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WWE是真的吗答这个问题多次被问到过。wwe究竟是真的,还是假的。这个答案要看你怎么去看。在八十年代前,摔角还是一种和拳击一样很严肃的运动,摔角从来就不是竞技项目,只不过...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拳击比赛规则,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WWE是真的吗

WWE是真的吗

这个问题多次被问到过。wwe究竟是真的,还是假的。

这个答案要看你怎么去看。在八十年代前,摔角还是一种和拳击一样很严肃的运动,摔角从来就不是竞技项目,只不过早期摔角没有剧情只是单纯的表演而已。和运动比赛没有一毛钱关系。而到了1982年后,这项运动就变成了一种更具娱乐性质的比赛。

现在的比赛更多的人在看剧情,在看造星,(就像JC)。比赛的胜负完全靠剧情安排。其中的动作很多都是真的,但是需要双方配合,达到演出的效果。自从PG之后,越来越多的动作被限制,更多的人认为美摔更假了,但是其中真假,还看你自己怎么想。

纯手打望。

拳击一回合只有三分钟?

你没事找个业余拳击手打三分钟 每回合中间只休息一分钟 连打十二回合试试 正常职业拳击手在打八回合到十回合的时候就已经体力见低了 不要小看这三分钟 每分钟如果有三十拳 你一个回合下来就要挨九十拳 十二回合就是一千多拳 你感觉你脑壳有多硬 你感觉你能完全防住一千拳吗 你感觉你能坚持这四十分钟吗 你要是躺着睡觉估计十二个小时都不够 但是你要是打拳击 十二个三分钟已经能让你生不如死 原来拳击是十五回合 因为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个韩国拳击手金得九被打死了 所以改成了十二回合 要不 现在就是多三个回合 十分钟 呵呵 自己体验一下再说短不短 职业拳击手可不会让你每一秒都歇着

wwe是甚么

分胜负的方式

把对方双背压制在擂台上坚持3秒 英文叫 PIN FALL

对方在比赛中投降

把对方打成无法比赛的状态

对方使用犯规动作,裁判给5秒警告没有停止犯规动作的时候,裁判可以终止比赛。

对方被打出擂台或者离开擂台,裁判给10秒时间回擂台,没有回来的时候,裁判可以终止比赛。

比赛铃响起以后没有开始比赛的时候,裁判可以警告或者终止比赛。

反抗裁判的命令的时候裁判根据情况可以给予警告或者结束比赛。

单人比赛中和其他选手联合攻击的时候裁判可以警告或者终止比赛。

比赛中使用武器裁判需要马上结束比赛。

5秒犯规动作:

用脚跟或膝盖攻击对方的时候裁判可以给予5秒警告

抓耳朵抓头发抓脸部的时候裁判可以给予5秒警告

用手指刺眼睛的时候裁判可以给予5秒警告

上擂台角柱攻击对方的时候裁判可以给予5秒警告

用拳头或者用脚攻击对方的时候裁判可以给予5秒警告

咬对方选手的时候裁判可以给予5秒警告

攻击脖子部位攻击人体要害的时候裁判可以给予5秒警告

抓住绳子不可以做任何攻击裁判可以给予5秒警告

裁判可以给予5秒警告以后没有停止犯规动作的时候裁判可以终止比赛。

其实摔角是个非常正规的体育娱乐项目

并没有那么乱七八糟

很多规则目前已经没有人遵守了

不过摔跤中是不允许拳打脚踢的

离擂台10秒判负称为Count Out

使用武器,或有其他选手乱入干扰比赛,判负称为DQ

如果某位未参加比赛的选手轻度干扰比赛,可以逐出比赛场地,裁判一般的语言是"you,get out here",然后手臂向场外挥去。

另外,判断Pin Fall的时候是要双肩同时着地,无论是躺着,还是仅仅只有双肩着地了,都要开始读秒

在压制时,任何一位选手的身体触及绳圈或绳圈之外的时候,也要停止读秒

故意刺眼睛被裁判发现会被警告再次出现直接出局

WWE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摔角团体。旗下有3个大的栏目就是RAW、Smackdown和ECW。很多人不知道RAW是什么意思,其实RAW以前叫RAW IS WAR(WAR是战争的意思),这样看你应该能看出来了吧?RAW是WAR倒过来然后拼出来的,简单的解释的话RAW IS WAR可以简单理解成“反战就是战争”,但是后来因为一些政治战争问题,所以RAW IS WAR把名字换成RAW,也就是简单的反战的意思,对于常年征战的美国来说确实是一种讽刺。

Smackdown出自The Rock的常用语“The Rock Lays the Smackdown on Your Candy-Ass “

ECW在被WWE收购之前,也是一个非常有实力的摔角团体,并曾和WCW联合对抗WWE,但是由于大多数观众并不是很喜欢ECW的血腥风格,加上ECW的管理层上出现了一些失误,所以最后被WWE收购了,并于2006年东山再起。

在八十年代前,摔角还是一种和拳击一样很严肃的运动,而到了1982年后,这项运动就变成了一种更具娱乐性质的比赛。

比赛中有很多不同的角色,就像戏剧有生旦净末丑之分,像Batista,Triple H是很受欢迎的英雄人物,而Randy Orton,Edge就是反面人物,但这些角色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有时候英雄人物会转为反面人物,反面人物也可以转为英雄人物。但正是因为其比电视剧还要跌宕起伏的剧情和连场血战,使WWE越来越受欢迎,世界各地都开始转播它的比赛,现在每星期WWE有近5亿的观众。其官方网站每月浏览人数均超过600万人为全美10大最受欢迎网站之一。

WWE目前有RAW、Smackdown、ECW、Heat和House Show几个节目(WWE的节目经常进行调整,以当时的实际情况为准)。除此之外还有WWE每隔几个星期都会举行的特别比赛——PPV(PAY-PER-VIEW),PAY-PER-VIEW的意思是电视台每次播出PPV节目都要购买它的播出权,也即如果想转播一年所有的PPV的话那每次都要跟WWE购买播出权,因为每个PPV的价格都是不同的,最受欢迎的PPV——3月的WrestleMania每次播出权都高得令人咋舌!WWE现在有很多摔角选手,但只有少数能经常出赛,这主要看选手的实力和人气以及WWF的剧情安排。比赛场地是采取巡回演出的方式,哪里的观众多就到哪里去比赛,而每月一次的WWE特别节目——PPV(PAY-PER-VIEW)也是采用这种方式。2002年3月WWE在亚洲3个城市举行了巡回比赛,分别是日本东京、马来西亚吉隆坡、新加坡,所到之处都在当地引起轰动,2003年底,WWE登录广州。

