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举重冠军曾拿60枚金牌却穷死,妻女都患癌向社会求助最佳答案在常人看来,奥运冠军头顶光环,星光闪耀,令人艳羡。然而,这些运动员背后的生活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精彩。许多运...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奥运举重,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举重冠军曾拿60枚金牌却穷死,妻女都患癌向社会求助

举重冠军曾拿60枚金牌却穷死,妻女都患癌向社会求助

最佳答案在常人看来,奥运冠军头顶光环,星光闪耀,令人艳羡。然而,这些运动员背后的生活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精彩。许多运动健儿因为常年训练而导致了一身的疾病,而且很难再找到满意的工作。

曾经的“亚洲第一大力士”才力就是在退役五年后因为一身疾病而离开了人世,他的死因是过度肥胖造成的睡眠呼吸停止综合症,直接原因是由于贫穷治不起病。作为中国举重运动员,才力荣誉满身,他曾获得过40多个全国冠军,20多个亚洲冠军。

退役后的五年无疑是才力人生中最难熬的日子,大块头的他除了举重基本找不到适合他的活干,而且每顿饭都需要很多的补充。随着年龄的增长,硕大的体型成为一种负担,对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慢慢地让他患上了睡眠呼吸停止综合症。最终因为没钱治病,死于“肺部感染造成的呼吸衰竭”。

医药费是很大的一笔开销,而这位巨人还要养家糊口。在才力逝世一个月后,才力家属才获得了5万元的关怀基金。然而,才力的妻子和女儿的生活也并不好过。

才力的妻子刘成菊退役前也是辽宁举重队运动员,曾经拿过3次全国冠军。在一次例行检查中刘成菊被查出了乳腺癌,这个原本贫困的家庭再一次遭受磨难。在刘成菊不知情的情况下,她的女儿在微博上求助:“我父母曾经是体育运动员,曾经为了国家付出了那么多,现在没有人管了。我没有了爸爸,不能再没有妈妈,难道就没有人帮帮我吗?没有人再关注我们了,这个世界难道就这样无情吗?”

点击看大图

这条微博后来被大量转发,她家的情况也受到多家电视台采访,一些爱心人士都为她给出了力所能及的帮助,也有医院为刘成菊免费提供治疗。感激之余,刘成菊发自内心的感叹:“就是去要饭,也不会再让孩子练体育。”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即使刘成菊不让女儿去练体育,但是女儿也不幸患上甲状腺双侧乳头状癌症晚期。家中的全部收入只有母亲每月的2000元,刘成菊的女儿才巾涵呼吁爱心人士能为她的手术募集善款。

才巾涵在某众筹平台上发布了一篇名为《我不想死,请帮帮我这个无助的16岁女孩》的文章,本次募集资金200000元,至发稿时众筹平台的数据显示,以募集105974余元。刘成菊说女儿治病需要60万,家里再加上借来的一共就4500元。

孩子的病让做母亲的刘成菊也是十分内疚,因为刘成菊以前也患过癌症,那时没有时间带女儿出去玩,而才巾涵十分懂事,每次回家她都会帮妈妈熬药,然后做饭再给慢吃。因为担心女儿的病情,现在的刘成菊身体状态也并不是很佳。她的大腿内部起了很多脓包,孩子有病她十分着急。

现在的刘成菊还会经常回忆起和丈夫才力一起练体育的日子,那时一段美好的日子,但是假如给她选择重来的机会,刘成菊表示绝不会选择练体育。他们一家三口无疑是不幸的,好在现代处于信息时代,她和女儿也才会得到了社会的更多帮助。

农村出身的世界冠军,退役后128万卖掉9枚奥运金牌,后来怎样?

