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乒乓球﹞女子乒乓球张怡宁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女子乒乓球,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张怡宁的个人简介是什么?具体点的

优质回答姓名:张怡宁(Zhang Yi'ning).
籍贯:北京 .
性别:女 .
生日:1982年10月5日 .
身高:1.70m.
体重:52kg.
项目:乒乓球(中国国球).
打 法:右手横握球拍,两面反胶。弧圈结合快攻打法.
底 板:蝴蝶牌张怡宁 胶 皮:正手环球999,反手Yasaka .
性 格:沉稳内向.
最崇拜的运动员:邓亚萍 .
教育背景: 初中
爱 好:游泳 .
最难忘的一场比赛:八运会团体比赛决赛第一场胜杨影 .
打球经历:5岁打球,1994年进北京队,1996年进国家队.
以往战绩:
1997年八运会团体亚军; 1998年亚洲锦标赛团体冠军; 1998年马来西亚公开赛女子单打冠军; 1998年意大利公开赛女子单打冠军; 第45届世乒赛女单亚军。
张怡宁头发短短的,眼睛大大的,眉毛浓浓的,总冷着一张脸---简直酷毙了。张怡宁打球,干脆利落。15岁刚出道,便在名将云集的八运会上不折不扣地扮演了一回“名将杀手”,将李菊、乔红、齐宝华一干明星齐刷刷斩于拍下,一鸣惊人;1999年,初次参加国际大赛的她,又拿了45届世乒赛女单亚军,实在不是一个简单的女孩子。 电话里约她采访,她的声音也是那么清脆干净,绝不拖泥带水;见了面,才发现假小子似的她笑起来竟如孩子般天真,有一口雪白的牙齿,像亦舒笔下的人物。
“我属于比较顺的那种。”张怡宁老练地说,依旧掩不住眼神里的那抹稚气。 东单 童年的张怡宁好动且淘气,看了电视剧“排球女将”就天天扑拉着自各儿的气球,学小鹿纯子练习“晴空霹雳”。望女成凤的妈妈王凤英见她如此活泼,便带她报了不少业余兴趣培训班。开始是舞蹈,可小张怡宁似乎对站姿、手位练习什么的并不感兴趣,没两天便退了班;接着是武术,但老师说她个子太小,年龄也不够,于是再次退出;然后又是游泳,这回张怡宁倒乐意,高兴得“如鱼得水”,然而先天条件的限制---肩太靠前---却又使她离开了游泳池。最后,喜爱乒乓球的舅舅把宁宁领到了北京东单业余体校乒乓球队。宁宁眼前仿佛“哗”一下出现了一片新天地,她爱上了乒乓球。 那是1987年,张怡宁5岁。 乒乓球这个新奇的玩具牢牢吸引住了张怡宁。
非常值得庆幸的是,她在这方面特别有天赋---不是每个人都幸运到在5岁时就找准了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的。张怡宁绝对力量不大,但爆发力好,球感尤其不错。 在舅舅的指导下,她把“游戏”玩得游刃有余,从中获得了极大的快乐和成就感。于是有一天,还是舅舅,他她领到了东城区业余体校教练的面前。 初次见面,教练并未发觉这个瘦瘦小小的小丫头有些什么过人之处,反倒是因为已过了报名时间而不肯留下她。深深了解宁宁的舅舅急于想向教练证明,宁宁不是一般的孩子,竟举着宁宁的小手对教练说:“这孩子特坚强,特能吃苦。您看,这上面拉了道口子,她一点儿都没哭。” 也许是舅舅的诚意打动了教练,教练答应宁宁留下试训两天。没想到试训尚未结束,教练便悄悄跟宁宁说:“咱可就留在这儿,不去别地儿了啊。”
