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队-土耳其坠机身亡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土耳其队,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普京说背叛不可原谅,那么俄罗斯的背叛者都是什么下场?

优质回答前几天,俄罗斯的“双面间谍”斯克里帕尔连同他的女儿在英国一家超市,因接触神经毒剂而昏迷,生命垂危。为此俄罗斯与英国方面又开始了嘴炮。英国含沙射影指责俄罗斯应该为此负责,而俄罗斯方面则称这是一起写好剧本的针对俄罗斯的阴谋。
PS:事件有两个疑点,第一,克里斯帕尔是2010年被交换获得自由的,为什么俄罗斯8年之后才动手:第二,2018年俄罗斯大选在即,基本没有悬念的普京为什么会在这么关键的时期出幺蛾子?
通过克里斯帕尔中毒事件,很多人肯定想知道俄罗斯如何对付叛徒的。其实很简单:杀。
1965年,俄罗斯轰炸机机长亚历山大·布特科夫和领航员被策反,在杀害了三名战友后驾机飞往丹麦。最后,他们到达了美国本土,并每人获得60万美元奖励。5年后,布特科夫在家中被人暗杀。凶手在他身上留下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复仇",落款是被其杀害的三名飞行员的名字。
利特维年科,前苏联克格勃上校,2000年离开俄罗斯前往英国,其后出版两本批评普京政府的书籍,并称基地组织骨干人物曾接受俄罗斯方面特训。2006年11月1日,利特维年科突感不适送院,最终不治身亡,化验结果显示死于钋-210中毒。
2010年7月,俄罗斯双面间谍特列季亚科夫在美国身亡,此人曾是俄对外情报局特工,1995年至2000年在联合国工作,负责搜集美国情报。后来叛逃美国,替中情局效力。特列季亚科夫提供了大约5000份"绝密"电报和100多份分类报告,被视为美国反间谍史上最优秀的新兵之一,同时也是待遇最优厚的俄罗斯变节者。2008年,特列季亚科夫出书披露俄情报机关秘闻。两年后,他在佛罗里达州寓所内猝死,其家人没有透露死因,不过有消息称是"吃肉噎死"。
1989年5月20日,俄罗斯飞行员亚历山大祖耶夫驾驶装备部队才几星期的米格-29型战斗机从苏联茨哈卡亚机场叛逃,降落在土耳其的一个机场。他走出机舱后的第一句话是:"我将要成为一个美国人了!",随后,美国为其提供政治庇护,最大限度的榨取有用价值。2001年6月14日,祖耶夫在驾驶一架雅克-52飞机时坠机身亡。十年之后才动手,或许是因为受到苏联解体,无邪顾忌的原因。
1940年8月间的一天,前苏联流亡政治家托洛茨基在墨西哥城的寓所内被袭击,一名叫拉蒙的人,手持斧头猛砍托洛茨基的头部,最终不治身亡。1978年,在拉蒙死后,他被安葬在了前苏联的英雄公墓中,他的邻居就是大名鼎鼎的英国“双面间谍”菲尔比。
英国终于怒了。俄罗斯对待叛徒从不手软。我来盘点下这些年俄罗斯都对那些背叛着实施了惩罚。
2006年,俄罗斯前情报官员亚历山大·利特维年科的中毒事件。他在叛逃英国后归化成为英国公民,成为英国第一个因放射性同位素钚210中毒死亡的人。
2011年,报道称俄罗斯商人佩皮里切尼被列入俄罗斯财政部盗窃案的死亡名单。逃到英国后死亡,发现他胃中有名为“钩吻”的草药的残留物。
2013年, 在英国流亡的俄罗斯大亨别列佐夫斯基在伦敦西南家中死去,尸体有缠着绳子。
2016年,利特维年科钚中毒的政府专家潘彻在访问俄罗斯过后5个月死去。加上最近这起斯克里帕尔的军用级神经毒剂事件。
俄罗斯是个睚眦必报的民族。 历史 上看他们极为好战。侵略成性所拥有的国土多数为侵略而来。欧盟一直对俄罗斯是又恨又怕。普京本身就是克格勃出身。对待背叛者绝不手软。
他们分别逃往美国,英国,加拿大,以色列,法国等国。
举例来说明俄罗斯对于叛徒的残酷惩罚。弗拉索夫是其中一个典型,他在背叛了国家之后投降美国人,他觉得落在美国人手里怎么也比落自己人手里强,可是他忘了美国人会为你一个小小的弗拉索夫得罪斯大林吗,干脆就直接将所有被俘人员全部移交给斯大林,斯大林明令,所有军人到西伯利亚对叛徒进行绞刑,而且全国直播,于是在无数人的共同注视下,在冰天雪地中,叛徒被一个绳索结束了他罪恶的生命,所以他们那里叛徒少。
最近英、俄两国关系降到了冰点,就是因为叛逃至英国的俄罗斯双面间谍克里帕尔一家疑遭俄罗斯特工街头毒杀。克里帕尔原本是俄罗斯特工,负责搜集英国情报,后被英国特工策反,出卖俄罗斯,导致俄罗斯在英国的特工全军覆灭。2010年,英俄两国进行了间谍交换,克里帕尔成功地留在英国生活。对于这样的叛逃者,普京是绝对不会原谅的,无论你跑到天涯海角,都将被追杀!其实我觉得不仅仅是俄罗斯,大多数国家都会这么干的!
