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多纳程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马拉多纳,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马拉多纳水平是否严重被夸大?

马拉多纳从来没有被严重夸大。而是现在的新生代球迷,对现代足球的发展根本没有一个整体上的了解,甚至主观上还去回避马拉多纳的威力。马拉多纳并不是什么上古时代球员,他在西甲、意甲的联赛录像,现在视频网站上一堆一堆,1986年、1990年、1994年的世界杯录像,也是一堆一堆,说什么“根本没有几个看过老马踢球”,那还是因为能力太差,不愿意去找录像,也不愿意正视差距。技术特点像沙奇里?沙奇里还远远没有在世界杯上拿到5球5助攻的资格。别说他这辈子没资格,攒几辈子的人品,也没这个资格。至于说盘带过人不如大小罗、人球结合不如梅西,很遗憾,这些观点都没有建立在客观看待职业足球比赛的基础上。马拉多纳的长程耐力、短程爆发、触球第一下的感觉、在球场任何地方都可以形成突破的能力、比赛视野(大局观)、连续摆脱防守的能力,在属于他的时代,都做到了最好——请注意,为什么我要把时间限定在“属于他的时代”。那个年代防守的确不成体系,这个说对了,结构化防守是1990年世界杯以后,由意大利人建立起来的,而且萨基几乎可以说是奠基人。最重要的是,那个年代的防守是粗野的,说得不客气一点,故意犯规和粗野犯规,废掉球员的凶险程度远远大于比赛当中要实现的战术意图。因为不知道如何有效防守一大波天才球员,而且多人局部协防、以及整体防守的概念刚刚兴起,单兵防守天赋和技术都很高的天才球员,对后卫来说异常被动,就算是拥有同样防守天赋的后卫,也无法依靠个人防守技术做到如下三点。1.正确遏制进攻球员的个人突破,并阻断接下来改变比赛节奏和局面的行为;2.正确判断,并在同一时间阻止进攻球员依靠盘带、突破、摆脱完成自己的进攻选择;3.将反击建立在良好的、高质量的防守之上。就是出于无法应对天才进攻球员的恐惧,防守球员才会在背后铲球和贴身逼抢时发疯一样下黑脚、用重手。范-巴斯滕在退役以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了,为什么自己的脚踝会受那么重的伤,例如维尔乔沃德(当时桑普多利亚的防守中坚),一场比赛要在背后踢他10次甚至是15次。换成后来的大小罗、C罗、梅西,我都不知道能扛多久,特别是当时背后铲球不会被红牌罚下,范-巴斯滕就是背后铲球最大的牺牲品。马拉多纳效力巴塞罗那期间,被当时毕尔巴鄂竞技的“屠夫”戈耶科切亚铲断脚踝,1986和1990年两届世界杯,当时韩国的车范根等人面对他的突破,正面直接踢他,巴西队的布兰科也同样如此,动作看上去已经不像是踢球,就是直接踢人。至于背后放铲、黑肘、拉拽这些,根本不在话下。而且那个年代已经有数据统计,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7场比赛,只对马拉多纳的犯规总数达到57次;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7场比赛,只对马拉多纳的犯规总数达到63次。就连1994年美国世界杯,马拉多纳在禁药事发之前的两场比赛,被希腊和尼日利亚犯规也有14次。这还不包括裁判因为判罚尺度不一没有吹的犯规。也不包括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意大利的詹蒂莱对马拉多纳的犯规。当时的马拉多纳还没有见识到欧洲顶尖防守球员的威力,而4年之后,就不一样了。一个水平被严重夸大的球员,怎么可能在世界杯决赛圈的7场比赛当中,上演了5球5助攻的神迹,并且以一己之力助推了现代足球的高速发展,特别是防守结构化的形成?
