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华西甲状腺医生李建薇——华西医院李建医生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四川华西甲状腺医生李建薇,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 1、李建远的个人简介
- 2、WS/T 406-2012 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要求简介
- 3、婴儿营养食品的蛋白质偏高
- 4、热度渐涨的陪诊服务,离专业化还有多远?
- 5、宝宝消积食 别依赖药物
- 6、李建的个人简介
本文目录导航:
李建远的个人简介

姓名:李建远
性别: 男
学习专业: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
学位学历:博士
职称级别:教授
担任职务: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研究中心主任、烟台市生命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山东省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李建远,男,1955年3月出生,1995年获硕士学位;1999年被美国诺贝尔医学研究中心授予博士学位。现任烟台毓璜顶医院中心实验室、烟台市生命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和山东省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其16人的科研团队主攻方向为:人附睾功能基因研究和胚胎干细胞研究。
WS/T 406-2012 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要求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前言 4 1 范围 5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6 3 术语和定义 7 4 缩略语 8 5 全血细胞计数的分析质量要求及验证方法 8.1 5.1 本底计数 8.1.1 5.1.1 本底计数检测要求 8.1.2 5.1.2 验证方法 8.2 5.2 携带污染 8.2.1 5.2.1 携带污染检测要求 8.2.2 5.2.2 验证方法 8.2.3 5.2.3 临床样本浓度要求 8.3 5.3 批内精密度 8.3.1 5.3.1 批内精密度检测要求 8.3.2 5.3.2 验证方法 8.4 5.4 日间精密度 8.4.1 5.4.1 日间精密度检测要求 8.4.2 5.4.2 验证方法 8.5 5.5 线性 8.5.1 5.5.1 线性验证检测要求 8.5.2 5.5.2 验证方法 8.6 5.6 正确度 8.6.1 5.6.1 偏倚 8.6.2 5.6.2 验证方法 8.7 5.7 不同吸样模式的结果可比性 8.7.1 5.7.1 适用条件 8.7.2 5.7.2 可比性要求 8.7.3 5.7.3 验证方法 8.8 5.8 实验室内的结果可比性 8.8.1 5.8.1 偏差 8.8.2 5.8.2 验证方法 8.9 5.9 准确度 8.9.1 5.9.1 总误差 8.9.2 5.9.2 验证方法 9 6 凝血试验的分析质量要求及验证方法 9.1 6.1 批内精密度 9.1.1 6.1.1 批内精密度检测要求 9.1.2 6.1.2 验证方法 9.2 6.2 日间精密度 9.2.1 6.2.1 日间精密度检测要求 9.2.2 6.2.2 验证方法 9.3 6.3 线性 9.3.1 6.3.1 线性验证检测要求 9.3.2 6.3.2 验证方法 9.4 6.4 正确度 9.4.1 6.4.1 偏倚 9.4.2 6.4.2 验证方法 9.5 6.5 准确度 9.5.1 6.5.1 误差 9.5.2 6.5.2 验证方法 10 参考文献
1 拼音
WS/T 4062012 lín chuáng xuè yè xué jiǎn yàn cháng guī xiàng mù fēn xī zhì liàng yào qiú
2 英文参考
Analytical quality specifications for routine tests in clinical hematology
ICS 11. 100
C 50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T 4062012 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要求
Analytical quality specifications for routine tests in clinical hematology
《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要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12年12月25日发布,自2013年8月1日起实施。
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要求