美国除了WWE之外,其他一些摔角联盟的实力也不可小视。比如TNA,一些前WWE的巨星离开WWE后会来TNA发展,比如Kurt Angle,Booker T等,这也说明了TNA的能力。ROH被誉为当今最有潜力的摔角联盟,其比赛逼真,节奏激烈,每次表演都会有许多粉丝来捧场。

目前WWE的冠军腰带有:世界重量级冠军,洲际冠军,WWE冠军,美国冠军,ECW冠军。

WWE主要的PPV

所有PPV均由(RAW&Smackdown&ECW)联合举办

一月 Royal Rumble (皇家大战)

二月 No Way Out(无路可逃)

三月 WrestleMania (摔角狂热)

四月 Backlash (爆裂震撼)

五月 Judgement Day (审判日)

六月 One Night Stand (狂潮再起)、Night of Champions(冠军之夜)

七月 The Great American Bash (美国狂欢)

八月 SummerSlam (夏日冲击)

九月 Unforgiven(不可饶恕)

十月 No Mercy (毫不仁慈)、Cyber Sunday (互动星期天)

十一月 Survivor Series (强者生存)

十二月 Armageddon (世界末日)

WWE角色的正反派

世界万物有黑就有白,有正必有反,这对与WWE摔角联盟的剧情来说也不例外,虽然是虚拟的东西,但观众愿意看,摔角手才愿意演,而摔角手的角色的正反也是表演出来的,不同的是正派的人出场是欢呼声,反派的人出场是嘘声而已,他们的共同点就是人气一样,当反派人物在被观众虚的同时,正派人物的欢呼也是同时进行的,换句话说一个摔角手在演反派的时候嘘声多大,那么他演正派的时候欢呼声也就有多大,这种性质永远都是成正比的

Randy Orton是WWE的头号奸雄,从角色的角度来看可以说是坏的透顶,但为什么还有人愿意去打着RKO的旗号去支持他呢?答案在于观众看摔角的角度问题上,有人狂喜欢正派人物,被他们迷得神魂颠倒,狠不得把他当菩萨一样贡起来,对反派人物的角色恨之入骨,甚至到了想把他啃掉,大卸块,我对于角色的正反没什么偏见,当我们评论一个摔角手的好与坏,或者是喜欢与不喜欢时,都是在评论他的角色,而不是他的本人,喜欢看摔角手的技术决定喜欢谁不喜欢谁,这点是大家共同的眼观,唯有一点不同的是喜欢的角色,我在最初看摔角的时候就很入戏,当时还不知道这东西是假戏真打的SHOW,一看见喜欢使诈的人出场,就在电视机面前骂起来,不断的发牢骚,现在知道了,在看摔角的时候入戏是好事,但是不要一入戏就拔不出来,沉醉在虚拟的剧情当中,就是现在有的人还是入戏的太过火了

一般的新人刚刚踏上擂台时候,WWE在大部分情况下都会安排他们去演反派角色,反派角色的作用就是训练新人的角色,让他们在嘘声中成长和进步,长期的反派角色会使得摔角手更深的理解擂台的含义,亲身体验逆境中的感觉,所有优秀的摔角手哪一个没有反派角色的过程呢?为了让新人在反派的角色中学习,可把WWE的剧情组难到了,但是一个摔角手在接到反派角色的剧本时也是很伤脑筋的事,因为大家都是好人,让他们去琢磨一个坏人角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在以前学习摔角的学生时代是没有表演课程的,有的只是单纯的摔角练习,这和擂台角色没什么关系,难度可想而知

对于正派人物来说表演就没什么太高难度了,他们只需要把生活上的态度搬到擂台上进行一系列的美化就可以了,所以到目前为止,在WWE三小联盟里,有百分之七十的人是反派,而就在这少的可怜的正派人物里面,又没多少可以直接捧那些反派的新人,一个摔角手的优秀与否不是看他在擂台上有多少正派的欢呼声,而是在他反派的过程中的嘘声有多大,一个能演反派角色的摔角手肯定能演好一个正派角色的形象,与之相反,一个会演正派的摔角手就未必能演好反派角色,就像Vince McMahon那样,几十年以来他一直都是以一个老奸巨猾的形象出现在观众的面前,而他所赢得的嘘声无形之中就是欢呼

所以说,当我们在对正派人物欢呼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反派人物在我们的欢呼声中所占据的位置,没有反派就突出不了正派角色的存在,我们爱上摔角也是因为摔角娱乐的成功,是由正派人物和反派角色共同演义的闹剧,没有反派的角色的搅局就没有正派人物的复仇,换句话讲就是没有反派人物的存在就没有我们喜欢摔角娱乐的理由

为自愿奉献自我人格的反派角色致敬

徒弟红了,可怜师傅还在二线中打拼。

Gregory Helms---Hardy Boyz

看过去年SD里Helms同Matt的精彩对抗,有人知道他们是师徒吗?

[编辑本段]摔角和摔跤有什么区别?

摔角不是摔跤,这里的“角”包括拳打、脚踢、肘击、抛摔等几乎所有徒手格斗技法,比赛场地允许延伸到看台上甚至休息室内。因此,摔角当属更原始、随意、火爆、刺激的自由搏击。摔角与摔跤在比赛形式上也有很大区别,比如最受欢迎的地狱铁笼大赛、活埋大赛、可以使用凶器的硬核大赛、皇家30人大战等等,这在摔跤运动中是不可能出现的比赛形式。

[编辑本段]真假摔角?

