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圭队内讧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乌拉圭队,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世界杯法国什么内讧?

优质回答阿内尔卡被开除,直接导致法国队内讧
主教练被质疑,球员们拉帮结派,队员教练互爆粗口
本报赴世界杯特派记者/陈小小
阿内尔卡被开除,喀麦隆队“弹劾”主教练,东道主南非队队内拉帮结伙……世界杯小组赛还未过第二轮,“内讧”的戏码已经在南非大地上频繁上演。
喀麦隆主帅惨遭架空
“我不想再说关于球队内部争议的问题。”——在喀麦隆队出局后的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记者们问得最多的球队内讧问题,勒冈如是说。
作为一名年轻教练,勒冈曾让里昂队延续了在法甲联赛的辉煌,但却没有尝透人情世故的冷暖。谁也没想到,本届世界杯第一支出局的队伍竟然是“非洲雄狮”喀麦隆队。赛前就有媒体曝出喀麦隆队将帅失和的传闻,埃托奥等国家队老队员曾在赛前几天向喀麦隆足协状告勒冈用人不当。而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勒冈对这个问题的抗拒态度让答案昭然若揭。
随后有喀麦隆记者曝出,这场比赛的球员首发名单其实不是按照勒冈本人的意愿制定的。在球队的生死关头剥夺主教练的兵权,喀麦隆队的失败是偶然也是必然。
南非球员输球后有说有笑
作为世界杯历史上第一个在小组赛出局的东道主队。在负于乌拉圭队后,出现在混合区的球员们让等待在那里的记者们大吃一惊,球员们脸上看不到难过的表情,还热情地和相熟的记者们打招呼。有个别球员还被朋友拉到一边谈起了自己的转会事宜。记者暗暗惊讶,这像是输了球的样子吗?
果然,在南非队进行小组赛第三场比赛前,当地媒体报道,南非队内部分球员质疑球队巴西籍主教练佩雷拉制定的战术,并表示难以忍受他固执的个性;另外,队内出现了球员拉帮结伙的现象,来自不同省区的球员互相排挤,争夺出场机会。所以在球队输球后,部分球员丝毫不感到难过,甚至有幸灾乐祸的情绪,这样的球队不被淘汰都不太可能。
英格兰双子星玩不到一起
在与英格兰队互交白卷后,效力于英超朴茨茅斯队的阿尔及利亚队中场球员耶布达对国内媒体透露,英格兰双子星杰拉德和兰帕德虽然同为国家队主力球员,但两人交情淡薄,“他们玩不到一起去。我在开普敦和他们比赛时有过感觉。无论是足球场上,更衣室里还是生活中,这两人交流太少。”此言验证了英国媒体一直所担忧的。在英国球迷眼中,杰拉德和兰帕德二人的配合好坏,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英格兰队在世界杯上的命运。
法国队成悲剧代表
在6月18日对墨西哥队的比赛中,法国队球员阿内尔卡因辱骂主教练多梅内克被中途换下,间接导致了法国队的败北。19日下午,法国足协宣布开除阿内尔卡。上届亚军在本届世界杯小组赛期间就闹出笑话,为他们出局的悲剧奠定了基础。而6月20日,法国队进一步曝出了队长埃弗拉和球队体能教练爆发冲突,导致训练被迫取消的闹剧。
第一次乌拉圭战争
优质回答第一次乌拉圭战争
前因
佩德罗宣布巴西独立:1822年,葡萄牙皇太子佩德罗宣布巴西脱离葡萄牙的统治,建立独立的国家。1825年12月,巴西向阿根廷宣战,西斯普拉蒂纳战争就此爆发。两国的战争和乌拉圭有关,也称第一次乌拉圭战争。
当年4月,巴西帝国西斯布拉丁省在阿根廷政府的支持下宣布起义。在巴西政府军镇压不力的情况下,8月25日,起义军宣布独立,并立国号为乌拉圭,到了10月份,乌拉圭又宣布归顺阿根廷,这彻底激怒了巴西政府。两个月后,巴西正式向阿根廷宣战。
