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为何每界奥运会第一个出场的都是西腊希腊是奥运会的发源地国际惯例 希腊第一个出场 东道主最后一个【运动员入场】按照规定,凡被国际奥委会承认的国家奥委会均可派运动队参加奥...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冬奥会开幕式,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为何每界奥运会第一个出场的都是西腊

为何每界奥运会第一个出场的都是西腊

希腊是奥运会的发源地

国际惯例 希腊第一个出场 东道主最后一个

【运动员入场】

按照规定,凡被国际奥委会承认的国家奥委会均可派运动队参加奥运会比赛。 奥运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和最有影响的综合性运动会,通常情况下,国际奥委会主席和主办国元首都出席大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并在会上致词,由主办国元首宣布大会开幕。以往奥运会参赛国家(或地区)由主办国发出邀请,1986年9月国际奥委会执委会汉城会议决定,以后改由国际奥委会邀请。

国际奥委会章程规定,奥运会属国际奥委会的专利。国际奥委会根据申请举办城市的组织能力和财力 ,由全体委员投票决定举办下一届奥运会的城市,并由国际奥委会同获得举办权的城市签订必要的合同。主办城市必须遵照国际奥委会的章程和指示办事,一般要兴建符合标准的运动场地,并为运动员提供专门的住所,住所通常称为奥林匹克村。

开幕式

1、进场

奥运会组委会主席宣布开幕式开始。国际奥委会主席和奥运会组委会主席在运动场入口迎接东道国国家元首,并引导他们到专席就座。各代表团按主办国语言的字母顺序列队入场,但希腊和东道国代表团例外,希腊代表团最先入场,东道国最后。

2、讲话升旗

奥运会组委会主席讲话,国际奥委会主席讲话,东道国国家元首宣布奥运会开幕。奏《奥林匹克圣歌》,同时奥林匹克会旗以水平展开形式进入运动会场,并从赛场的旗杆上升起。

3、点燃火炬

奥林匹克火炬接力跑,进入运动场,最后一名接力运动员沿跑道绕场一周后,点燃奥林匹克圣火,然后放飞和平鸽。

4、运动员宣誓

各代表团的旗子绕讲台形成半圆形,主办国的一名运动员登上讲台。他左手执奥林匹克旗的一角,举右手,宣读以下誓言:“我以全体运动员的名义,保证为了体育的光荣和我们运动队的荣誉,以真正的体育道德精神参加本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尊重并遵守指导运动会的各项规则”。

5、裁判员宣誓

紧接着,主办国的一名裁判员登上讲台,以同样的方式宣读以下誓言:“我以全体裁判员和官员的名义,保证以真正的体育道德精神,完全公开地执行本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职务,尊重并遵守指导运动会的各项规则”。

6、奏乐退场

奏或唱主办国的国歌,各代表团依次退场。

7、文艺表演

这些仪式结束以后,是团体操或其他文艺表演。这是历届奥运会开幕式工作量最大、准备时间最长、花费最多的项目。东道国往往提前一两年即开始准备,并挖空心思,以期能以恢弘的气势、独特的民族精神吸引来宾。开幕式的成败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团体操和表演的效果。

8、运动员入场

闭幕式

闭幕式首先由各代表团的旗手按开幕式的顺序一列纵队进场,在他们后面是不分国籍的运动员队伍,旗手在讲台后形成半圆形。

国际奥委会主席和当届奥运会组委会主席登上讲台,希腊国旗从升冠军国旗的中央旗杆右侧的旗杆升起,主办国国旗从中央旗杆升起,下届奥运会主办国的国旗从左侧旗杆升起。主办城市市长登上讲台,并把会旗交给国际奥委会主席,国际奥委会主席把旗交给下届奥运会主办城市的市长。

奥运会组委会主席讲话,国际奥委会主席致闭幕词。紧接着,奥林匹克圣火在号声中熄灭,奏《奥林匹克圣歌》的同时,奥林匹克会旗徐徐降下,并以水平展开形式送出运动场,旗手紧随其后退场。同时奏响欢送乐曲。各代表团退场。

