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总统对美加征关税表态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巴西,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中美贸易中232和301两个数啥意思?

答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
当地4月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要求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依据“301调查”,额外对1000亿美元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此前,美国政府依据301调查单方认定结果,宣布将对原产于中国的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涉及约500亿美元中国对美出口。
4月4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汽车、化工品等14类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涉及2017年中国自美国进口金额约500亿美元。
在这场中美贸易摩擦中,有两个高频词:“301调查”和“232措施”。这两个词到底指什么?又有什么力量竟然可以挑起中美两大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
“我认为301调查也好,232措施也好,都是美国为了遏制中国的快速崛起,而232措施针对的中国钢铁产能过剩问题更只是一个借口。”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记者采访时表示。
232措施
据了解,美国232调查,是指美国商务部根据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对特定产品进口是否威胁美国国家安全进行的立案调查。
2017年4月20日,应美国总统要求,美国商务部对进口钢铁产品启动232调查; 2017年4月27日,应美国总统要求,美国商务部对进口铝产品启动232调查 。
华盛顿时间2018年2月16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了对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的国家安全调查(232调查)报告,认为进口钢铁和铝产品严重损害了美国内产业,威胁到美国家安全。美国商务部据此向特朗普提出建议,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实施关税、配额等进口限制措施。
2018年3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公告,认定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决定于3月23日起,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即232措施)。
但在赵萍看来,发起针对钢铝的调查只是美国挑起贸易摩擦的一个借口。“的确,美国是世界最大的钢铁进口国,而中国是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和钢铁生产国。但以全球钢铁产能过剩作为借口对中国挑起贸易摩擦,实际上只是掩人耳目。”
她进一步分析,因为钢铁产能过剩是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不只是中国。比如日本、印度等国家都存在着钢铁产能过剩的问题,而且世界钢铁协会也表示,钢铁产能过剩需要全球共同面对。而美国把矛头指向中国,一方面因为钢铁征税比较多,另一方面也是想以此为借口,挑起中美贸易摩擦。
同时,已于3月23日起实施的232措施中,欧盟、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墨西哥、韩国等经济体的钢铝关税得到暂时豁免。这在赵萍看来,也是一种外交孤立中国的手段。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亦认为,这些经济体获得豁免的重要条件,就是跟随美国加入制裁中国钢铝的阵营。“它们为保住自己在美国的利益,不得不屈从于特朗普。如此发展下去就不仅仅是两国的贸易摩擦了。”
美国公布301调查项下对华拟征税商品清单是基于301条款,而301条款则是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的俗称。通常而言,“301条款”是美国贸易法中有关对外国立法或行政上违反协定、损害美国利益的行为采取单边行动的立法授权条款。
据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统计,迄今为止美国已120多次举起301“大棒”。
此次特朗普于当地时间22日在白宫签署针对中国的总统备忘录即是基于“301调查”的结果。
在赵萍看来,此次美国发起301调查并签署总统备忘录的真正目的,是因为随着中国战略新兴产业不断发展,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逐渐落地,中国的产业从原来的重化工业进入到具有更高价值、更高科技含量的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美国产生了危机感。“美国之所以针对中国的知识产权相关问题挥出‘大棒’,实际上就是想遏制中国的发展,避免中国在和平崛起过程当中与美国间的差距越来越小,甚至在未来的某一天赶超美国。”