在历经了500余天战争后,巴西帝国接连失败,阿根廷政府内部也出现内讧,长时期的战争状态使两国都出现了经济危机,双方同意和解,签署了和平协议,承认了乌拉圭的独立。巴西帝国和阿根廷之间的这场战争源于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之间对西斯布拉丁省(现乌拉圭)控制权的竞争。
英国自从17世纪崛起之后,在全世界扩张,拉丁美洲也在英国的扩张范围内。然而,因为西班牙和葡萄牙早期殖民拉美,对这里控制得很严,英国费尽心机也只不过在加勒比海占领了些小岛。英国当然不甘心,就伺机在西斯布拉丁省动手脚。
英国人曾在1807年短暂占领过这个地区。然而,几个月后英国侵略布宜诺斯艾利斯失败,将到手的领土都丢给了阿根廷,也就使西斯布拉丁省落入了阿根廷人手里。好景不长,几年后西斯布拉丁省宣布脱离阿根廷,成立了有独立主权的国家乌拉圭。
此时,葡萄牙人贼心不死,见阿根廷人控制不了乌拉圭这个地区,又在1817年再次入侵独立的乌拉圭,并成功占领。从此,乌拉圭就归葡萄牙人统治。1822年,葡萄牙本土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后,巴西帝国宣布独立,乌拉圭就归巴西领土了。
巴西帝国成立后,由于无法处理好与原宗主国葡萄牙的关系,政权动荡。在战争爆发这年,一群被称为“三十三个东方人”的乌拉圭爱国者便趁巴西帝国自顾不暇,在与阿根廷相邻的地区发起了乌拉圭独立运动。
也正是因为最初的起义爆发在阿根廷边境,阿根廷政府根本无法和这次反巴西政府的运动撇开关系。因此,阿根廷索性与乌拉圭站一边,一起跟巴西对着干。巴西是挑起这次战争的一方,所以一开始占据主动。
面对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巴西军队,阿根廷军队处于劣势。可是没多久,巴西就在陆战和海战中双双失利。这是由于巴西帝国本土不断爆发局部叛乱,严重阻碍了新兵的招募工作。巴西皇帝佩德罗一世原本也亲自在战场指挥他的军队,但由于国内动荡不得不回到里约热内卢,将部队指挥权交给了巴尔巴塞纳侯爵。
在巴西1827年最后的反击战——伊图萨因戈战役中,巴西军队试图通过占领这里进军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然而,巴尔巴塞纳侯爵在乌拉圭、阿根廷联军的迷惑下,使军队在战斗时跟丢了敌人主力,反而差点被联军围歼了。
巴尔巴塞纳侯爵无法按照他的计划继续进军,巴西军队的反攻也因此被迫中止了。阿根廷这边虽然成功将巴西军队拦截在首都之外,但由于两国联军都没能力打进巴西、在巴西领土上作战,因此,阿根廷内部对于结束战争的呼声便越来越大。
此外,自战争爆发起,巴西对布宜诺斯艾利斯实施了经济封锁,到了1827年已经对两国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后果,这场拖延了近两年的战争似乎使两个国家都骑虎难下了。最后,还是英国出面居间调停,才得以实现和平。
巴西、阿根廷和乌拉圭的这场战争备受英国的关注,因为战争的结果决定着英国是否能够重返拉美大陆,并从这个地区获利。1828年,英国外交部特使约翰·庞森比勋爵提议让巴西和阿根廷都同意乌拉圭成为独立国家。
英国这样做,是渴望在这两个拉美大国之间建立一个缓冲国,以确保英国在该地区的贸易利益。在英国的调解下,巴西和阿根廷于8月27日在里约热内卢签署了《蒙得维的亚条约》,两国宣布放弃对乌拉圭的领土主张。
后果
三国同盟战争:1864年12月到1870年3月,巴西、阿根廷、乌拉圭三国组成同盟,击败巴拉圭,瓜分了巴拉圭一半的领土。这次战争是南美洲历史上最残酷的战争。
结论