最后,进行精彩的文艺表演。由主办国把奥运会旗帜转交给下届主办国代表。缓缓熄灭圣火。

颁奖仪式

在奥运会期间,奖章应由国际奥委会主席(或由他选定的委员)在有关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主席(或其代表)陪同下颁发。通常情况下,在每项比赛结束后,立即在举行比赛的场地以下述方式颁奖:获得前三名的运动员身着正式服装或运动服登上领奖台,面向官员席。冠军所站的位置稍高,然后宣布他们的名字。冠军代表团的旗帜应从中央旗杆升起,第二名和第三名代表团的旗帜分别从紧靠中央旗杆右和左侧的旗杆升起。奏冠军代表团的国歌时,奖章获得者应面向旗帜。

比赛项目

根据国际奥委会的规定,凡是被国际奥委会承认的国家奥委会都可以派运动队参加比赛。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比赛项目有很多,因此每个项目的参加奥运会比赛的资格都有一定限制。

基本条件

一个项目如果要设置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就必须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只有在至少四个洲75个国家开展的男子体育运动项目/分项和至少在三个洲40个国家开展的女子体育运动项目/分项才能被列为夏季奥运会比赛项目。

只有在至少三个洲25个国家中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才能被列为冬季奥运会比赛项目。

奥运会中运动小项是运动项目或分项中的一项比赛,在奥运会中需要产生名次,并颁发奖章和奖状以作为奖励。运动小项在被列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之前,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要求是在世界范围内有足够的开展这个项目的人数和地域,并且已经举行过至少两次洲际锦标赛。主要依赖机械动力推进的项目、分项和小项不能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除正式比赛项目外,国际奥委会还授权东道国,可将本国开展较为普及的非奥运会正式项目的1—3个列为当届奥运会的表演赛,其他国家亦可派队参加。作为非正式比赛,获胜者不发给奖牌。

夏季奥运会项目

每届奥运会项目都有所变动,以下是2008年夏季奥运会比赛项目

田径、篮球、足球、摔跤、柔道、举重、射击、射箭、击剑、赛艇、马术、拳击、手球、网球、棒球、垒球、跆拳道、羽毛球、皮划艇、乒乓球、曲棍球、自行车 帆船帆板、体操、艺术体操、排球、沙滩排球、游泳、跳水、水球、花样游泳、铁人三项、现代五项。

冬季奥运会比赛项目

滑冰、短跑道滑冰、高山滑雪、自由式滑雪、越野滑雪、北欧两项、跳台滑雪、现代冬季两项、雪撬、雪车、花样滑冰、冰壶、冰球、滑板滑雪。

比赛成绩

奥林匹克的精神是重在参与,只强调运动员之间和运动队之间的竞争,并不认为这是国家之间体育实力的较量。因此国际奥委会只公布比赛成绩,并不进行各国获奖情况的统计。但是东道国、新闻媒体以及各国的奥委会都进行这方面的统计,并按奖牌或分数排列总的名次。

国际奥委会认为,精神奖励是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奖励方面,也着重在精神上和名誉上。在奥运会上获胜的前三名选手,只分别授予金、银、铜质奖章,并不发给任何物质奖励。但是各国对于获得前三名的运动员都会给以很丰厚的物质奖励,商界也会进行慷慨的赞助。许多原本默默无闻的运动员,则从一夜之间变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

重大事件

首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被尊称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的法国教育家皮埃尔.德.顾拜旦于1892年在索邦大学大礼堂首次公开提出恢复奥运会,并把范围扩大到全世界。1894年,顾拜旦致函各国体育组织,邀请他们参加在巴黎举行的国际体育大会。在同年6月16日举行12国的代表在巴黎举行了恢复奥林匹克运动大会。会议决议每四年举行一次全球范围的奥林匹克运动会。6月23日,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成立,希腊人维凯拉斯出任主席,顾拜旦任秘书长,并亲自设计了奥运会的会徽、会旗。会议还通过了奥林匹克宪章。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终于在希腊雅典正式举行。并决定此后每4年举行一次,会期不超过16天。在这一届奥运会上,也确定了奥运会由奥委会的各成员国轮流举办的原则。