背叛不可原谅你说的那么光明正大干嘛?有些肮脏的事情就是你想原谅就原谅你想不原谅就不原谅的,人的内心都是肮脏的。你不知道谁是正直还是人面兽心的人。哎呦,背叛不是不可原谅,那要看背叛的大小。你说不可原谅,那如果那是你的亲人,你也会说来人把他杀掉吗?所以普京说背叛不可原谅那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所以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普京说背叛不可原谅。这不仅是当今俄罗斯的原则,苏联时期也是如此。所以 历史 上,凡是背叛,特别是背叛带来重大损失,背叛者一般难逃厄运。这是不是和俄罗斯民族本性有点关系。
其实美国虽然嘴上不说,行动上也毫不逊色于俄罗斯。美国情报机构的惩处手段也是臭名昭著。斯诺登也就是在俄罗斯避难,美国鞭长莫及,否则斯诺登也不会有好下场。
只有中国共产党非常传统,正规。过去周恩来领导情报机构,明确规定禁止使用“暗杀,美人计”等特殊手段……。
普京说的没错,对于可耻的背叛者就是不能原谅。不仅俄罗斯,任何国家都这样。
法国是欧洲 历史 上惩处叛国者最多的国家。1944年,法国锄奸行动席卷全国,仅帕米小城就枪决了40多名叛徒。其中包括"从足球队队长到纳粹刽子手"的卖国贼维拉普兰。他被称为"法国 历史 上最无耻的叛徒"
其实美国嘴上不说,行动上也毫不逊色。1994年,美国特工Aldrich Ames被指控曾为苏联进行间谍活动,甚至将打入克格勃的CIA线人名单全部提供给了苏联,其身份暴露后,被判处终生监禁。斯诺登也就是在俄罗斯避难,否则也不会有好下场
伊朗也是近年来惩处叛徒最多的国家之一,2020年6月,一次性处决了18名与出卖苏莱曼尼将军事件有关的叛徒,其中包括革命卫队"圣城旅"高级指挥官马吉德。
就是我国,对出卖国家和民族的背叛者也决不手软。延安时期就开展过锄奸运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又出现了一些吃里扒外的间谍,包括俞强声、徐峻平、刘广智、刘连昆等叛逃者,都得到了严惩。
普京说背叛不可原谅。这不仅是现在俄罗斯、也是苏联时期的重要原则。所以在苏俄 历史 上,大凡背叛国家和民族者一般难逃厄运。
2006年,俄罗斯前情报官员亚历山大·利特维年科在叛逃英国后归化成为英国公民,成为英国第一个因放射性同位素钚210中毒死亡的人。
2011年,俄罗斯商人佩皮里切尼被列入俄罗斯财政部盗窃案的死亡名单。逃到英国后死亡,发现胃中有名为“钩吻”的草药残留。
2013年, 在英国流亡的俄罗斯大亨别列佐夫斯基在伦敦西南家中死去,尸体有缠着绳子。
2016年,利特维年科钚中毒的政府专家潘彻在访问俄罗斯过后5个月死去。
最典型的是俄罗斯双面间谍克里帕尔父女疑遭俄罗斯特工街头毒杀案。克里帕尔原本是俄罗斯特工,后被英国特工策反,导致俄罗斯在英国的特工几乎全军覆灭。2010年,英俄两国进行了间谍交换,克里帕尔成功地留在英国生活。对于这样的叛逃者,他就是跑到天涯海角,俄罗斯都必将追杀到底!
