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奥运冠军郭跃现状,为何都说成功逆袭成女神?优质回答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为国家赢得了巨大的荣誉 ,涌现了无数的世界冠军。而且它的运动开展条件不苛刻,可参与性强,而且它...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中国奥运冠军,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奥运冠军郭跃现状,为何都说成功逆袭成女神?

奥运冠军郭跃现状,为何都说成功逆袭成女神?

优质回答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为国家赢得了巨大的荣誉 ,涌现了无数的世界冠军。而且它的运动开展条件不苛刻,可参与性强,而且它还是一项全身运动,健脑又健身,所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

在我国乒乓球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城市里,上到60岁的老人,下到几岁的孩童,可能不会打篮球或者踢足球,但是很多都能打几下乒乓球。如此广泛的群众基础,也为乒乓球这一运动提供了不少优秀的人才。可以说中国在世界乒坛的地位,比美国在篮坛的地位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国也出现了无数的世界冠军,今天我们的主人公郭跃就是其中之一。

她6岁开始打乒乓球,2004年多哈世乒赛,16岁的郭跃成为世界冠军,她也是中国国家队最年轻的世界冠军。运动生涯的她,留着短发,像一个假小子。2014年郭跃因为颈椎疾病状态起伏非常大,被调整出了国家队,她整个职业生涯一共获得了17个世界冠军,那一年26岁的她选择了退役。

那你知道郭跃现在在干什么吗?中国的运动员退役后有的选择当教练,有的则离开了体育行业,有的则是选择继续深造。郭跃也是选择了这条路。去年郭跃在个人社交平台上晒出了自己在清华大学MBA完成学业的照片。当年被人嘲笑没有文化的郭跃完成了完美逆袭,据悉郭跃在某银监机构找到了新的工作,学习金融的MBA课程是非常应该的事情。

除此之外,郭跃还接过一些广告,参加过综艺节目。而且还参加过很多公益活动。

退役后的她一改那个假小子的形象,减肥成功,足足瘦了30斤,变成了职场女神的形象。如果不是熟悉她的人恐怕都认不出来了。很多网友都佩服她的毅力,减肥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大多是人都半途而废,而郭跃却成功了。

奥运冠军的自律性和坚持果然不是普通人能比的。但是郭跃有些太瘦了,还有网友在她的社交媒体调侃:再瘦下去成猴了。

1988年出生的郭跃今年已经32岁了,变身气质女神,但是个人问题仍然没有解决,祝福她早日找到自己的幸福。

中国最矮奥运冠军,身高1米37,退役后迎来二次发育,现今如何?

优质回答引言

提到奥运冠军,大家心中都会油然升起一股敬佩之情。因为大家都知道,一名运动员从默默无闻的训练,到层层选拔的筛选,最后才有机会登上奥运会的赛场舞台。而与世界各国优秀运动员同台竞技,只有拿出十二万分的努力和谨慎,才能够摘得最后的桂冠。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就是一位奥运冠军。她身高只有1.37米,因此被称为最矮的冠军,退役后,她迎来了第二次发育,长高后的她如今已经成为了一名气质女神了,她就是邓琳琳。

邓琳琳的体操梦

1992年,邓琳琳在安徽省亳州市出生。她的爸爸心中有一个体操梦,但是由于种种因素影响,邓爸爸并没有机会亲自实现自己的体操梦想。于是他像很多父母一样,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到孩子的身上。带着爸爸的期望,邓琳琳的哥哥邓枭枭一路努力,最后被阜阳体校的体操教练挑中,开始了自己的体操之路。在哥哥的影响下,邓琳琳也有了自己的体操梦,于是在一年级的时候,她也如愿成为阜阳市体育学校中的一名体操训练生。

披荆斩棘,进入国家队

2000年,她进入安徽省体校。在体育学校的邓琳琳十分努力,凭借着这股对体操的热爱和努力的劲儿头,她在2001年便成功进入安徽省的体操队进行训练。入了省队的邓琳琳更是一路披荆斩棘,在2003年12月如愿进入了国家体操队。更让她感到高兴的是,自己的教练竟然是业内名气极大名气极大的熊景斌与张霞,这让邓琳琳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期待。

两位教练对邓琳琳的评价也很高,后来她更是凭借天赋和悟性,冲进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体操队的参赛大名单里。不过当时已经16岁的邓琳琳身高依旧不足1.40米,这个身高甚至都不如我国许多小学生的身高数据。但是在体操这项独特的运动中,身高恰恰成了邓琳琳在平衡木项目中的优势。

