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人民币意外贬值 新一轮汇率大战谁是赢家答人民币汇率继续小幅贬值,从周线图上看,已经是连续第五周小幅贬值了,这种走势近年来罕见。截至12月8日收盘,在岸人民币兑美元(CNY)...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雷亚尔,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人民币意外贬值 新一轮汇率大战谁是赢家

人民币意外贬值 新一轮汇率大战谁是赢家

人民币汇率继续小幅贬值,从周线图上看,已经是连续第五周小幅贬值了,这种走势近年来罕见。截至12月8日收盘,在岸人民币兑美元(CNY)下跌0.15%,报6.4179,创2011年来最低收盘水平。离岸人民币也跌逾百点,跌幅0.19%,报6.4861。自8月11日人民币一次性贬值2%后,全球媒体为之惊呼。那么。美国是如何操作汇率这一国际战略的最有力的武器呢?我在最新出版的《郎咸平说:你的投资机会在哪里》一书中针对1971年至今的三次汇率大战给予了全面的分析。

我们看看从2014 年到现在,主要国际货币相对美元的贬值幅度,我们反倒是最坚挺的,只贬值了5.5%,还有很大的贬值空间。

需要指出的是,大家不要从简单的进出口数据看汇率,因为汇率从来不是由简单的经济数据决定的,它是最直接的政治!

举例,1997 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美国让我们贬值,我们没有听,坚持汇率稳定东南亚国家度过危机。2003 年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美国又逼迫我们升值。理由是中国向美国出口大量廉价商品,抢走了美国的就业机会,致使美国出现巨额贸易逆差。美国威胁称若人民币不升值30% ~ 40%,将通过立法征收中国进口商品27.5% 的关税。最终人民币升值了。因此我们要清楚地知道,汇率是美国手中的一个工具,这个工具是配合它自己的国际战略的。

从1973 年3 月开始编撰以来,美元指数就是反映美元汇率的晴雨表。下图中可以看出,从1971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美元经过了两轮完整波动,现在是第三轮,美元指数正在冲高的过程中。大家不要以为这是一条简单的线,每一个周期的背后都是血淋淋的掠夺。下面我就为大家详细分析这三轮汇率大战是如何操作的。

第一轮汇率大战(1971—1999 年),打击拉美能源出口型国家

第一步(1971—1979 年),美元贬值27%,大宗商品价格上升,美元利率保持低水平。

从1971 年8 月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到1979 年底,美元指数贬值了27%。大宗商品如石油、贵金属、基础原材料等价格飞涨。以石油为例,1970 年原油1.8 美元一桶,1974 年每桶10 美元,1979 年每桶20 美元,1980 年每桶突破30 美元。这个时期,拉美以出口原材料为主的经济一片辉煌,以墨西哥为例,1970 年代墨西哥的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了6.5%。

同时,美元利率保持低水平。1970 年初美元利率只有4%,1979 年达到11.2%。不要以为11.2% 的利率很高,1970 年美国通胀率最高达13.5%,同期美国国债利率为11%,这意味着即使购买债券每年也会损失2.5%。正是由于美元的低利率,以墨西哥为首的拉美国家大举借入美元,墨西哥在这一时期债务总额增长近20 倍。

第二步(1979—1985 年),美元升值54%,利率大幅上升,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美元回流。

1979 年底,美元指数从95 点一路上升,到1985 年的146 点,上升54%。1979 年,保罗·沃尔克任美联储主席以来,不断提高利率,1981年6 月,联邦基准利率调升到21.5%。一年后的1982 年7 月,美国通货膨胀率从13% 下降到4%。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原油价格从原来的30 多美元一桶一路跌到1986 年的10 美元一桶。同时美元大规模回流,原因是美股回报节节攀升。道琼斯指数从1979 年底的850 点一路上升到1985年底的1500 点,1987 年达到2000 点。

