冠后去沙尔克?

接着我一一回答您的问题:

1、狼堡一直在砸钱。狼堡是1112赛季全欧洲冬季标王(斥资大约3000万欧元引进8名球员),以及1213赛季德甲标王(斥资800万欧元引进佩里希奇),这还只是一部分,之前之后都有很大的投入,包括引进迭戈的交易,以及如今很成功的曼朱基奇。

2、为什么冠军球队末落 这是一原因很复杂的问题。个人认为,一方面是教练的频繁更迭导致球员对战术的不适应(甚至有一段时间在球场上是完全看不到战术二字的)。一方面是球队结构的不合理。两点都属球队经营不当。

3、恕我直言、这一点你搞错了。狼堡在夺冠之后主力球员一人未卖(除了根特纳因为自由转会离开)甚至还花了1100万欧元引进了型前锋马丁斯。但那一年成绩也不佳,原因个人归咎到教练阿明费的庸碌。米西莫维奇是在一个赛季之后出售的,原因是有引进迭戈代替。从那之后夺冠主力渐渐离开。但是只有哲科一个人是狼堡想留却留不住的。其他夺冠主力,如德甲金靴格拉菲特是因为年纪大了不再适合德甲,前往卡塔尔联赛养老。后腰若苏埃一直在球队中今年因为年龄过大才回到巴西。右后卫里特前往科隆。还有像巴尔扎里这样不适合狼堡的中后卫送给了尤文图斯。其他主力,包括瑞士国门贝纳里奥,德国左后卫舍费尔,日本队长长谷部现都于狼堡效力。

4、马加特去沙尔克是他赌气走的。

孙兴慜现在的身价会超过一亿欧元吗?

最佳答案根据权威机构《德转》目前给出的身价榜单显示,亚洲天王孙兴慜目前的身价为8000万欧元,而这个身价也创造了亚洲球员身价新高,由此可见孙兴慜的实力有多强悍,现在他的水平已经超过了大部分欧洲球员,作为一名亚洲球员,能够有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孙兴慜背后日日夜夜的训练。

那么问题来了,孙兴慜目前的身价还有没有突破的可能,甚至达到1亿欧元?

①:孙兴慜的身价浮动

先来参考孙兴慜近年来的身价波动,在效力德甲联赛的时候,孙兴慜就已经在欧洲联赛崭露头角,那时候孙兴慜还年轻,起步比大部分欧洲球员都慢,因此身价并不算高,直到在勒沃库森时期有稳定表现之后,孙兴慜正式得到了热刺的青睐,以3000万欧元的价格从德甲转会来到英超联赛,那时候孙兴慜只有23岁。

加盟热刺之后,孙兴慜在首个赛季就遇到了困难,28场比赛里面只有4个进球,远不如德甲时期单赛季的上双数据,当时孙兴慜一度有着回归德甲的想法,但波切蒂诺拯救了他,通过沟通的方式互相建立了信任,让孙兴慜重新有了信心,从此,孙兴慜也迎来了爆发。从16/17赛季开始,孙兴慜就已经开始恢复了单赛季进球上双的成绩,表现相当稳定,从德甲联赛来到更高水平的英超,孙兴慜明显有了成长和进步。

在热刺逐渐稳定下来之后,孙兴慜在17/18赛季也延续了进球上双的成绩单,因此他的身价也从原来的3500万欧元上升到5000万欧元,继续创造亚洲球员身价新高。

接着到了18/19赛季,热刺在双线作战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欧冠赛场上更是闯入了决赛,但热刺在球队一哥凯恩的受伤下陷入了被动,而孙兴慜在关键时刻站了出来,淘汰赛中承担着重要角色,打入关键进球帮助球队获得晋级良机,当时的优秀表现,也让孙兴慜身价再次上升,直接来到了8000万欧元的行列。

本赛季,孙兴慜已经在14场英超联赛中打进5球,场均进球0.36个,按照目前的进球效率计算,孙兴慜本赛季在英超联赛中进球上双是不成问题的,稳定的成绩,可以促使孙兴慜的身价进一步得到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欧冠赛场上,孙兴慜有着5场5球的高效数据,场均打进1球,这也是孙兴慜加盟热刺以来,在欧冠赛场上打进最多球的一个赛季,而且目前热刺还会继续打欧冠,孙兴慜的进球数据,还有可能增长。

