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4位奥运举重冠军:有人用奖金还债,有人去世后妻女靠水滴筹治癌最佳答案感动了全国人民,让无数人心疼流泪的全红婵,终于有了属于她的回报。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妈妈得了重病,...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奥运举重,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4位奥运举重冠军:有人用奖金还债,有人去世后妻女靠水滴筹治癌

4位奥运举重冠军:有人用奖金还债,有人去世后妻女靠水滴筹治癌

最佳答案感动了全国人民,让无数人心疼流泪的全红婵,终于有了属于她的回报。

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妈妈得了重病,14岁的年纪就想赚钱给妈妈治病,分担家庭的重任。

获得冠军后的她,有更高的知名度。有人给她送辣条,有人给她送商铺和住房,游乐园的年卡也有了。

最重要的是妈妈的病也有着落了,让她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专心她的封神之路。

大家只知道跳水梦之队,却不知道还有举重梦之队。

体育 圈里有句话:只有穷人家的孩子才会去练举重。

事实确实如此,相比其他运动,练举重很省钱。同时练举重太苦,只有他们才能坚持。

贫苦家庭出身的他们,练习举重为的就是改变命运。

谌利军

谌利军11岁刚上体校时,父亲病重,全靠母亲谌友珍撑起了整个家。

尽管学校免去了他的学费,可家里依然负担不起生活费。

教练蒋益龙不愿放弃这个好苗子,便自掏腰包承担了 谌利军的生活费。

2012年 谌利军的父亲过世,母亲为了儿子的前途,每天打3份工没日没夜的工作。

即便 谌利军拿下了不少大赛金牌,有了奖金。但是他的工资和奖金全都用来还债了。

家里还是特困户,房子还是爷爷在世时建的,房屋简陋,墙体开裂,地上还有漏雨留下的印记。

7月25日,东京奥运会举重男子67公斤级决赛中,谌利军挺举上演逆转夺得金牌。

夺冠后,这位从特困家庭走出来的世界冠军的故事被大众熟知,广大网友为之动容。

为此谌利军还在平台上感谢网友帮他找到了代言。

侯志慧

1997年, 侯志慧 出生于湖南省桂阳县, 比谌利军小5岁。和谌利军一样,侯志慧的家庭也不富裕。

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她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也是一名留守儿童。

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侯志慧下河摸鱼、爬山上树,就是个假小子。

2008年, 桂阳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 , 侯志慧被桂阳三中举重教练李志平看中。

靠着父母在外务农,年迈的爷爷奶奶省吃俭用来维持她的学费和生活费。

俗话说穷人孩子早当家,侯志慧也知道这是她唯一的出路,只有早点做出成绩,有了奖金才能为父母减轻负担。

2012年,侯志慧就进入了省队,她更加刻苦地训练,即便放假了她也不愿意回家。

跟大多数贫困运动员一样,不仅是为了抓紧时间训练,更是为了省下回家的路费。

侯志慧获得奖金之后,第一时间寄给父母贴补家用。

2015年,侯志慧顺利进入国家队,并夺得 世青赛 和 青运会 48公斤级双料冠军。

直到今天,侯志慧在 东京奥运会上,获得了这块承载着整个家庭的金牌。

龙清泉

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举重56公斤级金牌被18岁的小将龙清泉拿下。

说到他的履历,如同一张白纸。在这之前他从来没有参加过国际大赛。

1999年,9岁的龙清泉开始练举重,06年进省队,08年进国家队,3个月后拿到奥运冠军。

不少人会感慨这就是个天才少年。国际举联主席在赛后曾说:“我相信他将开创自己的时代”。

龙清泉出生于湖南湘西苗族自治州龙山县,家境贫寒。 比赛之前,龙山县广电局特意到他家安装有线电视。

举重的道路上,龙清泉靠着师兄的援助才能坚持下来。这位贵人叫赵波。

赵波是一名退役的湖南籍举重选手,和龙清泉是老乡,但他的家庭条件还不错。

作为一名举重运动员,他深知龙清泉的不易,经常给龙清泉买衣服,和生活用品。

北京奥运会,赵波自费买机票门票,就为了到现场给龙清泉加油打气。

如果没有赵波无私的援助,也就不会有现在的龙清泉。

才力

才力,前中国举重运动员。1970年,出生于辽宁昌图,2003年,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而去世。享年33岁。

15岁时,代表辽宁省出战,参加了全国首届 青运会 ,参与了举重比赛中的最大级别110公斤级,最终更是拿下了冠军。

从此之后,开启了自己的举重运动员生涯。

才力一生共获得全国冠军40多个,亚洲冠军20多个,所以被称为“亚洲第一力士”。

1997年,才力选择了退役。

1998年与 抚顺的举重女队成员刘成菊喜结良缘。本以为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才力退役的5年里,本身家庭就不富裕的他一直被伤病困扰着。