美元回流、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这给拉美国家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墨西哥首先爆发危机。1982 年8 月12 日,墨西哥因外汇储备不足,无法偿还到期的268.3 亿美元的公共外债,宣布无限期关闭汇兑市场。墨西哥之后,巴西、委内瑞拉、阿根廷、秘鲁、智利等国也相继发生还债困难,纷纷宣布终止或推迟偿还外债,这就是当时震惊世界金融业的拉美债务危机。1982 年底,整个拉美地区的外债余额超过3000 亿美元,其中阿根廷就占930 亿美元。1983 年,阿根廷需要将货物和劳务出口的54% 专用于支付外债利息;巴西需要40% ;墨西哥需要35% ;智利和秘鲁大约各需要33%。拉美陷入了著名的“失去的十年”。

第三步(1985 —1999 年),开出私有化药方,美元重新开始贬值。

1985 年10 月,以解决拉美债务危机为由,美国财政部长詹姆斯·贝克在韩国汉城召开的IMF 和世界银行第40 届年会上提出了“贝克计划”。该计划要求,拉美国家必须私有化能源、铁路、航空、通信等行业的国有企业,同时将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私有化,实行彻底的贸易自由化、金融自由化。1990 年,美国政府、IMF 和世界银行联手,利用贷款的附加条件落实了这一措施,强制拉美国家进行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改革。

拉美国家大规模的私有化自此开始。1988 年,卡洛斯·萨利纳斯当选墨西哥总统后首先掀起私有化浪潮,新政府拍卖酒店、航空、钢铁、制糖等国企。1990—1999 年,整个拉美500 强企业中,外资企业由1990年的149 家增加到1999 年的230 家。

我们以阿根廷为例。在1989 年改革前,阿根廷政府掌握着电信、石油、银行等主要大企业。十年后,阿根廷政府几乎卖光了战略性行业的国有企业,包括开采油气资源、通信、电力、公用事业以及核电站,甚至还有港口、码头、飞机场、火车站。国家掌握的仅剩下国家银行、造币局和电视台等少数企业。在1989—1999 年间,阿根廷 10 家最大企业中,有 7 家是跨国公司控股;全国 100 家大企业中,以阿资为主的企业仅剩 7 家。2000 年,跨国公司已控制阿根廷出口总额的 90.4% 和进口总额的 63.3%。1999 年阿根廷最大的国有企业——石油矿藏局 98.02% 的股份被卖给西班牙雷普索尔石油公司后,阿根廷90% 的燃料供应掌握在 4家外国公司手里。

在私有化进程期间,拉美社会危机一再恶化。比如很多国家供水基础设施私有化后,水价连续20 年上涨,超过一半的居民消费不起日用水。

第二轮汇率大战(1986—2001 年),打击资本进口型国家

第一步(1986—1996 年),美元贬值27%,大宗商品价格稳定,美元利率稳定在4% 左右。

从1986 年开始,美元进入贬值周期,美元指数从1986 年初的120 一路下跌到1996年底的88,下跌了27%。1984年6月30日,泰国宣布实行“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其中美元份额占了80% ,日元11% ~ 13%,其他货币不超过10%。显然,泰铢对美元汇率基本固定,维持在1 美元兑换25 泰铢左右的水平。由于美元贬值,泰铢实际有效汇率大幅下降,提高了泰国的出口竞争力,推动了泰国经济发展。在此期间,泰国GDP 以每年超过8% 的增长,成为令世界瞩目的亚洲奇迹。1986—1994 年,泰国制造业出口年增长30%,制造业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由36% 上升到81%,制造业占GDP 的比重从22% 增加到29%。同时,房地产泡沫开始出现,1993—1996 年,泰国的房地产价格上涨了近400%。

因为这一时期美国正在收割拉美的胜利果实,同时打击能源出口国苏联,所以这段时期大宗商品没有大幅涨价,国际原油价格基本稳定在每桶20 美元之下。

第二步(1996—1998 年),美元升值20%,大宗商品价格稳定,美元利率维持在3% 左右。

从1996 年开始,美元开始进入升值周期。美元指数从1996 年1 月的86 点一路上升到1997 年7 月的95 点,涨幅10.5%。泰铢汇率也紧跟美元不断走强,出口竞争力随之削弱。1996 年,泰国出口增长率从1995年的24% 下降到3%。出口下降导致泰国逆差迅速扩大,贸易赤字达到162 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9.1%,超过8% 的警戒线。当时美国联邦基准利率为3%。为了弥补大量的贸易赤字,满足国内过度投资的需求,泰国借入大量外国资本,而且大量流入了泰国的房地产、股票市场。1996 年泰国借入外债达930 亿美元,和1992 年比翻了一番,泰国经济已显示出危机的征兆。