阿根廷赛程
阿根廷赛程如下:
1、09-13日04:00玻利维亚vs阿根廷;
2、10-13日08:00阿根廷vs巴拉圭;
3、10-18日10:00秘鲁vs阿根廷;
4、11-16日05:00阿根廷vs乌拉圭;
5、11-19日05:00巴西vs阿根廷。
阿根廷足球的历史和背景:
阿根廷的足球运动起源于19世纪末,由英国和意大利的移民传入。在短短的时间内,阿根廷足球迅速发展壮大,并成为了世界足坛的一支强队。
阿根廷足球的第一个冠军是1921年的南美杯冠军,之后他们又获得了多个美洲杯和世界杯冠军。其中,1978年和1986年世界杯冠军是阿根廷足球的巅峰之作。
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阿根廷足球的风格是技术性、攻守平衡、注重个人能力和团队配合。阿根廷球员普遍拥有出色的技术、和突破能力,同时他们还具备强大的攻击力和创造力。
阿根廷足球的战术灵活多变,善于根据对手情况调整阵型和打法。
传奇人物和球队:
阿根廷足球历史上涌现出了许多传奇人物,如马拉多纳、梅西、斯内德等。马拉多纳是阿根廷足球的代表人物,他的球技、领导能力和个人魅力使他在足球场上成为了一位真正的英雄。
梅西是现代足球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技术、和突破能力使他在比赛中成为了一位不可或缺的球员。
此外,阿根廷还有许多实力强大的球队,如博卡青年、河床、圣洛伦索等,这些球队都拥有众多顶级球员和丰富的荣誉。
阿根廷足协和联赛:
阿根廷足协(AFA)是负责管理阿根廷足球事务的机构,他们负责组织和管理各级别联赛、杯赛以及国家队比赛等。
阿根廷足球联赛是南美洲最古老和最受关注的联赛之一,由20个俱乐部参赛,每个赛季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比赛。
因突发心脏病去世,球王马拉多纳的一生有多传奇?
马拉多纳走了。
这个此前心脏已多次出现问题的传奇球星,在离开心爱的绿茵场20年之后,正式与人间挥手作别。
和梅西一同被称为“潘帕斯雄鹰”的他,享年60岁。
一生从底层奋斗至云端,又在云端飘摇碰撞,收获了半杯批评,半杯赞美。
从球员的层面,马拉多纳是个地道的天才;
以一个纯粹的“人”的角度,这位“球王”的一生,始终勾勒着一个底层孩子走到镁光灯下的惴惴不安。
小时候,医生不让马拉多纳踢球,他怕这个小家伙的心脏受不了。
但是,马拉多纳太喜欢足球了,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贫民区菲托里奥,马拉多纳的母亲每天都跟他说:
“你要是去踢球,5点以前太阳落山的时候一定要回来。”
每次听到这话,年幼的马拉多纳就程式化地回复妈妈:“好了好了,你就放心吧。”
马拉多纳童年的球伴是自己的表哥贝托和一群黑人兄弟,他们每天一起奋战在下午2点钟火辣辣的太阳底下。
一点没觉得难受,一点不担心中暑,心里面想的只有两个字——进球。
当时的马拉多纳对足球痴迷到什么程度?
有一段时间,他对周围球状的东西变得特别敏感,每次都能找到类似橙子、布团、纸团这样的东西,用来作足球用,这样消磨时间再快乐不过了。
那会儿,马拉多纳和兄弟们,还常常去一个叫阿尔西纳的地方。
那里卖披萨,马拉多纳说那是“世界上最好的披萨饼”。
它有多美味不可知,但和小伙伴们凑钱买一张再一起分食的滋味,大概跟吃到珍馐美味也差不了多少。
那时候,关于足球,关于兄弟,全是美好的回忆。
但离开球场的一切,却是坚硬且有些残酷的。
马拉多纳家里有3间小屋子,其中两间是卧室,一间属于父母,一间属于他们兄弟姐妹8个,算起来,每个人大概有2平米。
屋子不扛雨,每次下大雨,屋里就滴滴答答,一年不比屋外小。
水源也不充足,平日里,马拉多纳们要提着20公升的空油桶走很远的地方去打水,水打回来,是给妈妈做饭用的,男孩子只能用水洗洗脸和擦身子。
用马拉多纳的话说:“没有什么可以让我们欢乐,也没有什么令我们激动。”
当然,除了足球。
9岁的时候,马拉多纳加入了阿根廷青年人俱乐部的后备队。
年纪不大,却早早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
马拉多纳的天赋究竟有多耀眼呢?
他的恩师弗朗西斯曾经一脸严肃地问他:"小孩子,你是1960年出生的吗?"