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卫生部临床检验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北京协和医院。
本标准起草人:彭明婷、周文宾、谷小林、李臣宾、吴际、陆红、江虹、李建英。
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要求
4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全血细胞计数和凝血试验)的分析质量要求及验证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血液分析仪和血凝仪的临床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机构或体外诊断企业的内部质量控制、外部质量评价及检测系统的性能验证。
5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S/T 407 医疗机构内定量检验结果的可比性验证指南
WS/T 408 临床化学设备线性评价指南
CLSI EP9A2 用患者样本进行方法学比对及偏倚评估:批准指南~第二版(Method parison and bias estimation using patient samples: roved guidelineSecond edition)
6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血液分析仪 hematology *** yzer
血细胞分析仪
主要用于检测血液样本,能对血液中的有形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提供相关信息的仪器。
3.2
血凝仪 coagulation *** yzer
血液凝固分析仪
检测凝血功能相关参数的分析仪器。
3.3
验证 verification
提供客观证据以认定规定要求得到满足。
3.4
携带污染 carryover
由测量系统将一个检测样品反应携带到另一个检测样品反应的分析物不连续的量,由此错误地影响了另一个检测样品的表现量。
3.5
精密度 precision
在规定的条件下,独立检测结果间的一致程度,精密度的度量通常以不精密度表示。
3.6
不精密度 imprecision
同一实验室用同种方法在多次独立检测中分析同一样品所得结果的离散程度。
3.7
批内精密度 withinrun precision
在相同的检测条件下,对同一被测物进行连续测量所得结果间的一致程度。
注:批内精密度又称为重短性。
3.8
日间精密度 interday precision
在不同天内对同一被测物进行重复测量所得结果间的一致程度。
3.9
线性 linearity
检测样本时,在一定范围内可以直接按比例关系得出分析物含量的能力。
3.10
正确度 trueness
一系列检测结果的均值与靶值之间的一致程度,以偏倚表示。
3.11
偏倚 bias
同一实验室用同种方法在多次独立检测中分析同一样品所得结果的均值与靶值之间的差异。
注1:靶值可以是参考方法测定值、有证标准物质定值或其他适当定值,如室间质量评价计划的统计值。
注2:偏倚一般通过分析有证标准物质及其他适当参考物质、与参考方法或已知准确度的其他方法(如公认的指定比对方法)比对而获得。
注3:偏倚可用绝对值或相对值表示。
注4:偏倚有方向性,即可能是正偏倚或负偏倚。
3.12
准确度 accuracy
单次检测结果与参考值间的一致程度,以误差表示。
3.13
总误差 total error
实验室用某方法在多次独立检测中分析某样品所得各个结果值与靶值之差在一定置信区间内的最大允许范围。
3.14
可比性 parability
使用不同的检测程序测定某种分析物获得的检测结果间的一致性。结果间的差异不超过规定的可接受标准时,可认为结果具有可比性。
7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PT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CLSI 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Fib 纤维蛋白原测定(fibrinogen)
Hb 血红蛋白测定(hemoglobin)
Hct 血细胞比容测定(hematocrit)
MCV 平均红细胞容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
MCH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MCHC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olobin concentration)
Plt 血小板计数(platelet)
PT 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rmbin time)
RBC 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 count)
