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足球比赛为什么要有越位啊?足球越位即在进攻方出球球员出脚的瞬间,在对方半场,接球球员比含门将在内的倒数第二名防守球员距离球门更近,同时比球距离球门更近,并试图借此...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足球越位,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足球比赛为什么要有越位啊?

足球比赛为什么要有越位啊?

足球越位即在进攻方出球球员出脚的瞬间,在对方半场,接球球员比含门将在内的倒数第二名防守球员距离球门更近,同时比球距离球门更近,并试图借此位置干扰对方球员争球,干扰比赛,接门柱横梁及对方身上反弹球就会被判罚越位。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角球和界外球,球门球并不算越位 。越位对进攻方向前传球时接球运动员允许站到的位置作出严格限制。1925年规则改为“两名防守队员”,导致足球进球数马上上升。在1924年到25年间,足球联盟1848场比赛中共有4700个进球。实施本规则后,在1925年到26年上升到6373个(比赛场次不变)。1990年规则修正为允许进攻方球员可以与第二名防守方球员位于同一条线上。这一改变是足球权威人士推动的一项鼓励攻势足球并让比赛进行过程更自由的运动之一部分。2003年,FIFA提出判断越位违例比以往更严格的指引以便鼓励攻势足球。根据这一指引,球员处于越位位置不会总被判罚,而是依赖于他的行动和具体位置。在这项修订中,如果得球的队员并不处于越位位置,即使同一时刻有一个不实际影响比赛的队友处于越位位置,也不会被判罚。这样,可以通过多次合法传球瓦解对方防御,从而制造更多的进球机会。扩展资料足球造越位战术

造越位战术是足球运动防守时一个强而有力的手段,但对使用者要求非常之高,因为一旦造越位失败或被对方利用反越位战术,就会被进攻方形成单刀,随时导致失球,所以非必要时大部分球队都不会冒险使用。造越位战术常见于以下两种情况:1、防守方为了限制对方前锋游离的范围,故意将后防线压上至中圈附近。2、在防守方的半场内,防守方球员处于离进攻方球员较远或不利于防守的位置时。越位陷阱被批评为使球赛内容质量下降,同时也具备一定的风险,因为所有防守球员必须同时向前移动,如果设陷失败,攻方球员将可如入无人之境,直捣禁区。2003年修改越位规则之后,裁判将不再针对未得利的攻方球员吹判越位,更增加制造越位陷阱的风险。参考资料来源:

足球规则中的“越位”到底是怎么来的?

越位”是足球比赛规则中最早、最基本的规则之一,在第一版的足球规则中就有关于越位的规定,比手球规则的出现都要早。

虽然说中国是足球的起源地,但是现代足球的起源地确是英国。在12世纪,英国就有了足球赛,比赛在两个城市间举行,谁先将球踢到对方的城市就获得比赛胜利。这也是原始足球的基本思想,就是把球从己方领地送入对方领地。

到了19世纪,英国人开始将足球比赛规范化,在1848年出台了足球运动的第一个文字性规则《剑桥规则》,这也是早期在牛津与剑桥之间进行比赛时的一些规则。《剑桥规则》吸收了原始足球的基本思想,不允许进攻方任何无球队员游弋在球与对方底线之间,这就是“越位”的雏形。

当时的规则并没有对手球的明确规定,所以就会有人抱起球一路狂奔到对方球门里,这就引发了争论。1863年,英国足球协会成立了,制定了足球比赛的第一套通用规则,除了保留剑桥规则中的越位,还明确规定了不能手触球。于是,坚持可以手持球的一派自立门户,发展成了现在的橄榄球,坚持不能手持球的一派则发展成了现代足球。

如果没有越位规则,现代足球的战术、阵型、进攻、防守需要完全推翻,踢过球的都知道,如果没有越位,将本队前锋全部堆到对方球门前,就等后场队员的一脚长传。什么4-4-2、5-3-2,都要反过来成2-4-4、2-3-5,到那时候就只剩下一种踢法,就是中后场球员断球,大脚开到对方禁区就可以了,极端的甚至可能会出现10个前锋的情况,足球比赛也彻底失去了观赏性,足球比赛打出篮球比分也说不定。

足球为什么有越位这个规则?