这话急得马拉多纳掏出了身份证。
引起弗朗西斯怀疑的不是马拉多纳的身材,而是他超乎同龄人的,对足球的理解与把控。
他的动作,飘逸灵动,射门的方式极具想象力,收放自如,俨然是球场上的诗人。
这样的能力,太不9岁了。
那个时候,马拉多纳和他的球队一口气赢了136场比赛。
在老师和对手们的调教下,他的球技在一天天地精进。
但这时,马拉多纳一家依然是拮据的,父亲开渡船运送家畜、到化工厂里打工,勤勤恳恳也仅能勉强维持家用。
不过,很快,他就可以摆脱这种境况。
1975年8月14日,15岁的马拉多纳升入阿根廷青年人俱乐部的成年队。
从那天起,他告诉爸爸:“可以退休了。”
当时的阿根廷,是一个干涸的国度,需要火焰来点燃鲜艳的颜色。
马拉多纳就是那一团最炽热的火,没有人比他更能肆虐,更能燃烧。
1978年,年仅17周岁的马拉多纳就以26粒进球夺得阿根廷甲级联赛最佳射手,成为阿甲联赛历史上最年轻的最佳射手。
1975-1981,在青年人队的5年时间里,马拉多纳的成绩单是这样的:
出战166场,打入116球,3次阿根廷年度最佳射手,3次阿甲联赛最佳射手,2次阿根廷全国锦标赛最佳射手。
完美到令人咋舌。
之后,他转会博卡青年队,随队拿下阿甲联赛的冠军,在40场比赛中破门28次。
当时,是个球迷都清楚,这个不世出的天才已经展开了强健的羽翼,正准备刮起一阵飓风。
马拉多纳所到之处,球迷欢呼呐喊,迎接这位球场“新帝王”。
仅一年后,马拉多纳就以900万美金的惊人转会费,投入“银河战舰”巴塞罗那的麾下。
英雄,来到开阔的战场,施展拳脚再也不用畏畏缩缩了,然而,马拉多纳在巴萨的境遇却不算美好。
在这里,他先是染上肝炎,休养了3个月。
复出之后,噩梦又来了。
1983年9月24日,西甲联赛,在对阵毕尔巴鄂的比赛中,马拉多纳刚为队友阿隆佐送出一记精妙的助攻就遭到对方的报复。“屠夫”戈耶科切亚,一个飞铲直奔马拉多纳,一脚下去后,马拉多纳痛苦地捂着脚栽倒在地上。
赛后确诊,他的左脚脚踝粉碎性骨折,小腿骨上打入了两颗钉子,又得休养很长时间。
在巴萨的2年里,马拉多纳缺阵高达7个月,但仍创下出场58次,打进38球的成绩,堪称怪物。
1984年,他终于和巴萨不欢而散,以750万美元的转会费转投意大利那不勒斯队。
这支球队在马拉多纳加盟之前,已经53年不曾夺冠,是一支挣扎在保级边缘的小球队。
当时巴萨交易马拉多纳有自己的小九九,他们觉得把马拉多纳送到这样一支意大利南方球队,可以避免他成为巴萨的劲敌,深层里是料定那不勒斯掀不起风浪。
但是,他们显然太低估马拉多纳了。
1987年,马拉多纳率领那不勒斯赢下意大利甲级联赛冠军;
1989年,欧洲联盟杯冠军;
1990年,第二次意甲冠军。
把那不勒斯从鱼腩球队转变为夺冠劲旅,从“巴萨弃子”到“那不勒斯的英雄”,马拉多纳只用了3年时间。
同时,他在国家队的成绩也是耀眼到吓人。
1977年,16岁零120天的马拉多纳成为了阿根廷最年轻的国脚;
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小组赛对阵匈牙利,马拉多纳梅开二度,率领球队4:1大胜;
1986年最是经典,与英格兰的四分之一决赛下半场,马拉多纳干了两件牛逼哄哄的事情。
面对0:0的僵局,他先是祭出“上帝之手”,在比他高出整整20公分的守门员希尔顿头顶用左手把球点进了球门。
由于他身材精悍动作极其隐蔽,进球后还狡猾地示意队友们过来庆祝,巧妙地迷惑了裁判,使得这个违规之球变成好球。
赛后,马拉多纳说这个球: “一半是上帝之手,一半是马拉多纳的脑袋”<A little of the hand of God, and a little of the head of Maradona>