摔角是真的还是假的?很多刚接触摔角的人都会问这个问题。你看着他们那么打怎么看也不能理解这会是假的,但是看的时候你可能会发现他们打的时候不是真打,所以会有摔角真打还是假打这样的疑问。

其实这个事情确实很难解释清楚,因为摔角看起来真的是摔人、打人,有时候还会弄死人(日本小团体中经常发生类似的事件)。前面已经说过摔角不是摔跤,也不是类似拳击一样的搏击运动,为了增加观赏性,往往会穿插一些剧情在比赛里面,比如我们都知道的送葬者与Kane是兄弟,这就是为了剧情的需要,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选手从几米高的梯子上摔到地面或者被对手重重的撞向铁台阶,这样的场面并不是靠影视特技完成的,选手痛苦的表情也不全是装出来的。当然了,选手为了使比赛激烈、精彩,经常会互相配合,使动作既可以变得漂亮,又可以保证选手的安全。他们用的道具武器大多数材料都比较次,不会像观众想的那么坚固,而且选手在用进攻时也会在力道上做一些保留。事实上绝大数摔角迷并不用真和假来评价摔角,WWE近5亿的观众就说明了这点,如果带着真和假的观念去看摔角就永远无法体会到摔角的魅力所在!

[编辑本段]为什么摔角手都打不死?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某些选手被高高举起然后用力摔下,有的选手被对方用铁椅打得头破血流,但为什么就不会被打死呢?这主要是因为选手们都经过特殊训练,抗击能力强,在对方攻击时能有效的保护自己,再就是摔角台作了特殊处理,当选手从高处跳下来时,擂台吸收了大部分的冲击力。当然,摔角手和我们一样是有血有肉有家庭的人,为什么我们希望他们被打死呢?

[编辑本段]角色来源

每个摔角选手都有自己的角色.就象每个大公司都有自己的品牌和标志一样。通常每个摔交选手都会给自己设定好自己的角色和角色的外号以及口头禅,等等。所以摔交手的角色很多情况下都是摔交手本人,只要选手想好名字以后注册上自己的角色名称就可以了。但是也有例外的角色,那就是The Undertaker,Kane这样的角色,这些角色是由剧情组精心设计出来的角色。

[编辑本段]摔角名词解释

Angle——就是发生在摔角手之间的事件,是剧情的一部分。比如说今年7月Kane攻击Linda McMahon这件事就是一个Angle,这令在Unforgiven上演Shane McMahon VS Kane的比赛。

Babyface/Face/Baby——简单来说,就是“好人”、正派或者受观众欢迎的人物。

Blading/Blade/Blade Job/Gig/Geek/juice/juicing——就是为了使比赛更加逼真,暴力和刺激,摔角手用刀片割伤自己留血。刀片可以是摔角手自己藏着,也可能是从经理人,甚至裁判身上取得。

Blown up/Blow up——当比赛双方在体力疲惫时,就会采取某些方法使双方得到短时间的休息,这些方法是:双方一起出招,然后一起倒下,躺在擂台上休息。又或者用面部锁等一些关节技锁着对方。例如在Bret Hart VS Shawn Michaels的铁人比赛,你可以看到这种Blown up/Blow up情况。

Booker——就是在某个摔角组织决定用哪些摔角手,如何用摔角手的人。他们可以决定比赛是由哪一方胜利。大的摔角联盟不止一个Booker。譬如ECW就是Paul Heyman和Tommy Dreamer为主要的Booker。

Boys/The Boys——在某个摔角组织,为了区分一些地位较高的摔角手与其他地位不同的人,把有地位的摔角手称为Boys/The Boys。

Broadway/Going Broadway——一场比赛在指定的时间里打成平手。

Bump——撞击,就是摔角手从高处掉下来。比如Mick Foley在Hell in a Cell比赛从笼顶掉下来,就是一个很大的Bump。

Bury——被埋没,一些摔角手由于在名望、势力或地位上比不上对手,而被安排输掉比赛,不能上位。就象在RAW,HHH的对手很多对手是被Bury的。Rob Van Dam长期不能成为顶级明星也是被Bury。

Canned Heat/Heat Machine——就是在赛场里播出预先录制好的观众欢呼声,使现场更活跃和有气氛。例如在以前WCW的Worldwide的电视节目中,你会听到很强烈的观众欢呼声,但在画面上你看到的是观众很安静地坐在座位上。而以前Goldberg的欢呼声也是这样制造出来的。

Card——指一场表演,包括电视节目和PPV,的比赛对阵形势。比如说final No Mercy card,意思是No Mercy最终确定的全部比赛。

Clean Finish——比赛是在合法的情形下结束的,就是没有被其他人干扰,没有其他作弊行为。

Dark Match——就是在摔角电视节目或者PPV前举行的比赛。这些比赛的作用是:让观众进入状态、让一些新摔角手在众多观众前试打比赛、而且还可以测试摄影和广播器材。这些比赛一般不被播出。很多摔角手在正式进入RAW和Smackdown之前都要打Dark Match。

Dusty Finish——比赛中原来的裁判被打昏,这时另一裁判跑上来并数了三下,宣布一方获胜,比赛结束。但当原来被打昏的裁判醒来的时候,他又推翻了赛果。这种结束模式虽然叫Dusty Finish,但不是Dusty Rhodes(Goldust的爸爸)发明的,只不过当Dusty Rhodes是WCW的Booker的时候,他经常安排这种比赛结果,所以就以他命名。

Feud——就是摔角手之间的不和、争执,包括事件和比赛。通常Feud是有一些angle开始的,最后以比赛或者另一angle的开始而结束。

Gas/on the Gas/Gassed up——是用来描述摔角手使用类固醇令自己更强壮和有更多肌肉。例子有:Hulk Hogan, Scott Steiner和Triple H。

Gimmick/Gimmicked——gimmick可以是指摔角手的角色,也可以指比赛中使用的的武器和物件。Gimmicked是形容在比赛前做过手脚的物件,比如说一张Gimmicked的桌子就是特制的,在比赛中容易摔成两半的桌子。

Go Home——指在比赛中摔角手从对手或者裁判身上得到好处,而赢得了比赛。

Green——是用来形容一些经验不足和在比赛中犯了错误的摔角手,他们都需要改进。最近La Resistance就显得Green,因为他们在比赛中失误,摔Spike时没把他摔中桌子,使他的头部撞到桌子边缘,相当危险。

