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特蒙德主场国家队比赛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多特蒙德主场,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德国队主场是威斯特法伦球场吗?

德国国家队并没有固定的主场,而是在全德国范围内选择比赛场地。绝大部分国家队的主场都不固定,德国队也不例外。
德国国家足球队的主要球场
1、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
俱乐部:柏林赫塔
可容纳人数:74475
柏林奥林匹克球场可以说是欧洲最有代表性的体育场之一。这座球场有着浓厚的历史,它曾承办过1936年奥运会的比赛。此外,2009年“牙买加闪电”博尔特也是在这座体育场内创造了100米和200米的世界纪录。2000年到2004年这座球场曾进行了翻修,而标志性的蓝色跑道也是当时按照柏林赫塔的要求所修建的。
足球赛事方面,这里承办过2006年的世界杯决赛,并见证过多支球队捧起德国杯冠军的场景。2015年,巴塞罗那在这座球场内击败尤文图斯,夺得球队历史上第五座欧冠冠军奖杯。此外,包括U2、滚石乐队、Depeche Mode乐队、艾德-希兰、Jay-Z和碧昂斯等歌手都在这里演出过。
2、安联球场
俱乐部:拜仁慕尼黑
可容纳人数:75000(德甲赛事)、70000(欧足联和国际足联赛事)
虽然德国国内有很多优秀的建筑和高质量的球场,但安联球场的地位依然突出。这座球场的外观由2760个类似于“枕头”的方块组成,设计可谓十分独特。此外,安联球场还配有30万个LED灯,可以任意变换颜色,球场发出来的光你在46英里外都能看得到。
虽然这座球场经常会举办世界级的赛事或者演出,但你并不需要担心停车位的问题。安联球场共设置了9800个停车位,这是欧洲所有球场的一个纪录。
3、红牛竞技场
俱乐部:RB莱比锡
可容纳人数:43500
作为如今的红牛竞技场的前身,莱比锡中央球场(Zentralstadion)在德国足坛有着非常特别的地位。莱比锡中央球场保持着德国国内正式比赛和德国队在本土比赛这两项上座纪录。
1956年9月9日,10万球迷涌进球场观看了SC莱比锡旋转( SC Rotation Leipzig)和SC莱比锡火车头(SC Lokomotive Leipzig)之间的德比战。而在1958年10月东德与捷克斯洛伐克的比赛里,则有11万球迷到现场观战。
有趣的是,当RB莱比锡入主这座球场后,他们在第四级别联赛的一场比赛里也吸引了30104名球迷到现场观战,这也创造了德国第四级别联赛现场观赛球迷数的纪录。
4、梅赛德斯-奔驰竞技场
俱乐部:斯图加特
可容纳人数:60449(德甲赛事)、54812(欧足联和国际足联赛事)
经过不下7次翻修仍然能够保持下来,纵观世界这样的球场并不多,但1933年启用的梅赛德斯-奔驰竞技场就是这样的一座球场。2006年世界杯期间这座球场承办了多场比赛,其中就包括德国与葡萄牙的三四名决赛。在2009年到2011年间,这座球场被改建成了纯粹的足球场。
5、伊杜纳公园球场
俱乐部:多特蒙德
可容纳人数:81365(德甲赛事)、66069(欧足联和国际足联赛事)
伊杜纳信号公园球场原名威斯特法伦球场,是多特蒙德的主场,能够容纳81365名球迷,同时拥有24454个站席让这座球场成为欧洲拥有最多站席的球场。
看天下足球的,看到多特蒙德南看台什么感觉
一票难求的南看台
目前想要买到一张多特蒙德主场南看台的季票,比北京买车摇号还难——平均排队周期为4到5年。去年还有多特球迷甚至因争夺一张季票的所有权闹上法院。