WBC 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
8 5 全血细胞计数的分析质量要求及验证方法
8.1 5.1 本底计数
8.1.1 5.1.1 本底计数检测要求
血液分析仪本底计数各参数的结果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血液分析仪本底计数的检测要求
检测项目 WBC RBC Hb Plt 检测要求 ≤0.5×109/L ≤0.05×1012/L ≤2.0g/L ≤10×109/L 8.1.2 5.1.2 验证方法
用稀释液作为样本在分析仪上连续检测3次,3次检测结果的最大值应在允许范围内。
8.2 5.2 携带污染
8.2.1 5.2.1 携带污染检测要求
血液分析仪的携带污染率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 血液分析仪携带污染检测要求
检测项目 WBC RBC Hb Plt 携带污染率 ≤3.0% ≤2.0% ≤2.0% ≤4.0% 8.2.2 5.2.2 验证方法
分别针对不同检测项目,取一份高浓度的临床样本(EDTAK2或EDTAK3抗凝静脉血),混合均匀后连续测定3次;再取一份低浓度的临床样本,混合均匀后连续测定3次。按式(l)计算携带污染率。
式中:
CR 携带污染率;
L1 低浓度临床样本的第1次测定值;
L3——低浓度临麻样本的第3次测定值;
H3——高浓度临床样本的第3次测定值。
8.2.3 5.2.3 临床样本浓度要求
不同检测项目所选高、低浓度样本的浓度水平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 携带污染率验证样本的浓度要求
检测项目 WBC RBC Hb Plt 高浓度值 >90×109/L >6.20×1012/L >220g/L >900×109/L 低浓度值 >0~<3×109/L >0~<1.50×1012/L >0~<50g/L >0~<30×109/L
8.3 5.3 批内精密度
8.3.1 5.3.1 批内精密度检测要求
批内精密度以连续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为评价指标,批内精密度应达到厂家说明书的要求,检测正常浓度水平新鲜血的批内精密度至少应符合表4的要求。
表4 批内精密度检测要求
检测项目 检测范围 变异系数 WBC 4.0×109/L~10.0×109/L ≤4.0% RBC 3.5×1012/L~5.5×1012/L ≤2.0% Hb 110g/L~160g/L ≤1.5% Hct 35%~55% ≤3.0% Plt 100×109/L~300×109/L ≤5.0% MCV 80fl~100fl ≤2.0% MCH 27pg~34pg ≤2.0% MCHC 320g/L~360g/L ≤2.5% 8.3.2 5.3.2 验证方法
取一份浓度水平在上述检测范围内的临床样本,按常规方法重复检测11次,计算后10次检测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和标准差,按照式(2)计算变异系数。
式中:
CV变异系数;
s——标准差;
——算数平均值。
8.4 5.4 日间精密度
8.4.1 5.4.1 日间精密度检测要求
日间精密度以室内质控在控结果的变异系数为评价指标,日间精密度应符合表5的要求。
表5 日间精密度检测要求
检测项目 WBC RBC Hb Hct Plt MCV MCH MCHC 相对差异 ≤6.0% ≤2.5% ≤2.0% ≤4.0% ≤8.0% ≤2.5% ≤2.5% ≤3.0% 8.4.2 5.4.2 验证方法
至少使用两个浓度水平(包含正常和异常水平)的质控品,在检测当天至少进行一次室内质控,剔除失控数据(失控结果已得到纠正)后按批号或者月份计算在控数据的变异系数。
8.5 5.5 线性
8.5.1 5.5.1 线性验证检测要求
线性回归方程的斜率在1±0. 05范围内,相关系数r≥0.975或r2≥0.95。WBC、RBC、Hb和Plt项目满足要求的线性范围在厂家说明书规定的范围内。
8.5.2 5.5.2 验证方法
验证方法按照WS/T 408的要求进行。
8.6 5.6 正确度
8.6.1 5.6.1 偏倚
正确度验证以偏倚为评价指标,偏倚应符合表6的要求。
表6 正确度验证的允许偏倚
检测项目 WBC RBC Hb Hct Plt MCV MCH MCHC 偏倚 ≤5.0% ≤2.0% ≤2.5% ≤2.5% ≤6.0% ≤3.0% ≤3.0% ≤3.0% 8.6.2 5.6.2 验证方法
至少使用10份检测结果在参考区间内的新鲜血样本,每份样本检测两次,计算20次检测结果的均值,以校准实验室的定值或临床实验室内部规范操作检测系统(如使用配套试剂、用配套校准物定期进行仪器校准、仪器性能良好、规范地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成绩优良、检测程序规范、人员经过良好培训的检测系统)的测定均值为标准,计算偏倚。
8.7 5.7 不同吸样模式的结果可比性
8.7.1 5.7.1 适用条件
使用不同吸样模式检测样本并报告结果时。
8.7.2 5.7.2 可比性要求
同一台血液分析仪不同吸样模式的结果可比性应符合表7的要求。
表7 血液分析仪不同吸样模式的结果可比性要求
检测项目 WBC RBC Hb Hct MCV Plt 相对差异 ≤5.0% ≤2.0% ≤2.0% ≤3.0% ≤3.0% ≤7.0% 8.7.3 5.7.3 验证方法