女运动员参赛

1900年奥运第一次有女子运动员参加,这也是女子进入体育运动的开始。从这届开始,国际奥委会对女子参赛由默认转为公开支持的态度。国际奥委会经过数次争论,终于在1924年第22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允许女子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决议。此后,女子项目成为奥运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参赛的女运动员也越来越多。

首届冬奥会

1924年在法国夏蒙尼举办的“第八届奥林匹亚德体育周”的冬季运动项目比赛被确认为第一届冬季奥运会。以后每4年可以由夏季奥运会主办国优先承办同年的冬季奥运会。从1948年开始,为减轻主办国的负担,同一年内的冬、夏季奥运会被放到了不同国家举办;1994年,国际奥委会又决定将冬奥会与夏奥会分开在不同年份举行。届次与夏季奥运会的记法不同,按实际举办的次数计算。

里程碑式的安特卫普奥运会

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为了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丧生的人们,在开幕式上点燃了火炬,这一形式也被以后的奥运会承袭下来。本届奥运会还首次采用了国际奥委会会旗——奥林匹克五环旗。此外,开幕式上的运动员宣誓仪式和闭幕式上的会旗移交仪式也是从这一届开始的。1936年奥运首创了火炬接力并在开幕式上点燃火炬的仪式。1968年奥运增加了裁判员宣誓。

奥运会商业化运作

自1964年奥运以后耗资日益巨大,使得许多国家都不敢申请。美国举办的1984年奥运大胆革新,引入商业模式,最后获得2.25亿美元的盈利,首开奥运会获利的先河。

中国首次正式参加奥运会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正式参加奥运会,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获得15枚金牌,8枚银牌和9枚铜牌。重返奥运赛场的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洛杉矶奥运会开幕后的第一天便展示出新兴世界体育强国的风采。许海峰在男子手枪慢射比赛中所获的金牌不仅是本届奥运会决出的第一块金牌,更实现了炎黄子孙在奥运会上金牌及奖牌“零的突破”,一雪百余年来“东亚病夫”的耻辱。

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大连人刘长春代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只身前往洛杉矶赛场,尽管在100米、200米两项比赛预赛中即遭淘汰,却坚强地诠释了奥林匹克的参与精神。

名人堂

“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

顾拜旦,法国著名教育家,近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1892年,他呼吁复兴奥林匹克运动。之后于1894年6月成立了奥林匹克委员会,并于1896年在雅典召开了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现在奥林匹克已成为世界规模的体育盛会,他倡导的奥林匹克精神传遍了全球。由于他对奥林匹克不朽的功绩,被誉为“奥林匹克之父”。

国际奥委会旗帜萨马兰奇

在他担任主席期间,国际奥委会成为全球成员最多的国际组织,奥运会也走出低谷,火暴兴盛,奥运赛场更是变得异彩纷呈;更主要的是,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改革家,体育商业化、奥运职业化等都是他的首创。

当选主席后,大力改革为开放机构,使这一国际组织变得空前活跃而更富生命力。并面对现实取消所谓的业余规定,并依托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运动组织、各国家奥委会三大支柱,共同将奥林匹克推向新的纪元,使奥运会成为全球水准最高的体育赛会,主办奥运会的城市也代表了至高无上的荣誉,以及无限的商机。

国际奥委会在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领导的十九年中,成为全世界历史最悠久、最有影响力、最富有的国际组织。

奥运九金王

历届夏季奥运会获金牌最多的运动员共有四人,各自都获得了九枚金牌:

马克.施皮茨,美国男子游泳运动员

拉里莎.拉特尼娜,苏联女子体操运动员

帕沃.鲁米,芬兰长跑运动员

卡尔.刘易斯,美国田径运动员

尤伯罗斯首开商业运作先河

现任美国奥委会主席尤伯罗斯是奥运会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他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首次创造了奥运会商业运作模式,使奥运会开始赢利。从此,奥运会被赋予了新的活力。

