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超冬窗支出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中超冬窗支出超西甲,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历史最冷冬窗,中超转会市场让人惊喜的交易有哪些?

最佳答案转会期后期并不排除会有让人惊喜的交易。
距离中超冬季转会窗口关闭仅有一周的时间,难以想象的是,目前中超仅有8笔完成的外援转会交易,“标王”是转会费仅为546万欧元的上港外援洛佩斯,可谓是2011年开启“金元模式”以来最为冷清的一个冬季转会窗口。 虽然国内球员的转会将有一定的余地,但引进外援的时间仅剩1周。对于中超各队来说,如何在短时间内补上外援缺口成为当务之急。
根据公告,中国足协在与国际足联沟通后,无法调整冬季转会窗口截止时间,依旧是2月28日。但鉴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将在联赛正式开始前加开至少3周的国内转会窗口。 虽然转会窗口加时,对于国内球员的转会操作留有一定余地,但在外援引进方面,留给各俱乐部的时间事实上仅有一周。加之疫情影响,引进外援方面的难度也将会加大。这不仅体现在沟通效率上,在目标外援及其家人的心理层面上,也不会太容易作出效力中超的决定。
截至目前, 中超仅有8笔完成的外援交易。在新赛季中超联赛外援政策放开到每场报名5人,同时在场4人的背景下,各队引援稍显滞后。像河北华夏幸福、天津天海、大连人等俱乐部由于原有外援离队,目前在队外援人数还未达到4人,而除了北京国安、上海上港、上海申花这些亚冠参赛球队外,多数球队尚未拥有足额的5名外援。 足协还表示,已经启动向国际足联申请调整夏季转会窗口的相关工作。如果成行,将会减少一定的损失,但如果联赛在4月中旬或5月重启,在与夏季转会窗口开启1到2个月的时间段内至少会进行4场比赛,对于未能补上外援缺口的部分球队来说,联赛开局阶段可能会非常不利。
没能争取到外援转会窗口延长,对于各队影响不小,但中国足协可以调控的国内球员转会窗口延长,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因此在2月份这个往年的冬窗引援加速阶段,大多数球队是“悄无声息”,一方面受疫情影响确实增添了各队的谈判难度;另一方面,也有不少球队尚处观望状态。
本赛季参加亚冠的上海申花引援力度也不算小,一口气引进冯潇霆、曾诚等6名内援,但多为老将,重磅程度并不算高。除这些转会之外,中超冬窗再没有重磅的国内球员交易。 虽然本赛季冬窗十分冷淡,但在“加时阶段”并不会缺少重磅转会,一些在中下游中超球队效力的国脚不排除会有转会的可能,成为转会市场上的惊喜。
中超增加一个出场外援名额
最佳答案2024年1月1日,中超增加一个出场外援的名额。
在中国足协有关新赛季超甲乙三级联赛俱乐部球员转会注册有关事宜的通知中,正式明确了2024年新赛季中超联赛外援政策将采取“7655”,即全年可注册7人,冬窗可注册6人,每场可报名5人,上场5人。
中甲联赛则为“4333”,即全年可注册4人,冬窗可注册3人,每场可报名3人,上场3人。和以往外援政策相比,中超和中甲联赛都增加了一名可出场外援的名额。与此同时,转会窗口的时间也被明确。
中超中甲俱乐部的冬窗将于1月4日开启,2月28日结束,夏窗则从6月17日开启,7月15日关闭。中乙俱乐部的冬窗则从1月4日开放至3月8日,便于未能在中超、中甲找到工作的球员寻找下家,夏窗三级联赛保持一致。
增加外援名额的原因:
从中国职业联赛自身来讲,联赛品质下降,中国足球在洲际赛事表现不佳,是调整政策的最大主观原因。本赛季中超球队征战亚冠联赛,外援不给力,战绩不理想。
从中超、中甲联赛本身来讲,外援的质量好坏,直接决定了俱乐部的竞争力以及比赛的观赏性,甚至关系到整个联赛的竞技水平。从客观方面来看,亚冠系列洲际赛事以及亚洲各联赛增加外援人数的新局面也促使中国联赛不得不跟进调整。
职业联赛存在的意义,并不是只为国家队培养人才一条,否则中国的联赛就只应该是全华班。不管联赛外援是多了还是少了,年轻球员都应该向优秀的外援学习,而不是靠政策压制外援人数而获得出场机会。
中超冬窗转会结束,哪些转会操作让你印象深刻?