最佳答案真正之人,必能造福于人类。——亚里斯多德

如今的运动项目中,最令人瞩目的莫过于女排,游泳,跳水,乒乓球等。很少会有人关注举重这个运动项目,导致举重运动员也很难被观众所记住。在举重运动员中有一位世界冠军她在11年的运动生涯中,夺得了9枚金牌。为了给家乡建一所希望小学以128万卖掉了奥运金牌。

农民出身

陈晓敏出生在广东省一个贫困的小山村中,家中祖辈都是以酿造米酒为生的农民,生活较为贫困。在家中排行老二的陈晓敏从小就懂得父母的艰辛,只要有时间她都主动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逐渐地,她就展现出了超出常人的力量,同龄人扛不起的一桶水,她轻轻松松就扛起来了,家里的人都称她为大力士。与同龄人相比,陈晓敏的身材较为粗壮,在11岁时本县体校来到当地小学选择运动员时,一下子就看中了她。

父母知道陈晓敏性格坚强能吃苦练体育将来会有发展。在父母的支持之下,陈晓敏开始了自己举重的运动生涯。训练举重第一件事情就是得锻炼增长肌肉力量,每天早上五六点她就开始起床晨跑以及相应的锻炼。

小小年纪的她面对这些苦却从未有过抱怨,而是持之以恒的完成了每天的训练。

陈晓敏在举重方面的天赋被省体校所发现,在1990年进入了广东队开始接受正规专业的举重训练。训练难免会发生意外,在一次训练中发生了一些事故,导致陈晓敏的左腿神经严重拉伤。

教练连忙带她去医院检查,通过诊断医生告诉陈晓敏她的左腿有残疾的可能。陈晓敏听到之后十分的震惊,在运动生涯才刚刚开始的时候,却遇到这样的事情,让她根本没有办法接受。然而难过了一会儿之后,她立即对教练说到这件事情先不要让她的父母知道。

她不希望,因为自己的病情让父母过于担心。好在她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左腿很快就恢复了。这次受伤的事情,父母是在一个月之后才了解,那时候的陈晓敏已经活蹦乱跳。

因兴奋剂离开国家队

在训练过程中,陈晓敏十分聪明好学,她懂得在训练中找出自己的缺点,并让教练帮忙改正这些缺点。除了平日里训练举重之外,只要一有时间,她就开始拿起一本英语单词自学英语。

很多人都以为她将来想凭借着英语要考取文凭。她对此回答道,她学习英语并不是想要考取文凭,而是她想读懂、读好。

凭借着聪明好学,15岁的她被选进了国家队,第2年就参加了七运会。这是她第一次参加真正意义上的举重比赛,最终她拿下了七运会五十四公斤级冠军。

家里的亲朋好友通过电视都了解到了这一消息。父母也为她感到十分的骄傲,从那次开始,陈晓敏的成绩一直在不断提升,给家里带来各种各样的金牌。

1997年陈晓敏因为一次意外离开了国家队。回家之后,关于陈晓敏使用兴奋剂的问题被禁赛两年的消息也逐渐传来了。很多新闻报道都称陈晓敏从此将会消失在举重台上,她的辉煌也到此为止。

陈晓敏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举重,而是依旧保持着大运动量的训练。只要一有比赛,她都会参照她所在级别的冠军成绩进行挑战,每次挑战成功之后,她都会给自己颁发一枚金牌。

意义重大的奥运金牌

付出总会有收获,陈晓敏如愿以偿地再次进入了国家队。在参加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前一段时间,陈晓敏由于训练过量导致身体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连基本的举重动作都做不了。她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慢慢开始练。

从举空杠铃练起再逐一添加重量,在第2次选拔赛中,陈晓敏只拿到了第8名的成绩。这样的成绩根本就无法参加奥运会,好在领导决定给她一次机会。在第3次选拔赛中,陈晓敏拿到了冠军,成功成为奥运会参赛选手。

在那一年奥运会中,陈晓敏夺得了女子63公斤级举重金牌。当她拿到这一块金牌,看着五星红旗升起的那一刻,陈晓敏的眼泪落了下来。为了这一块金牌,她花费了11年的时间,这个过程太辛苦太残酷。这枚金牌对她的意义十分重大,它见证了这11年来她所付出的泪水汗水。