1997 年3 月,索罗斯等金融大鳄断定泰国不能继续维持原来的汇率,于是发起第一轮猛攻。1997 年7 月2 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7月11 日,菲律宾宣布放弃固定汇率,8 月14 日,印尼宣布实行浮动汇率。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爆发。与此同时美元继续升值,1998 年8 月达到104 点,比1996 年1 月上涨了20%。金融危机在东南亚更大范围全面爆发,菲律宾比索、印尼盾、马来西亚林吉特土崩瓦解。

第三步(1998 —2001 年),开出私有化药方,收割胜利果实。

危机发生后,东南亚诸国向IMF 求助。IMF 开出的条件很简单,要贷款可以,必须同意三个条件:削减政府开支,实行紧缩货币政策,私有化国企。其中最后一条私有化国企,让东南亚国家的命脉产业,包括金融、石油、电力、矿产、电信等统统私有化,国家的经济控制权掌握在了以美国公司为首的跨国公司手中。例如,金融危机后的1998 年,印尼12 个主要国有企业进行了私有化,包括电信、采矿、水泥等支柱行业国企。金融危机后的20 个月内,西方跨国公司在东南亚进行了186 起并购,这是50 年来东南亚最大规模的资产转移,东南亚国家经济腾飞的成果完全被西方跨国公司窃取了。

大家可能不知道,其实东南亚金融危机本来完全可以避免。1997 年7 月,金融风暴首先从泰国开始,8 月7 日,IMF 在东京召开了会议,会议决定每个主要亚洲国家政府都出10 亿美元,最后凑了170 多亿美元贷给了泰国政府。如果事情到这里结束了,那么IMF 做得还算挺好,可问题是这170 多亿美元是附带条件的,而且这个条件是致命的。美国要求泰国如果接受这笔借款,就必须公开中央银行的表外负债。美国这么神通广大,会不知道泰国有多少负债吗?结果泰国只好公布自己的表外负债为234 亿美元。于是所有投资者都明白泰国已经没钱了,即使把这170多亿借给它也是不够的。你是投资者你会做什么呢?当然是首先把自己的钱提出来,避免更大的损失,于是泰国的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并快速蔓延到东南亚其他国家。

当时日本提供了泰国海外借款的54%,提供了印尼海外借款的39%,提供了马来西亚海外借款的36%。贷款规模决定了一旦发生危机,日本银行不可能全身而退。所以日本最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日本政府必须阻止金融危机的爆发。它提出不要条件,直接援助,并提议成立一个1000 亿美元的亚洲担保基金。1000 亿美元救泰国绰绰有余,但是美国财政部和IMF 严厉反对这个计划,用尽各种手段阻挠这个提案的实施。日本最终因对抗不了美国而不得不放弃,挽救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最后一丝机会被美国熄灭。说到底,只有爆发危机才能在东南亚推销“经济改革”的三把火,才能趁火打劫。

第三轮汇率大战(2001—),同时打击能源出口型、资本进口型国家

第一步(2001—2014 年),美元贬值36%,大宗商品价格上升,美元利率下跌。

从2001 年开始美联储连续13 次降息,创下了1981 年以来“最为猛烈的降息轮回”。美元指数从2001 年底的110 点开始回落,一路下跌到2008 年金融危机前的70 点,36% 的降幅可谓史无前例,带来的后果大家都知道。美元利率可以忽略不计,基本是0.3% 左右,2008 年之后又降到0.25%。2001 年美联储资产负债规模0.61 万亿美元,2008 年是2.26 万亿美元,经过几轮量化宽松,2014 年底已经达到4.5 万亿美元。这就完成了向全球撒美元的步骤。

