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女排--巴西女排微博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巴西女排,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郎导微博被球迷攻击,只因未派全主力,你怎么看?

未战先逃,未战先怯,有违大国风范,难怪中国排球市埸搞不起来,难怪央视不重视排球,难怪赞助商宁可赞助不争气的足球,也不赞助排球,难怪球迷宁可在家看电视,也不到现埸看排球,多少个难怪,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郎平老了,没有了上任之初的锐气,还有就是郎平一手遮天,带来的恶果就是,被基拉里,马赞蒂,嘲笑,国家联赛以此为契机离取消和转让别国也不远了。
中国女排成也郎平,败也郎平,将来郎平誉满天下,傍满天下,喜忧参半。
郎平在中国女排可以说到了只手遮天的地步,她才不管你球迷的感受,不管主办方的不满,也不理会国际排联的关切,更不管总决赛的成绩,我是世界第一教练郎平,中国女排我说了算,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你能咋的。
要是让郎平带队打总决赛又输给了意大利,那她的老脸往那搁,最好的办法就是派替补出场,输了有借口,还有安家杰背锅,那就是一箭双雕啊,面子有了,安家杰
带队被打的溃不成军时,那不是更彰显郎平带队成绩好吗,到时候带上主力打奥运会预选赛可以轻松出线,鲜花掌声无数,郎平的粉丝也会跳出来大呼:郎平万岁,中国女排没有郎平就不行。
郎平你要说练兵,要保存实力那都没问题,你派替补出战也没问题,无关紧要的分站赛你带着主力打满了四站,那么重要的总决赛你也要带队吧,在现场不是可以观察那些队员不行,还可以摸对手的底,一举两得,现实是你选择了逃避,怕输球影响自己的光环,于是你安排了替补又不带队,你这不是明摆着要安家杰给你背锅,要女排队员在国际赛场丢人现眼吗。所以我说你郎平就是一个只会算计的小人。你郎平有过一次带替补打比赛吗,在那里都把主力抓在手里不放,中国女排是你的私有工具吗,只有你带队的时候才许她们上场。
谁都知道安家杰是郎平提上来的,她提安家杰原来是要他背锅的,她好做她的太上皇,也不知道谁给了她那么大的权力,让她在中国女排胡做非为。郎平为了自己的荣誉,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不顾球迷的感受,不管女排的死活,牺牲女排的荣誉为代价的行为是不耻的。
支撑中国女排现实和长远发展的最坚实基础,最雄厚力量,源自于国内难以计数的大量观众与球迷。关于这一核心价值理念的认知,我想郎平指导及中国女排教练组成员绝对是心知肚明、一清二楚的。
所以说,顺应民意呼声,应该是必须引起郎平高度重视,并且首要解决好的当务之急问题。据目前了解的相关消息,明天,即7月3日开赛的世界女排联赛总决赛期间,中国女排只是以龚翔宇领衔的二队阵容出战。如果这是真实情况的话,那真是既出人意料,又令人费解。
郎平为什么要这样排兵布阵呢?对之质疑的原因如下:一、如果女排的主力阵容受到了大范围的伤病困扰,不得不以二队阵容出战,那么,国内观众和球迷们都会理解,但实际情况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儿;二、既然女排主力球员们都没有伤病,在国际排联十分看重的世界女排联赛总决赛上,中国女排却摆出了一个替补出战的奇葩怪阵,不仅这样的战略性放弃毫无必要,毫无价值;而且还大有消极比赛之嫌,对女排队伍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又有什么益处吗?!三、跟意大利、美国、巴西等强队打比赛,这支女排二队的成绩结果,还没打就可想而知!请别忘了,这可是在南京、我们自己家门口举办的重要国际赛事!女排成绩差劲的话,郎平对大家也不好交待吧!
郎平指导的德高望重,谁都不否认。但是,也别太“任性”了,因为中国女排是亿万国人的队伍,善意、中肯、客观、有价值的大家意见,郎平不仅要听进去,更应该及时改进落实!如果以主力出战,哪还有什么争议。
球迷直言郎导的操作让球迷感到“心寒”!