初露锋芒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赛事中,邓琳琳所在体操队女队赢得了体操团体项目中的冠军,而邓琳琳也依靠46.325分成功拿下全队中的第二名,前面仅有队长一人,那年她只有16岁。不得不说,多亏了邓琳琳的优异成绩,才能为我国体操团体项目拿下冠军增加了一分希望。也就是说,她是我国夺冠的大功臣。2009年的全运会中,邓琳琳又凭借实力碾压了黄秋爽等名将,凭借58.375分的成绩夺下了个人全能项目的桂冠。

值得一提的是,体操这项运动给人极大美感,所以不少气质美女都是体操运动员出身,如刘璇。2011年,邓琳琳的身体导致其训练状态不佳,但是刻苦的邓琳琳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投入更大的精力去训练,终于在2012年奥运会中拿下平衡木项目的冠军。

退役后二次发育,成为女神

2013年9月,邓琳琳宣布退役。她选择继续学习,于是在北京大学开始了新的生活。让人惊讶的是,停止训练的她竟然开始了二次发育,这次发育让邓琳琳整个人的气质都有了变化。除了个子长高了之外,邓琳琳的身材也变得曲线分明,十分好看。而从她的近期照片中,大家能够看到,邓琳琳已经从身高不足1.40米的矮个子变成了气质女神,整个人显得十分精致。

结语

不得不说,邓琳琳在自己的运动员生涯中的确创造了不少传奇。而在退役之后,她更是蜕变为女神级人物,让大家赞不绝口。其实邓琳琳的故事能够启发大家,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坚持本心。毕竟奥运冠军都曾经经历过浴血奋战的拼搏,才换来最终国人一起欢呼的激动场面。而邓琳琳年纪虽小,却已经经历过几次这种众星捧月的感觉了。她能够在退役后踏踏实实地进修,实属不易。

参考文献:《北大又迎来两位奥运冠军》

1米37奥运冠军邓琳琳近况如何?

优质回答1米37奥运冠军邓琳琳近况:自曝无人敢追,如今美到认不出!

中国体育目前已经成为体育大国,对于这些运动员,我们也关注着她们的近况,有的运动员退役之后开始从事于其它活动,有的运动员退役后开始从事于教练,在退役之后,运动员就会产生有更多的时间来关注自己的生活,提升生活质量,提升颜值也就是他们大部分时间要做的事,而中国就有很多职业运动员退役以后的生活非常丰富多彩,前体操奥运冠军邓琳琳就是这样一个退役后又变美的运动员。

关于体操这项体育运动,大部分能登上世界顶级赛场的运动员们都不超过20岁,因为年龄小的他们身体的韧性和可塑性非常强,因此这也是个年轻饭。1992年出生的邓琳琳11岁时就被国家队选中,开始了职业运动员生涯,为国出征,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邓琳琳被国家队委以重任来争夺体操冠军。

8月13日,邓琳琳和程菲、杨伊琳、江钰源、何可欣、李珊珊在北京奥运会女子体操团体决赛中为中国女子体操队以188.900分赢得首枚奥运团体金牌,意义非凡。四年之后的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邓琳琳再次为国出征,勇夺平衡木项目的金牌,而那个时候的她身材娇小,退役之后的邓琳琳因为在体育事业上的成就让她被保送到北京大学,这个时期的邓琳琳也开始了充实自己。

在大学的时光里,邓琳琳跟很多的小女生一样,开始了蜕变之路,不仅仅是穿衣打扮上的改变,就连一些气质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进。近期她也在个人社交平台上上传了一些个人的近照,照片中,邓琳琳已经完全长开,短发尽显气质。相比于运动员时期的稚嫩,如今的她早已是人见人爱,长高了十厘米,也胖了十斤,已经成为一个大人了。

不过在大学期间,身为明星般的邓琳琳也专心的完成学业,并没有一段感情经历,如今已经在去年毕业的邓琳琳还是很希望能继续到国外进行深造,毕竟学无止境,能有这样好学上进的心态也是极好的。

对于邓琳琳为何不谈恋爱?邓琳琳面对采访时自己也说道:“可能是因为我太难看了吧,没有人敢追我!”如今自曝无人敢追,如今长相美艳至极!再次看到邓琳琳时,我们也发现了她的变化,鼻子和以前的差距十分明显,当然,哪个女孩不爱美呢?有人说女孩爱美,看到邓琳琳的鼻子像是稍微调整了一下,而也有的人相信,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毕竟十年过去了,真正张开以后,变美的可能性太大了。不愧是奥运冠军,对于邓琳琳的现状,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

有谁给我提供1984年之后中国的奥运会金牌得主的照片!