美国的担心不无道理。早在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2013年发布的一篇文章中就显示,通过对中美两国综合国力占世界总量比重的计算表明,过去20多年,中国属于综合国力上升国, 即“走上坡路”,而美国属于综合国力下降国,即“走下坡路”。中国综合国力占世界比重已经从1990年的4.03% 上升到2013年的16.57% ,上升了12.54个百分点;而同期美国则从占世界22.71% 下降到2013年的 16.32% ,下降了6.39个百分点。
而据中国贸促会研究院的测算,如果按照市场汇率计算,中国2018年的GDP很可能达到美国的2/3,与美国之间的经济总规模差距正在逐渐缩短。
“特别是最近这几年,在国际市场上,中国专利申请的数量增长明显高于美国,这让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的美国有了更多的危机感,它希望通过像301调查这种非常规的手段,以及反倾销、反补贴的行为来挑起更多的贸易摩擦,使中国的贸易条件变差,从而遏制中国的发展。”赵萍表示,美国这样做是因为有过成功的经验。在历史上,美日贸易摩擦时日本的经济正在不断崛起,并且日本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逐渐与美国缩短差距。从60年代的纺织品贸易到70年代的机电产品贸易,美国不断向日本增加贸易摩擦,最终在1985年签订广场协议,逼迫日元升值,使日本的贸易条件迅速恶化。
因此,美国希望通过这次贸易摩擦可以实现在经济上打压中国,在外交上孤立中国的策略。从而迫使中国像当年日本一样委曲求全去接受它的谈判条件。
但这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屠新泉看来,美国此举是“老脑筋”,把上世纪80年代的老办法搬到现在,是对时代,也是对中国的误解。中国在经济上不依附美国,完全会独立自主做出决策。
赵萍进一步分析,首先,中国和日本不一样,虽然外贸在中国的GDP中占比较高,但是因为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内可供整合的资源较少,因而腾挪空间比较小。而中国是一个大国,不只是经济体量大,而且幅员辽阔,经济梯度发展的空间比较大,因此中国可以在应对贸易摩擦和贸易争端的时候,更多的利用国内市场去消化外来的压力。
其次,从外交角度而言,中国与日本当年的状况也不一样。日本是美国的盟国,一直依附于美国,而中国历来自主发展。更重要的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比如一带一路倡议、金砖国家这样的多双边机制,使更多的国家享受到中国发展的成果。中国的发展是和平崛起,本着共商共建共享的方式来参与全球治理,和美国的单边主义,美国之上,唯我独尊的全球治理理念大相径庭。“所以我认为美国要想在中美关系当中重演美日贸易摩擦的历史,应该说是一厢情愿。”
美国对外国进口钢铁和铝制品征收关税,他的这几个军事
答一场席卷全球的贸易战真的即将开始吗。在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将对进口钢铁和铝制品加收关税之际,欧盟透露称将公布一份报复清单,对美国的一些产品加征百分之二十五的报复性关税,涉及金额高达35亿美元,不管美欧贸易战是否打响,美国总统特朗普都扣动关税班机,让全球紧张的关税计划美国终究还是签署了。
美国当地时间3月8号下午,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了一项法令,对来自所有国家的钢铁和铝制品征收进口关税。只有墨西哥和加拿大被暂时豁免。美国CNBC报道称,除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两个成员国获得免除,白宫还会给其他国家提供机会来证明他们为什么不应该被纳入其中。相比一周前的强硬态度,特朗普政府似乎缓和不少,那么这一周究竟发生了什么?特朗普称:“我们的钢铁和铝工业数十年来备受不公平贸易,其他国家糟糕政策的摧残,现在必须让我们的国家企业和工人不再受人利用,我们要求自由公平和明智的贸易。”
当地时间3月1号星期三美国总统特朗普以这条推特开启了白宫手忙脚乱的一个上午,当天,特朗普召集了十五家美国主要的钢铁和铝生产企业领导人,在白宫出席会议听取他们的意见。特朗普在这次会上表示钢铁和铝公司一直遭受不公平的对待将重新打造美国钢铁和铝产业,美国政府对进口钢铁和铝征收关税。《纽约时报》称,特朗普扣动关税扳机。那么美国对进口钢材和铝征收高额关税,对谁影响最大?
首先来看两组数据: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去年前十个月对美出口钢铁最多的六大经济体分别是加拿大、巴西、韩国、墨西哥、土耳其和日本,来自中国的钢铁仅占美进口钢铁总量的约百分之三。美国铝业协会数据显示,去年1月至十月,加拿大,俄罗斯,阿联酋,中国和巴林是美国进口铝产品的前五大来源地。《金融时报》报道称,美国直接从中国进口的钢铁或者铝极少,因此,美国采取的任何行动将对将主要打击加拿大,德国,日本和韩国等军事盟国。
此消息一出,不仅美国国内钢铁和铝消费行业广泛抗议,亚洲,欧洲及北美多个国家和地区也威胁将会反击,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发表讲话称,欧盟必须反击,我们将反击。法国总统马克龙:采取违反国际贸易原则的单边规则寻求短期解决方案,在我看来,这是永远不会有好处的。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我们未来几天将继续与美国政府进行各层次的沟通,让他们明白这种意图是不可接受的。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称这项决定在特朗普政府内部存在争议,部分高级顾问对此持反对意见,做出决定之前,美国白宫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讨论。路透社报道称一位了解讨论情况的人士称,由于政府立场一直摇摆不定,白宫整晚都处于混乱之中。
商务部霸气回应后特朗普有什么反应?
答商务部霸气回应后 ,特朗普释放出希望谈判信号?