获得这枚金牌之后,陈晓敏就选择退役了。在她的职业生涯中,先后获得了9枚世锦赛金牌,一次奥运金牌,打破了11次世界纪录。

128万的奥运金牌

然而那一枚用汗水泪水以及血水换来的金牌,却在2003年被陈晓敏公开拍卖了。很多人都以为陈晓敏退役之后生活艰辛,不得不拍卖这块金牌来维持生计。这一枚有着特殊含义的奥运金牌,最终以128万的价格被广东的一家酒店所拍下。

陈晓敏并没有像公众所想象的那样将128万花在自己身上,在拍卖结束之后,她便回到家乡将这笔钱建成了一所希望小学。当时家里的人得知她打算将这一枚奥运金牌拍卖的时候都极为反对。

她却表示金牌在她身上她能看到的只有荣誉和光辉,如果建成一所学校,她所能看到的是许多孩子灿烂的未来以及笑容。乡亲们面对陈晓敏的做法都十分感激,陈晓敏也得到了众多网友的点赞支持。

陈晓敏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回馈社会,体现的不仅仅是一种社会责任,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思想境界。在她的帮助之下,家乡的小孩能够有一所设施完备的小学,对于他们的未来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陈晓敏的无私奉献也将会在她们心里留下一颗感恩的种子。

后来陈晓敏还曾参加“中国胸模大赛”并拿到了第 10名的好成绩,这消息也引发了公众的热议。面对公众的讨论,她回答道:在退役之前,她一直在为国家的荣誉而战,如今,她想为自己而战。每个人对自己的生活选择都不同,不管以怎样的生活方式都值得尊重。

如今的陈晓敏已经移民到了意大利,并将自己多年积攒的积蓄与朋友成立了一家移民公司。她勇敢地做了自己,成为了生活里的冠军,我们也期待她在生活中能够活出不一样的精彩。

退役当搓澡工、嫁还俗和尚、开店成老板,举重冠军邹春兰现状如何

最佳答案东奥会中国举重队喜讯连传,继 汪周雨拿下金牌后,同一天队友李雯雯又夺冠了!她以碾压性优势,成为女子举重87公斤级的冠军!

中国举重队由此成功取得7金一银,突破纪录。

骄人的成绩,让大家为之沸腾。

这么多年来,中国确实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女子举重运动员,有奥运健将,也有全国冠军。

比如曾6次拿下全国举重金牌的邹春兰,她不光成绩喜人,退役后起起落落的人生经历也令人十分感叹。

2000年9月23日,这位29岁的举重冠军邹春兰心情复杂地走出吉林体工大队,手里攥着队里发放的一次性伤病补偿加药费,总共8万块。

从1987年进入体工队到1993年退役,再加上食堂工作的这几年,邹春兰已经在体工队生活了十多年,早已熟悉了这里的一切,离开这方天地,她能干点什么呢?

不久全国人民都知道了,手握6枚金牌的前举重冠军邹春兰在澡堂子当搓澡工。

后来,在妇联和 体育 局的帮助下,邹春兰开起了洗衣店,迎来新生活。

2015年,邹春兰和丈夫关掉了洗衣店,准备回老家开办农村合作社。

回望邹春兰的人生,做运动员一方面给她带来了荣誉,另一方面却又让她饱经生活的坎坷。成为举重冠军,再到开办干洗店,都像是命运的偶然。

邹春兰1971年出生于吉林省梅河口,她是农家子弟,从小力气就大。当被老师建议举杠铃试试时,懵懂的邹春兰举起了90斤,这让老师十分欣喜。

这偶然的尝试,让邹春兰走上了运动员之路。

经过训练,她很快就崭露头角。1988年,在全国举重冠军赛中获得44公斤级的抓举、挺举和总成绩3枚金牌,后两项还打破了世界纪录。

两年后,邹春兰再次斩获48公斤级的举重冠军,打破全国纪录,她成了炙手可热的 体育 新星。

然而好景不长,1993年的全运会上,邹春兰只拿到了第七名。眼看事业发展到了尽头,邹春兰选择了退役。

但她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除了举重外没有一技之长,被安排去了食堂打杂,每月只能领到364元的转业工资,这对于伤病累累的邹春兰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

