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大国工匠 “水立方”无缝切换冬奥“冰立方”,这是怎么做到的?答北京冬奥首个改造场馆完工!“水立方”无缝切换“冰立方”据市重大项目办介绍,国家游泳中心&ldqu...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北京2022冬奥会,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大国工匠 “水立方”无缝切换冬奥“冰立方”,这是怎么做到的?

大国工匠 “水立方”无缝切换冬奥“冰立方”,这是怎么做到的?

北京冬奥首个改造场馆完工!“水立方”无缝切换“冰立方”

据市重大项目办介绍,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改造工程11月27日正式完工,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第一个实现完工的改造场馆。目前,场馆比赛大厅内已开始新一轮的场地转换结构搭建,全新的冰面将于年底前完成。

“水立方”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标志性场馆,承担了游泳、跳水、花样游泳等水上比赛项目。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将承接冰壶和轮椅冰壶比赛项目。该场馆在2019年首次完成游泳池与冰场的转换,成为世界首座完成“冰、水转换”的场馆,实现了“水立方”变为“冰立方”的华丽转身。当年12月,场馆成功举办了中国青少年冰壶公开赛,并完成了赛道认证,成为第一个开启了高规格冰上赛事、并率先进入实战测试阶段的冬奥场馆。

根据改造方案,“水立方”改造涉及建筑、结构、防水、膜维修等工程领域,约70个独立施工区,50000平方米的改造面积。“改造中最大的难点在于,保有水立方水上功能的基础上新增冰上功能的水、冰转换。”市重大项目办城区场馆建设处处长黄晖透露,在比赛大厅中部通过搭建可转换结构及安装可拆装制冰系统,从而形成具有4条标准赛道的冰壶场地。这种转换模式不仅实现了“水立方”与“冰立方”互换,还实现了转换材料重复利用,大幅降低后期拆除改造成本。

目前,按照原定测试赛计划,“水立方”已启动第二次“水冰转换”工作,比赛大厅内已开始新一轮的场地转换结构搭建,全新的冰面将于年底前完成,也将为公众提供新一轮的冰上体验活动场所。

市国资公司国家游泳中心总经理介绍,国家游泳中心由“水立方”改造成“冰立方”后,比赛大厅将具备冰上赛事、水上赛事及大型商业活动的承办条件。赛后,将在游泳季和冰上季之间不断切换,春夏秋三个季节将成为“水立方”,用于水上运动;冬季则变身为“冰立方”,用于开展冰上运动,成为奥运场馆可持续利用的典范。

同时,为做好场馆的后期运营,国家游泳中心还利用南广场地下空间建立了两块冰面,一块为标准冰场、另一块为冰壶场地。届时,将作为奥林匹克中心区冰壶项目体验基地,为大众提供开放的平台,为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提供助力。

水立方的简介是什么?

水立方简介:

国家游泳中心,别名“水立方”、“冰立方”,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2020年11月27日,国家游泳中心冬奥会冰壶场馆改造工程通过完工验收,“水立方”变身为“冰立方”。国家游泳中心利用南广场地下空间建立了2块冰面,一块为标准冰场、另一块为冰壶场地,将作为奥林匹克中心区冰壶项目体验基地,为大众提供开放的平台,为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提供助力。

水立方的历史信息:

水立方始建于2003年12月24日,于2008年1月正式竣工。2018年8月,承办北京2022年冬奥会冰上项目,改造场馆已经初步形成改造方案。

2018年12月26日,国家游泳中心正式开始改造,改造后的国家游泳中心将在比赛大厅新增冰壶场地功能,满足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事需要。

2020年11月27日,国家游泳中心冬奥会冰壶场馆改造工程通过完工验收,“水立方”变身为“冰立方”。

游览水立方也可以了解一下景区的注意事项:

1、参观水立方需要安检,尽量携带轻便的行李。

2、去游泳或者水立方嬉水乐园建议带好泳衣、毛巾、拖鞋、洗漱用品等,里面买东西价格较贵。

3、孕妇、身高在1.4米以下的儿童以及60岁的来人必须穿着救生衣游玩,并有成人陪同。

“冰立方”即将向公众开放参观体验

“冰立方”即将向公众开放参观体验

“冰立方”即将向公众开放参观体验,“冰立方”比赛大厅4月起开放赛后参观体验。大厅内,冬奥形象景观、赛时看台、冰壶赛道全面保留,“冰立方”即将向公众开放参观体验。

“冰立方”即将向公众开放参观体验1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国家游泳中心由“水立方”华丽转身为“冰立方”,圆满完成冰壶和轮椅冰壶项目的保障任务后,从4月起面向公众开放参观体验,公众将领略到“原汁原味”的冬奥赛场原貌。接下来,服务于群众冰上健身和普及冰壶运动的冰上运动中心,以及水上运动区域也将陆续开放。

