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乒乓球女队厉害还是男队更厉害?优质回答中国乒乓球队的能力是在世界上出了名的,1959年容国团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后,中国队开始崛起,但那时候中国队还不是最强的。中国队真正...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张继科马龙,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乒乓球女队厉害还是男队更厉害?

乒乓球女队厉害还是男队更厉害?

优质回答中国乒乓球队的能力是在世界上出了名的,1959年容国团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后,中国队开始崛起,但那时候中国队还不是最强的。中国队真正垄断世界级的乒乓球比赛是在90年代后期一直到现在

中国的乒乓球究竟有多恐怖呢?可以说中国的乒乓球相当于美国篮球在世界的地位,国际的比赛没有国内比赛的含金量高,各个国家的乒乓球队都在研究中国乒乓球队的打法。国际比赛中领奖台上经常会有两个中国队的成员。

乒乓球女队的成绩要比男队好。女队出过很多大满贯,如邓亚萍、王楠、张怡宁、李晓霞、丁宁。男队的大满贯得主有刘国梁、孔令辉、张继科、马龙。

虽然说女队战绩要比男队好,但是如果女队打男对肯定还是男队要更胜一筹。无论是从力量还是体力上男生总是要比女生的体力好的。就比如说力量型的队员张继科来一个高质量的削球,女队的成员一般都很难接得住,但是女队也不可能会被男队完胜,据国家队内透露的消息,顶尖女打手比如张怡宁等人与顶尖男打手张继科马龙等对打,让4到5分还是有得打的。当然比赛并不只要是技巧是主要的,累如状态,运气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总的来说男队女队都是世界最顶尖的乒乓球运动员,都是国家的骄傲。男女对打本就是一个不公平的比赛,所以说这并不符合实际。