还有不到两天,女排世联赛总决赛的比赛就要正式拉开序幕了,但是在这关键的时候,郎导却被球迷们骂上了热搜。其缘由是中国女排作为东道主,未派朱婷,张常宁,李盈莹,袁心玥等全主力出战,这成为了球迷攻击郎导的导火索,大量的球迷到她的微博下面留言,很多球迷都是特意从外地赶过来。
站在球迷的角度的来说,满心欢喜的请好假,买好机票,买好门票,也订好了酒店,就是为了近距离的观赏朱婷等全主力的精彩比赛,不论比赛输赢,只是想近距离的亲身感受一下朱婷所在的比赛氛围,但是等到比赛快要开赛了,大名单虽然没有官宣,但是也基本确定朱婷等主力不会参赛,因此很多球迷心生不满,其缘由是为什么分站赛不让二队半拍,却派出全主力,到了总决赛却让主力休息,让二队参赛。心心念念想看主力的比赛,没想到竹篮打水一场空,心里的落差太大,所以心生抱怨也情有可原。
但是郎导的安排也有她的顾虑,作为排球运动,首先它是竞技比赛,其次才是商业价值,而且8月份的东京奥运资格赛比南京总决赛要重要得多,资格赛虽然对手实力不强,但是怕阴沟翻船,不容有失,所以给主力球员休息,防止受伤等。
但是不能因为看不到朱婷的比赛就成了攻击郎导的理由,郎导的首先考虑的自然是队员的情况,而不是球迷的想法,如果球迷的想法能够左右教练,那么中国女排早就成了四不像了,而且这种比赛让二队参赛对中国女排也是一种锻炼,像刁琳宇,杨涵玉,龚翔宇,倪非凡等选手,如果不通过比赛锻炼怎么能提高她们的竞技水平,分站赛用了全主力不代表总决赛就必须用全主力,其实很多球迷们的心情能够理解,但是很多都是先入为主了,所以才导致现在的局面。
看了这些个评论,真替郎导不值,两次女排低谷的时候,毅然决然接手;在里约周期如日中天的时候,没有放手,享受荣光,而是继续带队!这等情怀和胸襟,反而被目光短视,心胸狭隘的伪球迷道德绑架!哎,有些球迷也不想想,伦敦周期他们把女排骂成了什么样?当年的痛忘了?好不容易在里约周期起色了,又觉得中国女排就该所向披靡,见谁灭谁。大家想过没有,竞技 体育 此消彼长,更新换代的特别快,看看这次美国女排,新二传,新接应,新副攻,弄得我们措手不及,我们也要不断调整和适应,必须要有新人出来,而且是要顶起来,那样我们的队伍才有竞争力!这次总决赛,有人觉得郎导派出了大家抵触的所谓的二队,其实不是,郎导在队伍组建之初就说了,我们只有首发,没有主力和替补之分,大家要上来就能管事,朱婷、袁心玥、张常宁、李盈莹等不参赛,我们只是少了明星首发,但我们队伍还在,她们也一直在为女排奉献,相信她们在缺少明星首发球员的情况下,也一定会依靠整体,提高自己,战胜对手!这次总决赛,她们如果顶起来,那我们首发的排兵布阵会更加从容,队伍才可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大家支持女排,喜欢女排,就不要再对她们尖酸刻薄了!
场外看热闹,场内看门道。
郎平,做为中国女排掌舵人,其责任重大可想而知,能进入国家队的队员都是精挑细选,掌上明珠,而真正的英豪却是千锤百炼,最终才会脱颖而出,是驴是骡,拉出来溜达溜达才看出真相,这才是选才的智慧。当年的曾春蕾不也从多次砺炼中才被郎导重新选配?郎导编排的二队出征,私藏最优秀的一队人选,恰恰是她选人的聪慧之举。每次比赛,尤其是国际大赛,谁不希望夺冠军,争奖牌?可面对更多的无名小辈,不让她们展示技艺,还看不出谁的潜力大,谁的贡献大?若这次选一队上阵拿了冠军,也就看不出二队谁的潜质更完善,恰恰此次二队的出征,为明年的奥运选才有了更可靠的优选,这才是郎平用人的独到之处,而二队此次的完美表现,为将来郎平的重选新人有了更坚实的铺垫石。
为我们郎导喝采!