Gusher——指比赛中用刀片割得很深,并流很多血。这有时是出于失误,有时却是故意的。

Hardway——是指并非由于自己用刀片割伤而流血,是比赛中的自然流血,有时这是意外。但很多时候不能避免,比如是一些hardcore的比赛。

Heat——它有两种意思:一是指观众的反应,一般是指喝倒彩。二是指在现实中,摔角手或者其他后台人员之间的不和。

Heel——与face正好相反,它是指坏人和不受观众欢迎的人。heel可以令face更加得到观众的喜爱。

Highspot——是指比较危险的动作和摔角招式。多用来形容高空动作,例如Moonsaults和450 splashes等。

Hope Spot/False Comeback——当face摔角手挨打的时候,他出现短暂的反攻情况,但一会儿后又继续被对方控制着比赛。这是用来增强观众的情绪。

Hot Tag——形容在双打比赛中,face摔角手在被heel对手一连串的攻击后,终于能与自己的拍档接力。这通常也能调动观众的情绪。

House Show——没有被录影的巡回比赛。所以不会出现在电视节目或者PPV。

Hulking up——这是以Hulk Hogan命名的,因为他经常在挨了对手一系列进攻后,突然发狂,不怕对手的攻击,然后再发起反击。指的就是这种情况。

Job/doing a job/put over——是形容输掉了比赛。一些摔角手被安排输掉比赛,他们就是在"doing the job"或者是"putting over"他们的对手。

Jobber/Jabroni/Enhancement Talent/Ham and Egger——就是在比赛中经常输的摔角手,跟小丑。就象是RAW的Steven Richards和Smackdown的Funaki就是典型的Jobber。

Mark——指深信摔角的、盲目跟随的、容易受骗的fans。比如说Steve Austin的超级fans可以称为Steve Austin mark。

No Sell——指对手的一连串攻击对一个摔角手毫无作用,一点也不能伤害他,看上去好象是无敌一样。比如说Hulk Hogan, Ultimate Warrior, the Undertaker和Goldberg就经常有这种情况。

Paper——指向观众派发免费门券,使到场的观众增多。

Plant——指一个摔角手装扮成观众在观众席观看比赛,但他是扮演一个角色,在适当的时候有所行动。比如8月时RAW节目,Rob Conway假扮军人在观众席看比赛,但后来却偷袭了Dudley Boyz。

Pop——指观众的欢呼声。与heat相反。

Potato/Stiff——指攻击对手时真的给对手造成了一定的伤害。

Promo/Cutting a Promo——是指在现场大屏幕播出的摔角手访问。

Push——指摔角手被安排到较高级别的比赛,地位提高,也就是被捧。

Ref Bump——指裁判被打昏。这时heel摔角手就可以使出不正当的攻击,或者有场外因素干扰。

Rest Hold/Rest Spot——这个跟Blown up/Blow up,比赛双方在一轮快节奏的攻击后,利用面部锁和双方同时倒下使双方取得短暂休息。

Rat/Ring Rat——指到比赛现场的目的是为了与摔角手见面甚至睡觉的女人,相信是疯狂的fans。

Road Agent——指那些从事后台工作和帮助booker工作的人。现在WWE的Road Agent有这么一些人:Dean Malenko, Pat Patterson, Fit Finlay, Arn Anderson, Tim White, Jerry Brisco, Tony Garea, Michael Hayes, Johnny Ace, Bruce Pritchard和William Regal。

Screw Job——一场比赛的结果令到观众很不满意。比赛一般是由于干扰,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而结束,可以说是一场骗局。最著名的Screw Job要数1997年Survior Series的比赛Bret Hart VS Shawn Michaels,这件事给Screw Job更深刻的定义,就是不仅观众被骗了,连在擂台上的摔角也被欺骗。

Sell/Selling——就是摔角手被攻击后,表现出来的痛苦,大部分是扮出来的,但也有的真的是痛苦。

Shoot/Shooting——就是摔角手之间发生的事情不是剧情之内,就是说那是真实的。比如一些脾气暴躁的摔角手在比赛中可能会变成真打,但这情况在WWE很少见。

Shooter——这是形容一个摔角手拥有真实打斗的能力,象Ken Shawrock.

Showing Light——就是给观众看到一个摔角手的进攻并没有碰到对手,也就是被观众看出了假打的破绽,但出招的摔角手并不是故意的。

Smart/ Smart Mark/ Smark——形容一个摔角迷,他知道很多摔角内幕。那么,你是一个Smart吗?

Sports Entertainment——WWF将名字改为WWE后使这个名词更加流行——体育娱乐。它是用来区分真正的竞技摔角。

Spot——指擂台上发生的一个或一系列的场景或动作。例如当摔角手失误了,他就要来一个“修补性质”的Spot。

Squash——指一个摔角手完全占据了优势,对方成为他的“沙包”,毫无反击能力。

Stretch/Stretched——只比赛双方在身体或者实力是有很大差距,令弱的一方在比赛后要被医护人员带离场。

Swerve——这有几个意思,其中一个意思是一场比赛的过程或结果使观众,甚至是内部人士都感到震惊。

Turn——指摔角手由正派转为反派,或者由反派转为正派,也就是角色的转变。

Tweener——指一个摔角手既不是正派,也不是反派,他的角色比较特别。比如Stone Cold Steve Austin刚在WWF红起来的时候就是一个Tweener。

Work——形容摔角事业中的假,对于摔角手来说,上擂台按原计划比赛只是他们的工作。

Work Rate——指摔角手在擂台比赛的频密程度。例如Kurt Angle, Chris Benoit, Eddie Guerrero和Chris Jericho都是经常在擂台上比赛,可以说他们有比较高的Work Rate。

[编辑本段]认识摔角音乐

关于摔角音乐是何时开始在摔角比赛会场被使用的,本人尚未调查清楚,但是据了解,早在1970年代,日本就有摔角音乐的相关唱片发行了(美国可能会更早)。在1978年,日本即有第一位使用“原创音乐”(后述将有说明)当作入场曲的摔角选手诞生,他就是新日本职业摔角的社长-藤波辰尔,其主题曲为“Dragon Suplex(飞龙原爆)”。进入1990年后,摔角音乐才渐渐进入蓬勃发展。

二、摔角音乐的来源

摔角选手选用摔角音乐的来源,主要有三。其一,使用“原创音乐”,所谓的“原创音乐”就是指由作曲家亲自为摔角选手制作入场音乐,这个方法多为主流联盟的选手使用;第二为使用一般流行音乐界歌手或是团体的某一首歌曲来作为自己的出场歌曲,这个方法多为独立团体(非主流小团体)的选手使用,可以省下一笔费用。当然,主流团体的选手也可以使用第二种方式来选择出场音乐。第三种,就是从电影、电视甚至是卡通的原声带中来挑选自己的入场曲,这个方法也是多为独立团体的选手使用。还有一种是比较少的,就是选手自己当起歌手,以自己演唱的歌曲作为主题曲,这种情况以女子摔角较为多数,如前FMW的工藤惠。