有人说,俄罗斯是个睚眦必报的民族,而普京本身又是克格勃出身,对待背叛者自然不会手软。
其实我认为,不仅是俄罗斯,也不仅是斯大林或普京,任何国家都不会容忍背叛自已国家和民族的人逍遥法外,任何国家!
全球十大空难是那些?
优质回答⒈1977年3月27日,荷兰一架波音747客机和美国一架波音747客机在西班牙一处机场跑道上相撞,583人死亡。 ⒉1985年8月12日,日本一架波音747客机在日本境内撞山坠毁,导致520人死亡。 ⒊1996年11月12日,沙特阿拉伯一架波音747客机在印度上空与哈萨克斯坦一架伊尔—76货运飞机相撞,349人死亡。 ⒋1974年3月3日,土耳其一架DC—10客机起飞后,货舱门突然打开,在法国坠毁,346人死亡。 ⒌1985年6月23日,印度一家波音747客机上发生炸 弹爆 炸后在爱尔兰附近海域坠毁,329人死亡。 ⒍1980年8月19日,沙特阿拉伯一架洛克希德L1101客机起飞后货舱失火,紧急降落在沙特机场,但由于设备故障,舱门长时间无法打开,导致301人全部死亡。 ⒎1988年7月3日,美国海军军舰将一架伊朗空客A300客机击落,290人死亡。美方说,军舰将客机误判为一架战斗机。 ⒏2003年2月19日,伊朗一架伊尔—76军用运输机在伊朗境内撞山坠毁,275人死亡。 ⒐1979年5月25日,美国一架DC—10客机起飞后坠毁,275人死亡。 ⒑1983年9月1日,韩国一架波音747客机偏航进入苏联境内,飞越禁区时遭苏联空军击 落,269人死亡。 其实这个也没有一个评选标准。遇难人数最多的是77年两架747相撞,也称特内里费空难。最近有波兰总统专机空难,利比亚空难。国内影响大的有5.8南航空难,飞机二次着陆时解体。国航4.15空难,撞山。东航包头空难,起飞后坠毁。还有一个767在香港落地掉海里了。
记得啊
克里特岛空降战役的战争评价
优质回答克里特岛空降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大规模空降战役之一。德军攻占克里特岛后,其东南欧陆上交通线得到了可靠的保障,控制了爱琴海和地中海东部航线,并使英国丧失了一个地中海内最重要的据点。此次战役基本上达到了目的。战役中,完全掌握了制空权的德国空军起了决定性作用,使英国地中海舰队遭受重大损失。克里特岛抗登陆战役之所以失败,尚有下列因素;英军统帅部不相信德军借助空降兵能攻占如此巨大的海岛;守岛部队没有飞机,也缺少必要数量的坦克、火炮和其他武器装备。夺占克里特岛之战显示了空降兵作战能力的增长。同时事实证明,实施这样的战役,如不与其他军种协同,势必遭到重大损失。因此,夺占该岛之后,德军统帅部再未敢实施类似的大规模空降战役。
在整个克里特岛空降战役中,德军的战略是成功的,攻占了克里特岛有多个战略意义,不但在地中海东部地区有了一个重要的空军和海军基地,而且能牵制南面北非英军军事力量,向东面对中东地区存在着进攻的可能,使得盟军十分担心德国和日本的连接,而最重要的是对德国入侵苏联排除了后顾之忧。
但是从战术上来讲,这次战役却是失败的。在12天的空降作战中,虽然英军损失15743人,其中亡1742人,3艘巡洋舰、6艘驱逐舰和其他舰艇29艘被击沉,包括航空母舰在内10余艘军舰受重创,希军1.4万人被全歼,但是德军损失了1.4万的空降精英部队和170余架运输机,这对于德国的空降部队是毁灭性的,这在德国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现象;更重要的是包括希特勒和德国空降兵创始人斯图登特在内的国防统帅部对于空降部队在战争中的作用产生了怀疑,导致德军在以后的各种战役中都没有大规模地使用过空降兵。
一、单兵种为主力的战役是不可取的