A、B、C、D四个球迷原本是亲密无间的好朋友,16年前为了能够同去南看台看球,发动身边的家人朋友一起申请季票。最终ABC三人以及A的父亲中签,没有申请到球票的D就一直在使用A父名下的季票。开始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后来随着多特蒙德的成绩越来越好,除了固定的德甲联赛之外,德国杯赛和欧冠比赛的球票都要额外从季票的账户里扣钱,为了减少来回转账的麻烦,D希望A父能将季票转到自己名下,却遭到A的拒绝,因为A打算以后把这张票留给儿子。谈判崩溃,D又不愿再等上三年五载,一纸诉状把A告上了法庭。D的律师认为,虽然这张季票当年仅达成口头协议给D使用,但是这么年以来,实际使用人确实是D,所以D有权要求A把季票如约转给自己。尽管最终结果仍未宣判,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十几年的友谊因为一张南看台的季票已经走到尽头。
多特蒙德足球俱乐部的灵魂
南看台的球票为什么这么火?难道是因为这里的看球位置最佳?恰恰相反,南看台正好位于球门后,视野最差且都是站席。一个赛季17个主场,190.5欧的季票平均下来,每场只要11.2欧。不科学的是,每到主场比赛日,经常会有人愿意用高价买来的坐票去交换一张这里的站票。
多特蒙德球迷通常会提前45分钟入场,观看球队热身,加上90分钟的比赛时间,还有15分钟中场休息,一场比赛至少要两个半小时。为什么有座不坐,要一直站着? “对啊,就是这样,” 球场负责人克普斯基早已习以为常,“人人都想去南看台。”
而且一旦走进南看台,几乎没有人会选择离开。“当你身处这片黄色的海洋与两万五千人齐声欢呼时,你会觉得,天堂,大抵就是这样吧!”前多特蒙德球员克林格如是说。能够容纳25000人的南看台不仅仅只是全欧洲最大的站席看台,它还是多特蒙德足球的精神体现,更是多特蒙德足球俱乐部的灵魂所在。
多特蒙德足球俱乐部成立于1909年,因为极具特色的黄黑队服而被球迷戏称为“大黄蜂”。多特蒙德的主场——容量为80645人的威斯特法伦球场(现被赞助商冠名为西格纳尔·伊杜纳公园球场,冠名期从2005年12月至2021年6月)是德国最大的球场,曾在2009年被英国权威媒体《泰晤士报》评为全球十大顶级球场之首。理由很简单:这是一座单纯为足球而建的球场,球迷与看台完美结合,这里有世界上最棒的球场氛围,所有的一切令人心迷神往。评委甚至认为:“每一场欧冠决赛都应该在这里举行。”
平时空旷的南看台与普通的青灰色水泥台阶并没有很大差别。然而每逢比赛日降临,球迷们从四处汇集而来,放眼望去,整面黄黑相间的人墙巍峭屹立,颇有气势。南看台之所以能营造出如此非凡的效果,与它独特的结构密不可分。这座神奇的看台横宽100米,纵深52米,上下落差40米,高达37度的倾角完全符合冬奥会跳台滑雪的标准。要知道,你可以从35度-40度的跳台助滑道上获得110公里/小时的起跳。
南看台的魅力
虽然这里没有舒适的座位,也没有先进的顶棚,但是置身于此,你可以找到最纯粹的足球魅力。不论你是普通工人、退休老人、医生、工程师还是大学教授,南看台会让你忘记足球之外的一切。站在这里,你的身份只有一个,那就是最忠诚最热血最疯狂的多特球迷。当多特蒙德破门得分时,整个南看台只剩下排山倒海的呐喊,以及漫天飞舞的金色彩带,“就算旁边的人臭的要死,你也会毫不犹豫的把他紧紧抱在怀里,也许你们根本就不认识。”
南看台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流淌着黄色的血液。30岁的路德维克已经连续16年没有错过任何一场多特蒙德的正式比赛。在他的世界里,多特蒙德高于一切,朋友、同事或者家人的地位都排在球队之后。就连祖父母的金婚纪念日,他都会因为要去看球而缺席。“不过大家都能理解我,没人觉得我不正常。”
今年11岁的马里奥总是跟着父亲来南看台看球。因为个子太小,就算站在最后一排的台阶上,也会被前面的成人挡住视线,所以马里奥只能透过人缝关注比赛。“进球是肯定看不到的,所有人都会高兴的又蹦又跳,他什么也看不到,”父亲卢卡斯笑着说道,“他只能在人海中默默的感受这种进球的喜悦。”尽管如此,马里奥还是喜欢站在这里:“我一点都不累,我喜欢南看台!”很多年以前,在球场的管理还没有像现在这样严格的时候,因为身高不够看不到比赛的问题可以得到近乎完美的解决方案——“那时候我姐姐的男朋友会帮我带一把小折椅进来,看比赛时我就紧抓扶手站在上面,只要我别看球看到忘乎所以,就绝对不会掉下来,”卢卡斯无比怀念当初的日子。