奥运励志:历史上10位乒乓球“大满贯”得主

优质回答 奥运励志:历史上10位乒乓球“大满贯”得主 ,8月12日,里约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决赛,中国选手马龙VS中国选手张继科,科龙大战,巅峰对决。最终马龙4-0横扫张继科夺得金牌,成就个人大满贯!,励志人物配图, 乒坛大满贯得主,是指对夺得过奥运会、世乒赛和世界杯三大赛单打冠军运动员的美称, 1992年以来乒坛先后涌现出10名男女大满贯。新科大满贯丁宁成就伟业前后用时长达1914天,她也是真正意义上夺取三冠用时最多的女子大满贯得主。,国际乒坛第一位大满贯是瑞典名宿瓦尔德内尔。老瓦首次尝到单打世界冠军滋味是在1989年世乒赛,当时由他和阿佩伊伦、佩尔森等组成的瑞典队羽翼已丰,男团决赛以5:0的绝对优势把中国队打下擂台。当年4月9日举行的男单决赛,瓦尔德内尔力克队友佩尔森,喜吻勃莱德杯。1990年老瓦收获了世界杯单打冠军。1992年8月6日,巴塞罗那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瓦尔德内尔幸运笑到最后,成为史上第一个大满贯得主。,事实上,邓亚萍原本有机会成为大满贯第一人,因为1992年奥运会女单决赛早于男单1天,而按目前的大满贯统计口径,邓亚萍居然被“降格”为用时最长的女子大满贯。1990年至1997年,邓亚萍一直是国际乒坛公认的大姐大。1991年5月6日,邓第一次夺得世乒赛单打冠军,那也是她的首个单打世界冠军。1992年8月5日邓收获奥运单打金牌。当时世界女子乒坛还没有世界杯单打赛,这样“乒坛魔女”集全两项冠军仅用了457天。1996年,国际乒联才推出世界杯单打赛,第一届于当年9月下旬举行,邓亚萍不出意料地收获首金。按现在的算法,邓亚萍用了1974天才成为大满贯,显而易见,这对曾经统治乒乓球多年的邓亚萍是十分不合理的。,刘国梁和孔令辉是第三、四位大满贯得主,他俩分别于1995年5月14日、1996年8月1日首次登顶,分别于1999年8月8日、2000年9月25日成为大满贯,用时分别是1102天、1961天。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他俩联合打造了乒坛“孔刘时代”,他俩大满贯的跨度时间正是这一时代的见证。,进入本世纪,王楠、张怡宁、张继科、李晓霞先后成为“大满贯俱乐部”成员,其中的3名女将用时天数分别是1106天、1355天、1714天,张怡宁甚至完成了双大满贯杰作。细心的人会发现,王楠仅比刘国梁多用了4天。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不是2000年奥运会在南半洲举行,王楠将打破当时由刘国梁创造的最短天数纪录。奥运会通常在七八月间进行,2000年悉尼奥运会是在当年九十月间进行的,悉尼击败北京成为2000年奥运会举办城市,也让王楠的大满贯用时天数多用了50天左右。,4年前,张继科创造了令人不可思议的用时最短纪录――445天。2011年5月15日,张继科在世乒赛摘取男单金牌。当年,他又获得世界杯单打冠军。2012年8月2日,伦敦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日,张继科经过一番周旋力克师兄王皓,由此在不5个月之内将奥运会、世乒赛、世界杯三大赛男单金牌揽于囊中。张继科这一神奇表现,也将由刘国梁保持的用时最短世界纪录缩短了657天。,丁宁登顶里约奥运会女单冠军宝座,让她成为史上第9位大满贯得主。和绝大多数前辈们相比,丁宁的用时天数不短,她冲击大满贯的征战确实颇为坎坷,伦敦奥运会女单决赛她如能击败李晓霞,“张继科纪录”或许永远也不会出现,因为丁宁会在444天内完成大满贯杰作。那场决战,丁宁败在李晓霞拍下,她因此多用了4年时间才尝到了大满贯滋味。,马龙属于大器晚成型选手,他24岁时才第一次夺得单打世界冠军,里约奥运会前他先后摘取世界杯、世乒赛单打金牌,登顶里约奥运会男单赛场,让他在1411天之内集满三大赛男单金牌,跻身世界乒坛历史巨星行列。, 以下为历史上乒乓球大满贯球员一览: , 1、瓦尔德内尔 完成时间:1989―1992 ,1989年,24岁的瓦尔德内尔在多特蒙德世乒赛上大放异彩,先是率领瑞典队在男团决赛中5:0横扫中国队,随后又在单打比赛中连克斋藤清、克兰帕尔、格鲁巴和佩尔森,首次捧起圣勃莱德杯。,1990年,瓦尔德内尔在千叶世界杯上接连以两个3:2击败陈龙灿和马文革,拿到第一个世界杯冠军。, 2、邓亚萍 完成时间:1991―1996 ,1991年,中国女团兵败千叶,丢掉了蝉联八届的考比伦杯,而在女单比赛中,年仅18岁的邓亚萍脱颖而出,最终获得女单冠军。,1992年,斗志昂扬的邓亚萍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一路披荆斩棘,顺利拿下女单金牌,成为中国体坛的代表人物。,1996年,女单世界杯正式创办,刚刚蝉联奥运会单双打冠军的邓亚萍,以一局未失的战绩完成登顶,成为世界乒坛第一位获得“大满贯”殊荣的女子选手。, 3、刘国梁 完成时间:1996―1999 ,1996年,刘国梁在亚特兰大奥运会战胜队友王涛,获得了三大赛中难度最高的的男单冠军,开启了异于常人的“大满贯”之旅。,同年,20岁的他在尼姆世界杯上以3:1战胜瓦尔德内尔。,1999年,在荷兰埃因霍温举行的世乒赛上,刘国梁在决赛中利用丰富的大赛经验压制了马琳的强劲势头,拿下了小球时代的最后一个世乒赛男乒冠军,也成为了中国男队第一个“大满贯”得主。, 4、孔令辉 完成时间:1995―2000 ,1995年,年仅20岁的孔令辉第一次参加世乒赛的单打比赛就获得了冠军,一跃成为集偶像气质与出众实力于一身的乒坛宠儿。,同年,他在尼姆世界杯中先后战胜了世界名将盖亭和罗斯科夫,赢得了第二个世界大赛男单冠军。,1996年的奥运会上,有机会冲击“大满贯”的孔令辉意外折戟,直到4年后的悉尼奥运会,25岁的他终于在决赛中3比2击败瓦尔德内尔,历经五年奋斗,终于成就了“大满贯”的伟业。, 5、王楠 完成时间:1997―2000 ,1997年,年仅19岁的王楠在第二届女子世界杯中展现了新生代球员的冲击力,她在决赛1比2落后的情况下逆转李菊,首获三大赛的单打冠军。,1999年,王楠在埃因霍温世乒赛的半决赛和决赛中再度上演两场逆转,先后击败了韩国选手柳智惠和队友张怡宁,首度捧起吉・盖斯特杯。励志奥运

