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国应该在世界杯上学习什么?最佳答案从1930年至今,世界杯走过了76年的历史,期间留下了不少令人称奇的规律,迷信其中的人甚至称其为“魔咒”,在这里,我们列举出世界杯历史...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美洲杯几年一次,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中国应该在世界杯上学习什么?

中国应该在世界杯上学习什么?

最佳答案从1930年至今,世界杯走过了76年的历史,期间留下了不少令人称奇的规律,迷信其中的人甚至称其为“魔咒”,在这里,我们列举出世界杯历史上最诡异的一些魔咒,看看它们能对今年的大赛带来什么影响。 一、巴西队的礼物 这是世界杯历史上最著名的魔咒之一,其规律是,只要巴西队称雄,下一届的冠军就将是主办大赛的东道主,除非巴西队自己将礼物收回。1962年,巴西夺冠,4年后英格兰本土称雄。1970年巴西三夺金杯,1974年轮到东道主西德捧杯。1994年巴西在美国夺冠,98年法国在本土一鼓作气首次捧得大力神杯。唯一的例外是1958年,巴西在瑞典夺取了冠军,4年后他们没有馈赠出这份礼物,而是自己将它收回。 按照这一规律,2006年的冠军似乎只有两个可能,要么德国在本土称雄,要么巴西自己将冠军保留,“巴西队的礼物”堪称世界杯至今最神奇的魔咒。 二、德国16年轮回和29岁核心 虽然球队实力不济,但德国人仍然抱有夺杯的希望,一来是本土之利,二来借助于某种心理暗示。“16年轮回和29岁核心”是德国人的希望所在,1974年,西德夺取了冠军,队内核心贝肯鲍尔那一年29岁;时隔16年后的1990年,29岁的马特乌斯率西德再度捧杯,2006年,29岁的巴拉克成为了新核心,而2006年距离德国上一次捧杯又刚好是16年。 三、冠军与亚洲队同组 世界杯近20年来,出现了又一个巧合的现象,历届冠军在小组赛中,都会和一支来自亚洲板块的球队同分一组。1986年,马拉多纳统帅的阿根廷以3比1击败了韩国,1990年,西德5比1横扫阿联酋,1998年,法国在沙特身上取得了4个进球,2002年,巴西也以4球击败了中国队。从结果看,在小组赛中遇到亚洲球队,有助于强队寻找状态和信心。 唯一的“例外”是1994年,不过那一年和巴西同组的俄罗斯,70%的领土版图都在亚洲之内。 四、决赛进球者胜 1990年成为了世界杯历届决赛的分水岭,此前13届冠亚军决赛中,参赛两队都能获得进球,但从90年意大利之夏起,决赛中至少会有一队比分为0,这意味着,在决赛中进球的球队,都将最后捧起冠军,这一规律延续了16年。 1990年,西德队凭借布雷默的点球1比0击败阿根廷,1998年,法国3比0击败巴西,制造了桑巴军团世界杯史上最大比分的失利,2002年,罗纳尔多独中两元,巴西2比0胜德国捧杯。只有1994年,巴西和意大利都维持了0进球,最终通过点球决出胜负。 五、意大利的AC米兰之咒 自从1990年的意大利之夏以来,还没有哪支球队能在淘汰赛阶段的90分钟里击败意大利队,这一现象延续至今已有16年。1990年,意大利在半决赛中点球负于阿根廷,1994年,他们打进了决赛,点球输给巴西,1998年,意大利又倒在点球点上,不敌东道主法国,2002年,他们则在一场引发裁判争议风波的比赛中,加时赛阶段输给韩国。 要想在淘汰赛中击败意大利,就把他们拖入点球大战,这似乎成了一条百战不殆的规律,在世界杯的历史上,意大利队逢点球大战必败,至今无一例外。而且在最近3次点球大战失利中,还有这样一个巧合:意大利队第一个罚丢点球的都是来自AC米兰的球员,1990年,多纳多尼的半高球被戈耶切亚没收,1994年,巴雷西将点球射向天空,1998年,第一个射失的轮到了阿尔贝蒂尼…… 六、大陆之间的区别 世界杯历史上另一个为人所熟知的巧合现象是,鲜有球队能在自己国家所属的大陆之外夺冠,能打破这一魔咒的只有巴西人。在前17届世界杯中,除了1958年和2002年外,所有冠军球队都来自自己国家所属的大陆,这已经成了“定律”。 相比之下,欧洲球队对地利的要求似乎格外的高,出了欧洲,他们便无能为力。南美球队对地域的依赖性似乎不大,但也仅仅是对于巴西而言,阿根廷的两次捧杯,都是在美洲大陆完成的。 七、欧洲金球奖 自从1956年欧洲足球先生开始评选以来,一条巧合的现象延续至今,凡是应届的欧洲金球奖得主,他所在的球队都无法在接下来的世界杯上夺冠,具体情况如下:1957年西班牙斯蒂法诺、1961年意大利西沃里、1965年葡萄牙尤西比奥、1969年意大利里维拉、1973年荷兰克鲁伊夫、1977年丹麦西蒙森、1981年西德鲁梅尼格、1985年法国普拉蒂尼、1989年荷兰巴斯滕、1993年意大利巴乔、1997年巴西罗纳尔多、2001年英格兰欧文…… 另外值得留意的是,除了1958年西班牙及1978年丹麦缺席、1986年普拉蒂尼的法国半决赛输给最后亚军西德之外,在世界杯淘汰赛击败欧洲足球先生所在队的国家,都能夺得最后的冠军。比如1966年尤西比奥的葡萄牙半决赛败给英格兰,1970年的意大利决赛输给巴西,1974年荷兰决赛输给西德,1982年西德决赛输给意大利,1990年1/8决赛荷兰输给西德,1998年决赛巴西输给法国以及2002年1/4决赛英格兰输给巴西。2005年,罗纳尔迪尼奥获得了欧洲足球先生,这条魔咒似乎悄然瞄准了巴西。 八、联合会杯和美洲杯 只要夺取了世界杯前的那届联合会杯或者美洲杯,那么就别想夺取冠军,这条定律的命中率至今为百分之百。1992年联合会杯前身的法赫德国王杯,冠军是阿根廷,结果他们在94年第二阶段首轮就被淘汰、1997年联合会杯冠军巴西、2001年冠军法国都没能逃出这一魔咒的阴影。 美洲杯与世界杯不可兼得,这条规律自1930年至今无人能破。最早的例子是1929年,阿根廷夺得美洲杯,第二年首届世界杯他们在决赛中输给了乌拉圭,最近的例子则是2001年,哥伦比亚在本土夺取美洲杯,2002年他们甚至没有进入决赛圈。值得注意的是,巴西队从1958年到1970年三夺世界杯,在这12年里,他们始终与美洲杯绝缘,难道他们也意识到了这条魔咒的可怕威力?2004年,巴西击败阿根廷捧起了美洲杯,在06年的德国,他们能摆脱命运的安排吗? 九、赞助商的影子 在商业化越发发达的今天,世界杯的冠军争夺除了实力和运气以外,隐隐约约似乎还有一些场外因素决定最终的结果。细心的球迷可以留意这样的一个现象,自从1990年以后的世界杯上,在欧洲举办的世界杯总是被“三叶草公司”赞助球衣的球队夺得,1990年西德依靠点球击败阿根廷,决赛中南美人吃到的两张红牌和一个点球引发争议;1998年法国队3比0击败巴西,决赛中罗纳尔多的离奇受伤成为一个谜。这两支欧洲球队,球衣上都有赞助商“三叶草”的印记。 而在欧洲以外地区举办的世界杯,“三叶草公司”的掌控力看起来有所下降,这也许和欧洲是他们主营的地盘有关。在1994年和2002年世界杯上,巴西两次夺冠,他们当时分别穿的是“四角公司”的球衣和“勾牌公司”的球衣。不要小看“三叶草公司”在欧洲的力量,96年欧锦赛冠军德国,2000年欧洲冠军法国和2004年冠军希腊都是他们赞助的。这次世界杯又在“三叶草公司”的总部德国进行,按照这一顾虑,看来最终的冠军很难离开德国,法国,阿根廷,西班牙这几支球衣上印有三叶草的球队。