联赛进球数量稳定,表现抢眼,欧冠大放异彩,这些表现都足以成为孙兴慜“身价上涨”的资本,下一次德转市场更新后,孙兴慜的身价,或许会比现在的8000万欧元更高。

②:孙兴慜的生涯评分

进球固然可以提高球员的身价,作为一名前锋,取得进球就是证明自己水平的直接体现,但评分也同样不可少,德转作为权威的机构,衡量球员身价肯定会参考多方面的数据,而著名评分机构whoscored则是一个很好的参考平台,现在我们来看看孙兴慜这些年来的平均评分。

从目前给出的数据上看,本赛季孙兴慜的平均评分为7.5分,是以往所有赛季的新高,虽然本赛季还没有结束,但孙兴慜的势头已经无法阻挡,在穆里尼奥入主热刺主教练之后,孙兴慜更是迎来了春天,得到教练的全力支持,孙兴慜只要保持健康的状态,本赛季的表现还能持续发光发热。

孙兴慜目前的7.5分,在整个英超联赛中排名第8位,同位置上排在了第2名,这些数据都足以说明了孙兴慜已经是如今英超联赛中最具实力的球员,他是不是顶级前锋?这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了。

③:前锋球员身价对比

由于德转对球员身价评估的时候,会包含球员的潜力这一个因素,所以现在很多年轻球员都具备很高的身价,因此用年轻球员与孙兴慜比较是没有意义的,这里我们选一些与孙兴慜年龄的球员来比较一下。

萨拉赫

同为27岁,萨拉赫本赛季的表现如下,英超13场联赛中打进7球,欧冠赛场上5场3球,两项赛事合计18场10球,而孙兴慜则是19场10球,从数据上看,两名边锋球员的表现都非常不错。

评分方面,萨拉赫在英超的平均评分为7.34分,比孙兴慜的7.5分要低0.16分;

身价方面,目前萨拉赫身价为1.5亿欧元,足足比孙兴慜多了7000万欧元;

由此可见,同为27岁,8000万欧元的孙兴慜与1.5亿欧元的萨拉赫相比较,发挥都是相当的,可见孙兴慜完全有突破1亿欧元的资本。

马内

马内也是27岁,本赛季英超联赛14场9球,欧冠比赛中4场2球,合计两项赛事一共18场11球,同样与孙兴慜的19场10球相比较,马内略胜一筹,但基本差距不大。

评分方面,马内在英超联赛中评分达到了7.64分,同位置排名第1,这数据也超越了孙兴慜;

身价方面,马内目前的身价在1.2亿欧元,比孙兴慜高出了4000万欧元;

数据对比之后,我们发现孙兴慜8000万欧元这个价格是相对较便宜了,比起萨拉赫和马内,孙兴慜本赛季的表现,已经达到了上亿欧元身价的实力。

结语

所以说,目前孙兴慜的水平是不止8000万欧元的,他这个年纪虽然已经不年轻,但依旧处于当打之年,至少还能保证三四个赛季的高光,因此孙兴慜的身价,还有可能会进一步上涨。

此外,在穆里尼奥出任热刺主教练之后,孙兴慜似乎越战越勇,本赛季随时都有可能再次迎来突破,身价上涨已经是迟早的事情了,每一场比赛,孙兴慜都在用表现来征服欧洲的球迷和媒体,这样的表现,难道还一直停留在8000万欧元吗?

目前球员身价溢价严重,很多球员早已经达到了上亿欧元的身价,而孙兴慜作为当今足坛排名前列的边锋球员,完全配得上1亿欧元这样的身价。或许德转下一次更新球员身价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到孙兴慜的身价达到了亿元的级别,他现在的能力,已经可以了。

世界杯结束后,身价将下降的7大球星,你认识哪几个

最佳答案世界杯结束后,身价将下降的7大球星,你认识哪几个

随着本届俄罗斯世界杯的决赛即将在今晚到来,本届世界杯也将随之落幕。在这已经结束的63场比赛中,既有球员在这里一球成名,迎来了自己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也有球员在这里遭遇了职业生涯的滑铁卢,迷失在了俄罗斯的土地上。之前小编曾经分析和统计过在本届世界杯赛后,身价将会迎来最大比例增长的球员,而有表现令人惊艳的就有表现令人失望的。现在小编将会分析一下,在本届俄罗斯世界杯后,哪些球员将会因为自己糟糕的状态和表现,导致身价一落千丈。