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后,“水立方”向世界展现了特大型奥运场馆赛后利用的“中国经验”。伴随着“冰立方”各功能区域陆续向公众开放,“冰上和水上运动双轮驱动”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由此全面启动实施。

国家游泳中心总经理杨奇勇介绍,4月至5月中旬,冬奥赛场原貌参观旅游项目将为市民提供一次难得的冬奥赛场沉浸式体验机会。“‘冰立方’将保持完整原貌开放,市民不仅能在冰场上组队玩冰壶,还可参观装备区、更衣区、领奖区、媒体区等。”杨奇勇说。

在“冰立方”的大厅内,冬奥形象景观、赛时看台、冰壶赛道全面保留;赛时体育展示演出继续上演;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继续“上班”,把“赛场感”还原给观众。大家可触摸来自苏格兰原产地的冰壶,体验制冰师和科研团队打造出的高水准冰壶赛道,登上奥运级别的国际赛场,享受领奖台上的荣耀时刻。

还可以邀请好友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冰壶比赛,带孩子参观冬奥主题展览,观看宣传片。

杨奇勇表示,场馆赛后开放核心是“冬奥原场景的全方位呈现,重点突出原汁原味”。同时,场馆借助开放契机,向更多公众传递冬奥文化和人文精神。

例如,场馆团队特别收集整理了志愿者赛时服务的招贴、工作资料、宣传视频等,继续致敬志愿服务精神;场馆还将开辟奥运徽章集市,让公众感受徽章收藏、交换、分享的乐趣。

根据目前已经确定的时间表,服务于群众冰上健身和普及冰壶运动的冰上运动中心将于5月面向社会营业。它位于国家游泳中心南广场地下空间,整体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由一块1830平方米的标准冰场、一块标准冰壶场地及配套服务设施组成,满足市民滑冰、打冰球、掷冰壶的冰上运动需求。

今年底,场馆将引进国际冰壶赛事,根据需要在比赛大厅或中心举办。预计未来每年可接待冰上运动爱好者超10万人次,并将成为向青少年推广冰上运动的重要载体,增强群众的参与感,持续助力“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水上运动方面,冰壶赛道计划6月回归泳池赛道,这处双奥场馆的水上运动区域也将恢复开放。在疫情防控允许的前提下,1万平方米的嬉水乐园、1250平方米的热身池都将恢复开放,延续“水立方”原有的功能。场馆会议、展览、演出等商业活动也将恢复。

据了解,在北京冬奥会尚未闭幕时,国家游泳中心业主单位北京国资公司已与世界冰壶联合会、中国冰壶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冰立方”冰上运动中心设立世界冰壶学院培训中心、举办国际冰壶赛事及系列冰壶培训,共同促进冰壶运动在中国和世界发展。

“冰壶在加拿大等国非常普及,在韩国、日本也有市场化成熟案例。我们希望不断投入资源,走出中国特色的冰壶产业化新路。”杨奇勇透露,场馆正将世界冰壶联合会成熟的冰壶培训体系本地化,开发出适应中国青少年的培训内容。

“冬奥元素和遗产非常宝贵,我们希望这些设施、知识、文化持续给公众带来价值。”杨奇勇说,目前场馆团队将继续整理冬奥遗产、筹备开业事宜,希望届时为公众带来更好体验。

“冰立方”即将向公众开放参观体验2

在刚刚结束的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水立方”华丽转身“冰立方”,圆满完成冰壶和轮椅冰壶项目的保障任务。北京“冰立方”将于4月份面向公众开放,届时市民可以参观冬奥赛场原貌。

为满足公众打卡体验需求,“冰立方”比赛大厅4月起开放赛后参观体验。大厅内,冬奥形象景观、赛时看台、冰壶赛道全面保留;赛时体育展示演出继续上演;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继续上班”,把“赛场感”还原给观众。

不只是拍照留念,赛时场馆运行工作也设计成体验项目对外开放。公众可沉浸式带入“运动员身份”,走进保留有运动员服装、留言、自我激励标语的装备区和更衣间,到赛道投掷冰壶,模拟赛时颁奖,在媒体区接受持权转播商采访与家人视频连线等。

杨奇勇表示,场馆赛后开放核心是“冬奥原场景的全方位呈现,重点突出原汁原味”。同时,场馆借助开放契机,向更多公众传递冬奥文化和人文精神。

1.参观游览:

重走运动员们进入赛区的.路线,触摸来自苏格兰原产地的冰壶,体验制冰师和科研团队打造出的高水准冰壶赛道,登上奥运级别的国际赛场,享受领奖台上的荣耀时刻!

