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马龙、张继科、许昕这三个人的球技各有何特点?答马龙、张继科、许昕都是观众熟知的我国乒乓球明星,爱看乒乓球比赛的观众一定会经常看到他们仨的身影,虽然同为国家队员,但...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马龙乒乓球,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马龙、张继科、许昕这三个人的球技各有何特点?

马龙、张继科、许昕这三个人的球技各有何特点?

马龙、张继科、许昕都是观众熟知的我国乒乓球明星,爱看乒乓球比赛的观众一定会经常看到他们仨的身影,虽然同为国家队员,但彼此之间的打法却有很大的不同,马龙的打法简单有效,直来直往,而张继科则技术全面,没有明显短板,许昕以灵动取胜,比赛极具观赏性。

一、马龙

马龙总体上可以归为弧快打法,其特点是变化多,快,让对手防不胜防。他的正手对拉弧圈几乎无人能出其左右,但如果仅用弧快来概括马龙的乒乓球技术,显得有点对他不尊重,其实马龙的技术很全面,攻守平衡,同时他对球的理解很深,对乒乓球的把控能力也很强,球商很高。

二、张继科

张继科的打法就是柔中带刚,打法凶悍,技术全面。他的球就一个字--狠。逆旋转发球,反手霸王拧,相持中掌控力强。这种凶狠的球风,让他成为最快的大满贯得者,国乒中另一位天才球星樊振东与其打法颇为相似,要学乒乓球的同学可着重注意下张继科的发球和反手侧拧。

三、许昕

相比前两位,许昕的名气就没那么大了,但他同样是我国乒乓球队伍中出色的一员,而且他也是少有的直板选手,他擅长直拍双面反胶打法,正手能直面应对对方的弧圈球,反手改为全横打技术,做到了进可攻退可守,在吴敬平教练的指导下,他的直拍横打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完善,相信属于他的时代很快就要到来了。

马龙、张继科、许昕他们的打法都不尽相同,充分向观众展示了乒乓球的魅力,大大提高了比赛的观赏性,其实无论是直板还是横板,只要能拿下比赛,那便是最好的打法了。

关于马龙打乒乓球,反手为什么很少拧?

我认为马龙是非常优秀的运动员,马龙的技术比较全面,攻防平衡,对乒乓球的控制能力很强,球员水平很高。但是马龙的反手很拧,马龙会用反旋发球。他的反手击球倾向于多打成分,少扭成分,他的上升点多抓球,目的是为了让球更快。他的反手都是防守,马龙似乎很少反手进攻,反手基本上都是用来防守的。

我认为马龙虽然是横拍选手,但是对前三板挥拍差的控制能力非常细腻出色,在落点和旋转的控制上甚至不落后于直拍选手。他往往能在前三板的控制和反控制阶段建立起自己的优势,让回合僵持的机会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他先用常规的左旋和落点进入控制环节,对马龙来说也是肯定的,套路也不少。

我认为与队内其他球员相比,马龙可以说是技战术套路最丰富的运动员。在一场比赛中,灵活运用不同的战术去打扰对手,是马龙惯用的方法。虽然马龙的特点是相持好,中远台实力超群,但这并不是他唯一的得分方式。以智取胜也是乒乓球运动中比较先进的得分模式。因为反旋发球不容易挥拍短,所以总是占据上风,直接形成相持局面。像樊振东和张继科这种前三板僵局的凶悍风格当然是更好的选择。

我认为马龙是一名快攻球员,是他的特长,我认为他的技术也是现役球员中最全面的。在很多比赛中,马龙都使用了反旋发球。马龙肯定没有他们那么多次使用反旋发球。这是由对手的情况、技战术特点和自己的战术执行决定的。比赛中,我们看到马龙反手发球,甚至高抛反旋发球。其实很多时候,他都是采取了意想不到的变化来打破对手的节奏。所以我认为他似乎很少反手进攻,反手基本上都是用来防守的。

乒乓球拉球加力时总是下网怎么办?

拉球是乒乓球的核心,也是致胜的法宝。可以说,不会拉弧圈球,根本就打不好乒乓球。而要想打好乒乓球,就要学会拉球。

我们打乒乓球最终目的是要过网,而乒乓球的球网的高度是15.25厘米,这个距离是指球网的顶端距离球台高度。乒乓球的球网是悬挂在绳子上面,绳子两端则会有直立的网柱,直接系在上面,而球台的高是76厘米。

这就是说,只有高于或者等于15.25厘米才能过网。如果乒乓球的底端等于15.25刚好擦网, 如果乒乓球的顶端等于15.25则有可能下网。高于15.25则都可以过网,那么作为业务选手肯定不希望过网这么简单,更希望击打的球有威胁,使得自己得分,而对方不能得分。

那么,这时就需要学会拉球技术了。拉球其实是撞击和摩擦的结合体。其实单纯的撞击和单纯的摩擦都不存在,只要我们能做出球拍从后往前方,和往上方的动作都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拉球。

专业选手和业余选手的差别在于,专业选手通过大量、反复的练习,已经形成条件反射弧,做出的每一个动作都非常标准。而业务选手由于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打出的球动作不够标准,更多的随意性比较大。

在专业选手当中,撞击和摩擦的比例大致是在7:3.前文说过不存在完全撞击或者摩擦,一般撞击为主,摩擦为辅是属于快攻结合弧圈,简称快弧。摩擦为主,撞击为辅则是弧圈结合快攻,简称弧快。我们这种提法现在很少了,大家以后在看到专业杂志时,还会有这种提法,留意一下即可。

那么如何拉球呢?一般来说就是前冲弧圈和高吊弧圈。高吊弧圈要求的是稳定性,旋转强。但劣势在于威胁性方面不如前冲弧圈。前冲弧圈顾名思义就是球的前冲性强,威胁性大。对手不易防守,己方容易等分。

如何才能拉出高质量的前冲弧圈球呢,其实无论对于专业选手还是业余选手来说,一定要学会摩擦球的上升期或者高点期。什么是上升期或高点期呢?就是对方击球过来的弹起的一瞬间,立即击球即可。可以用力撞击或者向上向前摩擦即可。现在一些人认为,也有说可以拉球的下降期,其实在我看来,能拉上升不拉下降期,下降更多是被动防守。

乒乓球拉球加力时总是下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可能是板型造成的。在拉下旋球时,重心要低,尽可能的引拍动作要小。要有向前和向上的摩擦。而在拉上旋球时,重心要高,尽可能的引拍动作要大,要有向前和向下的摩擦。

不难理解,打球肯定要有向前的动作,区别就在于向上和向下的摩擦。而拉球加力时总是下网有可能是板型控制的问题。

一般来说,板型要与球台形成45度或者60度的夹角。一般低于45度夹角用力拉球容易下网,而超过60度的夹角直接容易不上台而打飞。

在国家队专业选手,马龙和王励勤、王皓的技术动作标准、规范,大家可以模仿学习。而向马琳、许昕等人动作幅度大,尤其是许昕退到中远台,依旧可以发力,拉出非常强烈的旋转。这对直拍选手来说,难度非常大。当然了,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可以尝试学习。

我是乒乓那些事,就是我的分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马龙乒乓球教学》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