然而即便是这样的待遇,3年后也拿不到了。邹春兰只好拿了8万元的“买断费”,自谋生路。

她回到家乡梅河口,在业余体校任举重队教练,但授课成绩不理想,于2002年秋离开。

邹春兰练 体育 出身,不怕吃苦,为了生活她尝试过很多工作,承包养鸡场、烤羊肉串、甚至工地搬砖……不是缺技术就是生意不好,或者身体实在吃不消,每一个工作最后都难以为继。

邹春兰思来想去,只得在男朋友周绍成的介绍下,去了澡堂帮人搓澡。

搓一次能拿1.5元,高峰时能搓50个人,但长此以往,本就心脏不好的邹春兰觉得胸闷难受,加上这澡堂就快要被转卖出去,包吃包住的待遇没有了,以后的日子怎么过?

怕露宿街头的她非常渴望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生计艰难,一直陪伴身边的男朋友周绍成给了邹春兰很大的安慰。

他是一位还俗的出家人,对邹春兰很贴心。两人情投意合,结成了夫妻。

当时他们都在澡堂打工,一个月拢共能挣800元,每天精打细算,战战兢兢地讨生活。

也有退役运动员创业发家过得相当不错的,但邹春兰不敢想,那些都离自己太遥远了。

没想到机会很快就来了。她在澡堂被人认出来,新闻刊出,引爆全国热议。

澡堂女客爆棚,好多客人想一睹冠军真面目,也不乏真心想帮助邹春兰的人,只为让她能多赚一点。

很多热心企业伸出了橄榄枝,邀请邹春兰去工作。

其中一家聘请她为销售形象代表,将来去各地进行宣传活动,把自强不息的故事传递给全国人们,报酬是每月一千元,同时为她解决一年的住房租金。

夫妻俩盘算了一下,毕竟学历学识没跟上,还是踏踏实实学一门手艺比较可行。

妇联和吉林 体育 局得知邹春兰的想法后,就提供了几个项目供她参考。夫妻俩选择了干洗店项目,妇联半边天洗衣工程办公室为邹春兰提供了一整套的洗衣设备,并派专人来为她选址。

2006年9月,“伊好洗衣店”开张了,夫妻俩非常开心。邹春兰对来之不易的洗衣店投入了全部心血,洗得干净,收费也低廉,冲着她冠军名气而来的人们在得到满意的反馈后,渐渐成了店铺的老客。

因为店铺的租金高,邹春兰还让丈夫学了修鞋技术,多赚一点算一点。

第二年,又一份意想不到的'惊喜”降落在了邹春兰身上。

早年因为练举重,邹春兰外表有些男性化,每天都需要对着镜子用镊子拔胡子,重庆一家整形美容医院得知她变美的心愿后,主动联系她,为她免费提供美容整形。

经过“修饰”的前冠军,看着镜子里倍添秀气的脸庞,露出了笑颜。

美容医院还联系了一家婚庆公司,为夫妻俩拍婚纱照、补办了婚礼。老周牵着邹春兰的手,笑得分外开心。

“变得更有女人味”的梦圆了,但邹春兰还想要个孩子,这个愿望却还未能达成。

经过医生诊断,邹春兰体内雄性激素比男性还高,例假紊乱,很可能是当年训练时教练让吃“大力补”造成的后遗症(大力补是一种合成类固醇,当年合法,目前已成竞技类 体育 比赛中的禁药),生育的梦想只能暂时搁置了。