对巴西人而言,这场战争是一场军事灾难。同时,对于巴西和阿根廷两个国家来说,这场战争也是一场金融海啸。只有英国和乌拉圭在这场战争中取得了战略胜利。
荷兰 乌拉圭 那个厉害啊
优质回答荷兰对乌拉圭(2:0)
看好荷兰队晋级
荷兰队现在的状况非常好,无冕之王在本届世界杯的热度不亚于巴西、西班牙、阿根廷。
这届世界杯,荷兰队收获了9次征战世界杯以来的最佳开局(以前小组赛的最好成绩是2胜1平),3战全胜只有荷兰和阿根廷做到了。
细心的球迷也许观察到了,荷兰队和大家记忆中的那支全攻全守、踢法华丽的郁金香已经不同了,而不同之处就是他们的更加注重了防守。
荷兰更加团结了,没有内讧了,看好荷兰
荷兰罗本复出信心爆棚 对于有着无冕之王之称的郁金香军团来说,大将罗本热身赛上的受伤可谓致命的损失。在惶恐不安中度过几个不眠之夜之后,好消息终于传来,罗本伤势无大碍,若不出意外,他能够出战荷兰世界杯对丹麦队的首秀。罗本的主治医生范图恩接受媒体采访时,证实了小飞侠痊愈。
“我认为他可以比赛了,”如果球队因为战术原因不让他参赛,这也是公平的。但现在没有人会说他的身体不允许他比赛了。”范图恩说,“身体没有问题,如果罗本没有伤痛,他就可以比赛。” 有刚刚加冕欧冠的国米组织者斯内德,有银河战舰核心人物范德法特,有拜仁脊梁范博梅尔,荷兰队本次世界杯的中场可谓不弱于任何一支球队。
前锋线上有了罗本的穿插,因伤休养几乎一个赛季的范佩西复出,荷兰队目前人强马壮。而荷兰足球一代名将戴维斯对此也表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本届荷兰国家队三条线上都有球星压阵,阵容显得十分均衡,具备了夺得世界杯冠军索需要的一切必备条件。更为重要的是,以往困扰荷兰队最大的内讧问题,看来在目前这支荷兰国家队已经不复存在。
因此戴维斯认为本届比赛将是荷兰登顶的最好时机。 而在国际足联的调查中显示,虽然外界并不看好荷兰队夺得冠军,但按照目前的实力分析,一切并非没有可能。而随着罗本的复出,荷兰队上下信心爆棚,一旦打疯了的荷兰队任其发挥,那么无论出现什么结果都不会意外。
下面是乌拉圭VS荷兰两队的历史具体战绩:
两队在历史上交战过2场,乌拉圭队1胜1负与荷兰平分秋色,进2球失2球;其中世界杯历史上两队交战过1场,乌拉圭队在74年世界杯小组赛中以0比2不敌荷兰。
比赛日期 比赛场地 比赛性质 交战双方 比分
1980.12.30 蒙的维的亚 友谊赛 乌拉圭-荷兰 2:0
1974.06.15 汉诺威 世界杯小组赛 荷兰-乌拉圭 2:0
世界杯法国为什么会失败
优质回答1、内部矛盾:粗口门事件、阿内尔卡被开除、球员罢赛,内部的矛盾不断激化,一盘散沙的队伍无论如何都是无法凝聚在一起的,比起过去的光环,他们的黯然离去也是在情理之中。毕竟足球是一个团队协作的整体作战,内讧必然影响团结,球员和教练的矛盾始终是不和谐的音符,即便在场上,各自为战的打法不能相互配合的战术都是失败的原因。用“一盘散沙”形容法国队不为过!
2、教练水平:不说其低水平的临场换人、指挥球队、队内威信、战术素养了,显然主教练多梅内克其实是在混日子,因为世界杯之后他就将卸任。难道法国足协的智商赶上中国足协了?不知道在世界杯开赛之前,法国足协宣布这样的决定,有何用意?激励多梅内克?看看,输球时多梅内克的表现吧,说他很难过,可是却面带微笑。在很多人眼里,多梅内克已经沦为政客和党棍!
3、没有核心:现在的法国队缺少核心,里贝里明显状态不加。1998年,法国一路过关斩将,取得了冠军。而当时的成员,只剩下了一个只能坐在替补席上的亨利,他已经老了,状态远不如从前。上届世界杯,法国一路闯进了决赛,齐达内退役后,法国再也无法找回从前的状态。
总之,既无激情、又无斗志、更无团队精神、大碗球星没有发挥作用、输球后互相指责、内部矛盾、用人不当。这一系列的问题早已让法国队没有好的心情和状态踢球,输球就很正常了,只能寄希望于他们早日走出低谷,继续努力!