在这次战役中,虽然有德国的空军和海军力量作为支援,但主要的地面进攻是由空降部队进行的,空降部队由于在地面作战中没有重武器而损伤惨重,1944年盟军发动的代号为市场花园计划的作战行动在实际进行中与德国人在克里特岛战役的做法如出一辙,尽管这次战役的空袭程度和空降规模都比德军在克里特岛的行动大得多,结果却比德军在克里特岛战役的损失惨重的更为惨重,而且最终还是以失败而告终。第聂伯河空降战役中,苏军由空降兵第1、3、5旅临时组成的1个军,在第聂伯河右岸布克林弯曲部夺取利波维罗格、马克多内、尚德拉、斯捷潘齐、卡涅夫等地域,并予以固守,但由于组织工作的混乱、没有解决好与正面部队的协同问题、得不到正面部队的支援和配合等问题,导致第聂伯河空降战役是一次严重失利的空降作战。
二、空降作战讲究突然性、意外性
在德军准备进攻克里特岛时,英国方面也确定了德国的进攻可能,因为在战略上克里特岛对双方都很重要,德国占领的价值上面已经叙述过了,如果英国守住了克里特岛,将在地中海有着很大的军事打击范围,而且存在着反攻希腊的可能。然而,德国选择了空降部队作为主力,无论是突然性或意外性都无法达到,许多部队在空中或者刚落地就遭到了猛烈的攻击。
三、空降作战尽可能不要分散空降
在克里特岛空降战役中,德国空降部队多点空降,使得部队无法组成强大的火力,在第一天一个机场都没有夺下,使得山地步兵第5师不能及时运输到前线,以支援空降部队。其实在没有重武器的情况下应当集中1-2个机场进行突击,一旦第一天就夺得机场,后援部队就能立刻派往前线。多点进攻若遇到顽强抵抗,不但无法完成目标,而且有被包围消灭的可能。
四、对空降作战不应失去信心
在战争中有失败或损失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由此来否决一个兵种的作用是可悲的。德国最高统帅部在克里特岛空降战后几乎没有怎么使用过空降战术,这很令人沮丧。本来对于马耳他岛,德军可以用空降部队结合其他部队进行攻坚战,只要计划完整,空降部队也能发挥他们的作用,但被希特勒否决。任何兵种都有他们各自的特点和长处,合理的分配运用才是打开胜利之门的钥匙。
克里特岛之战继续了德国不可战胜的神话,同时德军为此也付出了1/4强的伤亡。人员损失倒不是最可怕的,真正致命的是这次战斗让希特勒和他的将军们彻底失去了使用伞兵作战的信心,在此之后的两年多时间,这支魔鬼部队就沦落到与普通步兵为伍的尴尬境地。1943年之后德国伞兵在意大利战场和西线制造了多次表现不俗的防御战。1944年斯科尔茨率领伞兵解救墨索里尼和1944年5月党卫军500伞兵营突袭铁托的“骑士行动”(Knigth‘s Move,也有译为“跳马行动”,似乎是国际象棋中的术语)两次行动大概就是他们最后的闪耀,但这些只是带有特种战性质小规模伞降作战,与克里特岛的壮观根本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即便有种种不利,但纵观克里特之战,德军的表现仍是可圈可点的。20日开战之初形势对德军就已极为不利,许多空降点都遭到了预料之外猛烈地面防空火力以及顽强的抵抗,计划中的智取完全变成了强攻,这和德国空降部队在此之前的作战性质完全是不同的。同时中部大队指挥官尚未到达克里特岛就因事故坠机身亡。但部队仍然在坚持按计划作战,利用手中弹药并不充沛的轻武器对抗严阵以待的英军,这是和前线替补指挥官的出色表现有很大关系的。同时,作战部队出色的战术素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很重要的。
负责空运的部分运输部队显然缺乏组织大规模空运的经验(在当时的技术情况下德军的表现还是相对最好的),空中输送部队的混乱也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进攻的难度。德国战斗机航程短的劣势在这次战斗再次暴露无遗,以至于无法为登陆部队提供全程的空中支援,只好依靠提高出动次数来稍作弥补。在空对海的作战中,德空军无疑掌握了绝对制空权,重创英国皇家海军,但缺乏大型水面舰艇配合巩固战果,德国空军只要一从天上离开,运输船队就必须冒着被皇家海军发现的危险,小心翼翼地“苟且偷生”。