每次校准后,取5份临床样本分别使用不同模式进行检测,每份样本各检测两次,分别计算两种模式下检测结果均值间的相对差异,结果应符合表7的要求。
8.8 5.8 实验室内的结果可比性
8.8.1 5.8.1 偏差
实验室内的结果可比性以相对偏差为评价指标,相对偏差应符合表8的要求。
8.8.2 5.8.2 验证方法
5.8.2.1 新仪器使用前,配套检测系统至少使用20份临床样本(浓度要求见表8),每份样本分别使用临床实验室内部规范操作检测系统和被比对仪器进行检测,以内部规范操作检测系统的测定结果为标准,计算相对偏差,每个检测项目的相对偏差符合表8要求的比例应≥80%。
5.8.2.2 新仪器使用前,非配套检测系统按CLSI颁布的EP9A9文件与配套检测系统进行比对,至少使用40份临床样本(浓度要求见表8),计算相对偏差,每个检测项目的相对偏差符合表8要求的比例应≥80%。然后再按5.8.2.1的方法进行验证。
5.8.2.3 常规检测仪器使用过程中,至少使用20份临床样本(血细胞计数项目所选标本的浓度水平应符合表8的要求,其他检测项目所选标本应含正常、异常浓度水平各占50%;比对可分次进行)定期(至少半年)进行一次结果比对,每个检测项目的相对偏差符合表8要求的比例应≥80%。
5.8.2.4 以下情况,可按WS/T 407的方法和要求进行比对:
a) 室内质控结果有漂移趋势时;
b) 室间质评结果不合格,采取纠正措施后;
c) 更换试剂批号(必要时);
d) 更换重要部件或重大维修后;
e) 软件程序变更后;
f) 临床医生对结果的可比性有疑问时;
g) 患者投诉对结果可比性有疑问(需要确认时);
h) 需要提高周期性比对频率时(如每季度或每月一次)。
表8 可比性验证的允许偏差及比对样本的浓度要求
检测项目 浓度范围 样本数量所占比例 相对偏差
WBC
×109 /L
<2.0 10% ≤10.0% 2.0~5.0 10% ≤7.5% 5.1~11.0 45% 11.1~50.0 25% >50.1 10%
表8(续)
检测项目 浓度范围 样本数量所占比例 相对偏差
RBC
×1012 /L
<3.00 5% ≤3.0% 3.00~4.00 15% 4.01~5.00 55% 5.01~6.00 20% >6.01 5%
Hb
g/L
<100.0 10% ≤3.5% 100~120 15% 121~160 60% 161~180 10% >181 5%
Plt
×109 /L
<40 10% ≤15.0% 40~125 20% ≤12.5%% 126~300 40% 301~500 20% 500~600 5% >601 5% Hct ≤3.5% MCV ≤3.5% MCH ≤3.5% MCHC ≤3.5%
8.9 5.9 准确度
8.9.1 5.9.1 总误差
准确度验证以总误差为评价指标,用相对偏差表示,相对偏差应符合表9的要求。
表9 准确度验证的允许偏差
检测项目 WBC RBC Hb Hct Plt MCV MCH MCHC 相对差异 ≤15.0% ≤6.0% ≤6.0% ≤9.0% ≤20.0% ≤7.0% ≤7.0% ≤8.0% 8.9.2 5.9.2 验证方法
至少使用5份质评物或定值临床样本分别进行单次检测,计算每份样本检测结果与靶值(公议值或参考值)的相对偏差,每个检测项目的相对偏差符合表9要求的比例应≥80%。
9 6 凝血试验的分析质量要求及验证方法
9.1 6.1 批内精密度
9.1.1 6.1.1 批内精密度检测要求
批内精密度以连续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为评价指标,凝血试验的批内精密度应符合表10的要求。
表10 凝血试验批内精密度检测要求
检测项目 Pta APTTa Fibb 变异系数 正常样本 ≤3.0% ≤4.0% ≤6.0% 异常样本 ≤8.0% ≤8.0% ≤12.0%
a 异常样本的浓度水平要求大于仪器检测结果参考区间中位值的2倍。
b Fib异常样本的浓度要求大于6 g/L或小于1.5 g/L 。
9.1.2 6.1.2 验证方法
取3个浓度水平(包含位于正常、中度异常和高度异常)的临床样本(枸橼酸钠抗凝血浆)或质控品各一支,每支样本按常规方法重复检测11次,计算后10次检测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和标准差,按照式(2)计算变异系数。
9.2 6.2 日间精密度
9.2.1 6.2.1 日间精密度检测要求
日间精密度以室内质控在控结果的变异系数为评价指标,日间精密度应符合表11的要求。
表11 凝血试验的日间精密度检测要求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9.2.2 6.2.2 验证方法
至少使用两个浓度水平(包含正常和异常水平)的质控品,在检测当天至少进行一次室内质控,剔除失控数据后(失控结果已得到纠正)按批号或者月份计算在控数据的变异系数。
9.3 6.3 线性
9.3.1 6.3.1 线性验证检测要求
线性回归方程的斜率在1±0. 05范围内,相关系数r≥0.975或r2≥0.95。Fib 项目满足要求的线性范围在厂家说明书规定的范围内。
9.3.2 6.3.2 验证方法
验证方法按照WS/T 408的要求进行。
9.4 6.4 正确度
9.4.1 6.4.1 偏倚
正确度验证结果以偏倚为评价指标,Fib的偏倚应≤10%.