如何评价2015年美洲杯决赛智利点球击败阿根廷

最佳答案1、智利配的上冠军,针对阿根廷和梅西的战术很成功。

2、梅西表现的可以了,阿根廷为数不多的几个威胁球几乎都是梅西策划或做的。

3、教练必须要下课了。拿了这么多次亚军,靠的几乎都是球员自己能力,决赛梅西几乎没有球权,说明教练没把战术重心放梅西身上,而且场场换人几乎没有起色。这锅给教练背最不冤。

4、别骂伊瓜因了,他此刻心情绝对不比梅西好。野兽特维斯证明了自己,希望伊瓜因下次美洲杯也能证明自己。

5、上帝嫉妒天才。梅西3次与冠军擦身而过。

下次中国奥运会是哪年?

最佳答案我想,在中国还有多少年才能举办奥运会的问题上,有些问题还是需要进一步来探讨的。金老师的文章说:关于我们再次举办奥运会,“我可以基本断定,这个目标至少要半个世纪。”

在当今世界上,大型赛事的资源主要集中在欧洲和北美、澳洲,有人说这个比例甚至超过了90%。 世界范围内的著名和大型赛事有哪些呢?国际上经常用Major Sporting Events或者Mega Sporting Events这样的词来指称这类赛事。一般说来:夏季奥运会、男足世界杯、冬季奥运会被认为是三个比较重头的国际大型赛事。而美洲杯帆船赛、世界F1方程式锦标赛乃至四大网球公开赛等赛事,由于举办地点是流动的,一般不被视为和上述三大赛事一类的赛事。当然,仅从经济影响看,这些赛事在某些方面还要超过奥运会,比如男足世界杯的电视转播权费就可以超过奥运会。但是,这些年国际上已经习惯于从综合效应来评价和衡量大型赛事,因此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男足世界杯被公认为世界三大赛事。

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世界的七大经济体在最近三十年全部都获得了举办这三大赛事的机会,有些国家甚至获得多次机会。

美国——1980年普莱西德湖冬奥会、1984年洛杉矶夏奥会、1994年男足世界杯、1996年亚特兰夏奥会,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纽约申办2012年夏奥会失败,芝加哥又加入申请2016年夏奥会的行列。

日本——1998年长野冬奥会、2002年男足世界杯,大阪申办2008年夏奥会失利,东京又加入申办2016年夏奥会行列。

德国——2006年男足世界杯。柏林申办2000年夏奥会失利。

英国——2012年夏奥会。曼彻斯特申办2000年夏奥会失利。

法国——1992年冬奥会、1998年男足世界杯,申办1992、2000、2008、2012年夏奥会失利。

中国——2008年奥运会。申办2000年夏奥会失利。哈尔滨申办2010年冬奥会失利。

意大利——1990年男足世界杯、2006年冬奥会,罗马申办2004年夏奥会失利。

金汕老师在列举了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几个国家两次举办奥运会的时间间隔后认为:美国极为独特,没有第二个国家有如此完备的城市和举办奥运会的设施。言下之意是中国没法和美国相比。我以为:中国在这些年不断引进国际赛事——各类世界锦标赛、世界大学生夏季和冬季运动会、亚洲运动会,相信会在10几年间极大地改善金老师担心的设施问题。按照经济学家的预测,中国经济总量很有可能在2030年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个经济体,而像深圳、广州、上海这些GDP超过1万亿人民币的城市和号称要花300亿建中华文化城之类的省份,要建设举办一次奥运会的场馆和基础设施应该不是很困难的事情。比如普华永道伦敦事务所2007年3月8日发布的报告就称:到2020年,上海和北京的经济总量将位列世界城市的第16、29位。直到2020年,全球增长最为迅速的城市中,将有10个来自于中国。

从另外一个特殊角度看,中国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自己的成熟赛事,很多城市迫切希望引进国际赛事,而相对而言,美国、欧洲和澳洲等国则对于国际大型赛事的积极性不如中国。甚至有一些国际体育学者认为:世界体育赛事的重心正在向亚洲,特别是中国转移。 所以,从积极的长远的眼光看,中国的城市并非就一定建设不起美国城市那样的体育场馆和基础设施。

紧接着,金老师分析到:奥运会每个洲轮一次基本要十几年,亚洲间隔时间更长(1964年东京奥运会-1988年汉城奥运会间隔24年,1988年汉城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历时20年)。即使再举办,举办早申请次数多的日本也比我们有利。 如果韩国或阿联酋插进来可能时间会更长。其实,大洲轮流举办奥运会只是一个所谓的惯例,并没有列在任何官方文件中,而且亚洲已经崛起,不能再用老眼光看亚洲了(比如亚太地区的中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在最近两届奥运会上的成绩就足以和欧美抗衡了,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所以,很多城市并不信这个邪,比如亚洲的东京和多哈根本不在乎同为亚洲城市的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积极申办2016年奥运会,东京还进入了最后的四个候选城市名 这里其实有一个不得不说的问题,很多委员在投票时并不一定考虑大洲或国家间隔时间长短的问题,比如法国巴黎在1900、1924年举办奥运会直到今天,已经过去92年(2016年奥运会候选城市没有法国的城市),也没有法国城市再度举办奥运会。并且他们分别申请主办1992、2000、2008、2012年奥运会,全部失败。从间隔时间考虑和申办次数考虑,舆论在2005年普遍认为巴黎比伦敦更有希望获得2012年夏奥会主办权,可事实是伦敦获胜。

所以,很多事情是事在人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虽然国际奥委会委员在投票时会有历史问题的考虑,但这不是惟一因素,有时也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我以为,在2020年开始招标2028年奥运会时,中国的上海、广州等城市就可以提出申办,那时中国将有5个城市的经济规模将进入世界前50名,申办奥运会绝不是梦想。而且在这些年不断打造国际体育之都的上海和广州,到那时也已经积累了足够的举办国际大型赛事的经验。总之,在这个问题上,我比金老师更乐观,我相信三十年内奥运会极有可能再回到中国。