麦哲伦的生平
优质回答Magellan,Ferdinand
( 1480年~1521年4月27日)
简介
麦哲伦(全名费南多·德·麦哲伦,葡萄牙语:Fernão de Magalhães;西班牙语:Fernando de Magallanes),葡萄牙著名航海家和探险家,先后为葡萄牙(1505~1512)和西班牙(1519~1521)作航海探险。从西班牙出发,绕过南美洲,发现麦哲伦海峡,然后横渡太平洋。虽在菲律宾被杀,他的船只继续西航回到西班牙,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被认为是第一个环球航行的人。
生平
早年
1480年,麦哲伦出生于葡萄牙北部一个破落的骑士家庭里,属于四级贵族子弟。10岁时进王宫服役,16岁进入国家航海事务厅。年轻时对航海就十分神往。25岁那年,他参加了对非洲的殖民战争。以后,又与阿拉伯人为争夺贸易地盘打了战。30岁离开印度回国。但是,他在归国途中触礁,被困在一个孤岛上。麦哲伦和他的海员们等了很长时间才等到援救船只。上级了解这一情况后,将他升任为船长,并在军队里服役。
1511年他参加攻占马六甲之役。他在东南亚参与殖民战争时了解到,香料群岛东面,还是一片大海。而且,他的朋友占星学家法力罗亦计算出香料群岛的位置。他猜测,大海以东就是美洲,并坚信地球是圆的。于是,他便有了做一次环球航行的打算。1511年12月他作了一次侦察航行,到达班达岛后,带了一批香料于1512年回里斯本,次年随军攻打摩洛哥要塞阿萨莫尔,因受伤成终身跛脚。1514年回国后两次上奏国王要求晋级和增加年金,均被拒绝。
预备出航
33岁时,麦哲伦回到了家乡葡萄牙。他向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申请组织船队去探险,进行一次环球航行。可是,国王没有答应,因为国王认为东方贸易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没有必要再去开辟新航道了。1517年,他离开了葡萄牙,来到了西班牙塞维利亚并又一次提出环球航行的请求。塞维利亚的要塞司令非常欣赏他的才能和勇气,答应了他的请求,并把女儿也嫁给了他。
1518年3月,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接见了麦哲伦,麦哲伦再次提出了航海的请求,并献给了国王一个自制的精致的彩色地球仪。国王很快就答应了他。不久,在国王的指令下,麦哲伦组织了一支船队准备出航。
但是,葡萄牙国王很快知道这一件事,他害怕麦哲伦的这一次航行会帮助西班牙的势力超过葡萄牙。于是,他不但派人在塞尔维亚不断制造谣言,还派了一些奸细打进麦哲伦的船队,并准备伺机破坏,暗杀麦哲伦。
横渡大西洋
1519年8月10日,麦哲伦率领五条船和270名水手的船队出发了。船队在大西洋中航行了70天,11月29日到达巴西海岸。第二年1月10日,船队来到了一个无边无际的大海湾。船员们以为到了美洲的尽头,可以顺利进入新的大洋,但是经过实地调查,那只不过是一个河口,即现在乌拉圭的拉普拉塔河。
3月底,南美进入隆冬季节,于是麦哲伦率船队驶入圣胡安港准备过冬。由于天气寒冻,粮食短缺,船员情绪十分颓丧。船员内部发生叛乱,三个船长联合反对麦哲伦,不服从麦哲伦的指挥,责令麦哲伦去谈判。麦哲伦便派人假意去送一封同意谈判的信,并趁机刺杀了叛乱的船长官员。
不久,麦哲伦在圣胡安港发现了大量的海鸟、鱼类还有淡水,饮食问题终于得到解决。麦哲伦还发现附近还有当地的原住居民,这些人体格高大,身披兽皮;他们的鞋子也很特别,他们把湿润的兽皮套在脚上,上至膝盖。雨雪天 就在外面再套一双大皮靴。麦哲伦把他们称为“大脚人”,并以欺骗的方法逮捕了两个“大脚人”,并戴上脚镣手铐关在船舱里,作为献给西班牙国王的礼物。
阳春8月,麦哲伦率领船队继续出发。但他们只剩下四条船了。
穿越美洲
1520年8月底,船队驶出圣胡安港,沿大西洋海岸继续南航,准备寻找通往“南海”的海峡。经过三天的航行,在南纬52°的地方,发现了一个海湾。麦哲伦派两艘船只前去探察,希望查明通向“南海”的水道。当夜遇到了一场风暴,狂飙呼啸,巨浪滔天,派往的船只随时都会有撞上悬崖峭壁和沉没的危险,如此紧急情况,竟持续了两天。说来也巧,就在这风云突变的时刻,他们找到了一条通往“南海”的峡道,即后人所称的麦哲伦海峡。