优质回答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冠军的图片

1988年汉城奥运会冠军的图片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冠军的图片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冠军的图片

2000年悉尼奥运会冠军的图片

2004年雅典奥运会冠军的图片

54岁乒乓奥运冠军乔红现状!她事业顺利50岁才结婚,已老到认不出

优质回答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作为曾在奥运乒乓赛事上大放异彩的乔红来说,她也付出过很多,才有了多次在赛场上斩获奖牌时的飒爽英姿。

随着时间的流逝,乔红如今也已有54岁,再也不是年轻时的模样,在她退役之后,事业一直很顺利, 如今的她也已略显苍老,可是她的故事一直都没有结束,依旧是那个令人钦佩的奥运冠军。

1968年11月21日,乔红出生于湖北武汉,在她七岁的时候,进入南垸坊小学读书,那时候全国上下正刮着一股打乒乓球的风。

由于武汉无机盐厂工人严方起酷爱打乒乓球,又恰好与南垸坊小学 体育 老师王德谦是好友,他就建议王德谦在学校里组织一支乒乓球队,而此时的 董伟委 正好从 武汉 汽车 制造厂 调来南垸坊小学支教,教 体育 ,于是两几人一拍即合,就风风火火的搞了起来。

初次招生时,乔红举起了手,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由于乔红的接受能力强,一下就被老师看中,选入了乒乓球队,而董伟委也成了她的教练。

加入乒乓队之后,为了加强脚下力量、启动快,教练董伟委在乔红及队友的脚后跟上涂粉笔灰,让她们踮着脚训练;如发现地上有粉笔灰,那么脚后跟落地的球员就要挨罚;为了保证乔红及队友的动作规范、标准,董伟委将乒乓球台的四个脚锯掉,以适合她们的身高。

那时候的学校规定每晚九点熄灯关门,可是乔红所在的乒乓球队往往要训练到很晚,大多数时候,即便是已经熄灯了,乔红也还在摸黑训练,在训练完回不去学校的时候,她和队友甚至还为此翻过墙。

乔红从小学习成绩就好,也很招老师们喜欢,给人的印象就是听话、温顺、老实,而且她还很热心,在上学的时候,还经常和同学一起接送班上有一个双腿残疾的女生上学。

至于她小时候的听话,也不仅仅是说说而已,在一次区级比赛中,冠军本来已经是她的囊中之物了,可是在听到教练让她让给对手时,即便她心里委屈,她还是选择了听从大人的想法,让出即将到手的冠军。

奥运冠军的成长之路,注定不会如此的顺利,在乔红一边学习一边努力练习打比赛的时候,却也出现了一个小插曲。

有一次,在学校开完家长会之后,乔红的班主任留下来她母亲单独进行沟通,而这主要是建议乔红放弃打球,因为凭乔红的成绩,学校可以直接将她保送进外语学校,听到老师的话,乔红母亲心里也有些动摇了。

考虑到女儿训练十分辛苦,同时也害怕打球会耽误女儿的学习,乔红母亲便不让乔红继续打球在乔红听完母亲的话之后,就伤心的跑去找她的父亲乔大友, 最终还是在教练董伟委、黄庆伟的建议和劝导之下,乔大友才决定继续支持女儿练球。

不过他同样也担心练球会影响到女儿的学习,于是在做出了让步的同时,他也提出了要求,那就是乔红每次考试不能低于85分,不然就得中断练习,最后乔红才得以继续她的乒乓之路。

通过一路以来的坚持,在1980年,乔红终于凭借全国业余体校乒乓球单打第二名的成绩进入了省队,开始了全身心的投入到她的乒乓球运动生涯中。

对乒乓球,乔红也谈不上特别喜欢,当初在学校,因为老师看中了她,就从此拿起了球拍,而这只是因为启蒙教练的一句话:“乔红基础不错,一旦起来了,能坚持挺长时间”,这句话听在乔红父亲的耳里,十分的有分量,为了这句话,就让女儿乔红一直坚持了下来。