反观英军,凭借高效的情报机构,在开战之前就已充分掌握德军作战意图,并作了针对性的部署,这在后来的战斗中的确给进攻一方造成了很大麻烦。英军作为布设阵地的大师和伪装的行家里手,在克里特岛防御阵地的布设也颇有看头,阵地不仅设置巧妙,火力搭配合理,出色的伪装隐藏了自身实力,同时还成功欺骗了德国侦察机,直到德国伞兵降落在克利特岛,才发现自己已深陷重围。
和上述的优势相比,英军的作战能力就丝毫没有值得夸耀的地方,守岛部队共42640名士兵,即使除去士气低落的10258名希腊士兵不算,也还有32382名英军,这还不算开战后陆续支援的部队。与其对阵的德军只有22000人,而且没有坦克等重武器。在这种优势,英军只会消极防守,躲在阵地里坐等德军进攻。只有22日英军在伊拉科林地区发动了稍微像样的一次反击,结果也仅仅是将德军中部大队从此处切断,而且被切分的中部大队后来仍在坚持战斗,即使是力量稍弱地段的德军也坚守住了阵地。而在这之前,德军还未站稳脚跟的时候,英军没有趁势发动反击则是最大的失误。马利姆机场的失守是克里特岛之战的转折点,守备部队在失去联络后,指挥官安德鲁中校的意志就开始发生动摇,最后在当晚就放弃了阵地。另外,英军的通讯指挥系统也是一个明显的弱点,弗莱博格得到107高地失守的消息时马利姆机场的局势都已到了难以挽回的地步。
还要提到的是英国皇家海军,建设墨守成规,作战思想大大落后,对航母的重视不够,在记忆里整个二战中皇家海军成功使用航母的战例,也只有坎宁安指挥的奇袭塔兰托了。克利特岛之战中英国皇家海军参战的海上舰队大中型水面舰共计四十余艘,而航母却只有“可畏”号一艘,而且只有4架飞机可以随时升空!作用简直可以忽略不计。如此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英军虽徒有强大的舰队,但遇到德国空军的凌厉攻势,也只有做“沉默羔羊”了。不过皇家海军的组织能力还是让人印象深刻的,从敦克尔克、希腊,再到这次的克利特岛,总会有大量部队能从海上撤出,为以后的战斗留下了宝贵的有生力量,不管怎样这也让英国人在每次失败后都有小小的安慰。
在未来的战斗中空降部队仍然是一支可怕的新生力量,但使用问题还是最关键的。在重要地区猝不及防地部署伞降部队可以大大减少作战难度,但若把一场较大规模的战斗全部交给空降部队来完成,一是难以保证突然性,二是对空中运输和组织能力要求严格,即便是获胜仍会造成重大损失,因为这时拿轻装部队去对付敌方全员装备的地面部队。后来盟军在“诺曼底战役”中使用伞兵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进攻前事先多次使用欺骗手段直到彻底麻痹德军,实施空降时形成突袭之势,部队投放较为准确,而且作战时间很短,没有出现克里特岛上的长期拉锯战,最重要的是英美伞兵的任务是策应次日的登陆部队,而不是去最后出攻坚。再后来由蒙哥马利策划的“市场花园行动”其境遇和“克利特岛之战”在很多方面就有相似之处,战役的成败很大取决于空降部队能否夺取预定目标并在地面部队到达前坚守,但这些伞兵不幸地遇到在当地修整的德国的党卫军装甲师,而且开战当天德军就缴获到了盟军的全部作战计划,进攻方最后以失败告终实属在所难免。
还要值得注意的是海军、空军调同作战的重要性。一支没有制空权的舰队,纵然你的舰队多么强大,也同样会葬身海底。同样,单纯依赖空中优势,只能在特定的环境下取得局部优势,而无法将局部优势转变为全面胜利。此战中的德英空海大战,德国空军虽出色的取得了制空权,抑制了英国舰队的昼间行动,但只要德国人的飞机一离开,皇家海军仍然是海上的主人,德军最终还是无法充分利用海上交通线大量运送援军和重武器,大大地增加了取胜的难度。英国海军虽损失惨重,但它的表现还是证明了它的存在意义,尤其是最后的成功撤出,可以说是此役中皇家海军的唯一亮点。德军虽强大,但它缺乏强大的海军,是跛足巨人,成功仿佛一步之遥,但却遥不可及。不久后的多线作战注定了德军从此将疲于奔命,难逃悲剧英雄的宿命。
夺取克里特岛,到底能为德国的地中海战场带来什么样的战略优势呢?对此后世曾经有一个大胆的推想。