9.4.2 6.4.2 验证方法
至少使用10份检测结果在参考区问范围内的临床样本,每份样本检测两次,计算20次检测结果的均值,以校准实验室的定值或临床实验室内部规范操作检测系统(Clauss法)的测定均值为标准,计算偏倚。
9.5 6.5 准确度
9.5.1 6.5.1 误差
准确度验证以总误差为评价指标,用相对偏差表示,相对偏差应符合表12的要求。
表12 准确度验证的允许偏差
检测项目 PT APTT Fib 相对偏差 ≤15.0% ≤15.0% ≤20.0% 9.5.2 6.5.2 验证方法
至少使用5份质评物或定值临床样本分别进行单次检测,计算每份样本检测结果与靶值(公议值或参考值)的相对偏差,每个检测项目的相对偏差符合表12要求的比例应≥80%。
10 参考文献
[1] CLSI: H26A2 Validation,Verification,and Quality Assurance of Automated Hermatology. Analyzers ; roved StandardSecond Edition. CLSI document. Wayne, Pa. :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2010.
[2] CLSI: H57A Protocol for the Evaluation, Valid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agulometers, roved Guideline, CLSI document. Wayne, Pa.: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2008.
婴儿营养食品的蛋白质偏高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荫士安日前称,国家相关部门将对《婴儿营养食品国家标准》进行修改。据介绍,目前实施的国家标准中有部分内容与国际标准存在差距,特别明显的是,国家标准中规定每100克婴儿食品中,蛋白质含量必须≥18克,明显偏高。
蛋白质含量偏高
据了解,目前执行的《婴儿营养食品国家标准》是1997年颁布的,并于1999年正式实施。受当时条件所限,部分家庭对婴儿的饮食结构不是十分了解,更不注重其营养成分的搭配,所以,国家在制定该标准过程中,提高了包括蛋白质在内的某些成分的含量标准。
华西医院营养专家李建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每100克婴儿食品中蛋白质含量为≥18克,由于该标准是在90年代制定的,国家考虑到当时农村消费者在婴儿食品中会添加米粉和豆粉等,所以提高了蛋白质含量。但是,事过境迁,人们的'生活质量从总体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现行的标准中某些成分的含量已经远远超出了婴儿所需的范围,应该即时修改。
成分偏高影响发育
“婴儿的肝、肾、肠胃功能发育还不完全,很多高蛋白的物质还不能完全吸收,如果在食品中蛋白质含量过高,则会加重婴儿的肠胃负担,影响其发育”。李建表示。
同时,如果儿童饮食结构中蛋白质的含量偏高,会导致儿童处于过度兴奋状态,引起多动导致儿童偏食,引起肥胖等症状。
记者了解到,一些生产厂商为了达到该标准,人为地添加人工合成的蛋白质,影响婴儿的发育和健康。
标准滞后修订
记者了解到,从今年8月16日起,修订该标准工作已正式启动,预计将在半年内完成。新标准对食品成分的规定,将全面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同时,还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标准的重新制定,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食欲、使营养成分相互影响提高营养价值,保证营养平衡,从而保障婴儿的身体健康以及更好的发育。”李建表示,该标准的重新修订,使得一些企业意识到要从牧场、水质、原材料等源头上来控制产品质量,确保婴儿的健康。
热度渐涨的陪诊服务,离专业化还有多远?
