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举重 ┛奥运举重冠军向艳梅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奥运举重,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向艳梅夺得女子举重金牌,能获得这一荣誉背后付出了哪些努力?

优质回答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现在已经在陕西西安召开,9月18日下午,女子举重76公斤决赛已经正式开赛,刷新了多项全国纪录。
其中,多次夺得金牌的老将向艳梅进入决赛,最后以总成绩275公斤的成绩破了全国纪录,收获冠军奖牌。
向艳梅曾经也是里约奥运会的金牌得主,但是在事业最高峰的时候,因为身体原因暂时退役,这一次全运会,也是她退役后的首次复出。
这是向艳梅第四次参加全运会,比赛总成绩275公斤,刷新全国纪录挺举项目获得157公斤的成绩,刷新了世界纪录。向艳梅没在赛后采访的时候表示,自己在决赛时的成绩远远超过了预期想象,退役后再度复出,要经历很多的风言风语和外界的否定,感谢自己的教练和队友们一直在鼓励着不断向前,让自己以最好的状态参加比赛,才没有在比赛中留下遗憾。
向艳梅的成功,是背后付出了多少的努力才换来的成果?
每一位运动员成功的背后,都是多年来的训练和积累,只是为了在赛场上夺得最后的欢呼与荣耀。
向艳梅曾经讲过自己的举重历程,在小的时候过于依赖妈妈,到11岁了也离不开家人,动不动就哭。最后被望女成凤的父亲送到了体校练习举重,虽然练习举重,也没能让肖艳梅变成一个不依赖妈妈的孩子,但是体重教会了他努力,在训练的时候她比谁都刻苦,比谁都意志坚定。
在退役后选择复出,向艳梅承担了不小的压力,曾经的奥运冠军本身也是职业生涯最好的谢幕方式,伴随着鲜花与荣耀。但是向艳梅不甘心如此,全力备战此次全运会,在这背后需要承受的压力难以想象。
里约奥运冠军蛰伏四年夺金:老将的倔强,久违的“释放”
优质回答中新社陕西渭南9月18日电 题:里约奥运冠军蛰伏四年夺金:老将的倔强,久违的“释放”
“特别爽!特别解气!特别舒服!”18日下午,第十四届全运会女子举重76公斤级决赛赛后,出现在混采区的向艳梅满眼热泪大喊着,释放着积压已久的情绪。而在此之前,这位29岁的里约奥运冠军、举重“大满贯”选手,已蛰伏四年。
时间回到当日17时许。决赛现场,已经锁定金牌的向艳梅,最后一把挺举要了157公斤的重量,超世界纪录1公斤。而在平时的训练中,她最多只举起过153公斤,且仅有一次。湖南省举重运动管理中心总教练周均甫的原话是,“连150公斤都举得很少。”
但向艳梅决定在今天“释放自己的能量”。当这位湖南老将走向举重台,举重馆只有雨水打在顶棚的声音。提铃、发力、下蹲接铃、站起调铃、预蹲发力……凝固的空气中,向艳梅将杠铃稳稳举起。代表试举成功的三盏白灯亮起后,她扔下杠铃,双手指天,兴奋地庆祝起来。
这一刻的释放,用她的话来说,“憋了太久”。
2016年里约奥运会,向艳梅夺得女子举重69公斤级金牌,并在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再次夺金,成就举重生涯“大满贯”。但长期的高负荷训练使她遭遇了严重的胯部、腰部、腿部伤病,不得不因伤退役。直到近一年后,她才第一次回到举重馆。
“当我重返训练场,拿起杠铃的时候,觉得自己还有再去拼的激情。”在向艳梅的记忆里,恢复训练后的日子是灰色的,不仅要克服伤病的困扰,还面对着外界的否定和质疑,“这三年,很多人都在否定我,一路被否定,肯定我的只有自己和教练。”
“她走得比任何一个人都艰难。”周均甫回忆,因年龄较大,向艳梅每次训练后康复治疗的时间更长。因各种原因,她没能入选国家队,无缘世界级赛事,更无缘东京奥运会。
三年多来,这位奥运冠军一直备战的,正是本届全运会。决赛中,她一度面临后起之秀的猛烈冲击——她的抓举成绩118公斤仅排名第四,前三名均为“00后”。尤其是广东20岁小将彭翠婷,更是以抓举125公斤超过世界纪录。
“我有自信挺举会比她们强很多!”蛰伏四年之后,倔强的向艳梅“憋着一股劲”。第二把挺举举起150公斤后,她已锁定金牌,但仍决定冲击世界纪录。“最后一把157(公斤),我拼尽了全力,就是要证明我自己!”
赛后放松下来后,向艳梅直言“全身都疼”,但回顾自己超世界纪录的最后一举,她用“完美”来形容。她说,自己平时训练中比年轻队员练得更狠,年龄大了,更容易累,每天治疗时间都长达两小时,“我的伤病是很大的问题,平时能练就练,不能练就调整,这个结果没有遗憾。”
29岁,这在女子举重运动员中是毫无疑问的“高龄”。对于未来,向艳梅避而不谈,只是说要休息调整一段时间,先陪家人过中秋。“这几年,我经历得太多了,想过好的,也想过不好的。”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 奥运举重 ┛奥运举重冠军向艳梅》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uqiumeng.cn/wenda/1884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