金老师还有这样的认识: “这次奥运会的确取得了异乎寻常的影响,对于世界了解中国,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都有着常态下不可能达到的效应。为办好这届奥运会,中国也付出了不少,在短期内没有必要用相同的方式重复再一次。” 对于这个观点,我并不反对,但我觉得二三十年是一个不短的时间,这个时间没有必要推迟到四十年乃至半个世纪以后。

理由我早就说了:中国经济在2030年就很可能超过美国列世界第一。而按照城市来测算,即便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看,2006年列全国第一的深圳136071.3元 ,第七的 广州38568.37元,第十二的上海为 36206.43,第二十五的大连为29706.36,北京列第三十六,为24077.39元。同年美国的人均GDP为 43,594美元。考虑到货币的购买力差异,中国的一些发达城市也是完全可以在二十年以后举办奥运会的。

至于用相同的方式重复这个说法,我以为不妥,虽然我国主办奥运会的政府主导性会比较强,但百姓都知道,每个城市的特点是不一样的,参加过1997年上海的全国八运会、2001年广东的全国九运会、2005年江苏的全国十运会的人们很容易得出自己的不同感受。 更何况:发展中的上海和广州等城市是渴望举办奥运会并且有能力举办奥运会的,奥运会对于这些城市来说是一次体验“国际成年礼”的机会,是为城市插上腾飞翅膀的契机。再次举办奥运会对于国家来说或许是重复(其实二三十年以后太多的东西会变化,重复也不大可能),但对于北京以外的任何城市来说,绝对是一次创新和洗礼。所以我的基本观点是:虽然我们难以复制美国12年内两次举办夏奥会的奇迹,但也没有必要囿于传统观念而非等四十年乃至半个世纪以后才去申办奥运会。

我们的哈尔滨在申办冬季奥运会失利以后获得了2009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的举办权,还在申办2012年世界青少年冬季奥运会。此外,虽然韩国平昌在申办2018年冬季奥运会时似乎比我们有优势,但哈尔滨也不应消极应对。而2018年或2022年男足世界杯,我们也完全可以提出申办。尽管我们的足球水平低,但这不是申办成功的主要因素。日本获得2002年男足世界杯赛事举办权之前还没有进军过世界杯呢。有布拉特的支持,有球迷的拥护,有巨大的市场,我们获得2018或2022年男足世界杯赛事的主办权并不是梦想。 在夏奥会、冬奥会、男足世界杯三大国际赛事中,不久将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中国目前只有夏季奥运会一项,我们完全有理由在最近二三十年赢得一次冬季奥运会、男足世界杯,以及再次举办夏季奥运会的机会。美国能在1980到2002年的22年间举办两届夏季奥运会、两届冬季奥运会、一次男足世界杯,还申办2012年夏奥会,现在又申办2016年夏奥会,我们中国又有什么理由保守、消极和懈怠呢?

未来的时间里,如果中国在何振梁先生明年因年满80辞去国际奥委会委员后有新人成为国际奥委会委员,中国在三十年内再举办夏季奥运会的可能性无疑会更大。在很多时候,我们首先要敢想,然后才能创造奇迹!