6岁半,宁宁上小学了,就是体校附近的铁路二小。宁宁家住陶然亭,每天早上6点30,都是爸爸张启源骑着那辆小三轮,从宣武骑到东城,送宁宁上学,风里来雨里去,从没间断过。“父母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爸爸妈妈的坚持,我可能也打不到今天。” 世界亚军张怡宁如是说,眼里是深深的感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宁宁每天最盼望的,就是下午四点钟,放学的时刻。一下课,她就飞奔到体校训练,直到晚上六七点,才摇晃着回家,乐此不疲。 那时在宁宁的眼里,东单是个挺可爱的地方。有乒乓球,还有一堆小伙伴。大家一块儿训练,一块儿淘气。
“干什么淘事儿都是我带头。”说这话时,宁宁带着三分得意。”那会儿我们体校跟东单公园离得特近,我们组6个人,每次休息的时候都偷偷溜到旁边公园玩去。也不走正门儿,翻墙,爬假山吧,也是不走铺好的石板路,专门捡不好走的山石爬……给教练逮住了挨罚,别人打一下手心,我要打两下,因为都是我带的头。” 教练名叫赵建国,40多岁了,主抓张怡宁。在他手里,宁宁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9岁时张怡宁第一次代表东城区出战,赢了,拿了北京市冠军。 说起来,这冠军还有一小半是哭回来的。宁宁一路过关斩将,闯进决赛,对手是平常打过的一位小伙伴,宁宁从来没输给她过。前两局两人打成了1比1,第三局打成了15比13,对方领先。宁宁一下子傻了,没想到知根知底的对手会突然变得这么厉害,自己竟拿她一点辙都没有,从来没打得这么辛苦过!越想越委屈的宁宁竟“哇”地一下痛哭起来,哭得好伤心。 这一招可是对手没料到的,分了神的她在泪眼盈盈的宁宁面前没能绷住那口气儿,输了。
什刹海.先农坛 什刹海业余体校门前临街的玻璃橱窗,不少人路过时都会停驻片刻。上面是一张张人们熟悉的面孔:王涛、张津京、奎媛媛……不久之后,这里应该再添一位,当然就是张怡宁了。 带她的教练叫王碧玲,是王涛的启蒙教练王西天的女儿。算起来,王涛似乎还应是张怡宁的师叔。王教练师出名门,身手不凡,在她手里的一年半,宁宁的反手技术长了一块。第一次参加比赛,就取得了个人第6,团体第4的成绩。 然后是唐鑫森教练。唐教练是南方人,说一口好听的软软的普通话,可训练起来却绝不“心慈手软”。事业心极强的他,看到了宁宁的潜质,对她要求尤其严格。起初宁宁不大能接受,不过十一二岁的孩子到底开始懂事了,知道教练是为自己好,就还是很配合地完成教练布置下来的训练计划。 配合的结果是进步。唐教练的心血没有白费,张怡宁偏慢的整体速率上去了,开始具备同高水平选手抗争的实力。 “什刹海四年,生活过得特别充实,老提着一口气。”那是一段积累的日子,为着将来的蓄时待发奠定了基础。
1994年底,张怡宁到了先农坛---北京市体工大队。在那里,张怡宁遇到了她乒乓生涯中最关键的人物---李隼。 “张怡宁是94年底进的北京二队。那时我在一队,一直听说有这么个小孩不错。95年全国少年比赛我看了一下,小孩儿球一般,但气质很好,输赢都不动声色。结果那回她把当时的全国少年冠军唐娜赢了,2比0。第一次打正式比赛就进了前8,还可以啊。这孩子身体条件一般,但手感很好……”
辉煌战绩:
张怡宁5岁开始打球,1991年进入省队,1993年进入国家队,右手横握球拍,两面反胶,弧圈结合快攻打法。张怡宁球风硬朗,打法凶狠,已经取代王楠成为中国女子乒乓球的领军人物。2004年雅典奥运会首夺女子双打(与王楠)冠军,并夺得女单冠军。2005年夺得第48届世乒赛女单冠军,实现世锦赛、奥运会和世界杯的大满贯。
