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甲基丙烯酸丁酯的介绍答甲基丙烯酸丁酯(Butyl Methacrylate)。分子式:C8H14O2;是一种无色、具有甜味和酯气味的易燃的液体;对眼睛、呼吸系统及皮肤有刺激性。主要用途是造丙烯酸酯...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江西甲基丙烯酸丁酯环评,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甲基丙烯酸丁酯的介绍

甲基丙烯酸丁酯的介绍

甲基丙烯酸丁酯(Butyl Methacrylate)。分子式:C8H14O2;是一种无色、具有甜味和酯气味的易燃的液体;对眼睛、呼吸系统及皮肤有刺激性。主要用途是造丙烯酸酯溶剂型和乳液型胶黏剂的软单体;也用于制造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和共聚物;还用作多种事物的乳化剂、整理剂、添加剂和接合剂等。

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每天《制胶》对身体有多大害处

丙烯酸乙酯: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呼吸道有刺激性,高浓度吸入引起肺水肿。有麻醉作用。眼直接接触可致灼伤。对皮肤有明显的刺激和致敏作用。口服强烈刺激口腔及消化道,可出现头晕、呼吸困难、神经过敏。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800mg/kg(大鼠吸入);1834mg/kg(兔经皮);LC508916mg/m3,4小时(大鼠吸入);人吸入约75ppm,对眼、喉有明显刺激。

刺激性:家兔经眼:45mg,轻度刺激。家兔经皮;10mg(24小时),轻度刺激。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2.209g/m3,19天,死亡率为12/18。

致突变性:微核试验:小鼠腹腔225mg/kg。姊妹染色单体交换:仓鼠卵巢150mg/L。

致癌性:IARC致癌性评论:动物阳性,人类无可靠数据。

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丙烯酸正丁酯: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其蒸气或雾对眼睛、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900mg/kg(大鼠经口);2000mg/kg(兔经皮);LC5014305mg/m3,4小时(大鼠吸入)

刺激性:家兔经皮开放性刺激试验:10mg(24小时),轻度刺激。家兔经眼:50mg,轻度刺激。

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135ppm(6小时)(孕6~15天), 植入后死亡率升高。

致癌性:IARC致癌性评论:动物可疑阳性,人类无可靠数据。

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急骤加剧。若遇高热,可能发生聚合反应,出现大量放热现象,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人对本品气味感觉阈浓度为85mg/m3 ,刺激作用阈浓度(暴露1分钟)为285mg/m3。中毒表现为乏力、恶心、反复呕吐、头痛、头晕、胸闷、伴有短暂的意识消失、中性白细胞增多症。慢性中毒:神经系统受损的综合症状占主要地位,个别可发生中毒性脑病。可引起轻度皮炎和结膜炎。接触时间长可致麻醉作用。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为麻醉剂,麻醉浓度和致死浓度几乎相同,有弱的刺激作用。

急性毒性:LD507872mg/kg(大鼠经口);LC503750ppm(大鼠吸入);人吸入725ppm,最小致死浓度;人吸入62ppm×20~90分钟,粘膜刺激;人吸入12.5~25ppm×20~90分钟,头晕,恶心,意识障碍。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狗吸入46800ppm×1.5小时/日×8日,绝对致死浓度,肝、肾有损害。

致突变性:微粒体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34mmol/L。

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109g/kg(孕6~15天用药),致胚胎毒性,对肌肉骨骼系统有影响。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若遇高热,可能发生聚合反应,出现大量放热现象,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我在使用这些单体的时候都在通风厨操作,否则就戴防毒面具。

BMA是什么意思

“BMA”的全拼为“butyl methacrylate”,意思是:甲基丙烯酸丁酯

甲基丙烯酸丁酯是一种无色、具有甜昧和酯气味的液体,商品一般加有阻聚剂。甲基丙烯酸丁酯不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溶于多数有机溶剂,主要用于有机合成,制造塑料、光学玻璃的粘结剂,纺织、皮革及造纸。

例句:Butyl methacrylate(BMA) was synthesized from n butanol and methyl methacrylate athomogeneous reaction by transesterification process.

译文:采用酯交换工艺,在均相条件下,由甲基丙烯酸甲酯和正丁醇合成了甲基丙烯酸丁酯( BMA)。

扩展资料:

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的用途:

用作聚合物的单体,用于生产改性有机玻璃、透明胶片,制造纸张、织物、皮革等整理剂、上光剂,用作涂料溶剂;用于塑料及有机物的合成;制备高聚物或共聚物的单体。

用于有机玻璃改性,并可用作纸张、皮革、纺织品的整理剂、乳化剂、上光剂、防臭剂。还可用作油漆涂料的溶剂,用作石油添加剂和粘结剂的组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甲基丙烯酸丁酯

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的对环境的影响: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其蒸气或雾对眼睛、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毒性:属微毒类。

急性毒性:LD501490mg/kg(小鼠腑腔内);11300mg/kg(兔经皮);LC5014305mg/m3,4小时(大鼠吸入)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经5%LD50,4~6个月(喂饲),中度蓄积。

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在受热、光和紫外线的作用下易发生聚合,粘度逐渐增加,严重时整个容器的单体可全部发生不规则爆发性聚合。若遇高热,可能发生聚合反应,出现大量放热现象,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甲基丙烯酸丁酯有毒吗》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