最佳答案本赛季中超转会如果不是大连一方最后发力,基本上没有什么能够让人印象深刻的转会操作,这个前几年相比,有点落差太大,要知道中超联赛已经连续几个赛季成为全球冬季转会市场的标王,年年都是烧钱大户。但是今年除了一个国安的巴坎布,其他的交易都是小打小闹。
说到这里我们就要说说国安的巴坎布转会了,为什么他的转会交易让人印象深刻呢?不是因为他从西甲直接来到了中超,而是另一个人,奥巴梅扬。国安和美羊羊谈了好久,几乎都要敲定了,但是恒大从中截胡,也快走到了官宣的地步了。结果呢,因为媒体的宣传,加上足协新赛季的新政策限制高价引援,所以在各方面的压力下,美羊羊的交易还是告吹了。所以国安才不得已买了一个巴坎布,就是这样也花了他们4000万欧。
然后就是大连一方了,这边大连一方还在摩拳擦掌准备新赛季的中超,马林看着手下的这帮球员,准备好好演练的他的9—1大巴阵,这样至少输球也不太难看,不至于被屠杀。结果万达回归中国足球,打乱马林的步骤,口袋里一下子就阔了起来,买了英超的顶级后卫冯特,又买了马竞的盖坦和卡拉斯科,冯特不贵,毕竟岁数已经不下了,最引人注意的是马竞的两名核心球员。盖坦和卡拉斯科加在一起才不到5000万欧,加上调节费一方相当于是花了不到一个亿买来了两个马竞球员,这买卖的确很划算啊。
果然对于王健林来说一个亿是能说是小意思。中超的引援受到政策的限制,才会出现如此大的波动,但是在真正的土豪面前,什么调节费,根本不是问题。
中超俱乐部用什么办法破解新政?
最佳答案虽然从德转会市场反馈出,中超总支出4111万欧元,去年冬窗投入全球第一的中超联赛今年的投入直降到了全球第十。这就说明足协的新政已经取得了稳步的成效,毕竟我们的中超联赛还真的不能和5大联赛相媲美,我们与英超、西甲、意甲、法甲、德甲存在的差距不是一步两步,而是一大截,但是我们每次的转会市场的投入都是稳居全球第一。
冬窗各联赛转会总支出第一名的被英超联赛获得,前5甲分别是5大联赛:1. 英超:转入86人,总支出2.270亿欧。2. 意甲:转入169人,总支出2.144亿欧3. 德甲:转入43人,总支出1.962亿欧。4. 西甲:转入71人,总支出1.496亿欧。5. 法甲:转入47人,总支出1.230亿欧。
而中超联赛在冬窗只转入66人,总支出4111万欧,位居该榜单的第10名。值得一提是本次中超冬转会总金额创下过去9年来的最低纪录。中超各队在今年足协的限令政策的大前提下,更是精打细算。各大俱乐部也只有恒大、国安、上港、苏宁、重庆、富力、石家庄、鲁能、大连人、武汉共10家俱乐部用满了5个外援注册名额,其余的几家俱乐部都未用完。
这仅仅是我们知道对外援的引援,中超豪门不在少数,想要得到自己需要的球员还是会想出一切办法的。常言说得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近日《半岛都市报》表示中超俱乐部都在用“捆绑销售”的绝妙方法破解足协颁布的限令新政。我们知道其中最重要的一条限令就是国内球员的转会身价最高不得超过2000万人民币,这样国内球员就不会再超高身价的球员。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据《半岛都市报》阐述:捆绑销售就是在购买对方主要球员是,为了抹平2000万规定的限额与球员的高身价差,顺便以2000万的价格再买入对方几名年轻球员。这样总价就可以在规定范围内提升上去。这样一来,俱乐部在没有违法新政的前提下,还能得到心仪的球员,而另一方还能收到预期中的转会费。
这一招破解真的也是滴水不漏,在没有违法规定的前提下,还能够得到自己心仪的球员,这能力不是一般的强。《半岛都市报》还进一步地发问:足协的新政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想花钱的依然拦不住,没钱花的也根本不用拦,除了能反面衬托下各俱乐部破解束缚的能力之外,唯一的作用恐怕就是应付检查了。
不知这样发展下去还能成良性循环吗?有钱的豪门还是一如既往地财大气粗,我想要的球员还是我的,我就是一家独大,其他的想要一决雌雄还得腰包能鼓起来。广州恒大、上海上港、北京国安就是一个小小的缩影,其他的球队难道只能当背景,我们的足球怎么才能百家齐放,百家争鸣呢?
青训是不是唯一的解决途径呢?足球人才多了,市场流转快了,各家球队都有了自己足够的底牌了,是不是都能与之抗衡了。每一项新政的颁布肯定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市场规律的发展也不是想要改变就能改变的,只是期待我们的足球能够快速健康地发展,良性友好的循环发展环境能够培养出更多的足球人才,而不是只为了钱,我们更需要体育精神。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2019中超冬窗支出》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uqiumeng.cn/wenda/255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