因为过胖,他在找工作时会受到歧视。 贫穷到买不起肉。

由于身材过于肥胖、高强度的训练等原因。 他患上了 高血压高血脂、肾小球炎和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多种疾病。

直到去世,家里的存款只有300块钱。

才力去世后,他的妻女仅靠 微薄的收入度日。

才力之女才巾涵,曾两度在网上通过水滴筹平台筹款,用于治疗自己和妈妈的癌症。

昔日的冠军家庭沦落到了这个地步,不禁令人唏嘘。

才力之所以在退役之后,为生计发愁。

一方面是没能学知识文化,没有一技之长,退役之后,在 社会 上缺乏谋生手段。

另一方面,一身的疾病,使他根本无法正常工作。

而这是大多数举重运动员退役之后所要面对的现实。

在举重的过程中,脊柱往往需要承受较大的重量,导致椎骨磨损,椎间盘突出、髌骨损伤等,这种损伤都很难治愈。

他们能举起生命难以承受的重量,却无法打败伴随他们一生的伤病。

谌利军、侯志慧虽然家境贫寒,但在这个网络发达信息爆炸的时代,他们无疑是幸运的。

如果才力晚十几年出生,赶上这个网络信息发达的时代,是不是也会有人为他送房子,出钱为他治病呢?

我想再怎么差劲应该也不会让这个冠军家庭穷困潦倒吧。

举重天才姚丽,改名改国籍,拿下奥运冠军,为何直言和中国没有关系?

最佳答案近几年来,中国在世界上的各种大型体育竞赛中都屡创佳绩,成绩斐然,国内人才济济,优秀运动员层出不穷。绝大部分运动员在比赛获奖后,都会感谢国家和教练的悉心培养,可见他们对中国都怀有感恩之心,且也明白自己在世界舞台上就代表着中国。但也有部分运动员在接受国家的悉心栽培后却为了成功而“走捷径”——改国籍,成为外籍选手。例如日本乒乓球华裔选手张本之和及举重冠军姚丽,他们都在中国体坛初露头角后就选择转变国际,受到不少非议,今天要谈及的就是举重冠军姚丽。

姚丽,现在在各大网站上搜索此名,相应出现的都会是一个哈萨克斯坦举重运动员名字——迈娅马内扎。事实上,马内扎于1985年11月生于中国辽宁,乃中国国籍公民。在某次机缘巧合下,姚丽参加了一次辽宁省举重比赛,恰逢当时辽宁队教练现任中国国家队教练的朱明武一眼相中了姚丽的举重天赋,于是邀请姚丽加入辽宁省队。在随后的几年内,朱明武对姚丽悉心培养,激发姚丽的卓越举重天赋,而随后姚丽又跟随着教练转战湖南举重队,且入队不久后她与当时的好友赵常玲就常常被派去哈萨克斯坦作外援。

姚丽随后便逐渐进入举重生涯的黄金时期,且一路都取得不错的成绩,就当所有国人都以为她将在世界舞台继续上为国争光之时,她却与当时的队友赵常玲一起加入了哈萨克斯坦国籍,并且改名为迈娅马内扎,赵常玲为祖尔菲娅。

更改国籍和姓名之后的姚丽于2010代表哈萨克斯坦出战广州亚运会夺得冠军,在随后的各场世锦赛中数次斩获桂冠,荣誉满身。2012年出战伦敦奥运会,以成绩245kg打破了奥运会记录并夺得金牌。

一时风头无二的马内扎,却在因在伦敦奥运会新闻发布会上否认自己与中国的关系,而被推向了舆论顶峰。在新闻发布会上,面对中国记者用中文采访自己的行为,姚丽表现出极大的不满且作出抗议,要求采访记者只能用英语或俄语进行提问。许多国人在感到愤怒的同时,也好奇究竟是何原因让姚丽选择放弃中国国籍而加入哈萨克斯坦?

此事要追溯回2007年的一次人才交流计划上,当时国家体育总局开展此计划为的是支援外国运动事业,但没想到姚丽却利用此机会暗中疏通关系,加入了哈萨克斯坦国籍,享受更好的待遇,毕竟当时国内的举重行业人才济济,竞争激烈。更改国籍,让姚丽的事业发展得更为快速,也让她已成为哈萨克斯坦当地的体育明星。兴许是忘本的人冥冥之中总是要受报应,在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结束不久后,马内扎在某次比赛中被查出使用违禁药物兴奋剂,一时间举世哗然,她也因此被取消了比赛资格且终身禁赛。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发展的更好,就无可厚非,但是类似姚丽这种在接受国家的培育后却更改国籍否认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实在是令人不齿。虽说体育无国界,但对于运动员而言基本的职业道德操守还是必须具备,毕竟国家曾投入如此大量的人力物力培养,忘本之人势必遭国人唾弃。

参考文献:

《国际政治视角中的中美体育体制与政策》

思考体育(关于百多年来中国体育思想演化的梳理和反思)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奥运举重〉奥运举重冠军》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