体育评书 老梁 梁宏达

最佳答案梁宏达自幼学习京韵大鼓、评书、相声等多种曲艺形式,在节目中用其极富个性魅力的语言,点评生活、时事和体育事件,为您抽丝剥茧、去伪存真,还原新闻事件背后的事实真相,使人在获得理性判断与思考的同时感受来自老梁的独特风韵。 本书收录了梁宏达精彩的体育评书,将和你侃侃而谈! 作者简介 梁宏达,男,1972年出生在黑龙江哈尔滨。人称“老梁”,著名媒体评论人、出版人,中央电视台资深评论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评论员、中国教育电视台评论员,以观点独到、语言犀利著称。他自幼学习京韵大鼓、评书、相声等多种曲艺形式,在节目中用其极富个性魅力的语言,点评生活、时事人、和体育事件,为您抽丝剥茧、去伪存真,还原新闻事件背后的事实真相,使人在获得理性判断与思考的同时感受来自老梁的独特风韵。 目录 老梁谈篮球 输球了,火箭队 火箭队换帅 转会市场的大赢家——火箭队 目送姚明步步高 哪来的一拳 易建联的NBA选秀(一) 易建联的NBA选秀(二) NBA中国赛引发的思考 08NBA新赛季 梦之队的困境 没有姚明的中国男篮 自传的虚妄 总统与乔丹 向裸奔致敬 一个伪嬉皮士的悲哀 大恩如大仇 乌鸦一般黑 透视零容忍 老粱谈乒羽 看得见的地平线 横打:中式直拍昂贵的首饰 状态不佳的王励勤 直通萨格勒布的乒乓球队内选拔赛 世乒赛第四局 萨格勒布的风筝——第四十九届世乒赛单项综述 多哈亚运会的中国乒乓球 马来西亚世界羽毛球锦标赛 老梁谈网球 温网巅峰对决 既生瑜何生亮 法国网球公开赛“中国金花”的表现 老梁谈捧球 中国女排的困境 谁把周苏红留给了汤淼 老梁谈体操 07世界体操锦标赛 世界体操锦标赛中国队的表现 老梁谈足球 欧洲冠军杯决赛 英超联赛付费 切尔西主帅穆里尼奥下课 美洲杯决赛 掉了价的巴西队 迪达的“精彩”一摔 ’08欧洲杯预选赛 2014年世界杯花落巴西 海外球员 一沟绝望的死水 女足世界杯 中国女足的尴尬 火不是吹旺的 中国男足在亚洲杯的失败 中甲联赛风波 关于中国足球的媒体骂战 中超长春亚泰夺冠 吾国之球迷 老梁谈奥运 “金镶玉”的功夫为了啥 北京城史 金牌老大2008 向北京看齐 一站到北京 中国男篮在北京奥运会中的命运 体育不只奥运会 老梁谈田径 刘翔日本大阪夺金 没有30年不漏的大瓦房 琼斯兴奋剂事件 老梁杂谈 不说足球说相声 健康也是一种砝码 体教结合是灵丹妙药 F1“间谍门”丑闻 酱缸的盖子 也说丁俊晖输球 拳击冠军邹市明 霓虹灯下的哨兵 “两会”上的体育提案 处子的心弦——姚明的绯闻 “80后”批判 没多大的量 书摘插图 老梁谈篮球 输球了,火箭队 一只狮子带领一群绵羊 在五一长假期间(2007年)大家看体育比赛,可能有一件事弄得大伙儿心情都不太好。那就是休斯敦火箭队在自己的主场第七场大战当中,最后输给了犹他爵士队。从而在2:0领先的大好局势下,最后3:4被犹他爵士给翻盘了。这个结果让很多朋友感到闹心,我也非常地闹心。 因为之前的《体育评书》里我曾经预测过,西部这几场比赛,火箭这边4:2赢爵士,小牛队4:2能赢勇士。结果我这两场全部给弄错了。身边的朋友还说,老梁你还看了那么多年NBA呢,你这不也成乌鸦嘴儿“贝利”了。比赛结束后,我在仔细地考虑,火箭队为什么会在领先的情况下输给爵士。我们经常说,出现了问题,出现了错误,大家要痛定思痛,好好琢磨琢磨,追究一下比赛的责任到底在谁?即使不追究责任,我们也得像下象棋似的,琢磨琢磨到底输在哪里,以利于下次更好地战斗! 对于火箭队,我们一定得真抓实干,把责任真正落实下去。有时候在比赛过程当中,大伙儿会说,有一场火箭队的比赛,场上四人得分,剩下那个替补怎么就不得分,火箭队的替补太差。也有骂海德时灵时不灵的,有说阿尔斯通把得太软的,也有的说海耶斯光能防守不会得分的,还有人说霍华德已经“老迈年高”了,还有说范甘迪没有用的。但是大家想想,这些都不主要,我们比一下就知道了。海耶斯一个赛季挣67万美金,霍华德较其他队员来说算是个儿最大最高的,也不过就是挣400—500万美金。姚明一个赛季1200万美金,麦迪1700万。这一比就比出来了,挣工资多的,毫无疑问是超级巨星,剩下那些就是打下手的。一场比赛打输了,你就能只责怪绿叶单说红花是好的么?