同样怀念过去的还有多特蒙德现役球员凯文·格罗斯克罗伊茨:“我4岁的时候就跟着父亲到南看台看球了,一看就是15年。”因为名字拗口,中国球迷都喜欢亲切的称呼格罗斯克罗伊茨为“大十字”(按照文字直译)。这位1988年出生的大男孩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多特蒙德人。凭借着在俱乐部的稳健发挥,大十字毫无悬念地出现在德国队刚刚公布的即将参加巴西世界杯大名单。
格罗斯克罗伊茨不止一次在采访中自豪的表示:“我的父亲,祖父和曾祖父都是多特蒙德球迷,所以我对多特蒙德的热爱是与生俱来的,而且永远都不会改变。”没有谁会比他更了解南看台,他可以从这里直接汲取无穷的能量,因为他懂得球迷的每一个眼神、每一句呐喊、每一次振臂高呼所要传达的含义。他在自己的右小腿上纹了多特蒙德的名字、市徽以及这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这样低头就可以看到我深爱的家乡。”
从小在南看台长大、后来加入多特青训营、最终成为多特蒙德俱乐部主力球员,随后入选国家队,格罗斯克罗伊茨的蜕变堪称完美。他不仅是多特的中流砥柱,也是球队的形象大使,与球迷沟通的纽带,同时还是青训系统的丰硕果实,整个德甲联盟都再也找不出像他这样在俱乐部中扮演着这么多重要角色的优质球员。多特蒙德体育主管佐尔克认为:“他的成长经历,鼓舞着多特蒙德地区所有具有足球天赋的青少年去努力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
也许大多数球迷并不能复制大十字的成功,成为一名出色的球员。但是对他们而言,能够站在南看台上,已经足够。今年70岁的老球迷格拉夫骄傲的告诉记者,从1974年威斯特法伦球场正式投入使用的那天起,自己始终站在这里,一晃40年过去了,位置从来没有变过。 那40年前的南看台是什么样子?格拉夫的回答令人吃惊:“完全没有任何变化。今天我走过的看台台阶,跟我74年第一次看球时走过的一模一样,就连我现在靠着的这根扶手,都没有换过。”
这是一种多么难得的坚持。自从1989年希尔斯堡惨案之后,英足总取消了英超所有球场的站席看台,安菲尔德球场里那座曾经的KOP看台只能永远的留在人们的记忆里。但是多特蒙德的南看台却始终矗立在威斯特法伦球场。南看台的球迷从来都没有怀疑过这里的安全性,他们像信任球队那般信任南看台。事实也的确如此,布瑞塔从2001年起在南看台看球,她从来没有见过身边发生任何危险的情况,在她眼中:“南看台的球迷都会互相照看,就算有人不小心一脚踩空跌落看台,周围的人也会迅速把他扶起来。站票虽然没有具体的座位号,但是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没有争抢的必要,危险从何而来?”
虽然南看台安全系数很高,但是作为死忠球迷的聚集地,难免也会出现一些极端的行为,比如偶尔失控的烟火。去年10月多特蒙德客场挑战鲁尔区死敌沙尔克04,曾有激进的多特球迷把点燃的烟火扔进了球场和相邻的沙尔克球迷看台。德国足协警告多特蒙德俱乐部如果无法制止这些过激行为,将会强制关闭部分甚至全部的南看台以示惩罚。当然这些小插曲也是球迷对球队极度热爱的一种表现。而正是因为这份感情,甚至会影响到他们对德国队甚至世界杯的态度。很多多特球迷不喜欢德国队,因为他们认为德国队太“拜仁”了。多特蒙德的青训瑰宝格策本赛季转会至拜仁,而新鲜出炉的德甲最佳射手莱万多夫斯基也将追随格策的脚步,下赛季加盟拜仁。诸如此类的球员交易无疑加深了黄黑球迷对死敌的厌恶。此番公布的世界杯大名单,虽然多特蒙德入选国家队的人数已达到6人,仅比拜仁少一人,但是真正确保打上主力的只有罗伊斯,就连格罗斯克罗伊茨也十有八九只能扮演拜仁队长拉姆的替补。不少南看台球迷纷纷表示:“世界杯肯定会看,但是德国队是否夺冠,与自己并无太大关系。”
出于经济因素的考虑,德甲越来越多的球场都在逐年减少站席的数量。按照多特蒙德俱乐部老板瓦茨克的说法,如果把南看台的站席全部改成坐席,多特蒙德每年至少能增加350万欧元的收入(相当于3000万人民币),“南看台是多特蒙德球迷文化的精髓,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远大于其他眼前利益,它会作为俱乐部的标志一直存在下去。”正是有了俱乐部的这种支持,南看台才可以如天上的明星一般恒久闪耀在威斯特法伦球场的最中心。
多特蒙德主场到底是哪个球场?