7、维尔纳:今年22岁的维尔纳现效力于德甲新贵莱比锡红牛,作为本届世界杯赛前备受关注的新星之一,维尔纳在本届俄罗斯世界杯中碌碌无为。在赛前维尔纳凭借着在莱比锡红牛的出色表现,受到了许多豪门的追捧,他在上赛季代表莱比锡红牛出战的45场比赛(38场首发),为球队贡献了21粒进球以及9记助攻。不过在本届世界杯中,维尔纳受困于勒夫的战术和自己糟糕的状态,在进攻方面毫无表现,其中在3场比赛中射门7次,射正率仅有14%,传球成功率也仅有74%。

6、德赫亚:今年27岁的德赫亚现效力于英超豪门曼联,作为如今足坛中的顶级门将之一,德赫亚上个赛季在曼联拿出了极佳的表现。可以说在世界杯赛前,德赫亚的状态和表现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一门将的水准。不过在本届俄罗斯世界杯中,德赫亚的表现却非常糟糕,多次上演了低级失误。其中在对阵葡萄牙的小组赛首轮比赛中,德赫亚的一次黄油手更是直接令C罗破门得分,可以说作为一名世界最佳球员之一,这样的低级失误不应该出现在德赫亚的身上。

5、格德斯:今年21岁的格德斯现效力于法甲豪门巴黎圣日耳曼,作为本届世界杯赛前最令人期待的新星之一,格德斯在本届世界杯中的表现令人失望。这名年轻的小将被认为是本届世界杯中C罗身旁的最佳僚机,然而这名在上赛季帮助蝙蝠军团重返欧冠的最大功臣之一,却迷失在了俄罗斯的聚光灯下。在比赛中格德斯不止一次地浪费了绝佳的进球机会;而且在进攻推进时,格德斯的传接球质量不敢恭维,还沉迷于个人的突破,状态极其的糟糕。

4、赫迪拉:今年31岁的赫迪拉现效力于意甲豪门尤文图斯队,与穆勒一样赫迪拉的糟糕表现,就是本届世界杯中德国队全体表现不佳的一个缩影。在本届世界杯中,赫迪拉的竞技状态下滑严重,与四年前那支冠军德国队中的赫迪拉不同,现在的脸哥运动能力大幅度下滑。在比赛中经常出现插上后,不能及时回防的场景,防守失位严重。

3、莱万多夫斯基:今年29岁的莱万多夫斯基现效力于德甲豪门拜仁慕尼黑,作为近几个赛季的世界最佳前锋之一,莱万多夫斯基几年来一直位列世界顶级球星的行列。而随着波兰队杀入世界杯后,外界对于这支以莱万多夫斯基为核心的波兰队保持了不小的期待。不过作为H组的种子球队,波兰队却拿出了与排名并不相符的成绩,他们三战皆墨难求一胜,而莱万多夫斯基作为球队的头号球星和进攻核心,同样表现糟糕,没能打进一粒进球。要知道在欧预赛中,莱万多夫斯基交出了10场16球的数据,是欧预赛的射手王。

2、托马斯-穆勒:今年28岁的穆勒现效力于德甲豪门拜仁慕尼黑,本届世界杯穆勒的表现和德国队一样非常糟糕,而德国队在小组赛中即惨遭出局与穆勒等球员的糟糕表现不无关系。作为上届世界杯的银靴得主,穆勒在巴西世界杯交出了7场5球3助攻的数据德国队夺得了巴西世界杯的冠军,而他也是世界上第三位连续两届世界杯都能至少攻入五球的超级射手。可是现在,这名四年前的超级射手却迷失在了俄罗斯的大地上。

1、卡利尼奇:今年30岁的卡利尼奇现效力于AC米兰,在本届俄罗斯世界杯中卡利尼奇入选了克罗地亚队的23人大名单。不过就在克罗地亚队的世界杯首战,2-0击败尼日利亚的小组赛首轮中,卡利尼奇拒绝替补登场,随后他便被足协逐出国家队。现在克罗地亚队凭借着全队的团结和努力,历史性的闯进了世界杯决赛,今晚他们将会和法国队展开最终的较量。不过这一切已经与卡利尼奇没有了任何关系,本来他是可以与球队一起享受这个历史性的时刻的。

德甲球队在欧冠遭英超球队团灭,是“50+1”政策削弱了德甲的竞争力吗?