乖巧的孩子总是讨人喜欢,而乔红就是这样的乖孩子,在打球的一路上,学校老师、业余体校教练,省队冯梦雅教练都对乔红特别的好,而乔红与陈静、胡小新也被并称为“湖北三剑客”,可是后来另外两人都进入了国家队,那时只有乔红还留在了省里。

她迟迟进不了国家队,这并不是她能力技术不行,而是因为每次国家队教练看她打比赛的时候,她就紧张的不行,经常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因此比其他两个人晚了些时间进入国家队。

对于乔红来说,那时的她心里的压力其实也很大,同住在一个院子里的人都知道她在打球,如果她不能打出个名堂,那她的爸妈脸上也无光。

每次一到周末,如果乔红输了球,就特别不想回家,虽然她的爸爸从不打骂她,可是那动辄一个多小时的思想教育,也让她觉得有些沉重,在那段时间里,父母的面子成了乔红心里最大的压力。

同时,在省队里,她的教练也还是一如既往的鼓励她,那时的湖北省体委主任还特意找来男队员给乔红做陪练。

“堂堂一个体委主任,一个星期来看我两次,在田径场边站着看我跑步,当时我就觉得自己应该努力,但也没想太多,不知道自己究竟能打出什么样的成绩。”

他们的关心和眼中的期望乔红都看在眼里,她并没有说什么“豪言壮语”,只是用实际行动来表明她的决心,好好训练,好好比赛,厚积薄发,等待机会。

“我从来不说一定能拿冠军这样的话,因为不想给自己太大压力。”乔红坦言她不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做事容易先想好后路。

在1987年全运会上,乔红终于迎来了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她凭借全运会上单打第二的成绩,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靠强劲的实力,成功打进了国家队,从此开始了她大放异彩的时代。

1989年,乔红第一次参加了世乒赛,就一举夺冠,成功的拿下了女单、女双两项冠军,像一匹黑马震惊了所有人。

第一次拿到如此奖项的乔红开心不已,“挺高兴的,觉得冠军就这样啊,我记得当时徐主任还说,这丫头从哪儿冒出来的,一拿还拿俩冠军。”

当乔红拿着磁卡给家里打电话报喜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爸,我冠军拿了,你们面子也有了,以后别指望我再打冠军了”。

对于乔红来说,拿冠军更多的是为了不辜负期望,不断的努力也只是不想让别人失望,本性随遇而安的她,仿佛一直是为别人活着。

“如果没我爸,我肯定打不到这个份上,拿冠军的那一刻,就是觉得满足了父母,自己一点兴奋的感觉都没有,以后拿的每一个冠军,我都不觉得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无非是让家里又高兴一次,所以大家每次看我站在领奖台上,都挺平静,哪次也没哭过,还不如在下面看人家升国旗激动呢。”

1994年10月,乔红和邓亚萍在巴塞罗那取得了乒乓球女子双打冠军,比赛过后,乔红就提出要退役,可是只要领导劝一劝她,给她做一做思想工作,提到队里还需要她,乔红就不会讲任何条件留下来,好好的尽自己作为一名运动员的责任。

在为国家队效力的这9年里面,28岁的乔红成了中国乒乓球队唯一一名超龄队员,可是她却没有丝毫的后悔,“国家队选择了我,服从国家利益就是我唯一的选择。”

1993年,第42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瑞典哥德堡举行,第一次代表国家队打团体赛的乔红与队友邓亚萍一道,为中国队夺回了在41届上丢失的女子团体冠军。

此时的乔红也已经25岁了,获得多次奖项的她也算是功成名就了,按照惯例也到了该退役的时候。

回国之后,她就递交了一份要求下队的报告,但是国家体委领导在她的报告上批了这样一句话:乔红,以国家利益为重,继续留队两年。

25岁,正是外出打球赚钱的黄金年龄,很多乒乓国手都是在这个年龄退役,然后去寻求更好的机会,可是当乔红看到领导在报告书上写下的批示时,心里却是矛盾重重。

那天晚上,她彻夜难眠,又想起了当初全家人为了支持她打好乒乓球,总是将当时计划供应的猪肉留给她一个人食用;当她被冯梦雅教练选到省队后,为了培养她的男子技术风格,冯梦雅将队里的经费一点点地抠出来,为她请来男选手当陪练。

在国家队里,老教练曾传强为她改进技术动作呕心沥血,当她第一次代表中国队出征多特蒙德世乒赛获得女单和女双冠军的消息传到武汉时,街坊邻居放鞭炮留下的纸屑将大院铺得满满厚厚的……