麦哲伦率领船队沿麦哲伦海峡航行。峡道弯弯曲曲,时宽时窄,两岸山峰耸立,奇幻莫测。海峡两岸的土著居民,欢喜燃烧篝火,白日蓝烟缕缕,夜晚一片通明,好像专门为麦哲伦的到来而安排的仪仗队。麦哲伦高兴极了,他在夜里见到陆地上火光点点,便把海峡南岸的这块陆地命名为“火地”,这就是今日智利的火地岛。
经过20多天艰苦迂回的航行,终于到达海峡的西口,走出了麦哲伦海峡,眼前顿时呈现出一片风平浪静、浩瀚无际的“南海”。
进入太平洋
历经100多天的航行,一直没有遭遇到狂风大浪,麦哲伦的心情从来没有这样轻松过,好像上帝帮了他大忙。他就给“南海”起了个吉祥的名字,叫“太平洋”。在这辽阔的太平洋上,看不见陆地,遇不到岛屿,食品成为最关键的难题,10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们没有吃到一点新鲜食物,只有面包干充饥,后来连面包干也吃完了,只能吃点生了虫的面包干碎屑,这种食物散发出像老鼠尿一样的臭气。船舱里的淡水也越来越浅,最后只能喝带有臭味的混浊黄水。为了活命,连盖在船桁上的牛皮也被充作食物,由于日晒、风吹、雨淋,牛皮硬得像石头一样,要放在海水里浸泡四五天,再放在炭火上烤好久才能食用。有时,他们还吃了木头的锯末粉。
1521年3月,船队终于到达三个有居民的海岛,这些小岛是马里亚纳群岛中的一些岛屿,岛上土著人皮肤黝黑,身材高大,他们赤身露体,然而却戴着棕榈叶编成的帽子。热心的岛民们给他们送来了粮食、水果和蔬菜。在惊奇之余,船员们对居民们的热情,无不感到由衷的感激。但由于土人们从未见到过如此壮观的船队,对船上的任何东西都表现出新奇感,于是从船上搬走了一些物品,船员们发觉后,便大声叫嚷起来,把他们当做强盗,还把这个岛屿改名为“强盗岛”。当这些岛民偷走系在船尾的一只救生小艇后,麦哲伦生气极了,他带领一队武装人员登上海岸,开枪打死了7个土著人,放火烧毁了几十间茅屋和几十条小船。於是在麦哲伦的航行日记上留下很不光彩的一页。
船队再往西行,来到现今的菲律宾群岛。此时,麦哲伦和他的同伴们终于首次完成横渡太平洋的壮举,证实了美洲与亚洲之间存在着一片辽阔的水域。这个水域要比大西洋宽阔得多。哥伦布首次横渡大西洋只用了一个月零几天的时间,而麦哲伦在天气晴和、一路顺风的情况下,横渡太平洋却用了一百多天。
麦哲伦首次横渡太平洋,在地理学和航海史上产生了一场革命。证明地球表面大部分地区不是陆地,而是海洋,世界各地的海洋不是相互隔离的,而是一个统一的完整水域。这样为后人的航海事业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
麦哲伦的死
在麦哲伦死后,其中一艘探险船在十六个月后,终能航行回西班牙,成功环球航行。一天,麦哲伦船队来到萨马岛附近一个无人居住的小岛上,以便在那里补充一些淡水,并让海员们休整一下。邻近小岛上的居民前来观看西班牙人,用椰子、棕榈酒等换取西班牙人的红帽子和一些小玩物。几天以后,船队向西南航行,在棉兰老岛北面的小岛停泊下来。当地土著人的一只小船向“特立尼达”号船驶来,麦哲伦的一个奴仆恩里克用马来西亚语向小船的桨手们喊话,他们立刻听懂了恩里克的意思。恩里克生在苏门答腊岛,是12年前麦哲伦从马六甲带到欧洲去的。两个小时后,驶来了两只大船,船上坐满了人,当地的头人也来了。恩里克与他们自由地交谈。这时,麦哲伦才恍然大悟,现在又来到了说马来语的人们中间,离“香料群岛”已经不远了,他们快要完成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了。
岛上的头人来到麦哲伦的指挥船上,把船队带到菲律宾中部的宿雾大港口。麦哲伦表示愿意与宿雾岛的首领和好,如果他们承认自己是西班牙国王的属臣,还准备向他们提供军事援助。为了使首领信服西班牙人,麦哲伦在附近进行了一次军事演习。宿雾岛的首领接受了这个建议,一星期后,他携带全家大小和数百名臣民作了洗礼,在短时期内,这个岛和附近岛上的一些居民也都接受了洗礼。