1998年亚锦赛女团冠军、女单第五;第13届亚运会女团冠军;马来西亚公开赛女单、女双冠军,黎巴嫩公开赛女单第五、女双亚军,中国公开赛女单第五、女双第三,意大利公开赛女单冠军、女双第三,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女单第五;
1999年世乒赛女单亚军、女双第三名,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女单第五;
2000年第45届世乒赛女团冠军、女单亚军,国际乒联巡回赛总决赛女单冠军,日本公开赛女双亚军(与张莹莹);
2001年第46届世乒赛女团冠军、女单、女双第3名;世界杯女单冠军,国际乒联巡回赛总决赛女单亚军;九运会女团冠军、女单亚军、混双第三;
2002年美国、丹麦、波兰公开赛女单、女双冠军;世界杯女单冠军;国际乒联总决赛女单冠军、女双亚军;第14届亚运会女单冠军,女双、女团亚军;
2003年克罗地亚公开赛女单、女双冠军,第47届世乒赛女双冠军,女单亚军,混双八强,世界杯女单第三名;
2004年世乒赛女团冠军,国际乒联巡回赛韩国站、长春站女单、女双冠军,新加坡站女单冠军、女双四强,克罗地亚站女双四强,日本站女单冠军、女双亚军,雅典奥运会女单、女双冠军,世界杯冠军,国际乒联巡回赛女双冠军;
2005年卡塔尔、日本公开赛女单冠军,中国公开赛(深圳站)女双冠军,总决赛女单冠军,48届上海世乒赛女单冠军、女双冠军(和王楠),成为继瓦尔德内尔,邓亚萍,刘国梁,王楠,孔令辉后,世界乒坛的第六位大满贯得主。世界杯女单冠军,四夺世界杯冠军;
2006年卡塔尔公开赛女单、女双冠军,科威特公开赛女双冠军,克罗地亚公开赛女单亚军、女双冠军,第48届不来梅世乒赛女团冠军,世界杯女单亚军;
2007年萨格勒布世乒赛和王楠合作夺得女双冠军,女单第三,世界杯女单亚军。
2007年世乒赛女单第三名,斯洛文尼亚公开赛女双冠军(与郭焱),科威特公开赛女双冠军(与李晓霞)。
2007年中共十七大代表
2008年第49届世乒赛女团冠军,最佳球员
张怡宁的故事:乒坛绝无仅有的双圈大满贯,被大20岁老公宠上天
优质回答 一
1981年10月5日张怡宁出生在北京市宣武区陶然亭畔的一个小胡同里。
父亲张启源和母亲王凤英都是插队知青,刚回到北京没几年,母亲王凤英在一家职工医院做药品管理员,父亲张启源则是在一家工厂上班。
1986年5岁的张怡宁被喜爱乒乓球的舅舅带到了北京市东单业余体校乒乓球球队,在这里张怡宁才找到了适合自己,好玩儿的“ 游戏 ”。
父亲张启源刚开始也只是想让女儿找一个健身项目、多掌握一门技能,但是随着张怡宁在乒乓球上的练习,教练建议张启源可以让张怡宁尝试一下走职业的道路。
从张怡宁家到北京市东城区 体育 运动学校,需要倒车,跨越三个区,为了接送张怡宁练球,妈妈王凤英每天5点就得起床。
抱着女儿一起挤公交,晚上7点才能回到家做饭,张启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于是他主动请缨,承担起接送张怡宁的任务。
当时张启源还在工厂的科室里面上班,为了接送女儿练球,他主动要求上夜班,白天的时候好接送女儿,这样的生活张怡宁和父亲张启源坚持了4年。
9岁的时候张怡宁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冠军,那次也是她第一次代表东城区参加比赛,这个比赛有一半还是她用眼泪哭到手的。
当时和张怡宁一起进入决赛的另一位伙伴张怡宁很熟悉,两人此前私下打过好几次,都是张怡宁赢球。
这一次决赛中,前两局两人打成1比1平,第三局最后时刻张怡宁13比15(当时还是21分制)落后,张怡宁感觉快要输了,而自己从来都没有输给过对方,心里委屈的就哭了。
