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程金冠的人物荣誉答上世纪30年代,程金冠与众多体育爱好者在上海成立白虹田径队,时常与上海的外侨进行对抗赛。1934年10月初,上海虹口公园人山人海。原来,几天前贴出的海报引起...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中国运动员,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程金冠的人物荣誉

程金冠的人物荣誉

上世纪30年代,程金冠与众多体育爱好者在上海成立白虹田径队,时常与上海的外侨进行对抗赛。1934年10月初,上海虹口公园人山人海。原来,几天前贴出的海报引起众人关注,白虹田径队挑战俄侨队——又一场中外对抗的好戏!

比赛当天,公园里聚集起数千观众。见惯大场面的程金冠是个典型的“比赛型”选手,观众越多,越兴奋,这次,他报名参加100米和200米两项比赛。尽管程金冠成竹在胸,但当他站到100米比赛的起跑线上时,观众不禁窃窃私语。原来,程金冠的身高只有1.60米,而站在他身旁的俄侨体格魁梧、膀大腰圆,宛如一尊铁塔。

踏上跑道的程金冠早已将冷笑抛到脑后,他如箭一般第一个飞向终点后,立即被众人团团围住,有人居然高兴得流下眼泪。

这场比赛,程金冠的成绩为10秒6,将全国100米纪录提高了0.1秒。此前,该项全国纪录保持者为刘长春。不过,由于并非正式比赛,程金冠的成绩未被承认。但此后,他的名字与刘长春并列在一起,中国的田坛出现了“北刘南程”(刘长春为东北选手)的提法。

体坛怪杰·名人指点

欧文斯给程金冠纠正姿势

过早被淘汰,使中国代表团的成员成了赛场“高级观众”。由于就坐在主席台旁边,程金冠总能看到希特勒等人的身影。柏林奥运会,美国黑人运动员欧文斯获得4枚金牌,有力地反驳了希特勒的种谬论。为此,气急败坏的希特勒居然打破常规,拒绝为欧文斯颁奖。这一众所周知的经典镜头,程金冠也有幸目睹。

有了欧文斯,程金冠的奥运之旅才不会全是伤感。当欧文斯在运动场练习时,程金冠或用流利的英语向他请教,或站在一旁细心观看。欧文斯对同是有色人种的中国人十分友善,不但毫无大牌明星的架子,还亲手帮助程金冠纠正跨栏姿势。事毕,两人在赛场留影作为纪念。

在柏林期间,程金冠患眼疾住院。听说患者是位中国运动员,主治医生便免费为程金冠做了手术。手术后一周,程金冠生活无法自理,多亏好友刘长春日夜看护,使他很快痊愈。

体坛怪杰·奥运资格

刘长春邀程金冠参加选拔

1935年,正在苏州东吴大学经济系念书的程金冠接到通知:到山东青岛集训,参加1936年柏林奥运会选拔赛。不巧的是,程金冠因身体不适,迟迟未能到来。此时,他在中国短跑界的老对手、田径名将刘长春急了。刘长春的来信如同12道“金牌令”,硬是把程金冠“逼”到青岛。

青岛集训后,1936年6月,奥运会田径选拔赛在上海举行,比赛规定,各项第一名可获得奥运会参赛资格。于是,程金冠与刘长春商定,刘跑200米,程参加100米,争取双双出线。可是,在100米决赛中,24岁的程金冠意外失手。

为获得赴柏林参赛的机会,程金冠又报名参加了400米栏比赛。结果,他以58秒3的成绩打破该项目全国纪录,并拿到奥运会入场券。

体坛怪杰·参赛费用

蒋纬国为程金冠要来旅费

好消息迅速传到苏州东吴大学,在兴奋的学生中,有一位特殊的程金冠崇拜者——蒋介石的儿子蒋纬国。作为程金冠的同班同学,蒋纬国也很喜欢体育运动。当时,程金冠是全国有名的“飞毛腿”,蒋纬国对他钦佩不已。

尽管程金冠获得奥运会入场券,但当时政府财政紧张,无力为运动员提供费用,程金冠又犯难了。蒋纬国闻讯,立即骑着摩托车,把程金冠带到当时的江苏省省会镇江。在镇江,蒋纬国直接找到时任江苏省教育厅厅长的周佛海。大概是蒋公子在场的缘故,周佛海对程金冠格外客气,不但慷慨解囊,提供出国费用,还对程金冠赞许有加。