随之而来的是能源价格一路飙升,以原油为例,2003 年初破30 美元每桶,2004 年9 月连破40 美元、50 美元每桶,2005 年6 月 60 美元每桶、8 月70 美元每桶,2007 年90 美元每桶,2008 年7 月14 日达最高点147.27 美元每桶。俄罗斯、印度、澳大利亚、委内瑞拉、巴西、智利、秘鲁、哥伦比亚、沙特等十个主要能源和大宗商品出口国直接受益。

由于美元的廉价,各新兴经济体开始大规模借入外债来发展经济。据IMF 统计,在2008 年金融危机后,新兴市场的非金融类企业的海外发债规模出现了急剧飙升。根据国际金融协会测算,2014—2018 年,所有新兴国家需要展期的企业债务将达到1.68 万亿美元。如印度的短期外债占全部外债的比例从2009 年的23% 上升至2013 年的30%,超过25% 的国际警戒线。如果美元进入升值通道,新兴经济体债券展期成本将显著上升,债务风险将扩大。

第二步(2014—2015 年),美元升值20%,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下一步如果开启加息,美元利率将进入快速上升渠道。

2014 年10 月,美国停止量化宽松,进入升值周期。2014 年1 月1日至2015 年8 月31 日,美元指数上涨19.7%。加上美国股市好转,19个最大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资本净流出总量达到9402 亿美元,是2008—2009 年金融危机时的两倍。摩根士丹利用“麻烦十国”来形容十个因此面临最大风险的经济体货币:南非兰特、巴西雷亚尔、泰铢、新加坡元、新台币、智利比索、哥伦比亚比索、俄罗斯卢布、韩元、秘鲁索尔。

与此同时,大宗商品指数下跌43.7%。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创16 年新低,这将对“原料十国”带来严重打击。拉美最大经济体巴西正陷入自20 世纪30 年代以来的最长衰退期,仅2014 年一年,巴西雷亚尔兑美元汇率就贬值了35%。拉美地区最大的石油出口国委内瑞拉陷入恶性通胀,基本生活用品短缺,经济正在崩溃。投资者几乎确定委内瑞拉会对其美元债务违约。哥伦比亚因为石油和煤炭价格下跌而问题重重,在2014 年2 月至2015 年2 月的12 个月内,哥伦比亚比索兑美元汇率贬值了36%。

第三步,收割胜利果实。美国不会把同一个战略用两次,但是很可能会大举收购危机地区的廉价资产,美国的企业已经准备好了,就看美联储什么时候出手。

目前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上有4.5 万亿美元负债,同时美国股市不断高涨,上市公司手中现金非常充沛,2014 年仅仅回购股票和红利派发就超过1 万亿美元。穆迪的统计显示,截至2015 年5 月,美国前50 大企业持有1 万亿美元的现金,全部上市企业持有1.73 万亿美元现金。这些钱64% 都存放在海外,约1.1 万亿美元。更关键的是,有了高股价,在需要收购的时候也很容易就能拿到更多的现金。因此现在的美国企业已经磨刀霍霍,只等美联储加息以后其他国家的危机到来。

望~

世界上产糖大国是哪个国家

世界第一产糖大国巴西糖业现状

1、总述

巴西位于南美洲的东部,东濒大西洋.国土面积为854.7万平方公里,约占南美洲总面积的46%,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为世界第五大国家.巴西的经济实力居拉美之首.20世纪90年代初巴西实行对外开放以来,由于获得了国外低息贷款和先进生产技术,农业产量出现了大幅增长.目前,巴西是世界农业生产和出口大国,除小麦等少数作物外,主要农产品均能实现自给并大量出口.甘蔗、咖啡、柑橘产量居世界第一.

巴西是世界第一产糖大国,也是一个食糖净出口国,糖业在巴西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巴西食糖生产从每年5月份开始到次年4月份结束.巴西中南部地区是甘蔗和食糖主产区,其产量分别占全国甘蔗和食糖总产量的85%和90%.食糖生产主要采用两步法,产品主要为原糖,产品质量较好,生产成本在全球产糖国当中比较低廉(约为5美分/镑),同时巴西货币汇率较低,因此巴西食糖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较高.巴西食糖可供出口量在世界食糖贸易总量中占最大份额,目前巴西占据国际市场的份额已从过去15年的4%急剧上升至30%.世界食糖市场贸易量的增长率几乎等于巴西食糖出口量的增长率.