那肯定不行,人家拿这么些钱就值这么大分量。拿了这么多钱,就应该展现超级巨星的风采,不可以推卸责任所以那些把责任都推到替补,或是除了“姚麦”组合以外的主力身上,这是不公平的。咱们可以跟其他媒体一样那样去吹捧姚明、麦迪,但是不能以黑其他球员为代价,否就显得不厚道了。人家挣多少,你挣多少,两家一比,就知道了,你应该发挥作用。另外,我们都说,“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一只狮子带领一群绵羊,就能战胜一只绵羊带领一群狮子”。所以这个时候球队的主教练是推卸不了责任的。如果我们来理清火箭队的责任,那么我认为,三个人的责任是最大的:范甘迪、麦迪、姚明。这是毫无疑问的。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分析这三个人各应该担负什么责任。 三大责任方 先说范甘迪。作为教练来说,范甘迪有他曾经辉煌的时慨他曾带领纽约尼克斯队以季后赛第八名的身份,一路杀进总决赛。当年纽约尼克斯队1:4输给了马刺队,那是范甘迪的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从现在来看,范甘迪执教能把一个弱队带领成强队,却很难带领一个强队再往前一步成为冠军球队。或许有人说这样评价不够公平,队员的发挥也是有责任的,范甘迪还是有水平的。但是,我们可以比一比,教练有没有水平,不是我们在这里空口说白话,我们得拿事实为依据。我们说,一个球队的比赛是五个人的事儿,不是一两个人的事儿。如果教练不能把一个球队捏为一个整体的话,恐怕这个教练身上的毛病就很大了。 一个球队不可能像埃佛森那样的,可以不传球一个人得分,更何况像埃佛森这样的球员,年岁大了也只能传球了。火箭队里麦迪传球是不错的,姚明也是大公无私的。没有哪个球员是特别独的,除了阿尔斯通外面三分投得多些,剩下的基本上都是愿意打团队配合的人。可是队里面没有一个比较独的球员,团队的配合还是一样的一塌糊涂。这是谁的责任?当然是范甘迪的责任了。我们可以看,火箭跟爵士对比,团队作战哪个更好。你看,杰里·斯隆带着爵士队,他们两三个挡拆就能弄出一个空当来,就有空当投篮的机会。一点就能突破,就能把火箭队的防守甩到后面轻松得分。这说明爵士队的战术执行能力以及斯隆本身的战术套路都非常的丰富、非常的强大,得两分不是太费劲。我们再看火箭队的得分,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费老鼻子劲儿”了。火箭队得分就三种形式:头一个,外线队员像阿尔斯通、海德靠自己的灵感,靠自己的命中率投三分,但基本上还是一种需要看队员能力的个人攻击的行为第二,就是靠麦迪以牺牲自己身体为代价向内线死突。如果突进去了,就得分了。如果突不进,就造成你犯规。这也是靠麦迪一个人,打好打坏就全指他一个人;第三种得分方式是姚明在内线死打硬扛,抓到球之后就使劲往下拱。我们看这场比赛姚明打得就挺遭罪,一会儿让奥库把球给打掉了,一会儿让吉里塞克盖一帽,一会儿让外线的挥手就把球给切走了。 火箭队的战术就是各自为战,根本就没有捏合成一个整体。不是姚明在内线陷入单打独斗,就是麦迪陷入或突破或中投都自个儿玩困境,再不就是外线三分球。这三分球队员像段誉使的“六脉神剑”一样,时灵时不灵.我们看这几个点,如果说范甘迪是一个高水平的教练的话,怎么能让火箭队在这么多次比赛后,进攻还像一盘散沙一样?或者说,常规赛有团队进攻,怎么季后赛就没有了呢?这说明教练的临场指挥有一定的问题。另外我们再看,从姚明这位置来说,后几场,尤其是后六场,让布泽尔想怎么打就怎么打。范甘迪居然在这六场当中都拿不出有效的措施来调整。这就说明他的战术能力。目前来看,还是过于依赖“姚麦”巨星,或者依赖外线队员的灵光偶现,他拿不出特别有办法的套路来。这仅仅是我们在说范甘迪在季后赛中指挥得不好的一点点地方。同时我们看,范甘迪确实是个防守大师,他把火箭队的防守抓得很好。可是,比赛是两个层面组成的。防守是基础,进攻也很重要。篮球比赛光防守是赢不了球的,必须要得分。从范甘迪调教火箭队进攻这方面来看,就已出现了一个瓶颈。他确实没有像菲尔·杰克逊那样在进攻上面有那么多套路。