即在克里特岛取胜后不久,隆美尔的非洲军成功挫败韦维尔的优势进攻,地中海重要的深水港托布鲁克得到稳固,昔兰尼加也易手德军。假设,德军经过必要的修整,以克里特岛为基地,继续用同样的战术攻占马耳他岛、塞浦路斯岛。这时的克里特岛、马耳他岛、塞浦路斯岛一线就形成了一把贯穿地中海的利剑,直插英军的地中海生命线。而隆美尔需要的补给则会源源不断送到非洲,进而从海上直接威胁到埃及和西亚地区,同时隆美尔的非洲军的攻势,就可以轻易将英军赶出地中海。土耳其和西亚的叙利亚、伊拉克的亲德势力就会顺利掌权,从而脱离英国的控制。利用这种优势,最后在西亚地区彻底战胜英军残部将易如反掌,由此德国从波斯湾到北大西洋这一宽广南翼从此就可以一劳永逸。即便发动对苏作战,也可以从高加索地区呼应A集团军群的攻势,从南北两线夹击苏军。另外,从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到黑海和从波斯湾经陆路到里海这两条海上运输线还是苏联重要的海上交通线,也是未来的对苏战中苏联接受盟国运送物资的重要生命线,封锁此路也是绞杀苏联的重要一招。
实现设想至少还需要在地中海投以重兵鏖战一年才可实现,在此之后倘若再着手筹划进攻苏联,斯大林即使再弱智也能看得出德国的下一步棋。继续按上述设想推断,德军毫无突然性的进攻将会迎面遇到再次经过一年宝贵准备时间的苏军,德军就算再加上外高加索的非洲军,也难以取得超越历史上苏德战争的战果。相反,德军迟到的进攻甚至还会正中斯大林下怀,苏联将在成功瓦解德军攻势后,籍此战争借口实现策划以久的进攻德国、染指欧洲的图谋。
1940年德国在政治和军事上都已远远超过西方世界的任何一国,战略变数极大,因此这也是德国对自己的未来最迷惘的一年。对英国作战有些犹豫不决,直接进攻苏联又有两线作战之患。最后希特勒在这一年作出了最费解、也是最难以评判的选择。当德国的战争阴错阳差地进行到1941年,摆在德国面前的选择实际就已很明晰。要么是采取保守战略,按照上文的构想继续在北非和中东谋求发展直到最终压制英帝国,最后在斯大林苏联的阴影下固守欧陆,如此一来第三帝国倒很有可能象古罗马帝国或波斯帝国那样维持下去。但这种设想是完全不符合希特勒的性格的,而且也违背了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的某些初衷,因此这种设想太过于主观,应该被排除;另外一个选择就是沿着1940年所作的战略伪装,继续按计划进攻苏联。闪击巴尔干实际上是稳固南翼、伪装攻苏兵力调度的一石二鸟之计,而克里特岛则是为未来的战争所作的伏笔,纯属以退为进的权宜之计。因此对于克里特岛后来的使用问题,后世对希特勒的指责完全是没有理由的。
1943年7月17日,希特勒在克里特之战的授勋招待会上,曾对斯图登特说:“克里特之战证明伞兵时代已经结束。伞兵是一支完全依赖突然性的兵种,但现在这个突然性的因素已不存在。”希特勒这个悲观的判断就将德国伞兵打入冷宫,断送了这种全新的战法在德军的继续发展,对此希特勒确有难以推卸的责任,而这实际上才是克里特岛之战对德军造成的最直接的损失。美国作为这场战斗最冷静的旁观者,实际上它们从这次作战中的得到启示也是最大的。美国驻埃及武官邦那·费勒斯少校在他那篇关于克里特岛之战著名的报告的开头,用最美妙的描写为德军的克里特岛之战作了完美的总结。
“戏剧性的克里特作战,谱写了一首战争的史诗。作战思想大胆新奇,具有很高的想像力。部队从中欧出发,准确地开进了漏斗型的希腊。在这里,他们改变形式,协调力量,插上了翅膀。这次作战具有音乐大师般的音调、旋律、和声,五月二十日和随后的几天里,这支力量飞过天空。其战斗部队以雷鸣般的渐强音冲入克里特上空遮盖了一切。空降部队通过空中得到供给和支援的情况下,在敌人面前着陆并将其打败,这还是历史上的第一次……”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土耳其队-土耳其坠机身亡》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uqiumeng.cn/wenda/1277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