只想说中国
震惊,世界女排第一人竟是中国人,她是谁
2017年5月14日,在日本神户举行的女排世俱杯决赛中,朱婷所在的瓦基弗银行队以3比0拿下对手巴西舒耐队,成功夺得冠军。其中,朱婷获得本届比赛的MVP与最佳主攻,入选最佳阵容。
瓦基弗银行队队员
据微博女排朱婷吧的数据统计,本次获得冠军和MVP之后,在2016年9月17日至2017年5月14日的244天里,朱婷已经获得了:两个冠军、一个亚军、两个季军、两个MVP、两个最佳主攻、亚青赛MVP、世青赛MVP、世界杯MVP、奥运会MVP、欧冠MVP、世俱杯MVP。可谓是当值无愧的“MVP收割机”。
朱婷获得MVP奖
如此惊人的表现自然引起了各路媒体的惊叹。
著名的WorldofVolley以“这是她的时刻”为标题盛赞朱婷,文章中称赞朱婷的表现“令人难以置信”、“绝对的女排统治者”。
国际排联也在facebook上盛赞朱婷的表现。
这不是国际排联第一次赞美朱婷。 2016年12月14日,在瓦基弗银行队3:1击败了俄罗斯的乌拉洛奇卡队之后,国际排联在脸书上把朱婷列为独一档:“天生与众不同”。
朱婷的表现还征服了日本观众,现场主持人甚至大喊“ZHUTING!ZHUTING!”为她加油,日本网友也在社交媒体上对她交口称赞。
据日本电视台《news zero》 报道,朱婷的弹跳高度已经达到了3米27,在形容朱婷弹跳能力的时候,电视台还用大巴车高度来做对比。
作为非日本选手,在日本当地能够获得如此多的称赞,确实是比较罕见的。可以说,朱婷用绝对实力,征服了观众和媒体。
郎平,此去无归期
随着东京奥运会结束,郎平说,是时候回归生活了。
作为中国女排主教练,她在赛场上现身时,浑身总辐散出一种威严的气场,身体前倾,微锁着眉头,双眼直盯前方,紧抿嘴唇。那是她标志性的神态,就像一头正在狩猎的猛兽。
2013年,就是带着这样沉静而勇猛的气势,郎平归国,二度执教中国女排。
重新整顿好经历伦敦奥运周期后人心涣散的女排队伍,郎平在至9年时间里,先后发现并培养出朱婷、袁心玥、张常宁等猛将,并率领女排夺得包括世界杯和奥运会在内的多个冠军,重回巅峰。
2021年,又一个奥运周期的终结点,这位英雄式的人物将满61岁,人们才发现,她真的老了。她面部的肌肉明显地向下垂坠,目光带有更深的疲惫。带着满身的伤病,扛住高压执教9年后,她终于决定告别。
这并不是场完美的谢幕表演,反而非常壮烈。
本次东京奥运会上,中国女排无缘八强,创下女排参加奥运以来的最差战绩。疫情打乱备战奥运的节奏、明星球员朱婷的手腕受伤严重,种种因素形成合力,重创了这支昔日的冠军球队。
而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前,7月29日,中国女排不敌俄罗斯,出线的形势已经十分危急。但结束比赛后,面对遭遇重挫的女排队员,郎平仍然要求她们离场时“抬起头来”。
这也再次映射出郎平亮相排坛40年来身上最值得崇敬的品质——无论在球场上经历多少输赢时刻,她始终如此,保有一种昂扬的姿态。从“五连冠”时期起,她所接受的教育,她所见识的世界,使她比任何人都明白,中国女排的精神,不在成败。
转机还是来得晚了些。
东京奥运会女排小组赛上,手腕旧伤复发的主攻朱婷首场仅拿下4分。先后对阵土耳其、美国、俄罗斯奥林匹克队,中国女排遭遇三场连败,开不了张。
但7月29日比赛结束,郎平仍然要求女排姑娘们“抬起头来”。她似乎意识到,主攻朱婷伤势严重,场上其他队员的主动性因此难以调动,于是索性让21岁的小将李盈莹替补登场,直接代替朱婷,架起一座新的“重炮”台。
李盈莹的发挥验证了郎平的判断。接下来的两场比赛,中国女排对阵小组赛未见败绩的意大利队,以及实力稍弱的阿根廷队,皆以3比0的战绩锁定胜局。