所以我们在进攻来看,火箭队比较有效的也就是姚明能把球提得比较高位一点,给麦迪挡拆形成一个突破,或者是姚明在内线吸引两人包夹,把球传到外头。在进攻套路上就这么两点属于团队作战的,而且这个时候的制约很大。比方说麦迪和姚明高位挡拆,爵士队已经掌握这个弱点了,只要麦迪一运球过半场,让奥库防麦迪往死了逼出去,逼到中线了,让麦迪跟姚明远离。远离这个进攻机会点,所以火箭的这个配合就被破了。等到内线打到外线,开始对姚明不包夹,努力地把你顶到中轴线,逼你跳投。一旦你要是深入到里面了,就实行盖帽。这个时候外面防守的队员才过来切你球,但是这时候姚明已经把球拿到身上了,传球的空间非常少了。所以说这两种团队配合的方式,被爵士队的教练斯隆轻而易举地破掉了。范甘迪也拿不出应对的招数。 现在打到这个份上,我们说范甘迪确确实实可以算是一个强队教练,也够一个NBA不错的教练。在常规赛的最佳教练评选中他还排到了四。但他确实不够一个冠军级的教练。这是有问题的。而且范甘迪在用人上还比较固执。你看像斯潘诺里斯、诺瓦克这些人,他根本都不使,等十臼白把他们放到了板凳上,而且他跟邦奇.威尔斯的关系也没有处好。所以我们看,火箭队到了季后赛,不论怎么打,五个人加上霍华德等,老的老小的小。我们在赛季之初认为火箭队兵强马壮的实力根本没有在季后赛中体现出来。难道主教练没有责任么?范甘迪在季后赛的责任恐怕是难以摆脱的。 第二个需要负责任的就是麦迪。我们说麦迪现在的水准确实是够得上一流球星的水准,这毫无疑问,而且他在整个系列赛中的发挥我认为比姚明要好。可是现在麦迪和姚明不一样。你要说火箭队现在谁是老人,还得说麦迪是老人,姚明老二。作为老大不仅要有尚好的发挥而且还要在关键时候能站出来。麦迪整体的表现还不错,可是到了关键时候还是经常“掉链子”。比方说在第三、第四场两个客场,麦迪发挥得就不那么理想。前面都挺好,但是到了第四节最后三分钟,在仅剩一个比分、上篮毫无意义的情况下,关键时候他的中投却投不进。现在的麦迪还没有达到像科比这个级别的球员那样投球命中高效率,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一次季后赛首轮都没过去。而且他有个现象,只要是季后赛第一轮打的决胜场,他保准“掉链子”,往往得分不超过25分,命中率不超过33%,这些疲软现象常常出现。与其说麦迪的水平不够,还不如说他这时候的心理或个人运气不好,用我们的中国话说就是“走背字”。总之他是运气不好,不像NBA那些超一流的球星,本身有实力,而且还有运气。因此麦迪的责任是不可推托的了。 到最后我们说,姚明也要负主要的责任。姚明这个赛季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大家看看他常规赛和季后赛的数据,季后赛是35分,篮板1O个,这已经是很不错的成绩了。可是我们看这一场比赛,姚明在“刺刀见红,需要咬牙”的时候,光是眼神凶没用,你还得打得狠啊!可姚明在这个时候就表现得有点软,不够狠! 在以往的系列赛中,我们说姚明的进攻是好的,但姚明的防守存在一些问题。但在这个系列中,姚明不管是在进攻还是防守都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首先我们说防守,姚明防守存在脚步比较慢,判断有些滞后的弱点。姚明打了五个赛季这么长时间,他在篮下对篮板球的控制,还是和我们的期望值差得很远。姚明身高2.26米,在控制后场篮板球,尤其是在第七场关键时候的那三个篮板球,虽然蹦得远,但是只要他能拿到一个,火箭队的这场比赛叮能就赢下来了。尤其在防守布泽尔的时候,布泽尔是想怎么打他就怎么打他。布泽尔除了第一场发挥不好以外,其他六场,他上篮也有,反篮也有,扣篮也有,转身的半体篮也有,正面对姚明的突破也有。可以说姚明被布泽尔打得十分狼狈,我在电视机面前看都替他捏把汗。第一中锋就让布泽尔这样的全明星中锋打成这样,只能说明你第一中锋的身份是水货,有水分。 现在姚明的整体实力确实比奥尼尔强,奥尼尔已经是NBA史上最好的中锋了。可如果跟以前的中锋比,姚明可以说是NBA不同阶段,最次的第一中锋。他是第一冲锋不假,但却是最差的第一中锋。在防守这一端让对手打得简直羞愧难当,而从进攻这块来看,姚明已经被对手琢磨透了。