之后,他又带球过半场,像一条迅捷的蛇,转瞬突破霍德尔、列特、森臣、毕查、芬克尔和刚被整过一次的守门员希尔顿,然后把球射入,轨迹宛如一道白色闪电。
这个“一挑六”,后来被评为足球史上最佳进球。
那场比赛阿根廷2:1战胜了英格兰,并最终夺得那届世界杯冠军,马拉多纳也拿下金球奖。
但是他的好运,似乎在1990年就戛然而止。
这一年,马拉多纳的阿根廷队在世界杯决赛上以一球之差负于西德队。
不久后,马拉多纳在与巴黎队的意甲比赛后,被尿检出可卡因。
那时那不勒斯的队医根本不愿相信,又请来两名医生对马拉多纳进行检查,结果还是阳性。
霎时,这位球场上啥都可以的金童,遭遇到了一次巨大的形象危机,另一张隐匿在“球场胜利者”外表下的面孔,已经隐隐作现。
事实披露,马拉多纳的吸毒史早从巴塞罗那时期就已经开始,已近10年时间。马拉多纳描述他吸毒的原因,是“希望感觉一下生活”。
因为常年的训练与比赛,不可避免地压力巨大,所以必须找一种舒压的渠道。
最后,意大利足协纪律检查委员会经过长达7个小时的讨论,决定对马拉多纳实行禁赛15个月的处罚。
马拉多纳说:“国际足联的举动,砍断了我的一条腿。”
15个月后,马拉多纳解禁,他再度以750万美元的价格,转会到西班牙的塞维利亚队。
到这里为止,马拉多纳职业生涯至少经历了3次高额转会。
第一次是博卡到巴萨900万,第二次巴萨到那不勒斯750万,第三次那不勒斯到塞维利亚750万。
3次转会费都极其高昂,可奇怪的是,当球员的马拉多纳财政情况却并不乐观。
当初从巴萨转会到那不勒斯的时候,他实际上已经濒临破产。所以才不假思索地(签约现场,他几乎没看合约条目,甚至还打着哈欠)签下那份750万美元的大合同。
之后,也不时爆出财政危机的传闻。
这又是为何呢?
其实跟马拉多纳的秉性有关,他曾说:“要比疯狂,没人能比得过我。”
成名之后的马拉多纳,开始放浪形骸,生活糜烂到难以想象。
他不再是那个和兄弟姐妹们挤在逼仄房间里的小孩,世界向他露出了另一张脸,告诉他可以为所欲为。
他花巨额资金装修自己的豪宅,建了室内游泳池,室外喷水池,把各种肤色的女人弄到家里开party,有一次竟和朋友们同几位妓女在酒后滚到了游泳池里胡闹。平日里出入夜总会等娱乐场所更是家常便饭,他不仅喜欢还常在夜场里对女人动手动脚。
马拉多纳公开的情人就有3个。
最小的奥利瓦比他整整小了30岁,坊间传闻马拉多纳每个月给奥利瓦的零用钱就是2.5万欧元,除此之外,他还送了奥利瓦一栋房子,为奥利瓦整了容、求了婚。
结交的女人多,私生子也就多,有一次醉酒后,马拉多纳竟跟旁人夸口说他曾和600个女人生下500个私生子。
事实当然没有这么夸张,但根据他的传记作者吉列姆·巴拉格调查,他的孩子至少有11个。
因为这样放荡,和马拉多纳青梅竹马的克劳迪亚终于无法忍受,在2003年和他离婚。之后,她更是起诉马拉多纳在婚姻内多次不忠行为伤害自己。
搞笑的是,马拉多纳在自传《我是迭戈》里用了整整13个章节来写这位前妻,还说出:
“她像一台电脑那么聪明,像一个吻那么甜蜜,她是母亲,也是妻子,是小妞,也是恋人。我不喜欢拿她和任何人比较,因为她是独一无二的,是珍宝,是我的珍宝。”
果然,男人有钱就变坏?
除了女人和毒品,马拉多纳在朋友身上也是挥金如土。
到巴萨踢球的时候,马拉多纳身边一直跟着个烦人的“马拉多纳集团”,这些人当中除了马拉多纳的父母、医生、保镖外,就是一帮儿时的狐朋狗友,他们几乎跟食客,吃马拉多纳的,喝马拉多纳的,到各种娱乐场所去嗨皮,也是马拉多纳买单。
他们还常常簇拥着马拉多纳,把他像国王一样拱到夜店去,在那里自然又有无数乐子可找,至于钱?