中国奥运功臣何振梁

中国老资格的体育外交家,从1955年起就开始从事新中国的体育工作。1981年,52岁的何振梁出任国际奥委会委员,4年后以全票当选执委,1989年又以全票当选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他两次参加申办奥运会,作为北京奥申委的主要智囊为申奥耗尽了心血。

中国首金许海峰

我国著名的射击运动员。在第23届奥运会上,获男子手枪60发慢射冠军,成为本届奥运会首枚金牌得主,同时也是中国奥运会历史上的首位冠军得主,打破了中国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纪录。从教后,他带选手获得了两枚奥运会金牌。许海峰是名副其实的金牌运动员和金牌教练。

关于奥运会的知识有什么求解

奥林匹克运动会(希腊语:Ολυμπιακοί Αγώνες;法语:Jeux olympiques;英语:Olympic Games)简称“奥运会”,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世界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一届,会期不超过16日,分为夏季奥运会(奥运会)、冬季奥运会(冬奥会)、夏季残疾人奥运会(残奥会)、冬季残疾人奥运会、夏季青年奥运会(青奥会)和冬季青年奥运会。

奥林匹克运动会发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因举办地在奥林匹亚而得名。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停办了1500年之后,法国人顾拜旦于19世纪末提出举办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1894年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成立。1896年举办了首届奥运会(1916年、1940年、1944年的奥运会因世界大战而停办)。1960年举办了首届残奥会。2010年举办了首届青奥会。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是德国人托马斯·巴赫。

2008年,中国承办了北京奥运会和北京残奥会。2014年,中国举办了南京青奥会。目前,北京正在申办2022年冬奥会,若成功,北京则成为全球首个承办过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

象征

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在奥林匹克主义指导下,以体育运动和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庆典——奥运会为主要活动内容,促进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道德全面发展,沟通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在全世界普及奥林匹克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社会运动。奥林匹克运动包括以奥林匹克主义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以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各国奥委会为骨干的组织体系和以奥运会为周期的活动体系。

1894年06月23日,当被尊称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的法国教育家皮埃尔·德·顾拜旦(法文:Coubertin)与12个国家的79名代表决定成立国际奥委会、开创奥林匹克运动时,这一壮举曾一度成为人们讽刺的对象。而在百年之后的今天,奥运会已成为普天同庆的节日,奥林匹克运动也吸引了202个国家和地区的积极参与。

1998年,著名的《生活》杂志刊载了历史学家精选的过去千年中最重要的1000个事件和人物,1896年顾拜旦恢复奥运会的壮举也跻身其中,被誉为千年盛事之一。

奥林匹克运动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罕见的杰作,它将体育运动的多种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影响力远远超出了体育的范畴,在当代世界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化、艺术和新闻媒介等诸多方面产生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影响。奥林匹克运动不仅构成了现代社会所特有的体育文化景观,以其特有的文化魅力愉悦人们的身心,更以其强烈的人文精神催人奋进,生生不已。

奥林匹克运动是时代的产物,工业革命大大扩展了世界各民族之间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各国交往日益密切,迫切需要以各种沟通手段来加强国际间的相互了解。奥林匹克运动正是为适应这种社会需要而出现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宣言

1892年11月25日,顾拜旦男爵在巴黎索邦大学举行的庆祝法国田径运动联盟成立5周年大会上发表了一篇精彩演讲。他号召人们“坚持不懈地追求、实现一个以现代生活条件为基础的伟大而有益的事业。”这个内容极其丰富、热情四溢的历史性演讲,后来被人们称为《奥林匹克宣言》。1914年,欧战爆发。这份演讲稿在战乱环境中未能公开刊登,顾拜旦只能悄悄地把它藏匿起来。1937年,顾拜旦因心脏病急性发作去世,那份曾经令人振奋和激动的宣言,随着演讲稿的不知去向,也似乎渐渐被遗忘。但热衷研究体育历史的法国外交分析专家弗朗索瓦·达马侯爵始终坚信手稿原件尚在人间,他通过当年报纸留下的点点滴滴间接信息,凭着蛛丝马迹走遍欧洲、北美、非洲。最终,达马侯爵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瑞士一家银行的保险箱中发现了它。由此,达马侯爵成为了顾拜旦《奥林匹克宣言》传播的唯一权利人。