2021-11-26

优质回答大家好呀,这里是一个废话很少的up主,假如你要问我喜欢的乒乓球运动员,我可以一口气说上十几个,但是假如你要我从里面挑一个最喜欢的,我想下意识脱口而出的那个名字,一定是马龙。细细追问喜欢马龙的原因,我也会有些许迷茫,因为一个运动员的魅力,确实很难解释清楚。所以这一期视频,我想从一个普通的球迷的眼光下,仅仅代表我的个人观点,谈一谈我眼中的那个马龙。

现在的马龙已经站在了乒坛的最高处,双圈大满贯的荣誉至高无上,可荣誉的背后也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艰辛泥泞的路途,让我们把时钟回拨,看看鞍山小马的开始。

和众多俗套的故事一样,五岁的马龙因为身体不好被父亲送去学习乒乓球,年纪轻轻却已王者之气初显。小时候的他似乎已经比同龄人懂事了许多。鞍山小马的故事从鞍山开始,2001年,13岁的马龙一度面临被省队淘汰的境地,然而正值北京西城体校的教练到辽宁挑选苗子,教练关华安看中了马龙,并把他从辽宁带到了北京,继续学习乒乓球。马龙所达到的境界是在乒乓球这项运动中没有人所曾达到过的,他走的这条路,注定伴随着孤独。

当时的马龙虽然年幼,技术风格已然拥有了“六边形战士”的雏形,像是加强版的孔令辉。在二王一马时期,这几位超一流运动员最怕碰见的对手里面,都会出现马龙这一名字。早期的马龙反手实力虽然不如现在完善,却已经有了落点和线路的意识,防守能力也仅次于具有护台面积优势的几位高个子运动员。在小球处理方面马龙堪称是最精细的运动员之一,可以和巅峰时期的马琳较量,并且马琳面对马龙的技术优势,几乎没有什么办法。难能可贵的是马龙的整套技术体系,都是为了其极其出色的正手来服务的,马龙总体来说还是属于灵巧型的运动员,他的正手质量算不上特别突出,但是可贵在于出色的连续性,打球时发球接发球,搓长摆短细腻无比,起板之后便是连续迅猛的正手进攻,反手方面也是堪称密不透风,虽然不似樊振东这炮弹般的反手,马龙的反手却像是天生为了针对反手利的运动员,迎前发力,借力打力,对手很难打穿,马龙却可以通过落点的不断变化以及对节奏的把握,迫使对手出现失误。在我看来,马龙最优秀的地方还是他的正反手的衔接能力。北京队的教练张雷在回忆和马龙的初相识的时候,就提到了他印象里的马龙柔韧性非常好。很多人说马龙天赋不够好,比不上谁谁谁或者谁谁谁,靠的是他的勤奋刻苦;我的观点恰恰相反,我认为马龙最大的天赋就是出色的协调能力,正反手衔接犹如德芙,丝滑无比。刘国梁评价马龙和孔令辉,说这俩人就算忘了自己姓什么,也不会忘记反拉。小球时代的球速和旋转都是现在的我们难以想象的,那时候的运动员往往难以做到全面,像是刘国梁近台快攻,死不退台,因为正胶胶皮的中远台的乏力;又或者是王励勤反手简化成铁防(和他的伤病也有原因),全心全意服务自己的超一流正手;而孔令辉走的是两面均衡的风格,可代价是击球质量的下降,当时有些人戏称为男子打法女性化。更改无机胶水之后的球旋转都有所下降,这给了马龙张继科这些运动员更好的版本优势,马龙则像是一个放大版的孔令辉,拥有更出色的衔接,更强大的两面进攻的质量,在乒乓球这项讲究主动进攻的运动上,他却最擅长反拉获取胜利,强大的正手以及出色的协调,这便是马龙的天赋,是靠练习很难达到的境界。