乔红想了很多很多,这一路走来,她带上了太多太多人的期待,最终她还是收回了申请,而她这一留,就是两年。

在天津举行的第43届世乒赛上,乔红与队友一道,击败法国、斯洛伐克劲旅;力挫罗马尼亚和日本选手,最后又以3:0战胜老对手韩国队,为中国再次夺得考比伦杯。

单项决赛中,乔红还夺得女单银牌和女双第一,事后,她说她很满足,因为她自己不辱使命尽了责任,没有辜负祖国和人民的期望。

待在国家队的这9年里,乔红夺得过11次国际大赛的金牌,也成为了国家队的台柱之一。

在1989年乔红成为世界冠军后,回到武汉的时候,她还问起父亲乔大友需要什么礼物,要去给他买,看着长大的女儿,乔大友很高兴,他对女儿说:

“我不需要什么礼物,只要你能做到我说的两点,我就心满意足了,一是你虽然做了冠军,但不要飘飘然,要好好做人,做个好人,二是既然你选择了打球这条路,你就要好好走下去,只有打好了球,才算为国家做了贡献。”

在那之后,每当遇到乔红有什么不顺心的事,父亲的话总是回旋在她耳际,后来乔红是在单打决赛中负于邓亚萍而获得亚军,有很多人都替她不值。

甚至有一次,乔红在北京火车站接母亲的时候,还有一位年轻人走过来说:“你是乔红吧,你太厚道了,你为什么不像邓亚萍那样凶一点呢现在邓亚萍总是排名第一,你怎么想”

乔红一笑:“ 体育 比赛总是很公平的,本事谁赢,邓亚萍练的比我苦,她应该比我得到的更多。”

随着年龄一天天增大,总有一丝遗憾缠绕着她,在天津世锦赛输给邓亚萍后,27岁的乔红就想,自己已经完成了任务,也“老”了,也应该退役休息了。

于是,她写好了一份退役报告准备交给领导,可是在她走进训练馆时,又看到了国家队面临的困境。

此时老队员就只剩下自己和邓亚萍及刘伟等,年轻队员虽然技术还行,但缺乏经验,马上就要打亚特兰大奥运会,国家队青黄不接怎么行呢而且队里没提她退役的事情,于是乔红还是选择了再顶一阵。

于是她又悄悄地撕掉了申请报告,不声不响地投入了苦练之中,为下一场比赛做准备。

一直以来,乔红都是带着各种病痛在赛场上拼杀,因为伤病,奥运会前,乔红整整两个月没有摸球拍,教练和国家体委领导都很着急。

去看望她的冯梦雅对她说,“你要好好把握住奥运会的机会啊!”

“我知道。”乔红平静地说,“冯指导,你放心,我肯定会全力以赴地去拼。”

后来在正定乒乓球训练基地,乔红病情稍有缓解,便抓紧时间训练,尽管她训练的时间不长,但练球的质量相当高,保持了良好的竞技状态和水平。

出征亚特兰大之前,乔红并不像其他人那样兴奋 她给家里挂了个电话:“爸爸,我马上要到奥运会去了,我是去为中国队夺冠扫清障碍的。”

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乔红一路过关斩将,为确保邓亚萍夺冠立下汗马功劳,她虽然没夺得单打金牌,但她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从亚特兰大回到北京后,她陪父亲去一家商场购物,一位60多岁的老人走到乔红面前,拉着她的手:“姑娘,你是好样的,我给你鞠躬了。”说罢,她向乔红深深地鞠了一躬,面对老人,乔红眼睛湿润了。

虽然乔红拿到了很多奖项,也赢得了很多荣誉,可是在她的身上却丝毫没有骄躁之气,在她28年的人生之旅,用自己的青春换来了一块块奖牌,她无愧于父母,也无愧于国家。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后,乔红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7年之后,在王楠跌入事业最低谷时,乔红又出现在了王楠的身边,巴黎世乒赛上,王楠夺得3枚金牌,成为乒坛“全满贯”,赛后,王楠发自肺腑地说:“我很感谢乔红!”