帮患者提升就医体验,为医院减轻导医负担,却也存在准入门槛、收费标准模糊等问题——
热度渐涨的陪诊服务,离专业化还有多远?
全程陪伴看病、代为排队挂号、缴费取药……自去年起,陪诊服务热度渐涨,闫军儒的同行越来越多。数据显示,各大电商平台上提供陪诊服务的店铺超过500家,分布在北京、杭州、西安等医疗资源较丰沛的城市,过去一年有2.6万人在淘宝搜索“陪诊”。
攀升的需求背后,花钱买服务的是哪些群体?成为陪诊师需要具备哪些技能?这个新兴行业距离专业化发展还有多远?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几位从业者。
就医痛点催生陪诊需求
在他看来,陪诊师要做的,就是帮“刚需人群”提高就诊效率。“缴费、做检查、领报告分处各楼层,很多患者身体不便,或者不熟悉流程,几个小时就赔进去了。一位大爷曾因为不知道要先分诊,干等一天也没看上病。有顾客跟我感叹,医院像迷宫,你们像导游。”
作为“杏仁帮陪诊”的创始人,李建新入行的决定来源于几个“孤独时刻”。一次急性十二指肠溃疡发作,身边没有家人在,他忍着疼痛在医院来回穿梭,“那一刻被孤独击中了”。后来妻子怀孕,自己挺着大肚子去产检,忙于工作的他倍感无力。
深耕互联网行业多年,李建新敏锐地察觉到,有同样困扰的人不在少数。去年年初,陪诊行业开始被媒体关注,“杏仁帮”也在这股潮流中诞生。目前,公司旗下有100多个陪诊师,服务范围已覆盖杭州、南京、合肥等六个城市。
同李建新一样,沈阳人刘姗姗也在日常需求中发现了机会。起初决定创业时,她很看好老龄产业,但一直没找到切入点。一次偶然,住在抚顺的姨妈来沈阳看病,远在上海的表姐请刘姗姗帮忙照应。“前后折腾了十几天,表姐过意不去,还给我寄了礼物。”
这次经历让她直面老年人的就医痛点,也看到了背后广阔的市场。不久后,刘姗姗创立“安安陪诊”,这也是东北地区第一个陪诊团队。发展至今,公司月均接单量在500单左右,收费标准为半天198元,全天298元。
刘姗姗发现,对于这个价位,两代人的接受度不同。“一般都是年轻人为父母下单,老年人不舍得花钱,但对子女来说,请假的成本其实更高。不少顾客会提前打招呼,让陪诊师自称是他的朋友。”刘姗姗笑称,虽然时常担心露馅,但也有实打实的满足感,“一位顾客曾反馈,母亲每次就医前都会问‘那位朋友还能陪我吗?’”。
服务内容不仅仅是跑腿
比起陪诊师,刘姗姗更愿意将自己的工作定义为“就诊规划师”。“举个例子,很多检查都需要预约,一些异地患者过来,开了检查却不能当天做,食宿成本都很高。我们会帮他提前规划、代开检查,患者来了直接做,医生当天就能看完结果。”
“陪诊不只是跑腿,服务从接单那一刻就开始了。”刘姗姗说,她会提前跟患者交流,了解病况和就医诉求,还要叮嘱异地患者准备好证件、核酸证明和以往的检查报告。“必须把医院跑熟,熟悉内部构造的同时,还要清楚医生的专长,以备顾客咨询。”
就诊前一天,如果患者可能需要抽血化验,她会建议对方空腹,也会记得备上矿泉水和面包。就诊当日,她的职责是帮患者跟医生沟通,再将医嘱反馈给家属,“很多人一紧张就说不清病情或忘了问题。”其余的时间,刘姗姗会安排好最高效的检查顺序,然后把患者安置在休息区,自己拿着一摞单子四处排队……
“帮患者提升就医体验,为医院减轻导医负担,这是陪诊师的价值所在。”李建新告诉记者,“杏仁帮”的陪诊师大多有过相关经历,或是做兼职的医生、护士,或是熟悉医院的医药行业从业者。但在他看来,这个行业带有一定公益属性,技能门槛并不高,最重要的是有爱心、责任心和同理心。
去年,一位来自安徽的单亲妈妈带着孩子到浙江省儿童保健院求医,李建新接待了他们。“到了医院才发现,当地医生介绍的专家挂不到号,患者妈妈急得直掉眼泪。很巧的是,团队中有一位省中医院的医生,多方协调后为孩子加了一个号,他妈妈全程都在说。”李建新说,虽然挂号不是平台的业务,但“能帮就帮”应该是陪诊师的态度。
必要时,陪诊师还充当了患者身边的“定海神针”。闫军儒曾陪诊过一位60多岁的恶性肿瘤患者,对方被检查结果吓懵了,坐在走廊大哭。“我一直陪着她、安慰她,讲一些预后较好的案例,阿姨的情绪慢慢得到舒缓,临别时对我说‘孩子,多亏身边有你’。”