1936年6月28日,中国奥运会代表团乘坐“康德浮台号”邮轮由上海启程,目的地为柏林。由于400米栏成绩和世界水平相差甚远,程金冠临时改为参加100米、200米和4×100米三项比赛。这次柏林之行,中国代表团一无所获。

体坛怪杰·退役之后

邀台湾体育元老看城运会

1936年柏林奥运会后没多久,抗日战争爆发,程金冠的体育生涯从此中断。1951年,程金冠与妻子由香港回苏州定居。在苏州,程金冠先后在苏州铁道师范学院与苏州铁路中学担任体育教师。

1994年6月1日,82岁的程金冠独自一人到达台湾。在这里,他遇见了徐亨。上世纪30年代,徐亨是全国著名的全能选手,擅长足、篮、排三大球,1930年和1934年,程金冠两度参加远东运动会时,徐亨均与他同行。

在台湾时,程金冠住的是接待方安排的圆山饭店,为能与程金冠朝夕相处,徐亨随即将程金冠接到自己开的富都大酒店。叙旧之余,程金冠向徐亨提出,能否出席于1995年在南京举行的第三届城市运动会。已近半个世纪未回大陆的徐亨欣然答应。

短短10天,程金冠遍访台湾体坛要人,但遗憾的是,程金冠没有见到台湾“女飞人”、著名短跑运动员纪政。

1995年,全国第三届城市运动会在南京如期举行。徐亨赶赴南京,83岁的程金冠亲自到机场迎接。尽管均已年迈,但两位老人还是兴致勃勃地登上中山陵。

2000年5月1日,程金冠病逝于苏州。

讲述奥运人物鲜为人知的故事

舒鸿,奥运史上的第一个中国裁判;程金冠,中国短跑名将,与刘长春并称为“北刘南程”;林绍洲,连续三届获全运会跨栏冠,对大多数体育迷而言,这些名字显得太陌生。几十年前,他们作为中国冲击奥运的先行者,在奥运赛场上颗粒无收,但他们却把奥林匹克的灵魂在中国发扬光大。本报陆续推出奥运人物系列故事,以此向中国的奥运元老尊敬。

奥运情:“父亲生不逢时 我们接过梦想”

泛黄的老照片,墙上的水墨画,程家书房的种种陈设里流淌出岁月走过的声音。程金冠参加过1936年在柏林举行的第11届奥运会,见证老爷子征战柏林的老照片和文档现已被北京奥组委珍藏;程于麟毕业于南京体院,退休前任南京中山门体工大队的大队长,桃李满天下;而程于麟的女儿程薇薇则在南京市足协为处于低谷的中国足球默默工作着……

一张程金冠与欧文斯的黑白合影,让时光倒退71年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在柏林举行。一天清晨,程金冠和几名队友路过运动员宿舍前的田径场,他被远处几名黑人运动员优美的跨栏姿势所吸引,一口流利的英语使爷爷很快便和其中一名运动员一见如故,黑人运动员耐心地解答了爷爷提出的一系列短跑技术问题,并边示范边指导。离别时,一位朋友建议二人合影留念……那名黑人运动员就是杰西·欧文斯。程薇薇指着手中的照片告诉记者。在那届奥运会上,欧文斯一人独得4枚金牌,出于种族歧视,傲慢的希特勒拒绝与领奖台上的欧文斯握手,爷爷目睹后非常气愤,赛后专程向欧文斯道贺,欧文斯很感动,他紧紧握住了爷爷的手。程薇薇诉说着这个爷爷给她说了无数次的故事,手中的黑白照片穿越时空,让她仿佛亲历那个时代。

程金冠与欧文斯,双手相握的那一刻,满怀英雄相惜的悲情。欧文斯一人独得四冠,却在领奖台上遭遇希特勒的傲慢;而程金冠为了能去柏林,费尽周折。为节省开销,当时中国代表团不是乘火车取道西伯利亚走捷径,而是乘意大利邮船“康悌凡第号”在海上绕了一大圈才到达柏林。漫长的海上颠簸让程金冠和队友精疲力尽,使他们在柏林一无所获,新加坡某报画了一个比鹅蛋还大的“0”讽刺当时的中国代表团。“生不逢时”是程金冠对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怀。

曾为申奥努力的程金冠没等到申奥成功,子孙接过梦想

“爱国、爱家,”程于麟用两个词评价老父亲。“父亲出生在一个殷实的商人家庭,作为独子的他放弃继承祖业,走上艰苦的体育之路,为的就是通过在奥运会上夺牌,一扫当时中国人‘东亚病夫’的形象。”程于麟谈起老父满脸敬重。