2.品尝到冬奥网红食品。

3.参加奥运徽章集市。

4.参与冰壶比赛。

5.也可以带孩子参观冬奥主题展览,观看宣传片。

冰上运动中心

预计开放时间:5月

它位于国家游泳中心南广场地下空间,整体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由一块1830平方米的标准冰场、一块标准冰壶场地及配套服务设施组成,满足市民滑冰、打冰球、掷冰壶的冰上运动需求,预计未来每年可接待冰上运动爱好者超10万人次,并将成为向青少年推广冰上运动的重要载体,增强群众的参与感,持续助力“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水上运动区域

预计开放时间:6月

在疫情防控允许的前提下,1万平方米的嬉水乐园、1250平方米的热身池都将恢复开放,延续水立方原有的功能。

“冰立方”即将向公众开放参观体验3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部分场馆计划今年“五一”前对外开放。目前,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人员和设备移出工作进展顺利,将于4月与公众率先见面,全面开放冬奥赛时场景体验。

“冰立方”是冬奥会历史上体量最大的冰壶场馆,是世界唯一水上项目和冰上项目均可运行的双奥场馆,也是世界上首个在泳池上架设冰壶赛道的奥运场馆,很显然,中国并不是硬生生将水立方变成冰立方的,其转变的过程,绝对会颠覆你的认知。

水立方变成冰立方

将水立方变成冰立方,有的人或者会说,这有什么了不起的,只要把水立方泳池里面的水全都冻上,那样不就可以了吗,只是,想要将水立方变成冰立方,却并不只是“冻”上就可以解决的,水立方泳池和看台的温度是一个体系,转换成冰面后,这个体系就变了,2008年,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作为北京奥运会的标志性场馆,承担了游泳、跳水、花样游泳等水上比赛项目;

2022年,作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冰壶和轮椅冰壶的比赛场馆,改造后的“冰立方”将成为世界首个泳池上架设冰壶赛道的双奥场馆,也将成为冬奥史上首个在临时冰面上铺设赛道的双奥场馆。

不超过1毫米的要求

尤其像是冰壶赛事这样对冰面要求极高的特殊比赛,甚至有着要求每平方米的冰面需要能够承受150公斤重量的前提下,冰面变形的程度不超过1毫米的要求。

这决定了如果在没有支持的前提下,单纯只是将水面“冻”上,为严格按照冬奥标准举办此次测试赛,国家游泳中心再一次高水准、高效率完成了“水冰转换”,这背后依靠的是可转换结构体系以及可拆装制冰系统等技术的创新应用。

吸收位于空气中的水汽

而冰立方如果想要正常运行,单纯只有位于泳池上的冰制赛场是不够的,由于游泳池自身的高湿度特性,在冰面铺设好了以后,其冰面表层将会快速冷却和吸收位于空气中的水汽,导致比赛赛场冰面的迅速皱褶化,这套钢结构由2600根3米高、2米长的薄壁H型钢搭建而成,每根梁柱装有柱脚,每个连接点装有可拆卸高强度螺丝,确保钢架坚固结实。

架体搭设完毕后,施工团队进行了荷载试验,最终试验结果显示,每平方米增加1吨的荷载,钢结构的最大变形仅有1.6毫米,符合3毫米以内的设计要求。

有着足够的观赏性

最后,冰立方场馆还需要确保观众们的舒适,才能确保比赛有着足够的观赏性,为此,赛场还必须为观众席、运动员休息室等非比赛区域准备暖气,确保运动员们在参赛间隙能够脱去厚重的保温服,得到充分的休息,“水立方”作为游泳和跳水等水上运动项目的比赛场馆,赛时环境是高温高湿;而到了“冰立方”,冰壶比赛的赛场环境要求是低温低湿。

如何在偌大的比赛大厅内实现并保证低温低湿的环境,奥秘就在于本次场馆改造的除湿系统,场馆的除湿系统就像我们人体的呼吸系统一样,源源不断地将干冷空气送入比赛大厅,并将大厅内的湿热空气带出去。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北京2022冬奥会:北京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上,国家游泳中心》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