分析完马龙的技术之后,让我们再次将目光转向这位国乒队长的路途。2003年,十五岁的他进入国家队之后,小比赛奖项接连不断,04年全锦赛亚军的晋级路上击败过王皓,05年全运会季军击败了马琳,07年科威特公开赛、08年年终总决赛都是连串二王一马夺冠。统计05~08年的战绩,马龙对王励勤13胜9负、对马琳12胜9负。这样耀眼的成绩,这样惊人的天赋,但是三大赛上的单打成绩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突破。他碰上了一个人,那个人是天赋卓绝的一代直拍横打宗师——王皓。那时候的鞍山小马反手并未大成,过度依赖正手的他无法抵抗王皓威力强大的反手进攻,王皓的反手威力强大,连续性以及质量不管是近台还是中远台,现今都没有人可以比拟,仿佛如同命运的安排,前三板精细的马龙却接不好王皓的勾手发球,自己的发球王皓却可以轻易地拧拉起板,发挥自己的高质量进攻。此时马龙的队友张继科却异军突起,无机胶水的使用使得拧拉这项技术的应用范围变广,对于正手位的球张继科有时也会选择跑过去反手拧拉起板。在三大赛的赛场上,往往是半决赛,马龙碰上自己的苦主王皓,王皓将马龙打下赛场之后和张继科决赛相遇,最后输给继科。马龙10年莫斯科惜败波尔,世乒赛二败王皓。痛失奥运单打资格。人生就是这样,纵然马龙始终稳步向前,也抵不住对手突然而来的飞跃。445天,张继科成就大满贯。创造了最快大满贯的历史。而13年,马龙外战56场外战连胜后世乒赛三度败于王皓之手。当时有球迷留言——【巴黎的凌晨,3点22,太漫长的夜,你怎么熬?】

2014年,马龙26岁“高龄”,手里面只有相对较水的世界杯单打冠军,大满贯的梦想似乎遥不可及。那一年的杜塞尔多夫世界杯,他和队友张继科在决赛碰面,鏖战至决胜局。比分交替上升,十比十,发球后马龙算到张继科的拧拉,习惯性侧身,继科却选择挑战难度系数更高的正手大角度,一记霸王拧,乒乓球在桌面上划过优美的弧线,似乎也击穿了马龙那坚硬的内心。张继科终于打破了自己水满贯的传言,转身踢碎自己身后的挡板,似乎还不解气,又跑到球台对面,精准踢碎了马龙代言的红双喜的挡板。似乎没人注意到场上那个暗淡的国乒队长。

时间来到了2015年,这一年的世锦赛举办地在中国苏州,自己家门口举办的国际盛事,似乎每个人面上都喜气洋洋。这次比赛前,刘国梁教练建议马龙更换自己的反手胶皮,虽然会导致一定程度的力量下降,但是可以换取更好的旋转和变化,这一年他27岁,他下定决心进行了改变,不只是器材上的变化,似乎这位国乒队长的内心,也在悄然发生不为人知的变化。

这次的比赛马龙是一号种子,人们惊奇地发现,他的眼中闪烁着对胜利的渴望。曾经一次又一次在大赛中击败他的王皓,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光荣退役;但是这次比赛出现了一匹黑马,他叫方博,是张继科的同门师弟。这次的比赛方博用他那强大的势不可挡的正手,接连将许昕张继科斩于马下,圣伯莱德杯,对于他来说似乎并不是遥不可及。但可惜,这次他碰上的是马龙,这一年马龙的巅峰生涯终于开启。两人献上了极其精彩的正手大战,周边的观众欢呼声一浪胜过一浪,这一次,马龙赢了。他一跃而起跳上球台,在璀璨的灯光下,他终于可以尽情聆听周围观众的欢呼声,真正属于他的欢呼声。

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如期举行,马龙许昕张继科,这是属于三剑客的时代,他们是那时最强的三个人。马龙用发胶将头发梳起,场上的他无疑是最耀眼的那一个。韩国的乒乓球选手郑荣植在得知自己即将和马龙交手之后,在距离比赛还有一个月的时候,反复观摩分析马龙的比赛录像,这是韩国选手一贯的比赛传统,像是一个刺客,目标坚定,一击必中,这次的郑荣植充满信心,他相信自己这次会像自己的前辈柳承敏,成功搏杀帝国的破坏龙。