近几年,由于巴西政府大力推行食糖和酒精联产计划、扩大对食糖产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增加资金支持酒精储备、拓展酒精海外消费市场等糖业政策,巴西的甘蔗种植面积、甘蔗产量、食糖产量和出口量、酒精产量和出口量逐年上升.目前,巴西食糖产业每年的总产值约为200亿美元,其中60亿美元来自出口,50亿美元来自国内销售,另外87亿美元是酒精产业创造的.

2、甘蔗生产

甘蔗种植面积增加:由于食糖和酒精卖价较好,极大地鼓励了蔗农扩大甘蔗种植面积,另外,糖厂、酒精厂进行资产整合,加大甘蔗种植的投资力度也导致了巴西甘蔗种植面积的扩大.03/04榨季巴西的甘蔗种植面积在02/03榨季的基础上增加了53万公顷,达到560万公顷.03/04榨季巴西的甘蔗收割面积达到505万公顷,比02/03榨季增长了5%.

在巴西第一产糖大省-圣保罗地区,甘蔗种植取代了牧草和柑橘的种植.因为据巴西农业部计算,种植1公顷甘蔗的投资成本为2122雷亚尔,比种植柑橘少73%,比发展牧草少36%,同时,种植甘蔗的平均边际利润为7.31%,高于柑橘的6.01%和牧草的3.27%.甘蔗连续增产:根据巴西农业贸易办公室的统计,由于甘蔗种植面积的扩大、适宜的天气和管理方面的改善.03/04榨季巴西甘蔗总产量达3.5亿吨,比上一榨季的3.21亿吨增加了9%.主产区中南部地区本榨季共产甘蔗2.98亿吨,比02/03榨季的2.69亿吨增加了11%.另一产区东北部地区的甘蔗产量为5180万吨.巴西03/04榨季平均单产达到68.3吨/公顷,比上一榨季提高。

美糖11指数是多少?

美糖11号指数因全球白糖供应过剩预期自2021年9月底见顶23.65美分之后,经过8个月震荡回落,收盘最低下探到14.54美分,下跌了9.11美分,跌幅高达38.52%。虽然离其启动起点10.70美分尚有3.82美分的距离,但如此大的跌幅已完全具备熊市的所有特征。

按照美糖11号各合约价格已低于大部分白糖主要出口国生产成本,这些国家大多属于发展中国家需外汇发展国内经济,低糖价将很难缩减其白糖产能。虽然雷亚尔、泰铢、卢比一年多来兑美元都有较大升值,不过这是在其前几年大幅贬值基础上,白糖主产国货币兑美元走强对国际糖市尚难以形成提振,当然还是会缓解全球糖市因供应过剩预期造成的糖价塌陷进一步恶化。

拓展资料

一、 国内糖趋势

首先,需要明确国内外糖市处于截然不同的两种供需关系。国际糖市因增产形成的供过于求已愈来愈清晰了,而且短期看不到缓解的迹象,反观国内糖市上一轮熊市主因是进口过多,按照本榨季国内种植产量和需求依然存在近600万吨的缺口,也就是说国际糖市供过于求找不到疏导的有效方法,而国内糖市有充足的手段维持供需平衡。任何一个国家保护国内产业都天经地义,而且国家做事总是从全局、长久发展角度出发,会引发一些误解和困惑,但无远虑则有近忧。

其次,国内糖业发展需要一个糖价稳定的环境。长痛不如短痛,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在糖市上制定各项政策出发点是'建立中国食糖供应长效机制',无论是广西糖业二次创业还是最新出台的重组四到五家超百万吨级别大集团,这些都是为了用规模抵御市场风险。在发展蔗糖的同时为什么还鼓励发展甜菜、玉米淀粉糖产业?因为与糖价相比'如何长期保证中国人吃糖问题'更重要。对于加征白糖配额外特别关税也有人认为是保护了糖企、损害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利益,糖企在整个食糖产业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换个角度考虑,假设贸然完全放开食糖进口,国内糖企大部分会破产倒闭,加之国内食糖消费刚性增长,当中国每年进口近千万吨时候,国际糖价会是几何?国内糖价会便宜吗?这等于将中国国内食糖定价权直接交给了外国。