而对手一看张怡宁哭了直接就傻了,不知道怎么打了,于是张怡宁最终取得了这场比赛的胜利,拿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冠军。
拿到这个冠军之后不到一年张怡宁就被北京市体校的王碧琳教练相中,于是1991年10岁的张怡宁正式进入北京市体校学习。
二
1994年,张怡宁入选北京队,她来到北京市体工大队训练,在这里她遇到了她乒乓生涯中最关键的人物—李隼,在李隼的指导下,13岁的张怡宁才正式开启了自己职业乒乓球运动员的生涯。
1995年,张怡宁进入国家集训队,在这次集训中张怡宁从刚进队时排名第35位,经过三轮训练比赛之后,张怡宁一跃成为第六名。
也是如愿以偿地进入了国家队,天资聪颖又勤奋的张怡宁很快就在国家队里成长了起来。
1997年国家队备战第44届世乒赛,因为张怡宁打法与小山智丽(何智丽)相似,所以张怡宁被指定为邓亚萍和王楠的陪练,这种高水平的对手让张怡宁的水平提高的很快。
不久之后,在四国热身赛上张怡宁就拿下了女单、女双、混双三项冠军,状态好得惊人。
接下来的第八届全国运动会上,这是张怡宁首次参加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团体比赛中她先后击败了乔红、李菊、杨影、齐宝华等等冠军级名将。
这场全运会让年仅15岁的张怡宁声名鹊起,不过两年之后的世乒赛上,尽管张怡宁一上来就将王楠“挑落马下”,但最终她也只是收获了一枚银牌。
2000年,世乒赛在马来西亚举行,张怡宁和队友一起获得了女团金牌,但同时她再一次拿到女单银牌,这让她感到自己好像总是有一层东西突破不了。
这场比赛的失利,也影响了张怡宁接下来在悉尼奥运会预选赛上的表现,她先后输给杨影、孙晋,拱手将悉尼奥运会的入场卷让给了别人。
无缘奥运的张怡宁心情非常的低沉,于是她向教练请了半个月的假回到了家中,父亲张启源明白了女儿的处境。
他这样对女儿说:“宁宁你太顺了、人生哪有一帆风顺的。就像逆水行舟,你把舵掌好了,就前进,舵掌偏了,就有可能触礁,落入低谷,怎么办,浮起来,超速前进”!
父亲的言语让张怡宁豁然开朗,她决定以赛代练,练出真正的水平以便将来比赛的时候能出更好的成绩。
三
2001年,心情平复的张怡宁在年初就参加了波兰和雅典两站公开赛,并且在比赛前她还得了重感冒,带病上场依旧拿到了这两场比赛的冠军。
在之后张怡宁连续获得了世乒赛女团冠军、女单和女双季军,世界杯女单冠军,全运会女团冠军、女单亚军,国际乒联巡回赛总决赛冠军等等。
2002年张怡宁卫冕世界杯女单冠军、国际乒联总决赛女单冠军、釜山亚运会女单冠军,中国乒乓球女队开始正式的进入到张怡宁的时代。
这张张怡宁独自出门买菜的照片引发了大家的猜想,一部分人认为徐威是一个假富豪,其实没有多少钱,所以张怡宁才在嫁入豪门之后还亲自买菜做饭。
一部分人则是认为徐威根本就不爱张怡宁,所以都不请保姆照顾她的生活。
对此徐威很生气,但张怡宁完全不在意网友们说什么,她认为她只是在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不会因为别人的言论而生气。
2010年中旬,张怡宁在经过了大半年的休整之后,想要进修学业,她认为自己的前20多年都是在打球,学业都荒废了。
但丈夫徐威认为结婚了就应该以家庭为重,于是夫妻两人有了结婚以来的第一个矛盾。
五
张怡宁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想法,后来徐威也站在张怡宁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觉得她不应该把张怡宁当作一个金丝雀。