有马拉多纳在,他们完全不用担心。
毒品、女人、损友、酒精。
这些东西不停地腐蚀着马拉多纳的钱包,也腐蚀着他的灵魂。
我想,当年那个走很远的路去阿尔西纳吃“全世界最好披萨”的少年,大概想不到有一天自己会变成这样的人。
1991年之后,马拉多纳的职业生涯已经相当地不堪。
1994年美国世界杯前夕的尿检,马拉多纳再次呈阳性,又被处以15个月的禁赛。
属于他的时代,在不断的撕扯中渐渐远去。
1997年,马拉多纳结束了职业球员生涯。
后来他做过教练,当过主持人,体重一度飙升到120公斤。
但这却给了人们一个更加全面、清晰的视角去评判他的职业生涯。
2020年11月25日,马拉多纳因为心脏骤停,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马拉多纳去世后,阿根廷足协po文说:
“他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阿根廷准备全国哀悼3日)
这几乎是对他一生的盖棺之论。
过去的60年里,人们谩骂过马拉多纳,也曾为他的堕落扼腕,还无数次把他的不检点作为反面教材。
父母教育孩子,如果不善理财,如果意志薄弱,如果沉迷酒色,就会落得马拉多纳式的下场。
网友们把他年轻时和现在的大腹便便照做比对,一边叹息一边嘲笑。
可即使如此,他们终究不会抹杀一代球王对足球运动的贡献。
2001年,在“20世纪最佳球员”的票选中,他的得票率高达53.6%。
球迷们始终清楚,荒唐的是马拉多纳,不是那个身披10号球衣的阿根廷英雄。
所以2001年,马拉多纳踢完最后一场球,告别球场前,他说:
“我犯了错,但是足球没有错。”
身后,是暴雨一样的欢呼声。
他的一生凭天赋从底层走到上流,却也为繁华所啃噬,犯下了无数过错。
看见他的卑俗,承认他的伟大,这两部分,是马拉多纳一生所展现的人性之真实。
同时,也彰显了西方价值评判体系里,最可爱的部分。
马拉多纳能力毋庸置疑,为什么他的两次欧冠和三次美洲杯踢得一塌糊涂?
球王马拉多纳的能力是无人能及的,但是具体比赛还是需要具体分析才可以。当时在有小世界杯之称的意甲,马拉多纳可以带领那不勒斯这样的弱队获得联赛的冠军,以及一人带领阿根廷获得世界杯的冠军,就是马拉多纳能力最好的证明。
马拉多纳之所以两次欧冠和三次美洲杯的表现都很糟糕,具体原因如下:
一、两次欧冠
当时的欧洲冠军杯参赛队伍和现在是有很大不同的,在马拉多纳时期进入欧冠比赛也都是欧洲各国顶级联赛的冠军队伍。并且再具体赛程上也是差异很多,在马拉多纳时期欧冠没有小组赛,一开始就是淘汰赛。作为足球爱好者,我们肯定明白,淘汰赛的比赛结果偶然性还是很大的。
在这样的赛程中由马拉多纳带领的那不勒斯还不是传统强队,同时还需要面临双赛的考验,最后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但即使马拉多纳在欧冠赛程上表现不佳,也不会影响他在足球历史上的地位。
二、三次美洲杯
对于马拉多纳在美洲杯的多次失利,就更加好理解了。首先我们要明白美洲杯比赛的影响力本来就是有限的,很多球队美洲国家对于美洲杯肯本就不重视。在美洲杯中很多参赛的队伍都是国家的二三线队员,美洲杯的比赛主要还是使年轻队员找找比赛的感觉。
所以在这样的比赛中,马拉多纳也不会很认真地去踢球的。从态度上都不被重视的比赛,就不要期望球王马拉多纳有什么神勇的表现了。马拉多纳之所以会参加美洲杯的比赛,主要还是为了阿根廷足球运动的推广。本身阿根廷国家队球员的能力就有限,在以赛代练的比赛中,马拉多纳更主要的工作就是教给年轻球员应该怎么踢球。
各位读者,对于马拉多纳两次欧冠和三次美洲杯的糟糕表现,您有什么不同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马拉多纳程》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uqiumeng.cn/wenda/1359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