很多人都曾好奇地问过乔红,究竟做了什么让王楠振作起来,大杀四方,面对众多人的疑问,乔红却是很淡定,她说得很简单,可是这切说到底都是源于她的那一份热心肠。

“其实,我真没什么招,就是跟她做个伴,那段时间,对王楠而言是最困难的,她身边需要一个能够信赖而且知心的人,听她说说心里话,我只是充当了一个倾诉对象,在这方面配合了她一下,努力让她有份好心情,烦心事儿少了,投入到训练中的精力自然就多一些,打球关键还是靠她自己。”

在乔红眼中,虽然她比邓亚萍先拿到了世界冠军,可那时候的她却觉得自己双打很差劲。

在和邓亚萍组成搭档打双打之后,她还很紧张,就觉得应该多想想邓亚萍,学会理解她,而且邓亚萍是进攻型,而她自己是稳健型,因此她只要负责把球弄上台,由邓亚萍负责进攻,两人就能配合好了。

都说球风在很大程度上能体现一个人的性格,乔红没有邓亚萍那样强烈的好胜心,看上去倒像是个“知足常乐型”,对于她自己来说取得的成就已经很满足了。

“比较一下我和小邓的付出,我觉得自己拿第二够好了,她实在太苦,每天平均比我多练一个小时,我除了比小邓差,比其他人还好呢,说实话,我挺佩服小邓的,我没有她那种毅力,但不羡慕她,可能我们追求的东西不一样,以我的性格,觉得那样活着太累,我比较随意,不会勉强自己,先尽力,不行就算了。”

说起乔红的知足,她自己也认为自己是具有两面性的,她的知足也是两面的。

“每次拿冠军都觉得挺知足,可到了下次打比赛,还想拿,但我确实很少跟自己较劲,你说我要是容易知足,也坚持不了10年啊,双打有小邓带我打,她那口气可以影响我,可单打我也一直不错,如果说我真的很知足,可能早就下去了。”

退役后的乔红后来被公派到了日本,在松下电器公司队里面,她卸去了所有的责任和压力,在那边她边打球边教球,日子过得十分清闲。

可是却有很多人不理解,甚至以为她要加入海外的队伍里面去,对此乔红表示:“我决不会加入外国队来打中国人,如果国家队需要我,我还会回来为祖国效力,湖北队在明年的全运会如果需要我,我也会为家乡尽力。”

2000年从日本回来后,乔红又在广州华南师范大学 体育 科学学院做起了学生,她的生活很是悠闲,她的朋友经常跟她说,想吃什么就打个电话,到家里只管伸筷子,周末朋友聚在一起玩,她难得才陪人家打打乒乓球,乔红很享受这种有朋友“照顾”的感觉。

华南师范大学的学业结束之后,乔红如愿拿到了教育专业的学士学位,并且从2003年起开始担任中国乒乓球女队教练,2008年的她还作为奥运火炬手在家乡武汉传递圣火,后来还担任广东省 体育 运动技术学院院长助理和乒乓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

最近一次官方发布关于乔红的消息,还是在2019年8月16日,已经五十岁的她穿着一身蓝色运动衫,认真的指导着彭阳当地的小朋友关于乒乓球的技术,这次活动,其实和扶贫有关系。

照片中的她,身材管理优越,脸上虽然有了皱纹,但气质上依旧是那个昔日的世界冠军。

而后,乔红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但她昔日的搭档邓亚萍,始终没有忘记这个挚友。

2020年12月,邓亚萍在参加一个电视节目的时候,坦率的表达了和乔红的深切友情,她满怀感情的说:和搭档乔红,是对手亦是战友。

2021年,邓亚萍在参加一个关于畅聊奥运的活动之时,分享了乔红决赛前热身拿水崴了脚的趣事,她神色中的怀念和笑意,足以体现二人的感情之深。

2022年,乔红也已经54岁了,她的事业一直很顺坦,在她自己获得大大小小一箩筐的奖牌之后,还一直在为国家培养人才,在不同的岗位奉献着自己。

岁月催人老,曾经在赛场上大杀四方的乔红,也已经收敛起了自己的光芒,如今眼角的细纹也慢慢出现,早已没了年轻时的样子,可是有家人朋友以及曾经的“战友”陪伴的她,依旧生活得很开心,还是那个笑容满面的开心果,那个努力又很热心肠的大姐姐。

有人说,如今54岁的乔红已经老到认不出来了,但实际上,她的内心,充沛且炙热,她用积极的态度在面对事业和生活,顺利的背后,是乔红无数血泪的付出。

《本色乔红》《乒乓世界》2003.04.03 夏娃

《乔红生怕“对不起观众”》《乒乓世界》 2000.08.03 赵卫真

《记著名乒乓球运动员乔红: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湖北日报(荆楚网)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国奥运冠军照片全部﹞中国奥运冠军》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