奥库就说,姚明转身的时候,这边要打板,那边就转手投篮。他的这些套数大家都掌握得很透了。可姚明还是坚持原来自己的一套东西,还经常后转身去投篮,在篮下往前的护球方面也容易出现了比较差的情况。如果说姚明这时候的打法不是他的真实水平,那么姚明为什么就没有打出我们所期望的程度呢。我认为除了姚明本身在细小的环节需要调整之外,主要是姚明的心理上,对季后赛这种“刺刀见红”的比赛没有真正做好准备。他对于这样激烈的比赛,心里有点虚了。你看他有时候咬牙什么的,他不是真正的眼珠子瞪红了要使劲打。这个我想除了跟姚明自身性格内向有关,另外的一点,也在于我们传统文化的一些东西。中国人对这种“刺刀见红”的比赛需要往上冲时不是那么特有底气。我们看美国人崇拜的英雄都是什么呢?像施瓦辛格演的那些悍汉,007之类智勇双全的人,不仅仅智商高,而且在关键时候眼珠子一瞪都能往上冲,不怕头破血流这样的英雄人物。而中国人所推崇的英雄人物呢,认为你真拼个刺刀见红、一脸见血的属于等而下之。中国人最推崇的是像诸葛亮那样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英雄。战场上打得昏天暗地,他在这里“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所以我们的民族作风有些不适用于在这样“刺刀见红”的赛场。所以从这点上来说,姚明现在的发挥不是偶然的。这既有他的实力体现,也有他心理因素的体现。 火箭队换帅 普林斯顿进攻 时刻关注火箭队的朋友,最近应该听到一个这样的消息:范甘迪被拿下了,然后阿德尔曼来到了火箭队当主教练。火箭队这次选择主帅的思路,形象一点说就是“弃守为攻”。我说的弃守,不是完全放弃防守,而是放弃以防守为主要风格的教练范甘迪,转来以进攻为鲜明特点的主教练阿德尔曼。这是火箭队明显要产生变化的一点。这次变化与其说是火箭队主动求变,不如说是给逼出来的。 NBA历史上有这么一个惯例,如果某个教练带一个球队,在三四年内没有明显突破的时候,那么这个教练肯定要被换了。这跟足球场上换教练区别并不大,就是说这教练已经没法给球队带来提升了。因为,第一,换手如换刀;第二,你既然不能提升,我再换来一个人。所以,在这个时候换教练,非常明显的是要使火箭队能够有个新的开始。打个比方,这点类似咱们中国过去旧社会,家里有个人得病了,怎么治都治不好,那就结婚吧,娶个媳妇再续一房,冲冲喜。火箭队用阿德尔曼,在我看来跟冲喜也。因为以阿德尔曼在NBA执教的能力与阅历来看,比范甘迪强不了多少,半斤八两。他们不是我们所说的金牌教练、冠军教练。但是火箭队目前在坚持使用范甘迪丑陋的半场防守的打法之下,使火箭队从一个平庸的球队变成了强队。但是从强队到总冠军球队却始终提不上来这口气儿,所以让阿德尔曼来试一试,没准儿能让火箭队有所提升。这也是一个无可奈何的做法。因为在现在的NBA市场来说,第一流的教练是非常少的。算算就卡莱尔、阿德尔曼和老布朗,老布朗还不太愿意出山。所以,从现在的情况来看,阿德尔曼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也是为数不多的选择。火箭队的这一次改变,与其说是主动改变,不如说是被动改变,是被逼得走了这条道了。 但是,被逼是被逼,阿德尔曼来了,可以说是给火箭队带来了希望。因为在季后赛当中,火箭队的防守还是不错的。可是在进攻这一端,火箭队显得特别疲软。麦迪、姚明加外围时灵时不灵的三分球,火箭队整体的进攻没有给我们太大的信心。把阿德尔曼——一个如此强调进攻的教练请来,是不是会给火箭队带来一个进攻的变化呢?我们不妨来看看阿德尔曼。阿德尔曼在1990年和1992年两次带领波特兰开拓者队打进了总决赛。第一次输给了底特律活塞队,第二次输给了乔丹领衔的芝加哥公牛队。那个时候的阿德尔曼就是坚持了快速进攻的打法。这两天,关心火箭队、关心阿德尔曼的球迷应该会不断地听到一个词,叫作“普林斯顿进攻”,意思是说阿德尔曼是普林斯顿忠实的执行者。普林斯顿是美国的一个大学,它的校队是美国NCAA联赛中的一支球队一一普林斯顿大学球队。这个球队原先有个教练叫卡瑞尔,卡瑞尔就发明了普林斯顿进攻。普林斯顿进攻的要点就是:球员在场上来回不停地跑,跑的过程当中,你要拿球还要传,突破、传球、跑、空跑、空切、反跑。