最佳答案“50+1”政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德甲球队的竞争力,但是否该考虑撤销该政策目前依然扑朔离迷。

目前欧冠以及欧联杯的第一轮淘汰赛已经全部结束,六支代表的德甲参加欧战的球队,居然只有法兰克福一支球队成功晋级,其余如拜仁、多特等强队均折戟沉沙。在欧冠赛场上,更是出现了拜仁、沙尔克04与多特在八分之一决赛中被英超球队团灭的惨剧。

德甲球队虽然低调,但其在欧战上的竞争力并不弱。德甲球队不仅常年能进入欧冠四强,在2013年还有过拜仁与多特会师欧冠决赛的盛况。仅仅数年,德甲被衰落至此。不少球迷甚至德甲俱乐部的管理者认为,罪魁祸首在于德甲实行多年的“50+1”政策。他们认为,正是由于这一政策的限制,导致德甲球队得不到足够的投资,自然竞争不过其他联赛。

那么,“50+1”政策究竟是什么?它是否限制了德甲球队在欧战上的竞争力?让我们细细道来。

“50+1”政策及其目的是什么?

“50+1”政策的具体规定比较复杂,我们只要知道下面这一简化版的规定内容即可:在各德国地区注册的职业足球俱乐部中,球迷会员群体在俱乐部中的投票权必须超过总票数的一半。也就是说,球迷会员群体实际上决定了俱乐部决策是否能够通过与实行。

首先,“50+1”的意思实际上是指球迷会员拥有一半的投票权,而并非真的是51%的投票权;其次,这一政策只对职业球队有效,即德甲与德乙俱乐部;最后,拥有投票权的并不是所有的球迷,而是成为该俱乐部的会员们。

不过,即使如此,球迷们的意见对于德甲俱乐部的决策也非常重要。即使大如拜仁这样的德甲巨无霸,在遇到如主席选举之类的大事时也必须召集所有会员进行投票。

很显然,“50+1”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俱乐部是球迷们的俱乐部,而不是资本手中的玩具。德国的足球俱乐部和欧洲其他大部分俱乐部一样,最初都是由当地民众自发组织起来的,并在民间足协的组织下聚在一起形成大的联赛,可以说是真正的“源于人民”。为了保证球迷们始终是足球的主导者,这才有了“50+1”政策。

“50+1”政策对德国足球有哪些影响?

在“50+1”政策的保护之下,德甲联赛堪称欧洲乃至全球足球联赛当中的一股清流。即使在西甲、意甲与法甲联赛,仍然有许多小球度因为战绩较差等原因吸引不到足够的球迷,每次主场比赛看台上都冷冷清清。

而在德甲联赛,由于“50+1”政策的原因,球迷们深刻地体会到了俱乐部与自己的紧密联系,因此几乎每场比赛球场都能坐满,几乎每支球队的主场气氛都堪称魔鬼主场。德甲官方一直骄傲地称自己这里有“最纯粹的足球”,很大一部分功劳要归功于“50+1”政策。

但是,“50+1”政策最大的不利之处就是限制了资本对于俱乐部的投资。“50+1”政策本身并不限制外来资金的注入,但即使投入再多,由于该政策规定球迷会员群体必须占有一半的投票权,投资方依旧无法掌控俱乐部。光投钱但是拿不到决策权,如果真有哪个资本家愿意这么干,那他不应该叫资本家,而是应该叫慈善家了。

除了“50+1”政策,德国联赛还有着全世界最为严格的财政审查制度,基本上要求每家职业俱乐部都要做到盈利。如果近几年亏损太多,那就将被毫不留情地取消参赛资格。因此,德甲俱乐部基本搞不了什么抵押贷款之类的骚操作,再加上“50+1”政策对投资的限制,各德甲俱乐部对财政支出只能严格控制。

一个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多特蒙德俱乐部。大黄蜂于上世纪末曾经击败尤文图斯拿到过欧冠冠军,那时的多特蒙德兵强马壮,可谓是德甲俱乐部的代表。换做其他联赛的俱乐部,很有可能就会继续加大投资,把自己的主力队员留住,争取多拿几个冠军。