规范化发展是必由之路
“作为一种低频需求,陪诊服务虽已走进公众视野,但触达面还不够。”李建新认为,行业目前仍处于相当早期阶段,“我们在地推中发现,不少患者有需求,但不知道这个行业。反过来,我们可以提供服务,却找不到顾客。”闫军儒觉得,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尚未有效培育,“很多顾客将信将疑,下单前会反复确认‘你们不是骗子吧?’”
刘姗姗发现,医院和医生对陪诊服务的评价呈现两极化。“有些医生把我们看成帮手,认为陪诊服务可以缓和医患矛盾,一部分医院却态度谨慎,觉得我们来路不正。”
信任难建立的背后,是市场本身的鱼龙混杂。刘姗姗表示,陪诊服务的收费标准与各地收入水平挂钩,半天的价格在150元—400元不等,但有的商家恶意压价竞争,搅乱市场,还有黄牛打着陪诊师的旗号,承诺可以帮患者抢专家号、走绿色通道、加塞做手术。
“一些人赚的是陪诊师的钱,而不是用户的钱。”李建新说,在短视频平台上,有人打出诱人广告招募陪诊师,以介绍工作为诱饵收费培训,但以目前的行业体量,根本无法兑现。
记者采访发现,更让从业者觉得艰难的是,陪诊师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在准入门槛、服务流程、争议解决等方面,尚未形成统一标准,一切都要靠自己摸索。
李建新跟团队约定,医疗服务涉及个人隐私,有关患者病情的照片和录音,必须及时销毁;为了避免纠纷,在服务失能或半失能患者时,要求有家属陪同。而刘姗姗制定了“风险告知书”,明确划定双方权利义务,还为每位患者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
“在老龄化问题突出的当下,陪诊师有望成为化解“就医难”的重要力量。”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指出,相关部门应推动建章立制,设置合理的准入门槛,尽快明确服务和收费标准,并对从业机构进行审批或备案制管理;未来,还应协助组建行业协会,推动提升服务水平,引领行业走上规范化发展道路。
宝宝消积食 别依赖药物
文章出处:
医学指导:北京中医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李建;北京同仁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钱冬梅
日前,某品牌小儿健胃消食片因虚假广告遭到上海工商部门的曝光。专家指出,宝宝容易出现积食消化不良的情况,但家长不能依赖通过服用诸如健胃消食片等药物来解决宝宝的积食问题。事实上,一些中医常用的手段和一些常用的食物就可以帮助宝宝化解积食。
看舌苔可断是否“积食”
儿童往往还不具备自我控制的能力,见到喜欢吃的食物就停不住口,因此很容易出现“积食”的情况。
北京中医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李建表示,积食是中医的一个病症,因为吃得太多,损伤了脾胃,使食物停滞于中焦形成胃肠疾患。
他表示,如果宝宝出现不爱吃饭的情况,家长可通过舌苔来判断。如果宝宝的小舌头上,可看到有一层厚厚的黄白色垢物,舌苔黏黏厚厚,不易刮去,同时口中有一种又酸又臭的秽气味道,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因平时饮食过量,或进食油腻食物过多,脾胃消化功能差而引起的。
此外,一些症状也可以帮助判断宝宝是否“积食”了。积食的孩子往往会出现食欲不振、厌食、口臭、肚子胀、胃部不适、睡眠不安和手脚心发热等症状,甚至引起孩子发烧。
健胃消食片不可常用
一旦宝宝消化不良、肚子胀,不少父母会选择健胃消食片等药物来帮助,给孩子嚼上一两片。
北京同仁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钱冬梅指出,健胃消食片是一个比较安全的非处方中成药,适应人群很广,但吃的时候也要听医生或者药师的建议,特别是儿童服用前。