面对此前接连到来的失败,她们已然了解,出线无望,但仍然重振了精神,继续去追求剩下的比赛中那些看似没有意义的胜利。
这不免让人回想起2018年的女排世锦赛,中国和意大利在半决赛中争夺决赛资格,却最终以2比3的成绩惜败,中国女排失去夺冠的可能。在所有队员的情绪都陷入沮丧之中时,郎平鼓励大家,要好好备战接下来和荷兰队的比赛,争夺铜牌。
在那天晚间的队会上,郎平讲了一番令在座所有人都记忆深刻的话。她说:“不能奏国歌了,还是要尽最大努力把国旗升起来。”
她出生在1960年的天津,从小学习成绩很好,母亲一心想培养她上清华。但当年郎平发现,自己虽然体格瘦弱,但推铅球比谁都推得远,凡是跟运动相关的一切,她都比别人玩得好。
14岁那年,她瞒着母亲,偷偷去北京市第二业余体校报名被发掘,体校老师答应说可以保送她进北京体院,母亲才同意郎平走上运动员的道路,此后,她的 体育 之路便一发不可收拾。
郎平18岁入选中国女排,在教练袁伟民的培养下,21岁时,以她作为主攻手的中国女排7战全胜,夺得了第三届世界杯冠军,由此开启了中国女排的“五连冠”时代。在1982年世锦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1985年世界杯赛、1986年世锦赛中,中国女排蝉联冠军。
1986年,郎平退役,不久后即赴美留学。中国女排的命运,也随之在时间的长河中沉浮。
进入90年代,中国女排的成绩一再下滑,落到世界第八的位置。1994年,赖亚文、崔永梅等老队员甚至写下了辞职报告,想要离开女排队伍。当年11月,昔日的总教头袁伟民找郎平聊起女排的现况,希望她能回国执教。
袁伟民对郎平说:“女排最缺乏的是一种精神,是教练的凝聚力,要用一种人格的力量来调动运动员。”
1995年2月15日,结束了第一段婚姻,告别在美国已然建立的生活,郎平赤手空拳回国。第二天下午,她就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自己带领女排重回亚洲巅峰的目标。
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当时公认的世界一流球队依次是古巴队、巴西队、俄罗斯队、美国队,没有任何专家看好中国队。但郎平就是带着这样一支没有球星的队伍,在小组赛中五场全胜,并先后完胜德国队和俄罗斯队,虽最终败于古巴女排,却爆冷摘下银牌。
2020年8月13日,王丽娜在微博晒出亚特兰大奥运会银牌,有球迷评论:“奖牌可以生锈,荣耀和精神没有生锈!”
当年,正因为中国女排的异军突起,国际排联甚至破例将郎平推选为“世界最佳教练员”。在此之前,只有金牌队伍教练员才能获此殊荣。
伦敦奥运周期,4年间三度换帅,中国女排再度陷入困局。值此危难之际,2013年3月27日,新来的排管中心领导邀请郎平第二次出任中国女排主教练。没过几天,昔日队友陈招娣去世,给郎平带来了沉重打击,她因此同意接过帅印,决定再次将女排精神传递下去。
此后9年间,郎平率领面貌崭新的女排队伍,夺得包括世界杯和奥运会在内的多项大赛冠军,重回世界一流梯队。尤其是在里约奥运会上,郎平灵活运用“奇兵”刘晓彤,在与东道主巴西队的对战中上演惊天大逆转,才开启了夺冠之门。
此次东京奥运会失利,郎平在接受采访时哽咽,说自己负主要责任,对不起关心女排的球迷。
但网络上却少有责怪的声音,人们似乎毫不犹豫地相信,无论经历多少失败,以郎平为精神偶像的中国女排,一定会再度归来。
郎平知道,女排运动员进入国家队,代表中国与世界各国展开较量,这是处于“世界尖端”的行当,而她的观念是,“ 体育 到了世界尖端水平的时候,智商和情商要非常高。”
曾经,作为运动员的郎平,与美国的海曼、古巴的路易斯并称1980年代世界女排“三大主攻手”。后来,她又成为国际排坛唯一的女主教练。她在场的比赛,敌方的教练和运动员都免不了慌张。