1994年,在纪念奥运百年活动期间,国际奥委会以英文、法文在内部出版了仅1000本《奥林匹克宣言》小册子,以此公布这份珍贵手稿的存在。2008年1月2日,为纪念顾拜旦诞辰145周年,中、法、英3种文字的《奥林匹克宣言》全球首发庆典在北京举行。在《奥林匹克宣言》手稿遗失百年后,在中国进入奥运年时,经国际奥委会罗格主席和版权所有人法国达马侯爵同意,文明杂志社全球首次出版发行了中法英三种文字的《奥林匹克宣言》。

标志

奥林匹克运动有一系列独特而鲜明的象征性标志,如奥林匹克标志、格言、奥运会会旗、会歌、会徽、奖牌、吉祥物等,这些标志有着丰富的文化含义,形象地体现了奥林匹克理想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内涵。

象征着五大洲团结。其中,蓝色代表欧洲;黄色代表亚洲;黑色代表非洲;绿色代表大洋洲;红色代表美洲。五环相连代表5大洲的团结和全世界的运动员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相聚一堂。

《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奥林匹克标志、奥林匹克会旗、奥林匹克格言和奥林匹克会歌的产权属于国际奥委会专有。国际奥委会可采取一切适当措施使奥林匹克标志、旗、格言和会歌在各国和国际上获得法律保护。

奥林匹克会旗于1913年由顾拜旦亲自设计,长3米,宽2米。1914年为庆祝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恢复20周年,在巴黎举行的奥林匹克代表大会上首次升起。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正式采用。奥林匹克会旗上面是蓝黑红三环,下面是黄绿两环。

该圣歌在1896年第一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上首次演唱,但当时并未确定其为奥运会会歌。20世纪50年代后有人建议重新创作新曲,作为永久性的会歌,但几经尝试都不能令人满意。国际奥委会在1958年于东京举行的第5次奥运会上最后确定还是用《奥林匹克圣歌》(《撒马拉斯颂歌》)作为奥林匹克会歌。其乐谱存放于国际奥委会总部。从此以后,在每届奥运会的开、闭幕式上都能听到这首悠扬的古希腊乐曲。

奥林匹克格言(Olympic Motto)亦称奥林匹克口号。奥林匹克运动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强(Citius, Altius, Fortius)”。这一格言是顾拜旦的好友、巴黎阿奎埃尔修道院院长迪东(Henri Didon)在他的学生举行的一次户外运动会上,鼓励学生们时说过的一句话,他说:“在这里,你们的口号是:更快、更高、更强。”

顾拜旦借用过来将这句话用于奥林匹克运动。他曾经对此作出自己的理解,这或许是对奥林匹克精神最好的阐释: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the Olympic Games is not to win but to take part, just a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life is not the triumph but the struggle. The essential thing is not to have conquered but to have fought well."

(“奥运会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正如在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成功,而是奋斗;但最本质的事情并不是征服,而是奋力拼搏。”)

1920年,国际奥委会将其正式确认“更快、更高、更强(英文:Swifter,Higher,Stronger)”为奥林匹克格言,在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上首次使用。此后,奥林匹克格言的拉丁文“Citius, Altius, Fortius”出现在国际奥委会的各种出版物上。奥林匹克格言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虽然只有短短的六个字,但其含义却非常丰富,它不仅表示在竞技运动中要不畏强手、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而且鼓励人们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不甘于平庸、要朝气蓬勃、永远进取、超越自我,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限。

《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奥林匹克精神对奥林匹克运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首先,奥林匹克精神强调对文化差异的容忍和理解。其次,奥林匹克精神强调竞技运动的公平与公正。人人平等,实现更高、更快、更强的理想。正如已故美国著名黑人田径运动员杰西·欧文斯所说“在体育运动中,人们学到的不仅仅是比赛,还有尊重他人、生活伦理、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以及如何对待自己的同类”。

《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没有任何歧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相互理解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

奥林匹克日

1948年01月,国际奥委会在第42次全会上将每年的06月23日定为奥林匹克日,举行庆祝活动,纪念国际奥委会的诞生,宣传奥林匹克理想和推动普及运动。自1987年起,国际奥委会发起了“奥林匹克日长跑”。