由于孩子胃肠道功能很容易受影响,解决消化不良的方法很多,最好的方法是预防,建立良好的生活及饮食习惯,定时起居作息,定时定量进餐,不大量进食生冷食物。
如果出现了消化不良的症状,健胃消食片可以短时间服用,用于缓解症状,但如果2~3天无效或者合并不能缓解的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大量水样便、黏液脓血便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小儿推拿有助消“积食”
相对于使用药物解决孩子消化不良的问题,专家表示,一些食物和中医保健手段对于孩子来说更适合。
李建表示,宝宝吃得过多、过饱,消化功能发生紊乱时,饮食要相对清淡些。宝宝一旦出现积食的情况,可根据具体情况服用一些消食的药物或山楂等食物,也可以采用鸡内金15g、山楂30g煎水服用,每日一剂。如果宝宝的大便干燥,腹胀明显,可以用莱菔子6g、决明子6g、瓜蒌10g煎水服用,也可起到消食导滞的作用。
小儿推拿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对脾胃不好的宝宝,要先分清虚实,才能决定推拿的方法。如果是有实证的话,可出现大便干燥、口中有味儿、不爱吃饭、舌红苔黄白厚等症状,推拿治疗时可以采用泻法。
李建介绍,具体做法是:揉板门、退六腑、摩腹、推下七节骨。板门穴就在手掌大鱼际,揉板门穴,也就是按揉手掌大鱼际部;六腑穴是一条直线,在上肢肘部到腕横纹的小指一侧,退六腑,就是用食、中指指腹自肘部向下单方向推向腕横纹;摩腹是指医者用手掌或指腹,以肚脐为中心,顺着大肠的方向在小儿的腹部推摩;七节骨指腰骶部第二腰椎至尾椎之间的直线,推下七节骨,就是医者用食指、中指指腹由上往下推,称“推下七节骨”。
专家简介:李建 主任医师
1983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学院。
擅长治疗脾胃病、咳喘症、失眠、疲劳综合症、颈肩综合征、小儿遗尿等,尤其是对小儿遗尿颇有研究,在其治疗的近千例小儿遗尿患者中,总有效率达到80%;对于老年人在咳喘时出现尿失禁,其治疗也很有独到之处,往往数剂即可见效。近年来,致力于亚 健康 引起的失眠、疲劳综合症以及颈肩综合征的研究,采用中药内服,配合针灸、刮痧、走罐、拔罐、耳穴贴豆、针刺放血、仪器理疗等,不拘于一方一法,采用综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李建的个人简介
李建毕业于山东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中共党员。著名心血管内科专家、教授。山东大学医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导师,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主任。能熟练地应用超声心动图各项技术准确诊断各种心脏疾病,特别是先天性心脏病。 在专业期刊发表论著二十余篇;主编及参编学术专著三部;参加国际心血管超声大会,论文在大会宣读并被评为优秀论文。主持山东省科技厅立项课题两项,已通过省级鉴定一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常年从事本科生教学工作,被山东大学医学院及山东中医药大学聘为兼职副教授,并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山东医科大学优秀教师。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四川华西甲状腺医生李建薇——华西医院李建医生》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uqiumeng.cn/wenda/271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