这场比赛我看了很多很多遍,每看一次眼眶都会忍不住湿润。面对郑荣植迅猛的攻势,即使是马龙,一开始也有些束手无策。韩国人的气势逐渐高涨,居然赢下来前两局。第二局结束之后,刘国梁指导看着垂头丧气的马龙,对他说,换件衣服吧。刘国梁说,你走出这个场馆再进来,就等于老天再次给了你一次机会从新开始。马龙换了新球衣,也换了新战术,新的发球,郑荣植不会想到,自己精心准备了一个月,面对的却像是一个全新的马龙,这个马龙从自己手里一局一局赢了下来,连赢四局,比赛结束。赛后,郑荣植终于忍不住掉了眼泪,马龙和刘国梁却长舒了一口气,不可否认,郑荣植是一个值得钦佩的对手。

两名中国运动员,在地球的另一端,巴西的里约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决赛碰面了。他们是马龙和张继科,全世界的眼光聚焦在他们的身上,此刻的继科已经满身伤病,他出色地守好了自己所处的那个半区,为国乒守住了金牌和银牌。伦敦奥运会的张继科意气风发,此刻的他已然不在巅峰,面对球路处于上风的马龙,最终还是输掉了比赛。这一刻的马龙成就了超级全满贯的荣誉,他终于拿下了所有可以拿下的奖。一阵欢呼声中,他用手比心,向观众,也向球台对面的队友和对手。

拥有了如此之多的荣誉之后,马龙也曾想过就此退役,但是最后他没有,他开始潜心备战下一场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还是杜塞尔多夫,这里曾经是他人生中的黑夜,再度归来,他已是荣誉满身。国际乒联再次改变乒乓球的材料,这是改球之后的第一场国际大赛,对于这场比赛的结局,没有人能说的准。

马龙依旧一路过关斩将,来到了决赛的现场,这一次他的对手,是比他年轻九岁,身体素质惊人,技术上更加先进更加凶狠的一代天才樊振东。两个人一交手,便是火星碰地球,这是一次毫无保留的战斗,两个人使出十八般武艺,马龙的身体素质还未严重下滑,加上全面的技术,丰富的套路,拼尽全力来限制樊振东,樊振东用更强的击球质量,用令世人惊叹的技术来挣脱马龙的绳索。一直打到决胜局,打至最后一分。此刻马龙使用了他最擅长的发球强攻套路,樊振东似乎没有意识到,这场比赛马龙似乎把这个套路藏了起来,似乎为的就是这最后一分。果不其然樊振东还是中招了,马龙第二次捧起圣伯莱德杯。此时的中文网络上,网友纷纷讨论,争论马龙和瓦尔德内尔,谁才是乒乓球历史第一人。

1988年出生的马龙在2019年已经三十一岁了,他的前辈大多在这个年纪选择退役。尽管马龙的打法科学有如教科书,不可避免地,他的膝盖还是出现了伤病。长期缺席比赛的他世界排名已经跌出了前十名。这一年的布达佩斯世乒赛,他作为老将出马,在派出了几个运动员中排名垫底。戏剧化的是,独守下半区的抽得一手好签的许昕,居然爆冷输给了欧洲人西蒙;赛会的一号种子樊振东输也败给了大胖梁靖昆。马龙一路稳扎稳打,还是闯入了决赛。但这次,即使是身经百战的马龙,也一度紧张到干呕。不知道已经有多少年,世乒赛决赛第一次出现了外国人的身影,马龙第一次感受到了大山一样的压力。刘国梁指导亲自为马龙陪练,让马龙可以尽快适应少见的正手正胶打法。乒乓球是圆的,比赛的结果没有人可以保证,即使这个人是马龙。但是还好,马龙的状态尽管不佳,这场比赛还是取得了胜利,他也第三次捧起了圣伯莱德杯,同时国际乒联也为他准备了圣伯莱德复刻杯,这座流动的奖杯也将真正地属于马龙。