然而,受困于“50+1”政策,拿不到投资的多特蒙德为了保持竞争力,不得不硬扛着给主力球员加薪,结果短短两年之内就到了破产的边缘。为了不被勒令降级,多特蒙德只能将自己的训练场以地皮的形式卖掉,之后再租回来使用。如此挣扎了十年的时间,多特才将自己的训练场赎回,并等到了自己的下一段辉煌。

另一个例子就是德甲“班霸”拜仁。拜仁慕尼黑由于经常从德甲其他球队买人,因此落了个“挖掘机”的恶名。然而,在财大气粗的“西超”与英超球队面前,拜仁也只能算个中产阶级。年年花几亿欧元的皇马巴萨与曼市双雄自不必多说,就连一向以抠门著称的阿森纳,其转会支出也经常比拜仁要多

在这个身价上亿的时代,拜仁的引援身价记录依然是哈维-马丁内斯的4000万欧元,德甲在转会市场上的竞争力可想而知。本赛季拜仁被淘汰出局,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阵容严重老化而无力及时更新。从这个角度来看,说“50+1”政策削弱了德甲球队的竞争力,其实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取消“50+1”政策?德国球迷们可能不答应。

既然“50+1”政策极大地限制了俱乐部的投资,那为什么不向德甲官方提议取消它呢?事实上,关于“50+1”政策是否该被取消的讨论几乎每个赛季都有,但最终都没有了下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德国本地球迷对该政策的大力支持。

之前我们已经说到过,正是因为“50+1”政策的保护,使得德国球迷始终是当地俱乐部的主人。如果没有这一政策,资本必然会大量进入德国的足球市场,那么球迷对俱乐部的投票权也将迅速失去。正因如此,自“50+1”政策诞生的第一天起,广大的德国球迷就成为了它最坚实的天然盟友。

德国球迷不仅不希望自己的俱乐部成为资本家的玩具,对于其他试图破坏“50+1”政策的俱乐部,他们也会自发地排斥甚至痛恨。举一个典型的例子,为了绕开“50+1”政策的规定,莱比锡红牛俱乐部的球迷会员名额只有八人,并且八人都是在红牛公司持有股份的高管或老员工,这样一来红牛公司实际上对莱比锡红牛有着100%的决策权。

对于这样一支破坏传统的球队,德国球迷们表现出了充分的痛恨。自莱比锡红牛还在低级别联赛开始,这支球队的比赛就充满了不平静。对手的球迷不仅会对他们辱骂整场,甚至还会做出一些极端的举动:不只一次有人在莱比锡热身的草皮里撒铁钉!德国球迷对“50+1”政策的维护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虽然有部分球迷对于取消“50+1”政策持积极态度(尤其是新生代的德国球迷们),但总体来说,反对的声音还是占到了大多数。在球迷们如此激烈的反对之下,即使许多德甲俱乐部都提出过取消“50+1”,但最终也只能作罢。

有没有办法绕开“50+1”政策?

事实上,并非所有的德国职业足球俱乐部都需要遵守“50+1”政策。“50+1”政策中有一条豁免条款:如果一支球队在该政策执行之前已经由同一投资者连续投资20年,那么该球队就可以不用遵守“50+1”条款。

比如勒沃库森,这支外号为“药厂”的俱乐部是由著名制药公司拜耳集团成立的,它最初其实就是拜耳员工组成的“厂队”;而沃尔夫斯堡是由大众集团成立的“厂队”。这两支俱乐部在“50+1”政策执行之前就已由各自的公司投资超过20年,所以他们不需要遵守“50+1”政策。当然,现在拜耳集团与大众集团基本也不怎么投资了,这两支球队基本是盈亏自负。

前面我们说过,“50+1”政策只适用于职业球队,即德甲与德乙俱乐部。那么,如果一支由资本投资的球队升上了德乙甚至德甲,那又该怎么办呢?也许你会觉得很奇怪,德丙甚至更低级别的俱乐部有什么好投资的?但这样奇葩的情况却真的出现了,还出现过两次:

第一支球队是霍芬海姆。霍芬海姆原本只是德国一个小村镇的低级别球队(这也是其绰号“霍村”的来历),但在当地老板霍普的大力投资下,霍芬海姆完成了联赛级别的三连跳,并于08年升入德甲联赛。