郎平凭借的,正是她对这颗圆球及其规律的深刻理解。
2013年,郎平二度接任中国女排主教练,首先就提出了“大国家队”的理念,她通过对全国范围内女排适龄人才的梳理,分批招入运动员,开展多期集训进行考察。伦敦奥运周期的女排队员,她只留下了其中6人,并转而拉拔出一系列新生力量。
第一年,她将印象中那个弹跳力出众的河南小姑娘调来国家队,那就是朱婷,当年公布国家队大名单时,很多人都问,“朱婷是谁?”但后来的故事表明,朱婷是中国排坛百年难遇的天才选手。接下来,郎平又挖掘出张常宁、李盈莹等人才,强势地支撑起朱婷的对角。
对于那些年纪稍长但实力强劲的球员,郎平也不肯放过。
2014年,她把1987年出生的颜妮选入国家队时,这个姑娘自己都不相信未来还能有怎样的发展。但7年过去,她的名字仍在国家队之列,这位老将身高臂长,又凭借闪电般迅疾的拦网,曾两度获封“最佳副攻”,被誉为中国女排的“北长城”。
在球员之外,“大国家队”还有着更宽阔的内涵。
在女排年轻化的趋势下,郎平同时起用安家杰、吴晓雷、于飞、李童等年轻教练。她还请来芝加哥大学医学院著名的外科医生Sherwin S.W.担任队医,为女排队员减少伤病。还有拥有 体育 教练证书和骨外伤专科临床医师证书的理疗博士Elizabeth Darling,为女排提供特聘 体育 医疗服务
“大国家队”方案破解了中国女排此前多年的困顿。从前,女排国家队“一套阵容打天下”,主力队员在大小赛事中超负荷运转,替补队员得不到上场机会,与主力之间差距明显。
但郎平的队伍中,只有首发和非首发队员的区别,主力队员大面积轮换,且能够分流不同的队伍去迎战不同的比赛。
在这样的机制下,2019年,由教练安家杰带领最年轻的女排二队,才能够以3比0的战绩完胜由名将埃格努领衔的、骄傲的意大利女排。东京奥运会上,替换了朱婷的李盈莹,也才能够霎时逆转战局的颓势。
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队员,郎平都提出了关于“阅读”的要求。不是要求大家一定要“读书”,而是必须达成对事物内在逻辑的理解。
两度接手中国女排,她做的第一件事,总是“阅读队员”。
在见面之前,她先要队员们填写调查问卷,问卷的内容全都关于队员个人:你的性格特征、技术特点、希望教练在哪些方面为你提供帮助,等等。郎平借助这种方式,能够迅速达成对队员的认识。
2013年,二传手沈静思初次在球馆里见到郎平,郎平抬头看见她,就出人意料地唤出了沈静思的小名:“小葵,跑步前进!”
在这种心与心之间的贴近过程中,郎平更容易分辨出,应该如何与性格不同的姑娘交流。何时威严,何时柔善,她心中全有分寸。
在平时训练和比赛中,她还逐渐教会队员们“阅读比赛”,要读懂对手的攻防意图,领悟比分之间的因果关系。
郎平的姐姐郞洪曾在接受《人物》采访时讲述这种“阅读”的思路,比如说人家扣小斜线很厉害,防不胜防,那就要看到,她是在近网情况下才能扣小斜线,如果给的球是远网,她就无法打出这个效果。因此,郎平训练大家,要根据场上的变化,对球提前做出判断。
同时,她还借助更加科学的分析手段,引进意大利的技术分析软件,将对手扣球的路线进行计算,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布防,调整进攻策略。
更可贵的是,郎平将这一切富有智慧的谋略,都建立在日积月累的苦工之上,她说,“其实胜利没什么秘诀,就是做好每一天。”
她对女排队员基本功的训练从不含糊。安排队员练指卧撑,以锻炼手指力量,增强拦网效果,体重偏重的王一梅总是害怕这个环节,每次练完,她的手指都疼得像要断掉一样。但郎平总是点名,要追着王一梅做指卧撑,“大梅,你还往哪儿藏?”