阿根廷无缘美洲杯决赛会给球迷们带来什么影响?

最佳答案都说冤家路窄,就在北京时间7月3日的上午,阿根廷队和巴西队又一次相遇在美洲杯半决赛的球场上,而且最终的结果是巴西队以2:0的好成绩打败了梅西率领的阿根廷队。又一次打破了梅西的冲冠梦,说球迷们一点影响都没有那不现实。

这两只身价颇高的球队再一次相遇,相当于给自己的球迷们上演了一次决赛的表演。而且从两个对彼此的阵容来看,都是超大牌组合,所以吸引了更多的球迷来观看这场比赛,也对梅西率领的阿根廷队充满了希望。

其实在本场比赛当中,上半场阿根廷队有过一次猛烈的进攻,虽然球没有进,但是已经击中了球门的横梁,下半场优势比较明显,梅西的进攻也比较积极,但是没想到射门打中门柱。没有把比分拉平。

相信很多球迷看到梅西射门的那一瞬间都在猜想,球肯定要进了,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打在了门柱上,令很多球迷在现场唏嘘不已,所以有很多球迷都表现的十分激动,但结果总是出人意料的不给力。

但是让情迷更没想到的是,智利队居然被秘鲁队干掉,所以梅西又一次可以带领自己的阿根廷队复仇智利队,争夺美洲杯季军地位。这个消息对于所有阿根廷的球迷来说真的是一个利好消息,而且即将到来的比赛,绝对是一场非常有看点的比赛。

所以说这样的现状又一次给了阿根廷队希望,也有很多球迷开始调侃,智利队为了跟阿根廷在球场上再一次相遇,也是拼了。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美洲杯几年一次、美洲杯几年一次下次是什么时候》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