歌曲最常被当作摔角音乐的歌手,这个问题就要分为日本摔角跟美国摔角了。其实日本人算是蛮西化的民族,西洋音乐在日本也相当流行,因此在日本摔角界不乏使用洋乐来作入场曲的选手。所以,日本摔角方面,最常被当作摔角音乐的歌手,有同是属于日本音乐的Bz、T-Square、久保田利伸等歌手。其中B z是最受欢迎的,甚至新日本职业摔角的田中稔、成濑昌由两位选手是“Bz音乐的专门使用者”,每一首入场曲都是B z的作品,由此可知B z的魅力。西洋歌手则有Royal Hunt、Yngwie Malmsteen等最常见。其中Royal Hunt还曾经为日本摔角天才-武藤敬司打造过一首专属主题曲“Triumph”,也是本人最爱的入场曲。=^.^=

美国摔角方面,则是Limp Bizkit、Kid Rock、Mr. Big以及Marilyn Manson。其中Limp Bizkit最受WWE重视,还被邀请到特别大会的会场担任演唱工作。

另外,由国际动作巨星席维斯史特龙挑大梁主演的“Rocky(洛基)”系列的电影原声带,由于多半都为颇具英雄味的雄壮曲风,因此也特别受到许多日本摔角选手的青睐。

三、摔角音乐的类型风格

摔角音乐的类型相当多元,有摇滚、金属、森巴、新世纪、交响乐、饶舌、电子、钢琴乐…等,其中以金属乐所占的比例最多。风格上也有多种方向,有雄壮、有欢乐、有阴沉…等,因选手风格而有所不同。

四、为何要使用摔角音乐?

我想,最早先应该是为了不让摔角选手在出场时太过单调,因此拿个音乐来搭配一下,会比较好一点。不过日子一久,选手的出场音乐成了每位选手的必备品。而且到了后来,摔角音乐却产生了更多的变化与功用…。

职业拳击手,一生大概打多少场正式比赛

罗宾逊,你百度搜吧,这个拳手,职业生涯打了好几百,他当时打拳时候,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事了,拳赛由黑社会操控着,拳手就是个工具,他们打的正式比赛,有时候,一个星期就要打四五场,拳手死了就是死了,没死,也是个赚钱工具,他是所幸活下来的不多的拳手,他也是拳王阿里的偶像。这是拳手打比赛的极限了,听说现在吉尼斯还承认了他的记录。

再说现代,没有那时候那么多的不合法了,一个职业拳手,比如八十年代的泰森,一年打四五场已经是极限了,基本上不到三个月打一场,这中间,还要出席广告,还要训练,还有商业活动,基本上已经非常的累了。

求一种拳击比赛的名称

那不是传统的拳击比赛,是UFC综合格斗比赛。

Ultimate Fighting Championship 简称 UFC,中文叫做终极格斗冠军赛,是一个美国本土的综合格斗(MMA) 组织,现任总裁是白大拿(Dana White)。因为其比赛场地在一个网状的八角笼里,所以也常被叫做“笼斗”甚至是“地下黑拳”。

受到巴西无限制格斗( Brazilian vale tudo)的影响,1993年UFC开始在年丹佛举办了一届一次性的格斗锦标赛,任何格斗类型(拳击,踢拳,摔角改革以前,麦凯恩曾极力反对UFC。,空手道,巴西柔术等等)的选手都可以参加,比赛的目的是为了找出世界上最好的格斗家。虽然制定了有限的几个规则,不过筹办人将UFC得比赛宣传为没有任何限制。比赛非常暴力和血腥,导致议员约翰·麦凯恩(John McCain)等批评家称其为“人类斗鸡”比赛。政治压力让按次付费电视台(PPV)拒绝播放UFC的节目,最终导致UFC成为非法组织,几乎被人们忘记。鉴于强大的政治压力,UFC开始进行改革,逐步一些更严格的规则,将自己宣传为一项合法体育比赛,最终通过了州体育委员会的批准。放弃了最开始使用的“无限制”口号,转而打出了“综合格斗(MMA)”的牌子,UFC从被政治孤立转而又从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

随着更广的主流媒体覆盖面,UFC扩展了加拿大,欧洲以及美国本土的新市场,变得越来越流行了。2009年,北美的Spike,英国的ESPN等包括其他33个国家开始直播UFC的节目。

这里的门派与传统意义上人们所熟知的武当派、少林派不同。在这里指的是不同的格斗类型,如:空手道,摔角,拳击等等。

1993年11月12日,第一届比赛由大会组织者与电视媒体SEG共同举办,地点在科罗拉多州丹佛的麦克尼可斯体育馆,后来被称为UFC 1。依靠巴西柔术,格雷西笑傲群雄。参加的选手包括踢拳家Patrick Smith和Kevin Rosier,法式踢拳家Gerard Gordeau,空手道专家Zach Martin,泰拳加摔角手Ken Shamrock,相扑Teila Tuli,职业拳击手Art Jimmerson以及荷利安的弟弟巴西柔术黑带罗伊斯格雷西(Royce Gracie)。罗伊斯格雷西是他哥哥荷利安亲自挑选来代表格雷西家族参加比赛的。这次比赛立刻获得了成功,总共吸引了86,592名电视观众通过PPV观看了比赛。

因为比赛没有体重级别限制,很多格斗家经常会面对比他们要大或者高的很多的对手。比如,绰号“巨人杀手”的Keith Hackney在UFC 3中面对的对手Emmanuel Yarborough整整比他高了23厘米,体重也相差高达180公斤。很多武术家都相信高超的技巧可以弥补体重上的劣势,一个技术高超的格斗家可以做到四两拨千斤。比如79公斤的罗伊斯格雷西获得了前四届比赛的三个冠军。因此,UFC很快就证明了块头大并不意味着就能获得比赛的胜利。

90年代初期,虽然UFC喊着“没有任何规则!”的口号,但是实际上还是有一些规则的。比赛不允许咬人,不允许挖眼,并且不赞成(但是允许)抓头发,头撞,踢裆,用手指钩拉带孔类器官等行为。在UFC 4的预选赛上,参赛者Jason Fairn和Guy Mezger两人赛前私下约定不许抓对方头发,因为为了比赛,两个人都把头发扎成了马尾辫。在同一届比赛上,一位倒地选手的裆部被对手连续击打。UFC,尤其是早期的比赛,以极度暴力而闻名。在UFC 5播出的时候,电视台播放了一段免责声明,告诫观众要对比赛的暴力血腥内容做好心理准备。