西格纳尔·伊杜纳公园球场(Signal Iduna Park)是“威斯法伦体育场”(Westfalenstadion)由2005年12月至2011年6月的冠名赞助名称,位于德国多特蒙德。属于德甲球队多特蒙德的主场球场,在2006年世界杯作为四场分组赛、一场16强赛及一场半决赛的比赛场地。国内联赛时容量包含座席及立席为81,264人,当举行国际赛时改为全座席可容纳67,000人。球场原名以前普鲁士省份威斯法伦(Westphalia,即今天部分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联邦州)命名。是全德国最大的球场,于2004/05球季以140万观众人次创下欧洲足球入场观众人次新纪录。 60年代多特蒙德已开始筹备建立一个新球场以取代古旧的“红地球球场”(Stadion Rote Erde),当多特蒙德于1966年夺得欧洲优胜者杯后,红地球球场是不足够容纳日益增加的球迷,多特蒙德推出在红地球球场旁新建一个椭圆形包含传统田径设施,可容60,000人的现代化体育中心的‘双胞胎体育场’方案,但预算高达6,000万马克,庞大的工程造价因资金问题而被中止。1971年科隆市因财政问题退出举办1974年世界杯城市,多特蒙德成为替补城市,原订兴建新球场的资金亦一并转移到多特蒙德,但资金仍然紧拙,建筑商采用造价低廉以预制组件为基础可容54,000观众的新型设计方案,1971年10月19日获批准开展工程,仅用了一年便落成启用,最终造价为3,400万马克,超过八成由联邦州、国家政府、幸运轮盘博彩和赞助商支付。而多特蒙德市政府直接投资600万马克并取得球场边广告的收入权。 1974年4月2日多特蒙德正式迁入威斯法伦体育场,揭幕赛与沙尔克04进行友谊赛,以0-3落败。15日后迎来第一场正式国际赛,由西德队对匈牙利队,结果国家队以5-0大捷。1974年世界杯威斯法伦体育场进行了三场分组初赛及巴西对荷兰的第二轮分组赛。多特蒙德于1972年降级乙组,是唯一德乙主办1974年世界杯的球队。1976年多特蒙德回升德甲,终可将顶级联赛带到威斯法伦体育场。 1992年因欧洲足球协会球场新规定威斯法伦体育场将北看台的立席改为立、坐两用席,容量缩减到42,800人。多特蒙德在1995年夺得德甲冠军宝座后,开展德国足球历史上首个私人投资的球场扩建计划,在东及西看台上各加建一层,西看台加设观众餐厅,新楼层各可容纳6,000名观众,另建新顶盖,使容量回复到54,000人,其中大部分(38,500座)为有盖座位。随着多特蒙德在1997年的欧冠杯胜利,威斯法伦体育场再次扩建,北看台亦加建一层,并在内设立多特蒙德足球会博物馆,而有历史意义而受保护的南看台(die "Südtribüne")亦在扩建中增加容量到25,000人,成为全欧最大的立席看台,总容量为68,600人,当举行国际赛时,整个南看台可迅速(两日内)改装为坐席,总容量为52,000人。经过两次扩建的球场外观极具现代代风格:球场北面外墙采用全钢结构框架悬挂铝合金的玻璃幕墙。两次扩建共耗资1亿1千万马克。 当德国在2002年获得世界杯主办权时,被称为“德国足球大剧院”(Opera House of German Football)的威斯法伦体育场虽然是德国投标的重点球场,但并不符合国际足联的世界杯半决赛球场规定。威斯法伦体育场需要进行第三次扩建,在原有四面看台的四角加建,将国际赛容量提升到67,000人。工程采用“爬模”技术将预制组件按结构组合,由地面逐步各上“爬”,直到目标高度为止。为免阻挡新看台观众的视线,旧顶盖的龙门支架将逐步拆除,而顶盖由八支62米高的黄色三角支架支撑。四个角落看台使容量增加15,000人,国内比赛坐席及立席可容纳82,932人,而国际赛全坐席可容纳67,000人。新角落看台提供座位及餐饮服务给贵宾,使贵宾席容量达到5,000人。在西北及西南两个新角落看台更新增了球迷服务区。 威斯法伦体育场原本由多特蒙德市政府拥有,后来卖给多特蒙德,但多特蒙德在2002年因财困将球场转售给一个地产基金,再分期于2017年赎回球场。但2005年春季多特蒙德因现金短缺未能支付分期款项,基金持有人同意多特蒙德在财务重整后才支付到期款项及减免逾期利息,因此多特蒙德才逃过破产的厄运。为减债务,多特蒙德将威斯法伦体育场的命名权以2,000万欧元出售给一家保险和投资公司西格纳伊度纳(Signal Iduna),于2005年12月更名为西格纳伊度纳公园。但在世界杯举行期间球场将被称为“国际足联世界杯多特蒙德球场”(FIFA World Cup Stadium Dortmund),因国际足联控制所有有关世界杯的冠名权。[1]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多特蒙德主场国家队比赛》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uqiumeng.cn/wenda/1176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