“国家兴,体育兴”,程金冠在耄耋之年为了北京申办奥运会默默地做着自己的贡献。1992年,海内外中国体育元老在京为北京第一次申奥出谋划策,八十高龄的程金冠获邀前去,并作为代表在大会上发言。

程于麟说,父亲的爱家体现在对子女的教育上:严格而不教条。程于麟走上体育之路后,父亲很高兴,说自己有接班人了。程于麟说道。2001年初,程于麟接到晚年在苏州定居的父亲的病危通知,匆匆赶去,老父亲第一句话竟然是问其带队到欧洲比赛的成绩如何。父亲常说羡慕我,恨自己为何不能生在新中国,到世界赛场上感受国旗升起时的自豪,所以每次我随国家柔道队出征国际赛场回来后,他都要打电话来询问成绩。程于麟说,多年来,父亲的询问已变成一种鞭策,让自己不敢懈怠。2001年5月1日,程金冠与世长辞,当带队在外比赛的程于麟赶到苏州时,看到的是穿上寿衣静静躺在那里的父亲……

两个月后,萨马兰奇在莫斯科宣布中国申奥成功。一直关注北京申奥的程金冠生前曾对儿子说,“2008,我要到北京去看奥运会,亲眼看看赛场上升起国旗……”然而,老先生未能实现自己的这个梦想。

在多哈亚运会上,从中山门体工大队走出来的刘欢缘获得了女子柔道无差别级的冠军,如今这位南京姑娘是有望参加北京奥运会的重点队员。程于麟说,如果能为祖国培养出奥运会冠军,也算完成父亲的梦想了……

抗日英雄场面具体扩写1000字

我知道:· 战功显赫的开国上将——杨得志 · 舍身救国的泰国华侨领袖——蚁光炎 · 美洲洪门爱国老人——司徒美堂 · 与中国人民并肩作战的克莱尔·李·陈纳德将军 · 屡建功勋敌胆寒——张云逸 · 抗日名将“铁军将才”——朱程 · 一生献给中国卫生事业——马海德 · 战斗在大后方的抗日将军——肖劲光 · 为中国抗战而牺牲的苏联勇士——库里申科 · 戎马一生为祖国的军队高级将领——杨勇 · 血洒赣榆留英名——符竹庭 · 戎马一生为祖国的军队高级将领——杨勇 · 马耀南:从爱国学生到八路军优秀指挥员 · 血染抗日战场的虎将——叶成焕 · 用牺牲精神唤起民众的抗日将领——李兆麟 · 声震昆仑关的抗日将军 杜聿明 · 民族英雄 党的战士--马本斋 · 为抗日青春何所惜的张宗兰 · 传奇式的抗日英雄——包森 · 抗日英雄 民族英雄——赵登禹 · 为抗日而死的共产党员--吉鸿昌 · 英勇抗战的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 · 为理想奋斗终生的抗日将领——续范亭 · 刀劈日本宪兵的抗日民族英雄——节振国 · 淞沪抗战总指挥——蒋光鼐 · 打响武装抗日第一枪的爱国将军——马占山 · 捍卫边疆的抗日爱国将领——傅作义 · 永垂史册的爱国将领——张学良 杨虎城 · 朝鲜族抗日英雄——李红光 · 献身中国人民解放与建设事业的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 ·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 · 浩气弥天的马定夫 · 名震缅北的抗日将领——郑洞国 · 指挥长沙会战的抗日将领——薛岳 · 著名抗日将领——范子侠 · 新四军抗日名将——罗忠毅 ·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组建者——冯玉祥 · 以死报国的抗日名将戴安澜 · 抗日英雄——吕正操 你随便选几个吧%D%A