最后,提高边疆人民群众收入脱贫富裕是边疆稳定的重要基础。俗话说'穷乡僻壤出刁民',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越穷越光荣的愚昧时代已成为过去,共同富裕彻底解决财富两极分化都离不开经济发展,因种种历史地域原因,中国糖料区绝大多数处于边疆地区,也包括新疆等甜菜产区。在广西、云南蔗糖主产区甘蔗是众多糖农的主要收入来源,国内糖企若是倒闭破产,不但脱贫成为一句空话,更有可能会引发社会不稳定加深民族对立情绪,而糖价保持相对稳定合理,保护糖企和糖农基本利益才是国家、行业、人民共赢的结果,只有国产糖保持一定数量的自给,才能维护中国食糖安全。

巴西经济主要支柱是什么?

巴西货币——雷亚尔

巴西经济实力居拉美首位。1994年7月1日废除原货币名称克鲁赛罗雷亚尔(废除时1美元兑2750克鲁赛罗雷亚尔),同时命名新货币名称为雷亚尔(1美元兑1雷亚尔)。2009年4月5日汇率1美元兑2.2095雷亚尔。2009年GDP为15740.39亿美元,2009年的人均GDP达到8220美元。 巴西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铁矿砂储量650亿吨,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铀矿、铝矾土、锰矿储量居世界第三位。此外还有较丰富的铬矿、镍矿和黄金矿。煤矿储量230亿吨,但品位低。石油储量约36亿桶,另有相当于15亿桶石油的油页岩,天然气储量1330亿立方米。水力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为52.2%。工业居拉美之首。70年代建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汽车、造船、石油、水泥、化工、冶金、电力、纺织、建筑等。核电、通讯、电子、飞机制造、军工等已跨入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 咖啡、蔗糖、柑橘生产居世界第一位,可可、大豆为第二位,玉米居第三。粮食基本自给,但需进口一小部分小麦。畜牧业发达。 主要旅游点有里约热内卢、圣保罗、萨尔瓦多的教堂和古老建筑、巴西利亚、伊瓜苏瀑布、伊泰普水电站、马瑙斯自由港、黑金城、巴拉那石林等。 (伊泰普水电站由巴西和巴拉圭合建)。 巴西公路运输占全国运输总量的70%,铁路占17%,水路不足10%。公路总长150万千米,铁路总长3.03万千米。主要港口有维多利亚、桑多斯、里约热内卢等。全国有3家航空公司。 主要贸易对象为美国、欧共体、日本、中东及拉美邻国。主要进口石油、化工原料、光学仪器、小麦等。出口钢材、交通运输设备、铁矿砂、纸浆、皮鞋、咖啡、糖、大豆、橙汁等。 巴西以咖啡质优、味浓而驰名全球,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素有“咖啡王国”之称。咖啡原产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1727年传入巴西。巴西位于南美洲东南,地处热带和亚热带,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很适合种植咖啡,加之劳动力廉价,咖啡种植业迅速兴起。19世纪,巴西的咖啡种植几乎遍及全国,随后又形成持续近一个世纪之久的“咖啡繁荣期”。咖啡大面积种植,给巴西带来了财富和繁荣。20世纪初,巴西的咖啡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七十五,从而赢得了“咖啡王国”的美称。咖啡是巴西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全国有大大小小的咖啡种植园50万个,种植面积约220万公顷,从业人口达600多万,年产咖啡200万吨左右,年出口创汇近20亿美元。近年来,由于出口结构的变化和国际咖啡市场不景气,巴西咖啡生产和出口量有所下降。巴西人酷爱咖啡。60年代,巴西人均年咖啡消费量达5.8公斤。近二十年来,随着其它饮料的出现,巴西人均咖啡消费量仍超过3公斤。在巴西,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各式各样的咖啡屋随处可见。人们几乎随时随地都可以喝到浓郁芳香的热咖啡。

当然不能靠足球,五大联赛,假如设定20只队,那就是100只队,每队30人!外援允许10人,1000人,平均价格200万美元,产值20亿,怎么可能作为经济支柱呢?