麦哲伦成了这些新基督徒的靠山。为了推行殖民主义的统治,他插手附近小岛首领之间的内讧。夜间,他带领60多人乘三只小船前往小岛,由于水中多礁石,船只不能靠岸,麦哲伦和船员50多人便涉水登陆。不料,反抗的岛民们早已严阵以待,麦哲伦命令火炮手和弓箭手向他们开火,可是攻不进去。接着,岛民向他们猛扑过来,船员们抵挡不住,边打边退,岛民们紧紧追赶。麦哲伦急于解围,下令烧毁这个村庄,以扰乱人心。岛民们见到自己的房子被烧,更加愤怒地追击他们,射来了密集的箭矢,掷来了无数的标枪和石块。当他们得知麦哲伦是船队司令时,攻击更加猛烈,许多人奋不顾身,纷纷向他投来了标枪,或用大斧砍来,麦哲伦就在这场战斗中被砍死。
接续遗志
麦哲伦死后,他的同伴们继续航行。1521年11月8日,他们在马鲁古群岛的蒂多雷小岛一个香料市场抛锚停泊。在那里他们以廉价的物品换取了大批香料,如丁香、豆蔻、肉桂等堆满了船仓。
1522年5月20日“维多利亚”号船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在这段航程中,船员减少到只剩35人。后来到了非洲西海岸外面的佛得角群岛,他们把一包丁香带上岸去换取食物,被葡萄牙人发现,又捉去13人,只留下22人。
1522年9月6日,“维多利亚”号返抵西班牙,终于完成了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当“维多利亚”号船返回圣罗卡时,船上只剩下18人了。他们已经极度疲劳衰弱,就是原来认识他们的人也分辨不出来了。他们运回来数量十分可观的香料,一把新鲜的丁香可以换取一把金币,把香料换取金钱,不仅能弥补探险队的全部耗费,而且还挣得一大笔利润。
麦哲伦年谱
1480年——麦哲伦在葡萄牙出生
1505年-1512年——在东印度服兵役
1513年——在非洲服兵役
1515年——西航计划被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拒绝,被葡萄牙军队解雇
1517年10月20日——放弃葡萄牙国籍,抵达西班牙塞维利亚
1518年3月22日——与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签订协议
1519年8月10日——船队离开塞维利亚,开赴圣卢卡尔
1519年12月13日——抵达巴西里约热内卢
1520年1月10日——抵达拉普拉塔河,初以为发现海峡
1520年3月31日——抵达圣胡利安湾
1520年4月7日——圣胡利安湾叛变,麦哲伦平乱
1520年5月22日——“圣地亚哥”号沉没,船员获救
1520年10月21日——抵达海峡入口(发现麦哲伦海峡)
1520年11月——“圣安东尼奥”号逃跑回西班牙
1520年11月28日——进入太平洋
1521年1月24日——经过圣保罗岛
1521年2月4日——经过提布龙岛
1521年3月6日——抵达强盗岛,屠杀村民
1521年3月16日——无意中“发现”菲律宾群岛,在苏禄群岛登陆
1521年3月28日——抵达马萨瓦群岛。马来奴隶恩里克听见家乡话,终于证实地球是一个圆球体
1521年4月7日——抵达宿雾岛
1521年4月27日——麦哲伦介入部落间的战斗,在马克坦丧生
1522年9月8日——“维多利亚”号独自返回西班牙塞维利亚港处
影响
麦哲伦的突出贡献不在于环球航行本身,而在其大胆的信念和对这一事业的出色指挥。他是第一个从东向西跨太平洋航行的人。他以3个多月的航行,改变了当时流行的观念:从新大陆乘船向西只消几天便可到达东印度。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用实践证明了地球是一个圆体,不管是从西往东,还是从东往西,毫无疑问,都可以环绕我们这个星球一周回到原地。这在人类历史上,永远是不可磨灭的伟大功勋。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乌拉圭队内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uqiumeng.cn/wenda/1054616.html