奖牌

1896年,在雅典举行的第1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冠军获得的是一枚银质奖章和一个橄榄枝做的花冠,亚军获得的是一枚铜质奖章和一顶桂冠。此奖章是由法国艺术家儒勒·夏普朗精心设计的。

第2届奥运会在巴黎举行,竞赛规程规定要颁发“特别富有艺术意义”的奖品,结果取消了奖章,而给每个奥运会参加者发了1枚长方形的纪念章,图案是勇士手执橄榄枝。

随后几届奥运会,各自的奖章图案设计各具风格,没有形成固定的样式。直到1928年,奥运会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举行,奖章由意大利佛罗伦萨艺术家朱塞佩·卡西奥里教授设计,图案是象征友爱、和睦、团结的手抱橄榄枝的女塑像。这枚奖章不仅授予运动员,也授予与奥运会同时举行的艺术竞赛的优胜者。自此,以后各届奥运会奖章正面的图案保持不变,只把举办地名与届数作相应的变更。

圣火

奥运圣火首次出现是在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当时是顾拜旦提出了这一想法,但仅限于在体育场附近的一个喷泉盛水盘上点燃圣火。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点燃圣火的仪式,起源于古希腊人类自上天盗取火种的神话,在奥林匹亚宙斯(Zeus)神前,按宗教的仪式在祭坛上点燃火种,然后持火炬跑遍各城邦,传达奥运会即将开始的讯息,各城邦必须休战,忘掉仇恨与战争,积极准备参加奥运会的竞技比赛,因此火炬象征着和平、光明、团结与友谊等意义。

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为了纪念大战结束,燃点了象征和平的火焰;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期间在一座高塔上燃烧着火焰,而且火种由奥林匹克以聚光镜取得。1934年,国际奥委会确认燃点圣火仪式并于1936年07月20日在奥林匹亚举行了取火仪式(1936年柏林奥运会)。

吉祥物

在奥运史上,吉祥物第一次出现在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此后吉祥物就成为构成一届奥运会形象特征的主要成分。国际奥委会和历届奥运会组委会对吉祥物的设计要求都很高,每1届奥运会吉祥物的揭晓都吸引了世界的关注,成为当届奥运会的亮点。

在吉祥物的艺术形式上,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以前,奥运会吉祥物大多以举办国有特色的动物形象为创作原型,一般是一个物种。1992年后,奥运会的吉祥物出现了人物,或者是完全虚拟的形体,数量也有变化。1998年长野冬奥会吉祥物有4种,2000年悉尼奥运会吉祥物有3种,2004年雅典奥运会吉祥物有两种,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更多达5种。不管是什么样的形式,其基本的创作核心是有利于表达当届奥运会的主题,有利于表现主办城市独特的地域特征、历史文化和人文特色,同时有利于市场开发和保护。

现代奥运会产生了造型多样的吉祥物。每个吉祥物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们都有富有活力的性格,体现了友谊和公平竞赛的奥林匹克理想。吉祥物首次在奥运会上发挥显著作用是在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在近些年的奥运会中,吉祥物的作用得到了加强。吉祥物将奥运会价值拟人化了,为其赋予实际的形体并使之广为儿童所接受,这是当今奥运会识别项目中其他形象所无法比拟的。

宣誓誓词

奥运会誓词于1913年由国际奥委会通过,1920年正式实施(1916年奥运会因一战停办)。

运动员:“我以全体运动员的名义,保证为了体育的光荣和我们运动队的荣誉,以真正的体育道德精神参加本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承诺不使用兴奋剂,尊重并遵守指导运动会的各项规则”。

裁判员:“我以全体裁判员和官员的名义,保证以真正的体育道德精神,完全公开地执行本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职务,尊重并遵守指导运动会的各项规则”。

仪式

开幕式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1、奥运会组委会主席宣布开幕式开始,国际奥委会主席和奥运会组委会主席在运动场入口迎接东道国国家元首,并引导他到专席就座;