这项新兴运动的暴力性质很快吸引了美国当局的注意。议员约翰·麦凯恩(John McCain)在看了第一届比赛的录像后称之为令人憎恶的“人类斗鸡”比赛。他自己开始亲自领导组织取缔UFC,并写信给美国五十个州的州长,要求他们禁止举办这项比赛。对此三十六个州制定了相关法律取缔“无限制”格斗,导致UFC比赛的观看人数与之前相比大幅下降,造成多家主流电视媒体停止播放UFC。纽约州甚至在UFC 12的前夜取缔了UFC,迫使比赛临时改在阿拉巴马州多森举行。这次事件的争议性非常大,因为事后麦凯恩被揭露曾从拳击赞助商那里收取大量竞选捐款。

针对各方面的批评,UFC增强了与各个州体育协会的协作,并且开始重新设计比赛规则。包括去掉一部分令人反感的或者容易对身体造成永久性伤害的击打动作(如挖眼,击打后脑和脊椎等,参考犯规行为),同时保留击打与擒拿的基本核心要素。比如UFC 12开始引入体重级别概念(参考体重级别)。UFC 14开始强制选手佩戴手套,并且禁止踢击倒地选手,禁止拉扯头发,禁止用手指钩拉任何带孔类器官,禁止头撞,禁止对腹股沟进行击打。UFC 15对可击打范围做了进一步限制,击打后脑和对指关节的攻击被禁止。UFC 21开始实施5分钟一节比赛。至此UFC逐渐的完成了品牌再造工作,将自己成功的塑造为一项体育运动。

经过一系列的改革之后,麦凯恩对UFC的看法也发生了改变。他说:“这项运动已经成熟了,新的规则更好的保护了运动员的安全,也使比赛变的更加公平了。”

2007年,UFC在体育博彩上的收入第一次超过了拳击。事实上,UFC的PPV收入已经打破了PPV产业的历史最高记录,2006年它以222,766,000美元的收入超过了美国职业摔角(WWE)和美国职业拳击。今天,世界上有36个国家在播放UFC的节目,而他们也计划继续扩大国际市场。为了欧洲的观众,UFC在英国建立了新的办事处,并且定期在英国和加拿大举办比赛。

回合

冠军头衔争夺战为5回合,非冠军头衔争夺战为3回合,每回合5分钟,回合间休息1分钟。

体重级别

UFC现在使用五个体重级别分别是:

* 轻量级: 66 - 70公斤

* 次中量级: 71 - 77公斤

* 中量级: 78 - 84公斤

* 轻重量级: 84 - 93公斤

* 重量级: 93 - 120公斤.

另外四个UFC没有采用的体重级别是:

* 最轻量级: 低于57公斤

* 次轻量级: 57 - 61公斤

* 羽量级: 62 - 66公斤

* 超重量级: 高于120公斤.

场地

UFC的比赛在一个八边形的封闭擂台上,一般称为“八角笼”。 最初UFC注册了八角笼这个商标并且禁止其他综合格斗比赛使用类似形状的场地。但是2001场地内部年UFC开始允许其他比赛组织也使用相同的擂台场地(但是保留使用“八角笼”这个名称的权利)。原因是考虑到一项新的体育只有在各方面都能一致起来,这样才能获得更多州的官方许可。八角笼

UFC的擂台是一个由钢丝网围成八边形场地,钢丝网由一种黑色人造皮包裹。擂台直径9.8米,围栏高度1.7到1.76米,整个擂台比地面高出1.2米,并且有八个可供出入的门。在围栏的上方以及八个柱子上都围有泡沫衬垫。地面则是印有赞助商标的垫子,并且每届比赛都会更换。

服装

所有的参赛者都必须穿着经过批准的短裤,并且不许穿鞋,衬衣,道服或者长裤。必须使用经过批准的分指手套,在指根关节处要保留至少3厘米的衬垫,手套重量在110克到170克之间。这种手套可以降低出拳时手指受伤的风险,于此同时保留手的抓和扭的能力。起初UFC对服装没有任何要求。许多参赛者选择贴身短裤或者拳击短裤,但是仍有其他一些选手穿长裤或者无袖汗衫。多次冠军获得者Royce Gracie在他早年参加的UFC比赛里一直穿巴西柔术道服。

违规行为:

1.头撞(现在规则是允许头撞)

2.插眼

3.咬

4.抓头发

5.抠嘴

6.击档

7.用指头抠挖对手的七窍或伤口

8.小关节关节技(撅手指头、脚趾头)

9.击打后脊柱或后脑(现在的可以打后脑)

10.用肘尖向下击打

11.击打喉咙,包括扭抓气管

12.揪、扭、挠对手的肌肉

13.抓对手锁骨

14.踢击躺在地上的对手

15.膝击躺在地上的对手

16.踩躺在地上的对手

17.用脚跟击打对手肾部(当对方倒了时,允许用腿或脚踢对方踩对方身体档部和腰部除外)

18.将对手以头部或颈部着地掷向地面

19.将对手扔出八角笼

20.拉扯对手的短裤或手套

21.向对手吐痰

22.因不光彩行为导致对手受伤

23.抓住八角笼铁网不放

24.在八角笼内用辱骂言辞

25.在回合结束时仍旧攻击对手或在回合休息间攻击对手

26.攻击已经在裁判看护下的对手

27.在比赛结束后仍然攻击对手

28.蔑视裁判

29.胆怯,总是避免与对手接触,故意或持续地吐出护齿或伪装受伤

30.助手干扰比赛

31.在比赛期间抛入白毛巾

比赛结果

比赛一般通过以下几种方式结束:

降服(Submission):一位选手清楚地拍打地面或者他的对手;或者通过语言告知裁判认输。

击倒(KO):一位选手被合法击中后昏迷或者无法立刻继续比赛。

技术性击倒(TKO):如果一位选手无法继续比赛,比赛则以技术性击倒而结束。技术性击倒可以被归为三类:

1.裁判中止比赛

2.医生终止比赛

3.教练或者助手终止比赛

裁判的判定:根据比分,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一致判定(三名裁判一致判定选手A获胜)