但这并不影响夫妻俩的感情,邹春兰表示,将来或许会领养一个孩子。

邹春兰得到帮扶后,渐渐走出了困境。经营干洗店没法大富大贵,但维持生活是没问题的。

有一次,一家高尔夫球场来人,满满当当的椅套、衬衫、床单、打口布等,把店铺的过道都堆满了。听说这是球场老板特意指定下属送来“伊好洗衣店”洗的,就冲着冠军的名声而来。

邹春兰听了,心里很感动。她和店铺员工一起,洗得格外用心。

自己过好了,邹春兰不忘积极回报 社会 。

洗衣店招工对下岗工人特别倾斜,还为多位残疾大学生提供了免费的洗衣培训;听说长跑运动员艾冬梅生活困难想要拍卖金牌,邹春兰专程跑到北京资助她;汶川地震时,她又捐出了2个月的盈利……

2015年,邹春兰和丈夫决定关掉洗衣店,回老家重新开办合作社,也许是养殖场 ,也许是农庄,一切皆有可能。

经历了风雨洗礼的前举重冠军,早已蜕变,和多年前迷茫的搓澡工不能同日而语。无论选择哪一条路,想必他们会有更好的发展。

#邹春兰#、#举重#

作者:芬尼

责编:Seven Dreams

内定成绩开除田亮、私吞教练奖金?她怎么不受影响还能一路向上?

体操队美女如云、游泳队帅哥扎堆,他们不当运动员也能靠脸吃饭吧

当过黑道大嫂、后成豪门情妇,这位港姐退圈后开公司又变亿万富婆

8年拿60块金牌退役后成保安,为什么33岁因没钱看病早逝?

最佳答案导语:作为一个优秀的运动员,在台上那么辉煌的几分钟,背后需要付出的努力和汗水,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而一场比赛下来,能够让大家记住的也永远只有冠军,但是毕竟冠军只有一个,所以大部分的运动员,都注定是默默无闻的。而且,还有许多曾经辉煌过的运动员,退役后却过的穷困潦倒。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当年的举重英雄才力:8年拿60块金牌退役后成保安,33岁因没钱看病早逝

举重这个体育项目,一直以来都被大家所诟病。因为它对于运动员的伤害确实是比较大的,许多练习举重的运动员,最后都落了一身的疾病。才力于1970年出生在辽宁昌图,因此一出生看上去就要比一般的孩子大,所以父母取名才力。才力从小就生得壮实,也非常的能吃,力气非常的大。但是因为家里穷,所以才力很早就辍学了,帮着家里干些活。

因为经常干农活,才力的力气一天天的变大,一个人可以干好几个人的活。后来有一天,才力的天赋被一个举重教练发现,那时候国家队正缺乏优秀的举重运动员,教练看到在田地里面干活的才力,于是说服了他的父母,让他进入到了体校进行专业的训练。一开始才力的父母坚决反对,后来听说将来可以拿奖金,比在家里干活赚得多,父母才同意。

15岁的时候,才力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比赛,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首届举重大赛。才力代表辽宁队参赛,并且拿下他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冠军奖杯。接下来才力的举重道路就像是开了挂,在8年的时间里面一连拿下了60个冠军,其中有40过国内冠军,20个亚洲冠军。

有得必有失,长期高强度的训练,最终压垮了才力的身体。后来因为身体负荷太大,不得不选择退役。而那时候作为退役的运动员,并没有其他好的出路,没有代言也没有综艺节目。才力靠着奖金和退役补偿金过日子,很快就为生计而发愁起来。最后为了谋生,才力不得不当了一家公司的保安,可是因为举重落下的后遗症——睡觉呼吸暂停综合征,才力经常上班的时候打瞌睡,最后被辞退。

2003年,才力的病情加重,父母让他去医院,但是家里没有积蓄,根本没钱看病。最终,年仅33岁的才力,因为没钱看病,英年早逝。去世时,家里仅剩下300元存款。曾经作为一个如此辉煌的举重冠军,最后落得这么一个凄惨的结局,实在是令人唏嘘。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奥运举重冠军退役后没钱看病卖金牌》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