特朗普所谓的“对1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是典型的特朗普式的“虚张声势”。中美间如果真的爆发“贸易战”,那么美方将不仅直接在贸易上受损,而且将在经济基本面上遭受重挫。
虽然贸易战近在眼前,但特朗普似乎释放出了希望谈判的信号。美东时间4月6日,特朗普在当日白宫发布的“总统给众议院议长和参议院议长的信”这一文件中写道:“欢迎任何与美国有安全关系但目前仍未获豁免的国家,与我们讨论一项可能的豁免替代办法,以解决美国因进口铝和钢制品带来的损害威胁。”
在这封信中,特朗普介绍了美国有关钢铁和铝产品232调查的进展,谈到了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墨西哥、欧盟成员国和韩国等豁免国家,并发出了上述欢迎谈判的信号。
这一文件发布的时间点耐人寻味。此前不久,北京时间4月6日晚,中国商务部就中美贸易问题召开新闻发布会时表示,一段时间以来,双方的财经官员并没有就经贸问题进行任何谈判。发言人高峰还表态:“中方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将毫不犹豫、立刻进行大力度的反击。”
谈判了吗?
尽管有美国官员曾表示中美正在进行谈判,但高峰在4月6日的最新回应使得这一说法成了无稽之谈。他说:“一段时间以来,双方的财经官员并没有就经贸问题进行任何谈判。美方公布301调查报告以及产品建议清单以后,中方予以坚决回应;美方再次提出增加1000亿征税商品,中方进行了更加坚定的回应;在这种情况下,双方更不可能就此问题进行任何的谈判。”
北京的态度逐渐强硬起来。在此前,中国商务部在发布会上的态度往往是希望谈判的:“通过双方平等、互利的磋商,才能找到合作共赢的解决办法”;“敦促美方摒弃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切实采取措施,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解决分歧,真正维护中美经贸合作的良好局面”。而在4月6日的发布会上,这些话语难寻其踪。“中方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将毫不犹豫、立刻进行大力度的反击”;“坚决斗争”;“不可能就此问题进行任何的谈判”;“坚决应战”等字眼频频出现。
“强硬不是我们的目的。” 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孙磊说。他认为,我们的目的是让美国有这种意愿来谈,而非高高在上。
此刻特朗普抛出了一句,“欢迎任何与美国有安全关系但目前仍未获豁免的国家,与我们讨论一项可能的豁免替代办法,以解决美国因进口铝和钢制品带来的损害威胁。”
“把特朗普拉回谈判桌是很不容易的,接下来的路还很长。”他认为,只要双方能妥协,达到他满意的要价,特朗普还是能够谈判的。
再加1000亿=全面中国商品
高峰在4月6日坚决地表示,如果美方公布新增1000亿征税产清单,中方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将毫不犹豫、立刻进行大力度的反击。
商务部这一表态与美东时间4月5日股市收盘后,特朗普所威胁的“要追加对1000亿美元中国产品增加关税”有关。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专家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问题专家吕祥认为,特朗普所谓的“对1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是典型的特朗普式的“虚张声势”。如果加上这1000亿美元,意味着美国要对150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实施惩罚性关税。吕祥指出,一旦中国对美实施对等反制,则全部美国对华出口的产品都将受到影响。
此外,吕祥指出,中美间如果真的爆发“贸易战”,那么美方将不仅直接在贸易上受损,而且将在经济基本面上遭受重挫。如果“贸易战”真正发生,这样的波动势必演变为不可控的经济危机局面。
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第一季度,美国股市、债市和汇市均处于剧烈且方向不明的波动状态。吕祥认为,在中国政府宣布针对301调查的反制措施后,美国股市面对巨大下行压力,以致于美国商务部长、总统经济顾问乃至总统本人都不得不发表讲话以缓和市场情绪。“在此情形中,特朗普政府是否敢于冒险采取非理性贸易保护措施,并置美国股市、债市、汇市面临的风险于不顾,我以为还需要观察。”吕祥说。
美国为什么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
答因为要打压中国的发展,增加税收之后中国的商品价格就上涨,购买力就下降,然后他们本土的商品购买力就会上涨,然后税收还多收中国的钱,可以说是相当不要脸了。
2018年上半年,主产国棉花产量不及预期,导致全球棉花价格强劲上涨,中国早早就签订了大量美棉订单,并提前进口。
而后,受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中国7月6日起对美棉加征25%的关税,美国不断扩大对中国纺织品服装加征关税的范围,而巴西棉花逐渐上市出口,中国取消了大量美棉订单,将进口需求转向巴西。2018/19年度,中国进口的棉花中,仅18%来自美国,较上一年度(45%)大幅降低,同样大幅低于过去五年平均30%的水平。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巴西总统对美加征关税表态》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uqiumeng.cn/wenda/1521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