2.多数判定(两名裁判判定选手A获胜,另外一名判定平局)

3.分歧判定(两名裁判判定选手A获胜,另外一名判定选手B获胜)

4.一致平局(三名裁判一致判定平局)

5.多数平局(两名裁判判定平局,另外一名判定选手A获胜)

6.分歧平局(一名裁判判定选手A获胜,一名裁判判定选手B获胜,一名裁判判定平局)

注意:比赛还可以以技术判定,取消资格,技术平局或者没有比赛而结束。后两种结果下比赛不分胜负。

UFC规则的发展

UFC 1:禁止咬人,禁止插眼。一回合五分钟。只有当出现KO或者submission比赛才会结束。

UFC 2:无时间限制,无回合。不禁止击裆,但是不能抓着对手裆部不放。笼子有变化,增高了围栏,减少了地板护垫。

UFC 3:如果选手无法防护自己裁判可以停止比赛。选手如果穿鞋则不允许踢击(该规则后来被摒弃)。

UFC 5:加入30分钟的时间限制。首次出现“超级赛”,即单场赛,获胜者可获得“超级赛冠军”头衔,并且要在下届比赛中防卫头衔。

UFC 6:裁判有权重启比赛。如果比赛双方在某种姿势下缺乏攻防行为,裁判可以暂停比赛并让选手在站立状态下重启。加入五分钟的延长时间。

UFC 8:时间限制改为淘汰赛的一回战和准决胜10分钟,淘汰赛决赛和超级赛15分钟。如果比赛打满时间限制,采用判定胜负。没有平局。

UFC 9:为了迎合当地官方,这场比赛中禁止拳打(只能用掌)。解说员并没有注意到这个为了防止比赛被取消而临时更改的规则。

Ultimate Ultimate 1996:增加了禁止抓护栏的规则。

UFC 12:淘汰赛分割为重量级和轻量级两个级别,并取消了以往的八人淘汰赛(改为四人)。增加了重量级冠军头衔,替换掉超级赛冠军头衔。

UFC 14:戴MMA拳套变为强制。(值得一提的是,分指拳套是借鉴修斗。)

UFC 15:加入禁止击打的位置。头击、击裆、肘击后脑和后颈、踢击倒地的对手、抓扯小关节、抓头发等都变为禁止行为。

UFC 21:改为5分钟一回合,常规非头衔赛三回合,垫场赛两回合,头衔赛五回合。比赛打分改为采用十分制(借鉴拳击)。

UFC 28:首次采用统一MMA规则。主要变化是禁止膝击倒地对手,禁止肘击脊椎和颈部,禁止拳打后脑和后颈。采用了新的体重级别制。该规则采用至今。

UFC 31:体重级别改为现在的标准设置。

UFC 43:如果因故暂停比赛(比如检查拳套或者伤口),必须在比赛暂停的位置重启。

在UFC中成名的斗士们:在UFC这近12年的历史,造就了很多英雄好汉, Royce Gracie , Ken Shamrock, FrankShamrock ,Dan Severn ,Randy Couture ,Bas Rutten,Mark Coleman ,Don Frye,Mark Kerr ,Vitor Belfort,Tito Ortiz,以及现在争当红的Matt Hughes, ChuckLiddell和 Rich Franklin等不计其数,有兴趣的朋友,将这些名字输入到Google里试试,会看到非常多的格斗传奇。

美国的UFC比赛与日本的PRIDE比赛是现在MMA格斗的两大顶级赛事。

MMA是英文“Mixed Martial Arts”的简称,即综合武术赛或者综合格斗赛。

MMA是一种集观赏性、娱乐性、竞技性于一体的优秀运动项目,现已成为国际武术搏击比赛的主要项目。MMA运动是拳击、kickboxing、柔道和摔跤等运动的完美结合,可以说是搏击运动的十项全能。MMA比赛是体育比赛规则上的一个突破,MMA的规则对所有的武技一视同仁,不同武术流派的练习者可以在统一的规则下同场竞技。MMA运动的赛规可以让各方高手在一个公开且公平的环境下进行较量,是真实公平的一种竞赛方式。在比赛中允许使用击打、抱摔、关节技等各种技术,并在选手倒地时继续进行比赛。踢、打、摔、拿等各种武技都可以得到完美的展示。

现代MMA运动把kickboxing、柔道和摔跤、功夫等各种格斗术运动相融合,使其成为一个非常精彩的格斗比赛。MMA具有统一的比赛规则,赛规的设定不偏不倚,既不会偏向某一种武技,也不会使某种武技处于劣势。参赛者可以使用拳、踢、抱摔、锁技、绞技等多种技术。比赛可以在与拳击台相同的拳台进行,也可以在带护栏的八角形场地举行。比赛获胜的方式同拳击比赛相似,即KO胜、优势胜利、医生终止比赛、对手弃权、分数评定、或者取消比赛资格。但与拳击或踢拳比赛的不同之处在于选手也可以通过让对手认输来取得比赛的胜利。当参赛者由于被缠抱、挨拳过重或身体疲劳等原因而希望停止比赛时,他都可以主动选择认输。整个比赛过程流畅明朗,当选手倒地时比赛继续进行,裁判很少叫暂停。比赛重量级别的划分与拳击、摔跤、柔道和散打基本相同。非冠军赛一般为三个回合;冠军赛一般为五个回合;每个回合持续五分钟,每两个回合间有一分钟休息时间。

MMA的历史

综合武术竞技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48年古希腊时期的第三十三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当时被称为Pankration。完美的参加者应该是拳击手中最优秀的摔跤手,或者是摔跤手中最优秀的拳击手。参赛者不仅需要高超全面的武技,而且良好的勇气、心理素质和战术安排也是比赛取胜的关键因素。古代时的格斗比赛,都是无规则的,是以生死来相搏的,比如罗马斗兽场以前就是用来比赛的,比赛时,选手可以使用任何招式,可以使用拳击、古希腊式搏击、摔跤等等格斗术。

现代MMA起源于二十世纪20年代在巴西出现的Vale Tudo。Vale Tudo在葡萄牙语中就是无限制的意思。

在巴西,格雷西家族于二十世纪初期开展了现代MMA运动的新纪元,他们主要应用其家族自创的自卫防身术——巴西柔术,参加组织比赛。在比赛中,任何武技都可以使用,比赛不设时间限制,不分重量级别,比赛经常会持续几个小时,而取胜的唯一办法就是击败对手。