巴西的经济

楼主您好!以下是巴西的经济:

总量

巴西经济实力居拉美首位。1994年7月1日废除原货币名称克鲁赛罗雷亚尔(废除时1美元兑2750克鲁赛罗雷亚尔),同时命名新货币名称为雷亚尔(1美元兑1雷亚尔)。2009年4月5日汇率1美元兑2.2095雷亚尔。2009年GDP为15740.39亿美元,2009年的人均GDP达到8220美元。

巴西经济是一个自由市场经济与出口导向型的经济。 其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美元,是世界第6大经济体,美洲第2大经济体。

若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的话,其国内生产总值则达到1.8万亿美元,巴西在2011年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6大经济体和美洲第2大经济体。

工业

巴西工业居拉美之首。70年代建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汽车、造船、石油、水泥、化工、冶金、电力、纺织、建筑等。核电、通讯、电子、飞机制造、军工等已跨入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改变单一的经济结构,政府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巴西的铁矿储量大,质地优良,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在现代工业方面,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已经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的行列。钢铁巴西是南美钢铁大国,为世界第六大产钢国,钢材出口达1200万吨,占全国钢材总量的54%。也是拉美第一、世界第九大汽车生产国。

农牧业

巴西的农牧业发达,是世界蔗糖、咖啡、柑橘、玉米、鸡肉、牛肉、烟草、大豆的主要生产国。巴西是世界第一大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素有“咖啡王国”之称。巴西又是世界最大的蔗糖生产和出口国、第二大大豆生产和出口国、第三大玉米生产国。全国可耕地面积约4亿公顷,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世界粮仓”。2011年巴西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相比2010年增加了20%,全国用于耕种转基因大豆、玉米和棉花的土地面积达到3030万公顷。巴西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已连续四年呈现两位数的同比增幅,增长率位居全球第一;该国的转基因作物面积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依托农业优势,巴西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绿色能源研发,从甘蔗、大豆、油棕榈等作物中提炼燃料,成为世界绿色能源发展的典范。巴西不仅是世界生物燃料生产和出口大国,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在全国范围内不供应纯汽油的国家。巴西消费的燃料中有46%是乙醇等可再生能源,高于全球13%的平均水平。

运输业

巴西公路运输占全国运输总量的70%,铁路占17%,水路不足10%。公路总长150万千米,铁路总长3.03万千米。主要港口有维多利亚、桑多斯、里约热内卢等。全国有3家航空公司。主要贸易对象为美国、欧共体、日本、中东及拉美邻国。主要进口石油、化工原料、光学仪器、小麦等。出口钢材、交通运输设备、铁矿砂、纸浆、皮鞋、咖啡、糖、大豆、橙汁等。巴西以咖啡质优、味浓而驰名全球,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素有“咖啡王国”之称。

投资指南

巴西投资环境的有利条件包括:

(1)巴西地域广阔,资源丰富,经济规模和市场规模居拉美第一,且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2)能源丰富,年发电能力为7500万千瓦,其中水力发电占84%,风力发电潜力巨大,石油储量丰富,已探明石油储量为142.5亿桶。2007年以来,在巴西东南沿海相继发现大型油气田,预计石油储量将超过500亿桶;

(3)银行资本平均回报率高达20%;

(4)巴西对所有在巴境内的外国独资或合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外资在巴西境内投资无需事先经政府批准,只要通过巴西有权经营外汇业务的银行将外汇汇进巴西,即可在巴西投资建厂或并购巴西企业。对外资企业的利润支配及汇出限制较少;

(5)政治风险比较低,巴西经济基础稳固,经济政策成熟,且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可;(6)为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巴西将在2011-2014年期间实施第二期加速经济增长计划,预计投资总额高达1.59万亿雷亚尔(1雷亚尔≈0.50美元),资金需求量大;

(7)巴西人口众多,并具有不同层次的消费水平和习惯,内需较大;

(8)巴西各州有权制定有利于地方发展和引进外资的鼓励政策,给外资企业一定的减免地方税收政策;

(9)民众能够接受不同习俗的外国人,并能友好相处,排外性小。

希望对您有帮助!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雷亚尔升值糖价》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