而郎平从来都是以身作则的人。拖着一身的伤病,她的关节时常疼痛,但一场五个小时的训练下来,她四处走动指导,坐着休息的时间不超过20分钟。
郎平崇敬乔丹,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她读乔丹的传记,也会把他身上那些优秀的品质讲给队员们听。她从乔丹身上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一种纯粹的竞技意识,当运动员走到世界最尖端的位置,他所进行的战争,是自己同自己的战争。
“乔丹的心理素质太棒了,越到关键时候,打得你死我活了,一般容易手软,就怕万一进不了球,乔丹相反,比赛越白热化,他越打越来劲,越打越敢出手,就是能表现,就是能进球。他觉得,他的价值就体现在关键时刻不凡的表现,他说,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阻碍他得分,只有一个人,那就是他自己。要战胜自我。”
她在自传里写:“一个优秀的球员,首先是一个文明的人,一个优秀的人。”
1986年,达成“五连冠”后,郎平决定退役,先是进入北师大英语专业学习。次年,她就通过“新中国教育基金会”公派自费去美国留学,先到了华裔集中的洛杉矶。
当时,她身上只有几百美元,并且因为签证的性质,不能工作,生活因此没有来源,洛杉矶的华裔接济了她,并且时常为她举办派对。但她吃住都要仰仗他人,且仍然生活在一个华人圈层中,这和她的初衷相违背。
当时,她选择出国留学的原因,是想走下冠军的宝座,从零开始。
她知道,离开女排,自己什么都不是,她必须将生活完全归零,重新开始学习新的本领,“我努力不被‘五连冠’的巨大成功和巨大荣誉蒙住眼睛,保持心地透亮”。
因此她再次做出决定,离开庇佑着她的洛杉矶,辗转前往美国西南部的新墨西哥州,在这块多山、气候干燥的土地上,融入当地原住民的生活。也就是在这里,她结识了好友劳尔,并成为劳尔的助理教练,在新墨西哥大学执教大学女子排球队,她因此获得了免费读书的机会。
郎平就这样放任自己在贫瘠的生活中摔打着成长起来,而她的学习涉及到的方面,事无巨细。
她在这里取得了 体育 管理现代化专业硕士学位,具备了更加专业的视野,这也直接影响了她此后执教中国女排的策略,不再延续老女排时代压榨身体极限的训练方式,而是结合心理学、营养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科学地为女排队员定制训练方案。
那个年代,电脑仍未普及,劳尔的丈夫约翰教郎平学会使用电脑,同时,约翰帮助郎平更快地适应了英语环境,他给郎平上课时用的是教儿童看图识字的书,鼻子、眼睛、嘴巴,像指导小孩子一样教起。
同时,劳尔教会了她如何为人处世,她起初寄住在劳尔夫妇家,不懂得应该帮主人分担家务,是劳尔大大方方地邀请她,“你能帮我一起打扫吗?”从此之后,她学会在劳尔做饭的时候帮忙打下手,吃完饭就主动洗碗。郎平对生活细节的感知,就这样一天天丰满起来。
1995年,重新回到国内,成为主教练的郎平与过去相比,更加成熟稳重。
那年11月,她首次参加国际排联会议,排联主席热情地起身拍手,说“欢迎郎平女士作为主教练来参加我们的会议”。她一眼望去,参会的其他人全是男性,她往中国教练席一坐,心想,就得坐出一点女人的气概和气势。
当时,大家在讨论排球新规则中的“自由人”角色,很多国家都没有异议。但郎平清晰地意识到,这个规则更有利于欧美队伍。
亚洲队员个子小,身材细痩,我们的优势在于,后排技术纯熟,而欧美队的后防偏弱。“自由人”规则若生效,那么欧美队则可以在后排任意位置替换队员,巩固防守。
郎平一针见血地提出异议,并展开了心理博弈。她告诉排联主席,当时包括世界杯在内,所有的大奖赛都在亚洲,亚洲球迷数量众多,赞助商也愿意出钱,如若更改规则不利于亚洲排球的发展,那么“你会失去很多的观众和赞助,你更难生存”。
彼时,排联还想让运动员改穿紧身的、近似于泳衣的运动服,以增强观赏性。
郎平也直截了当地反对,“亚洲人的体型特点一般腰比较长,臀部的形状不像古巴人那么漂亮,让我们穿那种游泳衣式的运动服,不会好看,反而难受。”
对于中国女排,乃至世界排坛而言,郎平都是一份闪亮的礼物。但不止于此,当她在“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这条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行进的时候,每一位女性,每一个国人,都能从她身上获取勇气,和力量。
告别郎导,以及,你的存在。
参考资料:
1.郎平,陆星儿.激情岁月:郎平自传[M].东方出版中心,1999.09
2.马寅.荆棘与荣耀:新时代女排奋斗记[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9.12
3.人物.郎平:阅读者[EB/OL].[2017-01-14]
4.新华社. 回首东京,寄望未来——专访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EB/OL].[2021-08-04]
5.人民日报. 制胜法宝是“做好每一天”[EB/OL].[2016-09-24]
作者 | 尧七
编辑 | 莫奈
排版 | 文月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巴西女排--巴西女排微博》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uqiumeng.cn/wenda/1582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