根据足球有关的史料记载,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初,当时的足球技术水平还不高,战术也比较简单。场上十一个人所排列的阵型既不是今日大家所常见的“四三三”,也不是“四四二”。那时常用的阵型是“二一七”或“二二六”,前场往往有六、七个前锋参与进攻,而只留下三、四个队员进行防守,在这种进攻人数明显多余防守队员的情况下,攻守很不平衡,严重地影响了足球技、战术的发展。为了对进攻队给予适当的限制,使比赛能够更精彩一些,于是便产生了“越位”规则。它的正式条文是在1874至1875年的足球规则中开始确定的。但当时的越位规则跟现在的越位规则是不一样的。当时规定,凡攻方队员前面只有对方两个人(包括守门员)时,该队员就算越位了。从此,足球比赛就从无越位限制变成了有越位限制,队员在比赛时,特别是在进攻时就不像以前那样简单和无拘无束地进行了。

以后,在比赛实践中,对越位规则的内容又不断地进行了修改,其中1925年的那一次改动得最大。那就是规定在进攻方传球时,接球队员的前面只有守方一个队员时(包括守门员)就算越位。这种新的规则一直沿用至今,没有过太大的变化。它对现代足球运动的发展和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它不仅加重了防守的任务,促进了防守技术和战术的发展,相应的也促进了进攻技、战术的发展和提高,使足球运动技术、战术内容显得丰富多采了。

足球中的越位是怎么回事??

越位规则是在1874年的足球规则中正式规定的。不过,那时的越位规则跟现在的越位规则有很大的不同。当时规定:攻方队员攻到前场,前面守方队员如果只有两个人(包括守门员)时,那么这个进攻队员就算越位了。19世纪70年代初,足球运动开始在西方等国盛行起来,那时,普遍重视进攻,而不大注意防守。这从当时一些国家常用的比赛阵形(1217,1226)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放在前面的锋线队员竟多达六七个。攻方攻到前场,就像决堤的洪水一样,势不可挡。守方一抢到球,也往往容易偷袭成功。这样,由于进攻的人多,防守的人少,造成攻与守的力量极不平衡,严重地影响了球技和战术的发展与提高。另外,由于攻守双方缺少人数上势均力敌的对抗,比赛也就不那激烈和精彩了。为此,一些人便在战术阵形上动脑筋,有些人则在规则上想方设法给进攻一方以适当的限制。越位规则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现在运用的越位规则,是1925年规定的,它对足球运动技术和战术的发展,起到很大推动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越位规定的制度,也没有足球运动的今天。

越位,顾名思义就是越过球的位置的意思。用足球规则的术语来说就是:队员较球更接近于对方端线者,即处于越位位置。换句话说,当队员踢或顶球时,同队接球队员在对方半场内所站的位置是在球的前面,并且他与对方端线之间,只有一个对方队员时,就是越位了。

如果同队队员回传球或平行传球时(即球与接球人平行,距对方端线相等),接球人不算越位,因为他并未在球前面,仅与球平行。

判罚越位的关键,不是在队员接球时而是在同队队员传球时即同队队员踢球或顶球的一刹那。当传球时,接球队员如果不处在越位位置,而是在踢出的球在空中或在接球时跑到越位位置,不得判罚越位。相反,虽然队员在同队队员传球时处于越位位置,然后又跑回非越位位置接球,则应判罚越位。

在对方队员踢球时,同队队员停球或带球时,无论哪方的队员,无论在何位置,均无越位犯规可言。因为判定越位是指同队队员传球时的一刹那,这是判定越位的主旨和关键所在。

如果守方队员故意退出场外造成攻方队员越位属非体育的行为,裁判员不但不判攻队队员越位,反而应在成死球时给守方队员予以警告。

国际足联最新规则规定:队员所站的位置与对方最后一个防守队员平行(守门员除外),不算越位。

下列情况不能算越位:

1.队员在本方半场。

2.对方有两个较其更近于对方端线者。

3.直接接到由球门球、角球、界外球开出的球及裁判员所最后接触的球

队员如处于越位的位置,如果裁判员认为该队员没有影响比赛,没有阻碍对方的活动,或没有从所处的越位位置获得有利条件,不应判罚。

如果裁判员已判断某队员越位,但在裁判员鸣哨停止比赛以前,守方队员企图抢截而接触了球,这个球又被越位队员所控制,则不应判罚该队员为越位。这个问题在前面已经讲过,因为最后触球为对方队员。

如果裁判已鸣哨判定队员越位后,守方队员由于抢截而接触了球,这个球又被越位队员所控制,则仍应判罚该队员为越位,因为当同队队员传球时,裁判员已鸣哨并判定该队员为越位。就是说该队员已经犯规,也是我们常说的犯规在先了。

规则规定:最后触球或踢球为对方队员者,不算越位。

这一规定系指队员虽然处越位地位,但触球或踢球给他的不是同队队员而是对方队员。但如果是对方队员没有控球权时的触球将球交到队员脚下,则有越位犯规,此时判断越位的依据仍为最后触球的同队队员出球的一刹那。拥有控球权与否由裁判掌握。

队员进攻时,由于前冲使身体越过了球门线(跑入网内),裁判员应看该队员是否影响了守门员来决定是否判罚越位。

观众在看台上欣赏比赛,因为角度的关系,往往认为某队员已越位了,实际上并没有越位。因为巡边员的位置能更加准确地判断队员是否越位。

越位是足球规则中很重要的一条规则,也是较复杂的规则。从定义来讲一般球迷基本上都能理解它的精神实质。但是,足球比赛的形势错综复杂千变万化,场上队员不断地跑动,像有矛就有盾一样,有了造越位战术,也有反越位战术。

越位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越位是攻方的大“忌”,一个个极有威胁的攻势常常丧失在“越位”身上。守方也常用造越位战术瓦解对方强大的攻势,不费什么力气便可将球“抢”到而由本方踢间接任意球。

越位位置

队员处于越位位置本身并不是犯规。

队员处于越位位置:

·队员较球和最后第二名对方队员更接近于对方球门线。

队员不处于越位位置:

·他在本方半场内;

·他齐平于最后第二名对方队员;

·他齐平于最后两名对方队员。

犯规

处于越位位置的队员,在同队队员踢或触及球的一瞬间,裁判员认为其就下列情况而言“卷入”了现实比赛中时才被判为越位犯规;

·干扰比赛;

·干扰对方队员;

·利用越位位置获得利益。

没有犯规

如果队员直接从下列情况下接到球,则没有越位犯规:

·球门球;

·掷界外球;

·角球。

违规/判罚

对于任何越位犯规,裁判员应判给对方在犯规发生地点踢间接任意球。

国际足球理事会新决议1

在越位的定义中,“接近对方球门线”的意思是指头、躯干和脚的任何部分比球和对方最后第二名队员更接近球门线。手臂不包含在内。

原因:足球比赛是用头、躯干和脚来完成的,如果它们更接近对方球门线,就很可能获得利益。而如果仅手臂在前是不能获利的。

国际足球理事会新决议2

“卷入”现实比赛解释如下:

1、干扰比赛是指参与传递或触到队友传来或触到的球。

2、干扰对方是指通过明显的阻挡对方视线或移动或做出裁判员认为有可能欺骗或干扰对方队员的姿势或移动,以达到阻止对方争抢球或可能争抢球。

3、在越位位置获得利益是指在越位位置接到从球门横梁或立柱反弹回来的球或在越位位置接到从对方队员身上反弹回来的球。

原因:这些解释在2003年9月国际足球理事会年会修改后已经试用了两个多赛季,国际足球理事会的这个决议是对《足球竞赛规则》更进一步的解释。

橄榄球术语:

指快速传递前,任一队通过了斯克兰线,越位是犯规的行为。

越位属于违例,不属于犯规类型,所以即便越位多次也不会吃黄牌,违例还包括本方队员禁区内接球门球,守门员接本方队员回传球……等等。

只有犯规类型动作才有可能吃红黄牌。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足球越位来历介绍》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