世乒赛过后,马龙蛰伏已久的伤病终于到了不得不进行治疗的地步,于19年8月动身去美国做了手术。这时候的东京奥运会还没有宣布延期。留给他恢复的时间不足一年。手术之后肌肉萎缩,他拼了命地练习,心里面想的还是大洋彼岸的东京奥运会。19年12月的世界杯四强,19年终总决赛亚军,20年亚洲杯亚军,20年世界杯亚军,20年全锦赛亚军。经历了各种不同的输法,拿了数不清的亚军。终于,20年底他拿到了总决赛和WTT联赛首站的两个冠军。回看这段时间,马龙可以说置死地而后生,他也曾输给年轻的张本智和和林昀儒,面对国内的新秀,他也会感到力不从心。但是他是马龙,他坚持了下来,他向世人证明了自己,这,只有马龙可以做到。

时间终于来到了2021年,又是一年奥运会,各国运动员准备了五年,为的就是这一天。马龙和樊振东作为主力出征东京。单打比赛开始之前,许昕和刘诗雯的混双队伍不及更年青技术更先进的日本队伍,接下来的比赛仿佛都笼罩了一层乌云。半决赛马龙碰见了自己的老对手,欧洲最强的反手奥恰洛夫,这位德国老将和马龙同岁,已经败在马龙手下十八次,但是这次的他就像16年的郑荣植,他也是有备而来。马龙开始频频吃奥恰洛夫的发球,自己的发球却被裁判警告甚至直接丢分。凭借自己的丰富经验以及似乎重现巅峰时期的身体素质,马龙和奥恰洛夫激战七局,最后两分之差险胜。他对着稀稀疏疏的球台,吼道:他赢不了我!

相比于半决赛的艰难,在决赛碰见的队友樊振东似乎是过于紧张,状态有些不佳,马龙再次凭借自己的经验和完美无缺的技术取得了胜利,这一次,他用手臂比成爱心的形状,向观众,也向樊振东致意。

东京奥运,最终成就了马龙,有史以来第一位男子双圈大满贯,他是马龙,是我最喜欢的运动员。我很幸运能够见证到,有史以来最好的乒乓球运动员,对于我来说马龙不仅仅是一位乒乓球运动员,不知道多少时候他也会给我带来精神上的支撑,或许几十年之后我都不会忘记。

林昀儒有没有赢过许昕

优质回答林昀儒与几位国乒名将的交手记录 (1)对阵樊振东:1胜6负 (2)对阵方博:1胜0负 (3)对阵林高远:2胜5负 (4)对阵梁靖昆:0胜1负 (5)对阵马龙:2胜3负 (6)对阵王楚钦:3胜4负 (7)对阵许昕:0胜4负 (8)对阵张继科:0胜1负 从统计来看,林昀儒还是战胜过好几位国乒主力的,而且需要注意的是,01年出生的林昀儒,现在才刚刚是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不过有意思的是,他对许昕的战绩是四战全负,看来林昀儒与张本智和一样,还是难以翻越许昕这座大山啊!

为什么2019年许昕扛了一年

优质回答2019年是许昕最辉煌的一年,据不完全统计,许昕在2019年一共拿下21个冠军。同时也是它最艰苦的一年。世乒赛之后,许昕一人身兼四项,无论是男单、男双、混双还是男团的比赛场上都有他的身影。

这一年在国际大赛中国乒给许昕同时安排两至三项比赛任务,往往一天间内连打男单、男双和混双共计六、七场比赛。在记者采访时,许昕的回答让人心疼:“后面已经打不动了,球都看不清楚,能赢下来就挺不容易的,我已经顶不住了,很多球算不准球路,最后就是负责把球发过去”。

因为当时的国乒三剑客中,马龙因膝盖受伤,无法继续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迫不得已只能选择手术。张继科则是腰伤、脚伤轮番复发,身体条件已经不足以支撑他进行比赛。

那一年的张继科属于半退役状态,几乎没有参加任何赛事。2019年同时也是小胖樊振东最为灰暗的一年,自五月份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开赛以来,他整个人就像身陷泥潭一般,无论对手是谁,他都能打输。

那一年,全世界都知道这是击败中国乒乓最好的时机,但是他们的算盘打错了,我们还有许昕,是他挑起了国乒的大旗,代表中国参加了大小赛事共计132场,战绩为118胜14负,胜率超过89%,共斩获21个国际大赛的冠军。鉴于许昕的突出表现,同年12月底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训练标兵的荣誉称号。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张继科马龙.张继科马龙战绩统计》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