关于刘春龙的一些资料

刘长春是中国早期著名男子短跑运动员,也是第一个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

刘长春1909年出生于辽宁省金县,擅长短跑。他的技术特点是步频快、步幅大、动作向前性好。1929年5月31日至6月2日,刘长春在沈阳举行的第14届华北运动会上,一举打破100米、200米和400米3个短跑项目的全国记录,成绩分别是10秒8、22秒4和52秒4。当时这些成绩非常令人鼓舞,因为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100米冠军的成绩也是10秒8。在爱国将领张学良的支持和帮助下,刘长春作为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唯一成员,1932年首次参加第10届洛杉矶奥运会。论实力,他已具备了世界水平,但由于25天的长途跋涉,他的体力和运动能力都下降了很多,到达洛杉矶的第三天即参加100米预赛,仅以11秒1的成绩名列小组第五名,未能进入下一轮比赛。在200米比赛中,他跑出了22秒1的好成绩,发挥了自己的水平,但仅获小组第四名,也未能进入复赛。比赛结束后,刘长春因路费不够,而无法回国,后来是在当地华侨的捐助下,才回到了祖国。1933年在旧中国第5届全国运动会上,刘长春以10秒7和22秒的成绩再创100米、200米两项全国记录,并获冠军。其中10秒7的100米记录保持长达25年之久,直到1958年才被解放军运动员梁建勋打破。

1936年刘长春第二次代表中国,参加第11届奥运会,同样由于28天的海浪颠簸,体力消耗较大,而未能取得好的成绩。从30 年代起,刘长春历任东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中正大学体育助教、讲师、副教授。1964年当选为常务委员。著有《田径指导法》、《田径裁判法》等书。

1928年7月,刘长春在哈尔滨“东北大学与俄侨田径对抗赛”中,一举夺得100米和200米两项冠军;1928年10月19日,他参加中、日、德三国在东北大学举行的田径对抗赛,以10秒7的成绩破全国100米纪录;1930年4月,在中国第四届全运会上,获100米、200米、400米三项冠军。在以后国内的体育比赛中,他保持100米10秒7这一成绩达25年之久,被誉为中国短跑名将。1932年7月6日、7日上海新闻界、体育界及团体,为刘长春饯行,将近2000人场面热烈。7月8日,刘长春及他的教练宋君复自上海搭乘邮轮,出发前往美国洛杉矶展开中国奥运首航。

爱国情操

邮轮经过神户时,有日本记者上船采访,询问刘长春是否代表满州国参加奥运会,刘长春立即回答说:“我是中国人,当然代表大中华民国”。不久邮轮邮报员送来一封电报,是日本体协致满州国参加奥运代表选手一路顺风大获胜利的电文,刘长春生气回答,"船上只有中华民国的代表,没有满州国的代表",并将电报退还。经过21天海上行程,邮轮在7月29日抵达洛杉矶,受到筹备会人员及侨胞热烈欢迎。筹备会人员以警车开道,将两人送到选手村。

“九·一八”事变后,刘长春随东北大学入关到北平(今北京)。1932年,日本当局许以高官厚禄,要他代表“伪满”参加第10届奥运会,妄图利用他的成就提高“伪满”声誉。5月,他在关内《大公报》上发表声明,拒绝代表“伪满”参加奥运会。他此举受到张学良将军的赞赏。之后,张学良将军共出资1600美元,派他代表中国首次正式参加第十届奥运会,成为中国参加世界级运动会的第一人。翌年,在南京举行的中华民国第五届全运会上,他冲破种种干扰和阻挠,高举辽宁省代表队的大旗阔步进入会场。在这次运动会上,他继续保持100米10秒7的全国纪录,夺得冠军。

1932年冬,北平成立“东北体育协进会”,刘长春任总干事。为唤醒全国人民“不忘日本铁蹄下的东北4千万同胞”,支持抗日救国斗争,他做了大量的工作。

1938年3月,刘长春在长沙失业,并离开了体坛。1942年2月至1945年5月,任北京师范大学讲师。期间,他被日本殖民当局以“反满抗日”罪关进监狱,囚禁月余。1946年5月至1948年1月,任沈阳中正大学讲师,辽宁省训团视导。1948年8月至1949年2月,任北京东大体育系副教授。1949年3月至1950年8月,任长春师范大学副教授。1950年8月至1983年3月,时任大连工学院(今大连理工大学,现在大工校内仍有刘长春铜像)教授。

刘长春从事体育教育40余年。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他一贯严于律己,坚持求实精神,重视加强体育基本功训练和“示范动作规格化”,倡导启发式教学。他说:“一个学生、一个运动员只有吃大苦,有拼劲,将来才能有成就”。

刘长春曾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辽宁省第四届政协委员、中华体育总会常委、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和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辽宁省体育学会副理事长等职。主要著作有《短跑运动》一书。

1983年3月21日,刘长春不幸逝世,终年74岁。

现已拍摄完成记录片电影<<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为其题写英文片名.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国运动员)中国运动员抗日名场面》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