当霍芬海姆于07年升入德乙时,德国足协就有些头痛了:霍普是从1989年就开始投资霍芬海姆了,那时候的霍芬海姆甚至只混迹于德国第四级别联赛,自然不用遵守“50+1”政策。现在他们升上来了,要霍普放弃对俱乐部的话语权,总有种过河拆桥的意味。

然而,德国足协仅仅施了一下压,霍村的球迷们就先倒戈了:他们组织集会,主动要求老板霍普放弃对俱乐部的投资!在一番沟通之后,霍普保留了49%的决策权,但这位投资俱乐部将近20年的霍芬海姆本地人估计也寒心了。从此以后,他对霍村的投入就大大减少了。

另一个例子就是之前提到过的莱比锡红牛。为了绕开“50+1”政策,红牛集团也是从低级别就买下了莱比锡这支球队,并用八名红牛员工组成了所谓的球迷会员团体。除此之外,为了规避德国足协不允许在队名中体现商业元素的规定,红牛集团将队名中的缩写“RB”解释成了德语中的“RasenBall”,即“草地球”。当然,明眼人都知道这个“RB”实际上是英文“RedBull”的缩写。

是否真的有必要取消“50+1”政策?

说一千道一万,之所以在几乎所有德国球迷都反对的情况下,还有这么多俱乐部想要摆脱“50+1”政策的制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钱。由于没有投资,即使是拜仁这样的豪强也经常在转会市场上受制于人,更不用说其他的德甲俱乐部了。

近几年来,从德甲被挖走的顶级球员数不胜数,如姆希塔良、奥巴梅扬、萨内与比达尔等;但从其他联赛加盟德甲的却都只是格纳布里、科曼、巴舒亚伊与帕科等差一级别的球员,唯一可称得上巨星的J罗目前还只是租借,拜仁为了从皇马买断他甚至有可能花费一整个夏窗的预算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德甲是全世界财政最健康的联赛之一,这和各俱乐部由于“50+1”政策养成的良好习惯不无关系。意甲与西甲每年都会有一些小俱乐部陷入财政危机,轻者降级,重者甚至直接重组,但在德甲却很少出现这样的情况。

除了取消“50+1”政策,其实德国足协也在想办法提升整个德国联赛的商业化程度。众所周知,英国俱乐部之所以那么有钱,最大的原因其实不是俱乐部老板投资多,而是整个联赛的转播分成多。

以2017/18赛季为例,当年的收视曼联分到了1.9亿欧元的转播权收入,而垫底的西布朗也拿到了1.1亿欧元。可以说,对于大部分英超球队来说,土豪老板并不是他们获得高收入的原因,电视转播费才是。

那德甲的情况如何呢?其实在2016/17赛季,拜仁足足拿到了9600万欧元的转播分成,整个德甲的转播权分成超过10亿。虽然这些数字比起英超来还是少,但相比之前的德甲已经好太多了。要知道,在拜仁勇夺三冠王的2012/13赛季,他们的转播分成只有可怜的2500万欧元,整个德甲加起来也只有4亿欧元!在五年之内,德甲的转播权分成已经涨到了之前的2.5倍。

这一数字虽然不能与英超相比,但已经和西甲联赛很接近了。2017/18赛季,整个西甲联赛的转播权分成为15亿,并且三支降级队加起来只拿了3000万欧元左右,而德甲转播收入最低的球队都能拿到这个数字。

总结:德甲不缺投资,缺的是慢慢积累的耐心。

资本并不是傻子,如果有资本愿意进行长时间的投资,唯一的原因就是有利可图。英超之所以能吸引那么多的大老板,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高额的商业回报。而德甲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商业化,电视转播分成的数额也大幅度上调了,既然如此,那还需要资本的注入干什么呢?

德甲各队能拿到的转播分成相比西甲来说更加均衡,大家能拿到的总额也在慢慢提升。所以在笔者看来,只要多积累几年,将目前拿到手的资金进行妥善的运转,德甲各俱乐部的账面资金肯定会增长不少。德甲各俱乐部之所以抱怨“50+1”政策,不如说是对隔壁联赛疯狂烧钱的羡慕。其实只要有耐心,德甲早晚也能在转会烧钱榜上与各大联赛一争高下的。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德甲球员身价为什么不高》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