2010年10月张怡宁进入北京 体育 大学研究生班深造,没过多久她就被学校安排去到威斯康星大学深造。
于是夫妻俩开始了两地分居的生活,当然两人几乎每天都通电话,而且徐威也是经常到美国探望张怡宁。
2011年6月张怡宁去医院检查,发现自己怀孕了,丈夫徐威得知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就是让张怡宁休学赶紧回到香港养胎,毕竟这个徐威已经50岁了,算是老来得子,非常的在意。
但张怡宁认为自己是运动员出身,才刚怀孕完全没有必要大惊小怪,直到2012年年初随着妊娠反应越来越严重,张怡宁才返回香港等待生产。
2012年4月2日,张怡宁在香港生下了女儿“俏俏”,尽管家里聘有月嫂,但徐威还是请假在家照顾了张怡宁50天。
张怡宁在家休养了不到半年,就返回威斯康星大学继续完成自己的学业,徐威在周末的时候就会带着女儿到香港与张怡宁团聚。
2013年6月,张怡宁以全优的成绩如愿以偿的拿到了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生学历,之后安心地返回香港照顾年幼的女儿。
到了2014年4月,女儿俏俏两岁了,张怡宁也打算出去工作了,得知这个消息国内的许多俱乐部以及北京队,包括中国乒协都是发出了邀请。
就在张怡宁考虑的时候,前任女队主教练施之皓也向张怡宁发来邀请,原来施之皓在卸任女队主教练之后,担任中国乒乓球学院的院长。
六
这个时候丈夫徐威又有意见了,她认为张怡宁最起码应该等到女儿上小学之后再出去工作,这个问题张怡宁自己也意识到了。
毕竟丈夫工作那么忙,女儿一直让阿姨带也不合适,于是她请动自己的父母前往香港帮她照顾女儿,她则是前往位于上海的中国乒乓球学院担任院长助理。
周一到周五在上海工作,周末张怡宁就会回到香港陪伴老公、女儿和父母,每一次丈夫徐威都亲自接送张怡宁。
2015年,中国乒乓球学院在欧洲筹办训练基地,于是张怡宁和前奥运冠军陈玘被派往欧洲。
张怡宁算是世界乒坛最有影响力的几位运动员之一,所以尽管是在欧洲,她依旧有着很多的粉丝,在欧洲的工作也是开展得非常顺利
就这样女儿慢慢长大了,张怡宁开始给女儿报各种兴趣班,起初张怡宁也想让女儿练练乒乓球,不说拿冠军,最起码会打。
毕竟一个乒乓球奥运冠军的女儿不会打乒乓球说出来也有点尴尬,但是女儿俏俏在练习几次之后就彻底对乒乓球失去了兴趣。
反而对钢琴和画画有着很浓厚的兴趣,有一天女儿突然间说:“妈妈你给我生个弟弟或者妹妹吧”。
这是俏俏的一个好朋友经常有弟弟一起陪玩,而俏俏总是一个人,张怡宁其实内心也早有生二胎的打算,但一直没下定决心。
听女儿这么一说,又和丈夫徐威一商量,两人都决定生二胎,在2019年年初张怡宁终于再次怀孕。
这一次张怡宁已经38岁了,属于高龄产妇,在2019年11月张怡宁顺利生下儿子。
张怡宁和徐威的婚姻从一开始就被质疑,但是她们用时间告诉了大家,只要相爱,年龄、距离都不是问题。
最主要的是张怡宁在结婚之后也完全没有沦为婚姻的附庸,而是有着自己独立的事业和生活,这才是“大魔王”!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女子乒乓球﹞女子乒乓球张怡宁》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uqiumeng.cn/wenda/1857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