格雷西家族于1993年把MMA比赛引入美国,即终极格斗大赛(Ultimate Fighting Championship,简称UFC)。UFC允许任何门派的武术(如空手道、柔道、相扑、自由搏击等)和奥运会的体育项目(如拳击、柔道、摔跤、跆拳道)参加比赛,并在统一的规则下决出哪种功夫最厉害。UFC使美国观众第一次在同一个场地中看到了不同格斗术间的较量。迄今为止,UFC已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MMA比赛,并是世界公认的最具娱乐性与竞技性的体育赛事之一。UFC的成功得到了国际武术界的巨大支持。现在,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的冠军和各方武术高手都要参加UFC。UFC的成功带动了世界范围MMA运动的发展,MMA已成为了全球化的流行运动。迄今为止,MMA比赛在美国全国所有50个州,都已成为正式合法的比赛。除了每月一次的UFC比赛;美国全国还有将近100家的不同机构,举办着各自的MMA比赛。

在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芬兰、挪威、荷兰、丹麦等欧洲国家都已先后开展起了MMA运动。亚洲的科威特、阿联酋、韩国、台湾、泰国、菲律宾等地区也都开始举办自己的MMA比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现在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的另一MMA发达国家。PRIDE是日本最大的MMA组织,和UFC并列为MMA比赛的世界霸主地位。PRIDE一般每个月都会在日本举行一次比赛,光现场观众就达数万人。就连一向以踢拳比赛著名的日本K-1组织,现在已经开始将其半数的比赛转变为MMA比赛。

MMA比赛已逐步成为世界搏击类比赛的最终发展方向。现代的职业MMA运动员都是一些技艺高超的选手,他们都经过了多年的专业训练。现在的MMA运动员,都是世界顶尖级的选手。前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的摔跤、柔道、空手道、踢拳、柔术冠军,组成了MMA优秀的参赛队伍。当我们站在21世纪的新起点上,纵览世界武坛;综合武术竞技已成为了当今世界武坛各类先进武术比赛的主流理念。

MMA的安全性

可能一提起MMA,有人就会联系到血腥和暴力,那么MMA比赛作为一项世界范围合法化的运动它是否安全呢?对未经过MMA训练的人看来,综合武术竞技表面看来似乎是不安全的。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现代MMA应该说是一项非常安全的运动,并保持着相当良好的安全纪录。在其八十多年的竞赛史中,只出现过一例死亡纪录(1998年俄罗斯举行的一次管理混乱未经审批的比赛)。而在其他的体育项目中,如散打、拳击、摔跤、足球、甚至拔河比赛,都有过更多的伤亡纪录。其实对MMA运动的夸张描述只是一种商业上的炒作,完全是为了吸引更多观众的噱头。以下是一组关于MMA运动和其他运动的伤亡统计数据:

国际修斗(日本著名的MMA比赛组织)委员会:

六年共计482场比赛

六年共计146例受伤

受伤率9.5%(五分钟回合)

至今为止共计1例死亡

美国业余拳击联合会(1998年到2003年):

平均每年25,000场业余拳击比赛,5,000场职业拳击比赛

共计9,183例受伤

受伤率30%(三分中回合)

平均每年3例死亡(每1,000人中1.3人死亡)

美国橄榄球比赛(1998年到2003年):

每年平均12名运动员死于训练

每年平均8名运动员死于比赛

每年平均3名运动员死于中暑

每年平均250,000例脑震荡

1998年到2003年:

赛车比赛平均每年32例死亡(从1990年以来,共计260例死亡,其中观众29名,儿童5名)

赛马比赛共计128例死亡

潜水共计11例死亡

摩托车比赛共计7例死亡

跳伞比赛共计123例死亡

滑翔伞比赛共计55例死亡

登山比赛共计51例死亡

MMA运动之所以有这样良好的安全纪录,主要是因为它的规则更加的安全和人性化,运动员所受的伤害要比其他运动小得多。在过去的十年中,通过不断完善其比赛规则,MMA运动已将观赏性和安全性完美的融合。

以拳击和踢拳比赛的赛规为例:比赛中只允许使用拳、肘、腿、脚进行攻击,比赛一般为五到十个回合,选手被击倒后,裁判员要数秒。这就使得在拳击和踢拳比赛中选手们要连续多次的击打对手的要害部位,已取得胜利;而且在被击倒后,还有八到十秒继续恢复比赛的机会。除了被KO或者弃权,实力差的选手必须要忍受数秒和长回合的比赛折磨。由于头、脸、肋骨等关键部位经常受到大力的击打,所以拳击和踢拳运动员常见伤害为脑震荡、面部出血,严重的有脑损伤、内脏出血等致命性的伤害。所以拳击比赛的高伤亡、高风险纪录是和它的赛规密切相关的。

MMA比赛良好的安全性主要是来自于它合理和人性化的赛规设计:

在MMA比赛中,可以使用摔、拿手法来制服对手,从而大大减少了击打的次数。

比赛在倒地后继续进行,选手通过地面搏击技术可以在控制位置时使用关节技、绞技,从而达到没有任何流血就能够制服对手的目的。

在比赛中,选手可以主动认输,进攻方在对手认输后会停止进攻。从而能够真正做到制服且不伤人的目的,这是技击文明的良好体现。

MMA比赛的分指手套更便于使用摔、拿、关节技、绞技等较轻的伤害技术,而且此种手套比拳击手套更轻薄,不但防止手部在击打时受伤,还能减小选手击打的力度,从而提高了比赛的安全系数。

MMA比赛取消被击倒后数秒的规则,只要选手被击倒后出现失去意识情况,裁判员即可终止比赛;这样,选手就不会在不清醒时进行比赛。

所以,选手受伤一般都是些擦伤、破口或瘀青等软伤;以及手指、脚趾和面部的小伤;严重受伤的情况极少出现。

在一定意义上,现代MMA比赛实际上是拳击和踢拳比赛的替代品。MMA运动不但成功地减少了比赛伤害,还大大提高了比赛的观赏性和流畅性。所以,MMA比赛可以说是为现代体育搏击史带来了一场安全性与观赏性的革命。

日本的MMA组织PRIDE已被兼并。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拳击比赛规则八十年代》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