2、演奏或演唱主办国国歌。

3、开幕式文艺表演,东道主引以为傲的历史文化、生活风貌都会充分展示。如北京奥运会对四大发明、丝绸之路、武术的展示,伦敦奥运会对工业革命、英国民主运动和流行音乐的展示。一般开幕式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型体育文艺表演的效果。

4、各代表团按主办国语言的字母顺序列队入场(但希腊和东道国代表团例外,按惯例希腊代表团最先入场,东道国最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则是按照简体汉字笔画顺序排列入场);

5、奥运会组委会主席讲话;

6、国际奥委会主席讲话;

7、东道国国家元首宣布奥运会开幕,

8、升奥林匹克会旗,奏《奥林匹克圣歌》

9、各代表团旗手绕主席台形成半圆形,主办国的一名运动员登上讲台,他左手执奥林匹克旗的一角,举右手宣誓;

10、主办国的一名裁判员登上讲台,以同样的方式宣誓;

11、奥林匹克火炬接力跑进入运动场,最后一名接力运动员沿跑道绕场一周后点燃奥林匹克圣火,放飞鸽子。

闭幕式

1、奥运会闭幕式首先是国际奥委会主席和东道国国家元首的欢迎仪式

2、升东道国国旗,一般在中央旗杆左起第三杆,第二杆为奥林匹克会旗

3、文艺表演

4、各代表团的旗手按开幕式的顺序1列纵队进场,在他们后面是不分国籍的运动员队伍,旗手在讲台后形成半圆形

5、男子马拉松金银铜牌颁奖,由国际奥委会主席担任颁奖嘉宾。该仪式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首创,寓意男子马拉松作为人类坚强意志和毅力象征,在所有奥运会项目中赋予最崇高的荣誉和地位。

6、奥运会志愿者致谢仪式,有运动员代表向志愿者鲜花,表达对他们为奥运会做出贡献的表彰和致敬,此仪式为北京奥运会闭幕式首创。

7、升希腊国旗,奏希腊国歌,一般在中央旗杆左起第一杆。

8、奥运会组委会主席致辞

9、国际奥委会主席致闭幕辞,按照惯例,他会以一句话对本届奥运会做出评价,并宣布奥运会闭幕,邀请全球青年参加下一届奥运会。奥林匹克会旗徐徐降下,奥林匹克会歌奏响。

10、奥运会旗交接。下届奥运会主办国的国旗从右侧旗杆升起。主办城市市长登上讲台,并把会旗交给国际奥委会主席,国际奥委会主席把旗交给下届奥运会主办城市的市长。

11、下届奥运会东道主8分钟文艺表演,该仪式由2004年雅典奥运会首创。

12、奥林匹克圣火熄灭。

13、运动员狂欢。

颁奖仪式

在奥运会期间,奖章应由国际奥委会主席(或由他选定的委员)在有关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主席(或其代表)陪同下颁发。通常情况下,在每项比赛结束后,立即在举行比赛的场地以下述方式颁奖:获得前三名的运动员身着正式服装或运动服登上领奖台,面向官员席。冠军所站的位置稍高,然后宣布他们的名字。冠军代表团的旗帜应从中央旗杆升起,第二名和第三名代表团的旗帜分别从紧靠中央旗杆右和左侧的旗杆升起。奏冠军代表团的国歌时,所有奖章获得者都应面向旗帜。

奥林匹亚德

奥林匹亚德是对每4年举行一次奥林匹克竞技会这一周期的称谓。人们也常把奥运会称为奥林匹亚德。古代奥运会的举办年都是闰年,现代奥运会亦沿袭旧制。1894年成立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时即决定举行现代奥运会,但第一届奥运会直到 1896年才召开,就是因为这一年是闰年。现代奥运会始终遵循奥林匹亚德的原则,即使因战争无法按期举办奥运会,每逢闰年仍算一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1940年和1944年即沿袭此例。战争结束后延至1948年才举行第14届,也是因为这一年是闰年。这一周期的称谓不适用于冬季奥运会,冬季奥运会是按实际举办次数来计算的。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冬奥会开幕式各国元首入场》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